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的复习方法
病理学复习材料重点

病理学复习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①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1)尸体解剖(2)活体组织检查(3)细胞学检查②试验病理学研究和方法(1)动物试验(2)组织和细胞培养3、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⑴肉眼1)体积或实质缩小;2)外形变化可以不明显;3)重量减轻;4)颜色变深;5)质地变硬。
⑵光镜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2)间质增生。
⑶电镜1)细胞器退化、减少;2)自噬小体增多;3)脂褐素。
4、试述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发生机制、好发器官和病变特点。
答:⑴原因:缺氧、感染、中毒。
⑵机制:钠一钾泵功能障碍。
⑶好发器官:肝、心、肾。
⑷病变特点:1)肉眼体积增大、颜色变淡;2)光镜细胞肿胀,胞质淡染、清亮,核可稍大;3)电镜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5、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答: ⑴原因:缺氧、感染、中毒、营养缺乏。
⑵机制:1)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2)三酰甘油合成增多;3)载脂蛋白减少。
⑶病理变化:1)肉眼肝大、边缘钝、色淡黄、质较软、油腻感;2)光镜肝细胞体积大、胞质内有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可将核挤至一侧,肝索紊乱,肝窦扭曲、狭窄乃至闭塞。
⑷后果:重者肝细胞坏死,继发纤维化。
6、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答:⑴过程:细胞受损-细胞器退变,胞核受损-代谢停止-结构破坏T急性炎反应T坏死加重。
⑵基本病变:1)核固缩、碎裂和溶解;2)胞质红染,胞膜破裂,细胞解体;3)间质内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4)坏死灶周围或坏死灶内有急性炎反应。
7、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答:①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嫩;②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③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平创口或其它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④结局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细胞减少并消失,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消失,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等。
病理学重点概括复习指南(重医大简略版)

病理学重点概括复习指南(重医大简略版)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熟悉病理学的观察、研究方法。
2.了解病理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范围;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新技术在病理学诊断及研究中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1.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任务。
2.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史。
4.病理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目的要求1.掌握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细胞可逆性损伤(变性)和细胞内外物质蓄积的概念、类型及其形态学特征;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细胞凋亡的概念。
2.熟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类型;常见细胞变性和细胞内外物质蓄积的原因。
3. 掌握再生与修复的概念;各类细胞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掌握瘢痕组织的形态,熟悉其对机体的作用;皮肤创伤愈合的类型。
4.熟悉再生的方式;骨折愈合过程。
5. 了解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了解各种组织(血管、纤维组织、上皮组织与神经组织的再生)的再生能力和过程。
二、主要内容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的概念、形态特征和类型。
增生的概念和类型。
萎缩的概念、形态特征和类型。
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的化生现象。
2. 细胞和组织损伤:变性和物质沉积的概念,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病理性钙化等概念和形态变化。
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坏死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各型坏死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
凋亡的概念。
3. 修复的概念;再生的概念、类型;各类细胞的再生能力;上皮组织、纤维组织、肌组织、血管和神经组织的再生过程。
4.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瘢痕组织的形态及其作用。
5.伤口愈合的过程及创伤愈合的类型。
6.骨折愈合基本过程。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目的要求1.掌握局部充血、淤血、出血的概念;血栓及血栓形成概念、血栓形成基本条件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基本概念,栓塞的主要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概念,产生的条件、类型和病理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病理学巧记口诀

方法太多,不好一一列举,在这里随便抄了几个,供各位参考::::要学好病理学,不应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而要学为已用、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依靠科学记忆法,深刻、牢固、长久、理解地记忆,如:1. 分解记忆:分解概念为若干要点,抓住重点词汇记忆。
血栓形成:活体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心血管腔内有形成份互相粘集2.对比记忆:对比易混淆名词,区别异同,准确掌握。
血栓血栓形成栓子栓塞血栓栓子炎性肉芽组织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3.理解记忆: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坏死机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活体)(非整体)4.形象记忆:联系大体、镜下,相辅相成,深刻理解。
5.图象记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形象生动。
6.图表记忆:一目了然,如:脓肿与蜂窝织炎同:都是化脓性炎,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异:病因多由金葡菌引起多由链球菌引起病变特点:局限弥漫坏死程度:明显不明显7.单词记忆:许多专业英语单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可通过记忆词根,巧记单词,如:meta- 变,转metaplasis 化生metastasis 转移;-oma 瘤carcinoma 癌sarcoma 肉瘤:adenocarcinoma 腺癌fibrosarcoma 纤维肉瘤关于人类23对染色体的G显带: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六号像个小白脸,七盖八下九苗条;十号长臂近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十三,四,五一二一;十六长臂缢痕大;十七长臂带脚镣,十八白头肚子饱;十九中间一点腰,二十头重脚飘飘;二十一好像黑葫芦瓢,二十二头上一点黑;X染色一担挑,Y染色长臂带黑脚。
大叶性肺炎七绝充血水肿红色变,灰色肝变溶解散,胸痛咳嗽铁锈痰,呼吸困难肺实变。
小叶性肺炎老弱病残混合感,细支气管为中心化脓性炎。
烧伤面积计算法: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解释: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双大腿是13、13、21,以下一目了然。
考研医学复习方法如何记忆大量的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

考研医学复习方法如何记忆大量的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考研医学是一门知识密集且内容繁杂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如何高效地记忆这些大量的内容成为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考生们更好地记忆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
一、构建有效的学习计划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科内容时,一味地盲目记忆是不明智的。
考生们应该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将内容分解成小块,逐步记忆。
首先,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划分,将各个章节的内容列出,再进一步拆分成几个小节。
在每个小节中,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这样一来,学习计划就更加明确,也更容易实现。
二、利用记忆法记忆法在医学复习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记忆法可以帮助记忆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1. 关键词联想法:将需要记忆的医学术语与已知的关键词相联想,以增加记忆的可靠性。
例如,对于肾小球疾病相关的术语,“肾小球”可以联想为“足球场”,将术语与图像结合,更容易记忆。
2. 首字母记忆法:将每个医学术语转化为首字母组合,然后将这些首字母组合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排,形成易于记忆的词组。
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转化为“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3. 分类记忆法:将医学术语和病理学知识按照特定的分类法进行整理,形成分类列表。
通过对列表的反复记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将各种传染病按照致病原进行分类,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不同疾病的病原体和治疗方法。
三、多种渠道记忆记忆是一种全面的过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效果。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1. 阅读教材:教材是医学考研复习的基础,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医学术语与病理学知识。
2. 制作笔记: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摘录和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
通过整理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病理学学习方法

病理学学习方法(转) 病理学:到了病理学,就是进入桥梁课阶段啦,前面有了组织学的基础准备知识,相信学起来应该不会吃力才对!其实,即使你前面没有学好,也没有关系,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阻碍!要对自己有信心~ 首先要了解病理学主要学习目标,即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变特点,包括大体的改变和镜下得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推断出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相应得治疗原则(当然这最后一点是临床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了解了这些,考试、复习就不会“跑偏”,就容易抓主重点!《病理学》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和每个系统疾病的各论。
我认为总论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所以对于总论里面所涉及得概念一定要读懂、吃透。
各论部分虽然篇幅多,只要理解了总论的内容,学起来还是会很轻松的!通过学习病理学,我感觉“名词解释”是最重要的!虽然考试中这种题型占的分数不多(最多也就15~20分),但其他知识都是从这些名词中衍生出来的,建议大家引起重视!(我有几个同学,考试前只把那些名词解释看了一下,结果成绩也很不错,由此可见,这些概念有多重要了!病理学的教学也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验课。
实验课主要就是看大体标本和切片,都是非常典型的病例。
很多标本看过之后会终身难忘的!这对于复习也很有帮助!看片子的时候,如果你理论不是很熟悉,也可以带一本组织学图谱,经过对照,比较容易发现异常(但有的老师不提倡这么做,说是会减少看病理切片的时间。
反正各有利弊吧!)!至于理论部分,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值得注意的是,要学会描述一些特殊病变的镜下改变(如巧克力囊肿、结核肉芽肿等),对于考试中做一些综合性质得大题有很大帮助!最后,谈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考试重点!其实病理学得知识点比较散,说起来很多!总结一下:教材中后面带有英文名称的名词是肯定要掌握的,其中《肿瘤》和《炎症》两章是要重点看的,因为各系统疾病还是以炎症和肿瘤多见!此外,要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具有描述和比喻性质的概念(包括其发生机制),如槟榔肝、巧克力囊肿等,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各论就是掌握一些疾病得特殊病变(不典型的考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呵呵!),以及一些疾病的演变和转归过程!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这是最近几年病理学的考试趋势(考死知识的比重少了很多)。
如何复习好病理学

虽然病理学在医师资格考试当中占分不多,但在基础知识部分属于重点内容,另外病理学与专业综合部分联系紧密,所以复习好病理学是很有必要的。
⽆论复习哪门功课⾸先要先看⽬录,这是重要且容易被忽略的地⽅。
病理分总论和分论,总论很重要,是学好分论的基础,这⼀点对每⼀门基础课都⼀样。
病理的特点就是名词解释很多,因此⼀定要先把这些名词都记下来,这样,在背各种病的特征,包括临床特征和显微镜下特征就很容易了,要联系起来记忆的。
病理⾥介绍了很多种病,不少病有共性也有各⾃的特点,主要是要记住它最特别的地⽅,这往往就是考点。
⼤学⾥的病理实验课估计都忘光了,如果在学习病理觉得抽象难以理解的时候,⼀定要记得对照图谱(教材配图或者病理图谱)记忆,⽐如⼲酪样坏死主要特征(联想⼀下相关的疾病),细胞⽔样变性,什么是新鲜⾁芽组织(常见于哪些疾病),纤维素样渗出(哪些疾病中会出现)等等,这些都曾经考过。
形象的记忆并做到医学教.育原创点点对照、点线连接、点⾯结合可以缩短记忆时间,也可以加强记忆效果。
点点对照:看书的时候⼀定有过这种感觉,看到某个知识点发现与前⾯某个知识点相近,这是⼀定要把书翻回去,找出异同点,对⽐记忆。
要知道出题者之所以会把某五个选项放在⼀起依据就在于此。
点线连接:基础是为专业综合即真正的临床实践打基础的,所以有很⼤的相关性,如果在学病理过程当中能够把这个想法带⼊,我们的学习就不会很枯燥,也不会在⼀个最基础的知识点那徘徊深思,把握好⼤⽅向,我们也就明⽩了,这都是为专业疾病的诊疗做储备的。
点⾯结合:真的学习好,拿⾼分的主要这此点做的好,能够合理的运⽤知识点来系统的、发散的去思考和复习。
总之,学习的⽅法有很多种,学习的境界还要⾃⼰去体会,选择适合⾃⼰的⽅法就是的复习⽅法!希望⼤家不要把某⼀科作为独⽴科⽬去复习,⼀定要串起来,该巧记的则巧记,重要难以理解记忆的就多花⼯夫,只能舍弃的就不要再耿耿于怀,我们不能为了⼀滴⽔⽽失去⼤海。
病理学复习重点资料完美版

病理学一、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转归,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疾病地本质,为防止疾病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1、尸体解剖;2、活体组织检查;3、细胞学检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1、动物实验;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解剖病理学观察方法:肉眼观察、镜下观察和分子检测第一章:疾病的概论一、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组织和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
(健康是人的身体、生理、心理所处的一种良好的状态)二、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三、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病因。
(其他: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四、疾病发生的条件:在病因的作用下,能影响疾病发生的其他因素。
条件不能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仅能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诱因是疾病发生条件之一(疾病发生的条件中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分类:1、内部条件:年龄、性别、免疫状态;2、外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气候,生活工作环境五、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1.疾病过程中的损伤和抗损伤反应(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对抗,贯穿疾病的始终,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
以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恶化致死亡;以抗损伤为主,疾病会逐渐好转至康复)2.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3.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关系(所有疾病都是整体疾病)六、疾病发展的基本机制:1、神经机制2、体液机制(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3、组织细胞机制4、分子机制(蛋白质和核酸:主要分子基础,染色体基因不是分子机制)七、疾病的过程:1、潜伏期;2、前驱期;3、临床症状明显期3、转归期(康复和死亡)康复:1、完全康复: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结构改变全面修复,功能代谢恢复正常,又称痊愈。
计划怎样学习病理学

计划怎样学习病理学一、制定学习目标首先,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病理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
例如,我们可以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比如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长期目标可以是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以便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二、制定学习计划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制定学习计划了。
学习计划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时间安排: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要保证学习的效率,又要避免疲劳。
一般来说,每天安排2-3个小时的病理学学习时间是比较合适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学习内容安排: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制定每天要学习的内容。
病理学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常规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每天安排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
3. 学习方法安排:病理学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采取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比如听课、阅读教材、做笔记、做习题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比如观看相关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
三、具体学习方法在进行病理学学习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课堂学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课堂内容。
2. 教材阅读:病理学的教材非常重要,我们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笔记。
3. 制作知识框架:病理学的知识点非常多,我们可以制作知识框架图,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方便记忆和理解。
4. 做习题:做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病理学的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5. 小组学习:可以组建一个学习小组,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进步,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复习总结学习病理学需要不断地进行复习总结,这样才能夯实知识点,巩固记忆。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复习总结的方法:1. 复习笔记:定期翻阅自己的学习笔记,巩固记忆。
2. 制作复习提纲: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作复习提纲,对病理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医老师指导西医综合病理学复习方法
2011年06月20日13:42来源: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
摘要:
病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形态科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病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形态科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2012考研成绩查询复试调剂专题,参与晒分调查免费领价值360元复试课程!
讲座:2013考研如何选校选专业
[考研入门全流程解析] [在线晒分赢复试课]
•资料│>>考研海量资料免费下载中心
•备考│2013考研早准备精准规划复习计划
•真题│2012年考研真题点评、解析专题
•英语│新东方名师屠皓民命中英语二小作文
•英语│新东方在线网络课程命中英语一作文
•政治│任汝芬独家解析2012政治选择分析题
•数学│2012年考研真题:数一数二数三
•专硕│2012年管理类联考综合真题答案
总论:学习记忆要点:概念,原因,分类,病理形态改变,转归,病理形态改变的要求比较细致。
各论:学习记忆要点: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各器官的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疾病的转归,要求密切联系总论的内容,以总论的病变为基础。
部分考题是将总论-各论内容结合起来考的。
复习方法:
1.首先通读教科书,建立整体概念。
在参加7月份的强化班之前,一定要把教科书通读一遍以上。
不要过于关注重点或强记考试点。
但是在通读时,应该注意不同章节所强调的内容有所不同。
2.在对病理学有了整体印象之后,第二遍通读前,可以先读辅导材料,了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是什么,以知识点来带动第二遍通读。
3.通读和对各章节的知识点充分理解后,再开始做练习真题。
一定不要一开始就做题。
如果你还没有把握病理学的整体脉络,希望以做题来复习时,将可能记住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琐碎和模糊的,不利于整体把握。
4.但是病理学不会只考一些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观念,而是考得很细,有的每一句话就是一个考点。
但是病理学考题,不少题都出得很简单(如……), 因此要求考生复习时要多读几遍书,不要忽视细节,要背下来,记得住。
但是并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死记硬背效果不佳。
应该注意:1)寻找病变之间的转归关系。
如血循章节,充血、瘀血、水肿、出血之间,凝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是连续进展的病变过程。
2)从发病机制联想推断出其病理改变应该是什么,而不仅仅去背抽象的病理形态改变。
3)适当看图谱,在脑子里建立起肉眼和镜下的形象,促进记忆。
我们在强化辅导班时,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典型病变的图像。
4)做练习题时,分析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是什么,从而加强记忆。
5.尽量多做练习题。
如果做错了,一定要把做错的题解析看懂,看明白,再回到教科书巩固相关知识点。
6.注意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病理学是桥梁课,与临床课、基础课关系同样密切,不少考题是交叉性的。
复习时注意举一反三。
7.适当取舍。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例如:从来没有考过或偶尔涉及的章节,无必要花费太多精力
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这章是考试的重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尤其是对相关概念和常见部位.组织或器官.概念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理解萎缩概念时应注意:是实质细胞而不是间质细胞,一定是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缩小,萎缩的器官不一定都有体积减小.各种变性的定义及好发部位.细胞坏死的定义及好发部位.注意凋亡和死亡的区别.
第二部分修复代偿与适应
重点掌握肉芽组织,细胞再生能力.
第三部分局部血液与体液循环障碍
这部分重点内容是血栓和栓塞的分类及组成特点.注意几个易混概念,如:血栓.栓塞.栓子.缺血.坏死等.栓塞的分类及好发部位.
第四部分炎症
重点掌握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理学分型.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渗出.增生,其中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炎性反应的内容是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病理学特点.判断某种疾病是纤维素性炎还是化脓性炎一般对于考生比较难判断,因为不可能书上每种疾病都讲到,只要了解该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就容易作答.
第五部分肿瘤
本章为考试重点,其考点往往在于对一些特殊肿瘤的考查,同学们需全面复习.要熟记一些常考概念,如: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非典型增生等.常见肿瘤及其特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常考临床检验值及意义.
第六部分免疫病理重点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病
理变化.还要注意免疫病的一些概念.第七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点掌握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及病理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心肌病的概念,心肌炎的分类及特点.特殊类型的心肌炎.风湿病中注意分期及各期病理特点,尤其要重点分析Aschoff小体,其常考且较细.几种风湿性心脏病的比较.注意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较,并从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均可出现疣状赘生物.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基本病理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易混概念,如: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粥瘤.动脉瘤.心肌临床特点病的分类及特点,注意对比记忆.
第八部分呼吸系统疾病
重点掌握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特点.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硅结节的特点,各种肺癌的特点.注意慢性支气管.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的比较.肺炎部分注意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的比较.
第九部分消化系统疾病
重点掌握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特点. A.B型胃炎的区别.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是考试重点,肝硬化坏死类型.定义.临床意义及好发部位.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消化系统肿瘤中一些
基本概念易混淆,请同学们归纳总结以便记忆.早期食管癌的特点.早期胃癌.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大肠癌的分期.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点.
第十部分造血系统淋巴样肿瘤的分类,分类较混乱,但往往是考试重点,记住一些常考的T.B细胞型分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
金淋巴瘤的鉴别. Burkitt淋巴瘤.免疫表型和核型分析.十一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各类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改变是重点内容,与内科的泌尿系统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在复习的
过程中需注意.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急进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脂性肾病.
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区别.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比较.第十二部分生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乳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比较.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对比记忆.甲
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第十三部分传染病及寄生虫重点掌握结核结节的病理特点,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及鉴别,伤寒病理变化.菌痢的分型及特点,注意与伤寒的鉴别.肠阿米巴病与菌痢的区别.急慢性血吸虫卵结节的致病机理及特点.流脑和乙脑的鉴别.梅毒中树胶样肿注意与结核结节的鉴别.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第十四部分其他重点掌握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及临床表现.以上就是对病理学部分大纲进行的解析,有些知识需要同学们归纳总结比较.希望大家可以在一些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做好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