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害密度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遵义市四害密度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遵义市四害密度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区 内 生 态 环 境 改 变 , 会 影 响 鼠 群 行 为 。 与 小 区 一 路 之 隔 的 饮 均 食店 摊 区, 于 l 1月 中 旬 被 强 行 撤 除 后 , 月 监 测 密 度 达 该 1 . % ,2月 毒 饵 消 耗 达 1 .5 , 观 察 年 度 之 冠 , 与 自然 68 1 65 为 且
施 。要 用“ 以生 态 学 为 管 理 单 位 ” 制 鼠 害 , 质 上 是 鼠 害 防 制 防 实
的系统 工程 , 防制 软 、 环境 管 理 只 甲方 才 能 实施 。“ 态 学 对 硬 生 管理” 的专 业 技 术 , 甲方 又 必 须 向 乙 方 引 进 , 就 是 媒 介 生 物 防 这
况综 合分 析 , 确定 现存 活 动 鼠群 的 鼠 源性 质 和行 为特 征 , 以 为 制订 防制 措施 提 供 了较 为可靠 的依 据 。 ( ) 期 工 程 的 任 务 是 尽 可 能 消 灭 内 部 鼠 源 , 以 药 物 为 2首 应
健 康 、 灭 鼠源性灾 害 、 护社会 秩序 等 方 面 , 不 可 或 缺 的措 消 维 是
制 的 基 本 市 场 结 构 。 此 一 工 作 只 有 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法 则 方 可奏 效 。国家 应对 这一 市场 用法 律 和 行 政手 段 调 控 , 乙方 使 在 微利 运行 中失 去 的利润 , 在规 模 经 营 和减 免 税 额 中 得 到补 能
主 , 同 生 境 使 用 不 同方 法 。 可 视 有 效 鼠 洞 以 磷 化 铝 洞 内 薰 杀 不
效果 。
好 的 住 户 鼠损 率 达 4 3 , 征 法 密 度 达 1 0 , 卷 鼠情 知 感 .% 鼠 0% 问
亦 达 1 0 。 这 说 明 “ 防 不 灭 ” 如 “ 汤 止 沸 ” 环 境 鼠 密 度 0% 只 有 扬 , 高 , 不 胜 防 。 首 期 工 程 各 项 数 据 显 示 , 饵 性 能 良好 , 密 度 防 毒 用

消杀四害实施管理方案(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消杀四害实施管理方案(蚊子苍蝇蟑螂老鼠)

消杀四害实施管理方案(蚊子苍蝇蟑螂老鼠)消杀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实施质量管理方案为了控制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的孳生,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实施质量管理方案。

同时,为了保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卫生杀虫剂中毒应急预案、迎检应急工作预案,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流程。

1.群众满意率超过90%我们的目标是让群众满意率超过90%,确保服务区域蚊、蝇、老鼠、蟑螂等四害的孳生得到控制,赢得群众好评。

这样,政府公益行为的良好形象就能够深入人心,为和谐生活做出应有的努力。

2.满足并超越招标人提出的服务质量标准我们需要满足并超越招标人提出的服务质量标准。

经过定期防治,我们要使服务区域环境内虫鼠密度达到以下规定的灭虫标准,并在合同有效期内保持符合标准的状态。

灭鼠标准:服务区域不同类型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部超过5处;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防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迹的房间不超过2%;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灭蚊标准:各类水体用500ml收集勺采集水体中的蚊幼虫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器和积水中,蚊幼虫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灭蝇标准:服务区域外环境累计2000米蝇类孳生地不超过3处,垃圾收集点(箱、车、房)等处蝇幼及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5只。

灭蟑标准:服务区域内下水道、窑井等处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率不超过3%,平均每处大蠊不超过5只,小镰不超过10只。

我们还需要制定全年作业防制计划年度消杀顺序及频次表,以便按照顺序进行消杀工作。

本文描述了一份灭虫计划,包括对鼠类、蚊蝇、蟑螂等害虫的消杀方法和工作计划。

其中使用的工具包括长把试管刷、投饵长把勺、捕鼠夹、放毒饵药桶、工具汽车、车载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超低容量喷雾器。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其中,由于四害(蚊蝇鼠蟑)滋生导致的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国家对于四害密度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以便对城市进行监管和管理。

一、蚊虫密度标准蚊虫是传播各类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蚊虫密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蚊虫密度应不超过10只,特殊区域或季节如沼泽地带或雨季,蚊虫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5只。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蚊虫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蝇虫密度标准蝇虫是城市中常见的卫生害虫,其滋生繁殖会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很多不便。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蝇虫密度也有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蝇虫密度应控制在5只以下,特殊情况如饭店厨房或垃圾集中处,蝇虫密度可适当提高至10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蝇虫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老鼠密度标准老鼠是城市中常见的害兽,其繁殖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卫生状况。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老鼠密度也有具体规定。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老鼠密度应控制在1只以下,特殊区域如仓库或垃圾堆积处,老鼠密度可适当提高至3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老鼠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蟑螂密度标准蟑螂是城市中常见的害虫,其繁殖速度快,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对蟑螂密度也有具体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的蟑螂密度应控制在1只以下,特殊区域如餐馆厨房或垃圾堆积处,蟑螂密度可适当提高至3只以下。

超出这个范围的地区将被认定为蟑螂密度过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国家卫生城市四害密度标准的相关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城市的卫生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卫生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切实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篇一: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紫云县2011年病媒生物密度调查报告前言:鼠、蚊、蝇、蟑螂(以下简称“四害”)是城区重要的病媒生物,既可传播病原,危害人体健康,也可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开展“四害”密度调查和监测,掌握其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可为虫媒和鼠传疾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警信息,也是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重要步骤,根据安顺市创建卫生城市“四害”监测密度监测要求,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于2011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在统一培训后分组对县城进行了为期半月的鼠、蚊、苍蝇、蟑螂密度的抽样调查,以了解紫云县城“四害”生物密度及分布情况。

为创卫工作中消杀“四害”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及对消杀后效果评价作对比。

材料方法: 为了确保我县“四害”密度调查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和监测数据真实、可信,依据全国爱卫会《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GB/T23795-23798)制定方案并行抽样调查,抽取紫云县城东南西北中各有代表性的点开展病媒生物密度调查。

具体结果:1、鼠密度监测:鼠密度调查抽取外环境包括:建筑工地(客车站、金桂小区在建工程)、公共绿地(格凸大道及大园盘)、2个农贸市场。

单位或居民区院内、紫云宾馆后面至农贸市场之间任何一段河沟两岸各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m”。

外环境鼠迹阳性数=鼠迹数/4。

结果:表1表1.外环境鼠迹表环境类型延长米(m) 鼠迹阳性(处) 鼠迹数/100m建筑工地100 3 3公共绿地100 1 1农贸市场150 6 4居民区院内 501 2合计 400 123内环境包括重点单位:2个农贸市场、沿格凸大道的饭店、(松山、紫云)宾馆、饮食店、屠宰场、红十字会医院、县医院、民中和二中学校学生食堂、车站等,监测面积折合房间200间(15平方米折算1间,以实际监测到的面积计算房间数,下同)。

四害的监测方法及控制

四害的监测方法及控制
3)天然驱鼠剂:提壶、稠季、接骨木、毛蕊、缬草等;
6.抑制生育剂:绝育灵、贝奥雄性不育剂。
蚊蝇类
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五定”原则: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定诱饵。种群组成包括各种方法。
定人:工作小组人数2-4人,进行相应专业技术培训。
定时:自蚊蝇开始出现之前一旬开始,至蚊蝇消失之后一旬结束,每旬/每月一次(国标)。
5.现场监测时,不要坐在草地上休息,也不要吃零食。
6.发现被蚤蜱叮咬,及时服用磺胺等药物并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
三、个人防护
1.浅色长袖衫和长腿裤
2.衣衫扎在裤子里
3.防蚤袜(长筒袜)
4.草帽,长头发卷起来
5.相互检查
6.作业后彻底检查,洗澡。
7.涂驱避剂
四、防治方法
针对鼠类的生态习性,适时监测鼠情,掌握鼠类活动规律,以环境治理和防鼠设施为基础,以毒饵毒杀为主,器械捕杀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把鼠害数量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诱蚊灯于日落前1小时开始,将诱蚊灯悬挂于距地面1.5m高处,开启诱蚊灯,至次日日出后1小时(18:00—次日06:00)连续诱捕12小时,将捕获的蚊类连同诱捕收纳盒放入塑料袋内,麻醉杀死计算成蚊密度。密度指数(只/灯.夜)。
2)优点:
雌雄均有,
简便易行,
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适用于按蚊和库蚊调查。
3)缺点:部分日间活动和对紫外光不敏感的蚊类无法捕获。
在柜顶、管道顶投放毒饵时均应有毒饵盒盛装,毒饵盒在质量与体积上要相对大一些,或用粘胶固定,以免堕落;
对于库房及其他高温建筑物内等缺水的环境或毒饵效果不好的场所可采用毒水,在投放毒水的同时可与毒饵、毒粉配合使用;
对于毒饵、毒水不取食的,可利用老鼠的修饰行为将毒粉布放在盛装盘、盒或报纸上于鼠道上进行灭杀,其缺点是用药量较大,易污染环境;

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

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

对“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的探讨摘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类餐饮垃圾,为四害提供了繁殖的条件,为了减少因“四害”导致的传染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就需要做好对“四害”的监测工作。

文章分析“四害”常用密度监测方法,有利于提高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从而防止相关病媒生物性疾病传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四害;密度监测方法;预防疾病1、引言当前蟑螂、蜚蠊、蚊虫、蝇、老鼠等动物携带的病菌体不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因此对“四害”的密度高低进行监测,对于提高或衡量城市的卫生状况、对于创建国家卫生城镇而言至关重要。

当前,用于鼠、蚊、蝇、蜚蠊密度监测的方法很多:《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中对于“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方法”;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同时下发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

其次2008 年汶川“5·12地震后,国家卫生部紧急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给出了针对地震灾区的应急监测方案,方案中涉及各有害生物防制(PCO)公司考核杀灭“四害”的效果评价标准,同时也明确了有效防制“四害”前后的密度调查方法。

2、目前对“四害”监测采用的主要方法2.1鼠密度监测方式对鼠进行密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粉迹法、夹夜法、目测法、粘鼠板法以及毒(食)饵盗食法等,各监测方法特点如下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鼠类监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防止鼠传疾病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夹夜法中诱饵与监测结果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南北种植作物差异性大,因此各地鼠种食性不相同,如果单单以生花生米为诱饵对鼠类的引诱力也会存在差异。

建议各地按鼠种的食性进而选择不同的诱饵,进行监测前需要做好宣传告知工作,以免误伤宠物、儿童或鸟类;而粉迹法应用于容易观察到的地方,当室内家具等物品较多时,就不太适用该密度检测方法了。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报送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的报告xxx: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中心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呈报,请审阅!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年xx月xx日xx疾控中心办公室 xx年xx月xx日印发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监测方案。

一、背景鼠、蚊、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 鼠密度监测1.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县城区设3个监测点)(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公共绿地、单位、居民院内、湖河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500延长线,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湖河,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每年4月、9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2次。

3、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记录外环境5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粪等鼠迹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害”密度监测方案
鼠、蚊、蝇、蟑螂是重要的病媒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疾病,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环境卫生。

为了保持国家卫生县城先进成果,进一步做好“四害”预防工作,及时了解“四害”动态,指导全县开展除害防病工作,根据市、县卫生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决定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

通过开展监测工作,掌握主要媒介动物的常见种群动态情况,为全县疾病的预见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减少“四害”孳生,防止病媒生物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四川省爱国卫生条例》及《四川省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为依据,坚持使用科学方法,使我县“除四害”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
1、鼠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a、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河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b、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c、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
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和上报时间:
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a、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 m。

b、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张"。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2、蟑螂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监测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时间
每年1月、4月、7月、10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
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

3、蝇类密度监测
A、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a、室外: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b、室内: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

c、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B、监测时间
每年5月-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

C、监测方法
a、室外:采用目测法。

记录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内外环境以及居民一楼楼道中视野范围内存在的成蝇数。

密度单位为"成蝇数/视野"。

b、室内:采用粘蝇条法。

将粘蝇条悬挂在室内,检查记录24小时后粘捕到的蝇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蝇数/条"。

每个餐馆和单位食堂分别挂2条,农贸市场挂4条。

每次监测共在3类场所悬挂10条粘蝇条。

4、蚊虫密度监测
A、各街道检测场所及数量
a、居民区2个,单位2个,检查外环境。

b、池塘或河流等大中型水体1个。

B、监测时间
每年6月—9月进行监测,每月1次,每年共监测4次。

C、监测方法
a.在居民区和单位,检查各类有水容器、坑洼积水中有无蚊虫幼虫(或蛹),密度单位为:有蚊虫幼虫(或蛹)的积水处数/有积水处数。

c.在周河沿岸,用500ml长柄勺取水,检查有无蚊虫幼虫(或蛹),每隔5米取水1勺,不少于20勺。

密度单位为:有蚊虫幼虫(或蛹)的勺数/总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