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年高考考点分布(地理)

合集下载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地理是山东高考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山东地理特点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从山东地理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山东的自然地理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濒黄海,南临江苏、安徽两省,西接河南、河北两省,北濒渤海。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1. 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东经114°20′29″~122°43′41″,北纬34°22′6″~38°23′4″之间。

2. 地形地貌山东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特点。

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滨沙丘等。

山地:如泰山、莱山等。

丘陵:如曲阜丘陵、兖州丘陵等。

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海洋搬运河积平原是山东的两大平原。

海滨沙丘:如烟台沙河口沙丘、东营沙岛沙丘等。

3. 气候特点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约550~950毫米。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晴朗宜人。

二、山东的经济地理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1. 优势产业山东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支柱。

农业: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

山东还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业基地,以养猪业和养禽业为主要特色。

工业:山东工业体系比较完备,主要包括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山东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

服务业:山东的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活力。

2.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山东拥有多个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这些区域在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

三、山东的人文地理山东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泰山、孔庙、孔府等。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山东卷)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山东卷)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 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② C.③
D.④
4.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
19
土壤
情境材料 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简单碳储量高
我国某地级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
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 广东佛山的工业设计城 辽宁省抚顺市的城市发展 某文化广场的十二生肖石像 滇池流域人类活动与聚落发展
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和锋面的形成与移 动 西南山区M乡的地形,带动作用与发展 白浆化棕壤的影响及其改良
试卷评析
三、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突出创新思维 2023年高考试题充分利用图文信息载体及巧妙的问题设计,深化对获取解读地理
信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有效鉴别学生的思 维品质和发展潜能。 四、优化必备知识考查,引领同向同行
必备知识是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基础性、 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以此引领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与高考改革同频共振。 五、重视试题情境设计,构建考查载体
2.分值分布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020年
图表标题
2021年 自然地理
2022年 人文地理
2023年
从分值分布看,每年的 试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考察比较均衡。 近三年自然地理比重波 动下降,人文地理比重 波动上升。
3.情境类型
近三年试卷
生活实践情境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山东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山东高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地理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东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濒江苏,西连河南,北界天津,背靠山西。

其地理环境和资源对山东的经济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 地形山东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较为平坦。

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鲁南平原、中部丘陵和西部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2. 气候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全省年平均气温13-15摄氏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3. 水系山东境内有黄河、海河、淮河等重要河流。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流经山东东部,对于山东的农业灌溉、水资源和土地肥沃度具有重要影响。

4. 矿产资源山东是著名的煤炭和金矿产区,还有铁、铜、铝等矿藏。

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山东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地理行政区划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省辖县级市、地级市、市辖区和县。

这些行政区划的了解对于山东高考地理学科是至关重要的。

1. 省辖县级市山东省辖的县级市有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等。

2. 地级市山东地级市主要包括烟台市、东营市、潍坊市、济宁市等。

3. 市辖区山东的市辖区包括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市南区、淄博市张店区等。

4. 县山东的县主要包括章丘市、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等。

三、经济发展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工业山东省的工业发达,涉及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

青岛、烟台等地的港口为山东的出口贡献了巨大的助力。

2. 农业山东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为主要农作物。

山东的丰收对于全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旅游业山东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泰山、崂山、孔庙等众多名胜古迹。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一、考试概述:高考地理考试是全国性的考试科目之一,主要测试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考点进行解析,并分析各考点的分值分布。

二、考点解析:1. 自然地理:考生应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与气象、水文地貌、地震地质等。

这些考点通常都有较高的分值,占考试总分的50%以上。

2. 人文地理:此部分考点主要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资源与环境等。

考生需了解各个考点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例,并能分析其影响和解决方案。

这些考点的分值在考试中占比较大。

3. 城市地理学:此部分考点主要涉及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活、城市问题等。

考生应了解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城市规划的原则,能够分析城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考点的分值在考试中通常占比较小,但也需掌握。

三、分值分布:根据往年高考地理试卷的分析,不同考点的分值分布如下:- 自然地理考点:占考试总分的60%- 人文地理考点:占考试总分的30%- 城市地理学考点:占考试总分的10%四、备考建议:为了在地理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注重自然地理考点的研究,重点掌握相关知识点和实例分析;- 加强对人文地理考点的了解和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城市地理学考点进行必要的了解,并熟悉城市规划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备考,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取得理想的分数。

以上为(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导出日期:[当前日期]。

山东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山东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山东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一、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山东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高考中常涉及的地理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台风等。

在解析地震时,需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带、震源、震中等基本概念。

对于洪涝灾害,需要掌握洪涝的成因、表现及应对措施,如提高排水能力、规划建设防洪工程等。

此外,山东位于东亚季风区,台风也是山东地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理解台风的形成、特点、影响及预警措施,对于应对台风灾害至关重要。

二、经济地理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使得山东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高考中可能涉及的经济地理知识点有: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区的经济特点及产业布局。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对于掌握山东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则是山东的经济增长极,工业、旅游等领域发展迅速。

三、城市化与城市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山东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高考中可能会涉及城市化的定义、成因、特点以及城市化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了解山东的重要城市,如济南、青岛、烟台等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也是高考地理考试需要关注的内容。

四、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山东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煤炭资源、天然气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等。

了解山东的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对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五、交通与通讯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与通讯发达。

高考地理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有山东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另外,山东的电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掌握山东的通讯发展情况对于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网络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域分异规律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域分异规律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域分异规律一.选择题(共6小题)如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据此完成5~6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

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

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如图)。

据此完成3~4小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5.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

完成下面小题。

6.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之地域分异规律(山东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如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山东卷统计近几年地理高考考点及考查形式

山东卷统计近几年地理高考考点及考查形式

图表外商投资比重表省份粮食资料表格城市化水平折线图城市等级金字塔图资料表格资料表格折线柱状图气温降水图剖面图区域图柱状统计图区域图区域图图表:知识点注意:设问(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10分)(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

请用此方法绘出(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

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山东高考考点查询

山东高考考点查询

山东高考考点查询
以下是山东高考考点的查询结果:
1.济南一中考点: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xxx号,考点号为SD010101。

该考点有20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4000人。

2.济南二中考点:位于济南市市中区xx路xxx号,考点号为SD010102。

该考点有18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3500人。

3.青岛一中考点: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xxx号,考点号为SD020101。

该考点有22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4500人。

4.青岛二中考点:位于青岛市市北区xx路xxx号,考点号为SD020102。

该考点有19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3700人。

5.烟台一中考点: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南大街xxx号,考点号为SD030101。

该考点有21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4200人。

6.烟台二中考点:位于烟台市福山区xx路xxx号,考点号为SD030102。

该考点有200个考场,考生人数约为4000人。

以上是部分山东高考考点的信息,具体考点及其人数可能有所调整,请以官方公布的考点信息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考点梳理表从2004年开始,山东省新课改已进行了八个年头,历经六次高考的考验。

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从最初的雏形到现在的成熟,并且初步形成了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特色。

每年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对高考地理试题有进一步的修正,但又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现在把山东省近六年的高考试题按考点分布、试题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一点高考地理命制的趋势、特点,为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复习指明方向。

一、根据“核心考点年年考,非核心考点轮流考”的指导方针,把近六年山东考试说明中必修部分的十大主干知识和47个考点进行重要性排序,选修地理只列了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

必修地理十大主干知识考点重要性统计(共47个考点)1.宇宙中的地球核心考点:③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②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④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核心考点:②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包含初中地理地形图部分)。

④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包含初中地理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⑤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包括初中地理天气预报符号)。

⑥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非核心考点:③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⑦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考点:③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核心考点:③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④考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但在选做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中有)5.人口与城市核心考点:①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⑥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非核心考点:②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④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区位)⑤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从未涉及的考点:③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⑦考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今年因为有城镇化这一热点,所以本部分知识很重要)6.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核心考点:①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②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非核心考点:③考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考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从未涉及的考点:⑤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核心考点:②考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虽没有直接呈现但贯穿在每年试题之中)。

非核心考点:④考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③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核心考点:②考点: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非核心考点:①考点:区域的定义。

③考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从未涉及的考点:无9.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考点:③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非核心考点:①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④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⑤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⑥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未涉及的考点:无10.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核心考点:①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③考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④考点:数字地球的含义。

从未涉及的考点:无选修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4个主干知识8个考点)⑴主干知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核心考点:无。

非核心考点:①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从未涉及的考点:②考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⑵主干知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核心考点:②考点: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非核心考点:无。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3)主干知识:自然灾害与环境核心考点:无。

非核心考点②考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4)主干知识:防灾与减灾核心考点:①考点: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非核心考点:无。

从未涉及的考点:②考点: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二、上述统计结果的依据。

历年山东高考题在考点中出现的频率。

按考点、图表呈现方式、考查能力统计考点的分布(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释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1.自然地理⑴主干知识:宇宙中的地球①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无涉及)②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无涉及)③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2 4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利用非洲部分区域图ab07年:5 4 地方时的计算提速动车组时刻表ab08年:7 4 昼长变化规律无ab09年:4 4 区时的计算飓风近地面天气图ab10年:4 4 根据日出时间判断:昼夜长短、日出方位、日影朝向无ab11年:5 4 区时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判断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和四幅日照图ab12年:6 4 昼夜长短的判断考察地点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ab④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无涉及)⑵主干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①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无涉及)②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包含初中地理地形图部分)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3 4 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ab09年:26⑴、⑵6判断地形类型及其外力作用;绘制等高线我国某地区地形图;某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abcd10年:5、68地质构造的演变过程,喀斯特地貌的特征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ab 11年:4 4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内外力作用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ab 12年:3 4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褶皱地形后的外力作用与地质循环理论下产生的地质作用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ab12年:26⑴2绘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中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abc ③考点:大气受热过程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10年:3 4大气垂直方向的气温变化特征及逆温现象北半球中纬度某日的5次近地面垂直方向的气温变化图ab④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包含初中地理的气候类型及成因)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3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布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表abc10年:26⑴8气候类型、成因及其影响鲁尔工业区图及该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abc09年:26⑴ 4 降水的成因我国某地区地形图abc11年:6 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ab11年:26⑴⑵10气温的特点及成因;降水差异及其成因美国西部地区区域图及相关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地形剖面图abc⑤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6⑴ 6 冷锋锋面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我国某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abc09年:3 4 飓风不同部位降水差异原因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ab10年:26⑵ 2 绘制冷锋示意图无abc12年:4 4 等压线图判断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锋面气旋中的暖锋)包含常用天气符合的等压线图abd⑥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26⑴6 河流水文特征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abc08年:64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黄土塬景观图ab10年:7 4 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象ab11年:6 4 河流水文特征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ab11年: 5 运用水循环解释大盐美国西部区域abc 26⑶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图12年:26⑵8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含沙量的大小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abc12年:26⑶6地上河,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的原因: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abc12年:26⑷4河流的开发整治:推断辽河河道整治中丁坝的作用丁坝景观图abc⑦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1 4 洋流性质非洲部分区域图ab11年:6 4洋流的分布和流向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ab⑶主干知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①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无涉及)②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6⑷6用整体性原理解释“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abc09年:5 4 艾丁湖特征艾丁湖变迁示意图ab③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14区域景观类型,水平和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非洲部分区域图ab 08年:54 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我国某地区略图ab 09年: 4 非洲北部沿0°经线农世界某区域农业ab1 业带地域分异规律地带分布图11年:6 4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ab12年:1 4 自然的纬度分布规律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ab12年:2 4 自然带的海拔变化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ab(4)主干知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①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涉及)②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9年:6 4 艾丁湖变迁原因艾丁湖变迁示意图ab③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9年:7、8 8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柱状图abc09年:26⑶8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abc09年:29⑶、⑷11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的特点、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表abc10年:1 4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因素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ab11年:3 4合理整治土地的方式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abc12年:27⑵4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条件(其中的自然条件)江苏和贵州城市化水平比较表abc④考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见选做题中的自然灾害与防治)2.人文地理⑴主干知识:人口与城市①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84人口、人口增长的特点第五次人口普查四个省份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ab12年:74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判读及分析人口出生率、平均年龄、某年龄段人口比重人口金字塔图abd12年:84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金字塔图abd②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8 4我国人口迁移的状况第五次人口普查四个省份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ab③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无涉及)④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区位)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7 4城市功能分区及成因华北某小城镇略图ab 11年:7、8 8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abc⑤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9⑷ 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abcd 11年:7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abc⑥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9⑶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特点我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图abc10年:2 4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ab11年:7 4城市化过程中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的特征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abc12年:27⑴4城市化的特点比较:江苏、贵州城市化发展特点的不同城市化水平统计图abc12年:27⑵8城市化发展的条件: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或原因城市化水平统计图abcd⑦考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无涉及)⑵主干知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①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1 4 农业的分布及区位世界某地区图ab08年:4 4 农业区位因素山东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表ab08年:26⑵10农业区位因素;我国不同地区占全国粮食比重的变化及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粮食变化统计数据表abc09年:2 4 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ab10年:1~2 8 影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因素,农业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ab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11年:2 4根据水稻生产情况判断国家名称亚洲四国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abd②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6 4 工业区位因素华北某小城镇略图ab08年:2 4 工业区位因素世界某地区图ab09年:26⑷7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特点;工业区位因素福建第二产业变化折线图abcd10年:26⑴ 4分析德国鲁尔区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鲁尔工业区图和该区的气候资料图abc11年:29⑴ 6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abc③考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9年:26⑶12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某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abc11年:29⑸ 5汉阳建设铁厂对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abc④考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29⑶、⑷1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吸引投资的区位因素及影响山东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投资总额的比重表abcd08年:26⑶ 3建沿江高速公路的原因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区域图abc⑤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无涉及)⑶主干知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①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无涉及)②考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虽没有直接呈现但贯穿在每年试题之中)③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无涉及)④考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试卷年份及题号 分值 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9年:26⑶ 8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 abcd3.区域可持续发展⑴主干知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①考点:区域的定义 试卷年份及题号 分值 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 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3 4 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区域定位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表ab②考点: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试卷年份及题号 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 图表呈现方式 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6⑵10 鄂湘川三省与东北三省农业生产条件比较 鄂湘川三省以图、东北三省以表的形式呈现10年:26⑶6比较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形成、发展的区位优势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比较表abc11年:26⑴、⑷16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美国西部地区区域图及相关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地形剖面图abcd③考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 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10年:26⑷ 3 借鉴鲁尔区的转鲁尔工业区abc型阶段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图和沪宁杭工业区图⑵主干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①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卷年份及题号 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 图表呈现方式 考查的基本能力08年:2 4 我国向东南亚转移的产业部门世界某地区图 ab②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试卷年份及题号 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 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26⑶10土地不合理利用对湖泊及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 abcd08年:26⑷ 6我国南方湖区湖泊萎缩及引起洪涝问题的原因、治理措施 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abcd11年:3 4某区域合理整治土地的措施 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abc③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 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26⑵、⑷9 两支流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水库选址需要的资料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abcd09年:7、88 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 -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abcd 10年:84黄河河口海岸带的土地开发方式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ab象图12年:26⑸4跨流域调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abd④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10年:26⑴ 4 分析鲁尔区的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鲁尔区区域图和气温与降水图abc11年:26 25 美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及农业发展条件和农业生产活动美国西部地区区域图及相关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地形剖面图abcd⑤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9年:29⑶⑷11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特点、原因及产生的后果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表abc10年:29⑸、⑹11重庆市能耗变化的原因及能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与单位GDP能耗变化图abcd⑥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10年:26⑸ 6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推动的作用,分析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沪宁杭地区四个年份的经济指标表abc⑶主干知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①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4 4遥感技术的应用判断无ab08年:25 4遥感技术的应用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ab10年:7 4遥感图像的判读和应用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ab11年:1 4遥感在水稻病虫灾害的应用无ab12年:5 4科学考察,遥感技术的作用考察地点所在区域当日的地面形势图②考点: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4 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无ab08年:25 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ab11年:1 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无ab③考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试卷年份及题号分值考查的基本知识图表呈现方式考查的基本能力07年:4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无ab08年:25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ab11年:1 4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稻病虫灾害的应用无ab④考点:数字地球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