最新职业高中高考经典试题 ——修辞
职业高中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慰藉/籍贯B. 诛杀/茱萸C. 瓦砾/闪烁D. 绵亘/旦夕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砝/简练/侯车室/引吭高歌B. 辨/九洲/主旋律/反腐倡廉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成绩优异。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C. 这个公园的风景非常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D.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4. 下列各句中,句式表达不同的一组是()A. 他为什么迟到了?因为他起晚了。
B. 我为什么喜欢文学?因为我喜欢阅读。
C. 你为什么不来参加聚会?因为你病了。
D. 我们为什么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一句是()A. 那高耸的山峰像一把巨大的利剑,直插云霄。
B. 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一层薄薄的银纱。
C. 那棵大树犹如一把巨大的伞,为行人遮风挡雨。
D. 她的笑声像百灵鸟一样清脆动听。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离骚》是战国时期哪位诗人的代表作?()7.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篇古文?()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1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诗?()三、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苟为我之所有,虽万钟不以告也。
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及答案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和修饰手段,通过巧妙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高考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考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高考修辞手法考试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以下句子中属于排比句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高山流水,不相为谋。
C. 你追我赶,欢乐无边。
D. 红日西斜,白发苍苍。
答案:C2. 下列修辞手法中,属于拟人的是: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 秋风萧瑟,洪荒之力。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星星神力,守护着我们。
答案:D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的是:A. 明朝果断,决不重新评价伟大的力量。
B. 黑夜围绕,如同吞噬一切的恶魔。
C. 雨后的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
D. 天空布满了乌云,预示着风暴的到来。
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并列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并列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将同样作用的成分平行列举。
并列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明确、简明扼要,增强语言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并列修辞手法广泛运用于各类文体中,如散文、诗歌、小说等。
通过并列手法的使用,可以使作品的叙述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 请举例说明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拟人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指的是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东西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中的形象更具生动性和情感表达力。
例如,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过把"断肠人"与"天涯"进行拟人,使诗句更富有情感,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写作题请根据以下提示,结合修辞手法,写一篇文章,内容紧扣主题,表达流畅,语句通顺:题目:记叙你参加学校文艺汇演活动的经历。
(文章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提示,可自行发挥)答案:我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职业高中高考经典试题——修辞

1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虽不养鸟, 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 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③山峦爽朗, 湖水清静, 日里披满阳光, 夜里缀满星辰。
④从这时起, 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 水声淙淙, 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A. ①比喻②设问③对偶④拟人B. ①拟人②设问③对比④比喻C. ①拟人②反问③对偶④夸张D. ①比喻②反问③对比④通感2下列句中加线的部分, 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我还没迈进院子, 就见娟娟飞出了房门, 欢笑着向我奔来。
B. 风儿清唱着歌, 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C. 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D.明月端坐在山顶上, 看上去, 分明是一座巨大的灯塔。
3下列比喻句用得不恰当的一句是()A. 纸灰在雾中飘浮着, 它们是唐山孩子眼中一只只神奇的黑色蝴蝶, 飞得很高, 又缓缓飘落。
B. “熊猫宫”前站着一群游园的孩子, 伸长脖子观看, 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 向上提着。
C. 注入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呆读死记, 学生的积极性被扼杀, 主动性被泯灭, 教师成了“播放机”, 学生成了“留声机”。
D.黄河是一条宽而黄的长带子, 小清河是一条绿的头绳, 大明湖正是仙女放下来的一面亮晶晶的镜台。
4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 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溅着水花, 晶莹而多芒;远望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 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
5 对下面四个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中修辞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月亮像玉盘一样圆润。
C.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答案:A. 比喻 B. 比喻 C. 拟人 D. 比喻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对偶B. 排比C. 夸张D. 反问答案:A. 对偶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句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反问B. 比喻C. 反语D. 拟人答案:B. 比喻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夸张B. 拟人C. 排比D. 反问答案:A. 夸张5.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锋利。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反问答案:A. 比喻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比喻B. 夸张C. 反问D. 对偶答案:B. 夸张7.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拟人B. 反问C. 排比D. 比喻答案:A. 拟人8.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反语B. 夸张C. 比喻D. 反问答案:A. 反语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反问B. 拟人C. 比喻D. 夸张答案:B. 拟人10. “他的心像玻璃一样透明。
”这句话采用了哪种修辞方式?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反问答案:A. 比喻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在修辞学中,将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
答案:拟人2. 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________。
答案:反问3.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
答案:排比4. 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来表达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高中修辞专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修辞专题练习题及讲解修辞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到语言的美化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高中修辞专题的练习题及简要讲解:1. 比喻:请根据以下场景,使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个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景。
- 练习题:小明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就像_________。
- 讲解: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不同事物通过相似点联系起来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比喻小明为“沙漠中的旅者”,渴求知识的甘泉。
2. 拟人:请用拟人手法描述一场春雨。
- 练习题:春雨悄悄地_________。
- 讲解:拟人是将人的情感、行为赋予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描述春雨“轻轻地抚摸着大地”,赋予春雨以温柔的人类特质。
3. 排比:请使用排比句式表达对青春的赞美。
- 练习题:青春是_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_。
- 讲解:排比是通过并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来增强语言节奏和强调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表达青春是“激情的火焰”,“梦想的翅膀”,“未来的希望”。
4. 夸张:请用夸张手法描述一个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 练习题:他对数学的热爱,仿佛_________。
- 讲解:夸张是通过放大事物的特点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夸张地描述他对数学的热爱“仿佛数学是他生命中的氧气”。
5. 反问:请用反问手法表达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练习题:难道我们不应该_________吗?- 讲解:反问是一种不期待回答,用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表达“难道我们不应该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吗?”6. 设问:请用设问手法引发读者对时间价值的思考。
- 练习题:时间是什么?是_________。
- 讲解: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读者思考的修辞手法。
在这个练习题中,可以设问“时间是什么?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效果。
技能高考总复习语文有答案 修辞手法(80题)

修辞手法1、选出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同的一项是()A.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C.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D.他们的弱点在于不坦率、不随意、不自然。
答案:D答案解析:A.B.C项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
D不属于。
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B.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为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答案:C答案解析:A.B.D项都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
A项属于暗喻,将“层峦叠嶂”比作“水墨山水”,喻词是“成了”。
B项属于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毒蛇猛兽”。
它可以改成明喻“像毒蛇猛兽一样的人”。
C项属于拟人。
把山拟人化,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D项属于暗喻。
把“灯火”比作“伴侣”,喻词是“是”。
3、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想当年,金戈铁马。
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C.饮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D.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答案:D答案解析:A.B.C项属于借代,D项属于拟人。
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A答案解析:A项属于反语。
B.C.D项属于通感。
B.D属于比喻通感,C属于形容通感。
5、下列句子中,夸张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那么大。
B.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修辞专项 (解析版)

修辞专项1.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②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③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A.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B.①比喻②夸张③引用C.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D.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话语轻柔的像一团云,一团雾,不,一团柔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②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蚌们在这里弹琴。
A.①比喻②夸张③比拟B.①排比②比拟③对偶C.①反复②夸张③比拟D.①比喻②比拟③对偶3.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②这种作风,难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③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幽静、又沉寂,只有松树林在喃喃低语。
A.①比喻②设问③拟人B.①比喻②反问③反复C.①借代②反问③拟人D.①借代②设问③反复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翠湖的茶花多,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②今天妈妈做的菜太辣了,爸爸辣得额头冒汗,弟弟辣得直吐舌头,我辣得掉眼泪。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比拟②排比③夸张B.①比喻②排比③对偶C.①比喻②反复③对偶D.①比拟②反复③夸张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天气这么冷,你怎么能穿这么少的衣服呢快把我这件大衣披上吧。
②姥姥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狗像狗,剪只母鸡会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③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A.①反问②夸张③排比B.①反问②比喻③对偶C.①设问②夸张③对偶D.①设问②比喻③排比6.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②我记得她曾说过这抹中国红代表着一种信仰,陪伴着她走过难熬的异国岁月。
中职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修辞练习题含答案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是()(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B.(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C.(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D.(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3.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4.从下列各句中的“红”来看,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C.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5.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修辞
2
1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①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4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
③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6
④从这时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7
A.①比喻②设问③对偶④拟人
8
B.①拟人②设问③对比④比喻
9
C.①拟人②反问③对偶④夸张
10
D.①比喻②反问③对比④通感
11
2下列句中加线的部分,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2
A.我还没迈进院子,就见娟娟飞出了房门,欢笑着向我奔来。
13
B.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4
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15
D.明月端坐在山顶上,看上去,分明是一座巨大的灯塔。
16
3下列比喻句用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17
A.纸灰在雾中飘浮着,它们是唐山孩子眼中一只只神奇的黑色蝴蝶,飞得很高,又缓缓飘落。
18
B.“熊猫宫”前站着一群游园的孩子,伸长脖子观看,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19
着。
20
C.注入式的教学迫使学生呆读死记,学生的积极性被扼杀,主动性被泯灭,教师成了“播放机”,21
学生成了“留声机”。
22
D.黄河是一条宽而黄的长带子,小清河是一条绿的头绳,大明湖正是仙女放下来的一面亮晶晶23
的镜台。
24
4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5
A.那溅着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26
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27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28
艰辛不易。
29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30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31
动引人。
32
5 对下面四个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3
(1)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4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5
(3)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36
吝惜。
37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8
A.引用拟人比喻夸张 B.引用比喻拟人夸张
39
C.引用比喻比喻比喻 D.借喻拟人拟人夸张
40
6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41
A.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
42
B.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43
C.他们谨小慎微,无非是怕说错了话丢了乌纱帽。
44
D.看看诗人是怎样用笔墨给我们描绘春天的景色的。
45
7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46
①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腐烂,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燃烧。
47
②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48
③远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49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0
A.对偶比喻拟人夸张 B.对偶借代拟人反语
51
C.对比比喻借喻借代 D.对比拟人比喻夸张
52
8.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008年河北省对口升学试题)
53
①从外面看,一只睡醒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
54
②乌云像移动的山,似起伏的海,奔涌聚合。
55
③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向领导请示请示。
56
④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57
A.①拟人②明喻③夸张④反复
58
B.①比喻②排比③借代④排比
59
C.①拟人②排比③夸张④排比
60
D.①暗喻②借喻③借代④反复
61
9.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62
A.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63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眼泪。
64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65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66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67
A.那位打着赤脚,抽着旱烟袋的庄稼汉是咱乡里数一数二的笔杆子,你可不要小瞧他。
68
B.做事一定要有统筹安排,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69
C.从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届政府的政绩。
70
D.金风送爽,玉兔东升,好一个中秋之夜。
71
11.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72
①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的呼吸。
73
②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西装,一个马褂。
74
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75
④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76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借代
77
B.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借代
78
C.①比喻②借代③夸张④拟人
79
D.①拟人②夸张③借代④比喻
80
12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81
①从外面看,一只睡醒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
82
②乌云像移动的山,似起伏的海,奔涌聚合。
83
③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向领导请示请示。
84
④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85
A.①拟人②明喻③夸张④反复
86
B.①比喻②排比③借代④排比
87
C.①拟人②排比③夸张④排比
88
D.①暗喻②借喻③借代④反复
89
13.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90
①迷迷濛濛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91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92
③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93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睁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94
A.比喻夸张借代比喻
95
B.比喻比喻借代比喻
96
C.拟人夸张拟人借喻
97
D.比喻拟人借喻拟人
98
14下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
99
①明明有流水,却听不见水流声。
仰头西望,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宽的白带子,随风舞动。
00
②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01
③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02
④任何共产党员都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03
A.①借喻②暗喻③拟物④借代 B.①借代②暗喻③拟物④借喻
04
C.①借喻②拟物③拟人④借代 D.①借代②暗喻③拟人④借喻
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