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浙美版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兴木刻版画,刀法组织,构图之美(2)能力目标:能够简单的欣赏评述版画作品。
(3)情感目标: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
2学情分析木刻版画对于9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的陌生,所以必须先介绍和感受木刻的特点,倡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美术与情感等多方面的联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评述版画作品的特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设计(一)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个选择题,下面的这些作品属于哪个绘画种类?A油画 B水彩画 C版画生:版画师:那么这位同学的答案到底是否正确,等上完了这节课以后我请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书本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深入,探索新知1,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2页欣赏,书本当中的版画作品,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结束后做好这两个思考题,我请同学来回答:观察这些版画作品,画面所呈现的场景都有哪些共同之处?这些版画作品的颜色大部分以什么颜色为主?师:总结:这些版画在内容上紧密的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他的诞生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这些版画我们也叫做新兴木刻版画,新兴木刻版画的产生和当时的新兴木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新兴木刻运动观看视频——新兴木刻运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兴木刻版画的特色和特点)2欣赏刀法组织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25页上的思考题,说一说,上下两幅作品在线条语言的运用上有何不同?(互相讨论)生:回答师总结:我们从上副作品中发现人物的局部线条都以交叉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细腻,明暗对比教柔和些,下面这张版画多以波浪线和水平曲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粗狂。
烽火岁月美术课件

烽火岁月美术课件
烽火岁月美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有关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及影响;
②能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语有关表达战争与和平的想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在资料欣赏、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③增长学生关于人类行为影响环境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具体的环保方法。
二、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形式表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表达人们渴望和平的想法。
三、教学难点:
1、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的欣赏。
①欣赏油画《淮海大战》,综合课文和教参中“导览示意”与“参考资料”的有关介绍,作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②欣赏版画《战场》,可以同上一幅油画作对比;
③欣赏现代作品《越南战争印象》,引导学生领会画中意象、抽象的表达。
2、战争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
引导学生以线描形式或色彩画形式完成一件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
3、美术作业评价:
以自评、他评等多种方式开展美术作业评价活动。
4、、针对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①人类很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对工业日用品的使用,都会向空气中排放一种气体——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而臭氧层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意义重大——它保持了地球大气温
的稳定,而地球大气温的稳定,是我们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②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臭氧层。
③我们应当使用环保能源,减少向大气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教案一:介绍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版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3. 分析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理解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
2.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图片。
3. 笔、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版画艺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版画的认知和了解,有哪些离我们较近的例子。
Step 2:介绍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用PPT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版画艺术起源的相关图片,提及古代木刻、金石拓片等。
然后,介绍版画艺术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历程。
Step 3:讲解版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向学生阐述版画的三种基本类型:木刻、铜版画和石版画,并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Step 4:分析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给学生展示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图片,并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a) 这幅作品中使用了哪种版画技法?b) 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义?c) 你认为这幅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Step 5:总结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然后进行总结,概括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烽火岁月中的作品特点。
【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著名版画家的作品,如梵高的《星夜》、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版画作品等。
2.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制作一幅简单的版画作品,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烽火岁月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反馈】请学生完成一个小练习:从给定的图片中,选择一幅版画作品,并以500字左右的文章形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并提供一幅自己制作的版画作品。
【教学延伸】1. 制作展板或班级画廊,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版画作品,并请专业人士进行评选。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版画艺术展览。
版画教案初中

版画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木刻刀进行创作的能力,体验版画制作的乐趣。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激发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
3. 创意构图与刀法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创意构图与刀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版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起稿、刻制、印刷。
2. 示范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
2. 引导学生关注创意构图与刀法的运用,鼓励创新。
3.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版画制作,提高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版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 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版画作品展示。
2. 木刻刀、木板、油墨等制作材料。
3.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技能。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美术下册《烽火岁月》优秀教学案例

3. 问题导向,培养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问题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案例中强调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作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审美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他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
2. 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4.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讲授新知
1. 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重点讲解烽火岁月中英勇抗争的精神。
2. 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讲解人物表情、动态的描绘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3. 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表现人物形象,强调观察、实践的重要性。
4.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让他们学会运用美术语言传达个人观点。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发挥个性,提升美术素养。
3. 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4. 教师对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 融合历史教育,凸显学科交叉
本教学案例将美术学科与历史学科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深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感悟烽火岁月中的英勇抗争精神。这种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

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教案一:引入- 时间:10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了解本学期的研究内容。
- 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介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研究兴趣。
教案二:基础知识讲解- 时间:20分钟- 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 活动:通过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和艺术元素,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互动讨论。
教案三:研究技巧分享- 时间:15分钟- 目标:分享一些研究美术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 活动:介绍一些研究美术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练、绘画技巧等,并给出相应的实践任务。
教案四:示范演练- 时间:25分钟- 目标:通过示范演练,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活动:老师进行艺术作品的示范演练,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
教案五:小组合作任务- 时间:2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艺术作品。
- 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艺术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教案六:总结回顾- 时间:10分钟- 目标: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活动: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
以上是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的内容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
通过示范演练和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水平。
教案设计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美术《烽火岁月》教学设计

烽火岁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习运用绘画的手法来表达革命战争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感受、评述过程中启发学生对战争的理解,并在动态模仿中体会战争人物动态表现。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人物的动态特征,以绘画手法表现战争中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难点:对坚强不屈的神态和动作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课成立“文艺小分队”,老师当教官,学生当新兵。
提出任务:以烽火岁月为主题(出示课题),闯四关,成为真正的文艺兵!二、第一关:知识问答1.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著名的战争和战役?古代的战争:城濮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近代的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2.你知道哪些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战争中的英雄人物:邱少云、马立训、王克勤、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3.欣赏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可以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和表现形式上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4.赏析作品《艰苦岁月》、《他并没有死去》和《淮海大战》三、第二关:模拟表演1、观看视频后,模拟战争中士兵的的动作和表情,比一比谁的表演更生动?2、欣赏学生们的表演图片四、第三关:寻找战争元素1、观看幻灯片,思考绘画战争的画面,我们要画哪些元素?(1)人(士兵):表情、服饰(2)武器(刀、枪、箭、手榴弹等)(3)坐骑(马、坦克、飞机、船舰等)(4)场景(硝烟、战火、海陆空等)五、第四关:自主创作1、画一幅画,表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豪杰或表现战争年代人们坚强不屈、顽强奋斗的精神。
作品要求:(1)构图饱满(2)内容生动、新颖(3)色彩丰富2. 老师示范(1)构思(2)造型要点(3)色彩3. 欣赏学生作品六、小结1、恭喜大家成功闯过四关,成为真正的文艺兵!老师给每一位成功的闯关同学颁发荣誉徽章。
2、看完这些烽火岁月中的作品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谈谈你的心理想法。
4 烽火岁月(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烽火岁月》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课程类型: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 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3. 美术创作方法及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
2. 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美术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浙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兴木刻版画,刀法组织,构图之美
(2)能力目标:能够简单的欣赏评述版画作品。
(3)情感目标: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
2学情分析
木刻版画对于9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的陌生,所以必须先介绍和感受木刻的特点,倡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美术与情感等多方面的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评述版画作品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设计
(一)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个选择题,下面的这些作品属于哪个绘画种类?
A油画 B水彩画 C版画
生:版画
师:那么这位同学的答案到底是否正确,等上完了这节课以后我请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书本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深入,探索新知
1,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2页欣赏,书本当中的版画作品,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结束后做好这两个思考题,我请同学来回答:
观察这些版画作品,画面所呈现的场景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这些版画作品的颜色大部分以什么颜色为主?
生:回答
师:总结:这些版画在内容上紧密的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他的诞生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这些版画我们也叫做新兴木刻版画,新
兴木刻版画的产生和当时的新兴木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新兴木刻运动
观看视频——新兴木刻运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兴木刻版画的特色和特点)
2欣赏刀法组织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25页上的思考题,说一说,上下两幅作品在线条语言的运用上有何不同?(互相讨论)
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从上副作品中发现人物的局部线条都以交叉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细腻,明暗对比教柔和些,下面这张版画多以波浪线和水平曲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粗狂。
3寻找黑白灰
师:看《饮》这张作品,告诉我们画面中有灰色吗?
生:回答
师:总结:黑白版画中的灰色,没有纯粹的“灰色”,它的灰调是用黑白相间的“组线”,或者“组点”或者“组形”构成灰调,它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衔接的作用。
4体现构图美
师:看PPT,请从刚才我们学的色彩,线条方面来比较这两幅作品,木刻版画的构图特色是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体现版画的构图美,斜向式构图:显示出运动和力量。
半圆形构图:突出中心表示紧凑
实践分析
师:现在我们又要回到刚才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选择题,大家说正确答案是哪个?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个练习,学以致用,检测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再次感受木刻版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革命精神
拓展开发
体会木刻版画的刀具,感受木刻刀味和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