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工程中的泛碱问题

合集下载

石材返碱防治

石材返碱防治

泛碱预防与治理技术介绍泛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和施工后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常见于石材、烧结砖、瓷砖、混凝土等的表面,一般呈白色粉末状、絮团状或絮片状。

在光洁的饰面上出现泛碱,尤其是黑色石材,非常难看,严重影响景观观赏效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理。

在我们的很多工程中,甲方明确要求不能出现泛碱。

建筑工程中出现泛碱,是因为水泥、砂浆、混凝土、砌体、瓷砖、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内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的发生而产生的结果。

产生泛碱需要满足有以下方面的条件:①可溶性盐或碱的存在;②有大量溶解可溶性盐或碱的水;③具有干燥吸湿热力学特性的亲水性毛细孔;④反复干湿循环、冷热交替的外界环境;⑤具有温度差、湿度差或压力差的外界环境。

泛碱生成的物质有CaCO3、Ca2SO4、K2SO4、K2SO4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CaCO3。

CaCO3的形成过程如下:Ca(OH)2是水泥水化的主要产物之一,易溶于水,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迁移到表面,与溶于水的CO2发生反应,生成CaCO3并沉积在表面。

泛碱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原因在于泛碱生成的白色物质难以清除,而且即使清除干净后仍有可能再次发生泛碱。

泛碱生成的物质不仅出现在饰面材料表面上,还渗透到饰面材料的毛细孔中,与整个饰面形成一体。

在清除时要防止对饰面造成破坏,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泛碱清除后的饰面如果不做防护或防护做得不到位,将会发生再次泛碱。

目前市场上的防护剂有效防护期为5年,5年之后需要再次做防护,花费非常昂贵。

因此,对于泛碱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预防而不是治理。

针对泛碱现象的成因,可以从减少可溶性碱物质含量和阻止水的侵入两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从而达到预防泛碱的目的。

1)减少可溶性物质a. 选用低碱水泥。

降低水泥中碱含量,可直接减少可溶性盐碱的含量;b. 优先选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水泥。

泛碱预防与治理技术指引

泛碱预防与治理技术指引

泛碱预防与治理技术指引泛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和施工后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常见于石材、烧结砖、瓷砖、混凝土等的表面,一般呈白色粉末状、絮团状或絮片状。

在光洁的饰面上出现泛碱,尤其是黑色石材,非常难看,严重影响景观观赏效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理。

在我们的很多工程中,甲方明确要求不能出现泛碱。

建筑工程中出现泛碱,是因为水泥、砂浆、混凝土、砌体、瓷砖、涂料等建筑材料的内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的发生而产生的结果。

产生泛碱需要满足有以下方面的条件:①可溶性盐或碱的存在;②有大量溶解可溶性盐或碱的水;③具有干燥吸湿热力学特性的亲水性毛细孔;④反复干湿循环、冷热交替的外界环境;⑤具有温度差、湿度差或压力差的外界环境。

泛碱生成的物质有CaCO3、Ca2SO4、K2SO4、K2SO4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CaCO3。

CaCO3的形成过程如下:Ca(OH)2是水泥水化的主要产物之一,易溶于水,在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迁移到表面,与溶于水的CO2发生反应,生成CaCO3并沉积在表面。

泛碱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原因在于泛碱生成的白色物质难以清除,而且即使清除干净后仍有可能再次发生泛碱。

泛碱生成的物质不仅出现在饰面材料表面上,还渗透到饰面材料的毛细孔中,与整个饰面形成一体。

在清除时要防止对饰面造成破坏,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泛碱清除后的饰面如果不做防护或防护做得不到位,将会发生再次泛碱。

目前市场上的防护剂有效防护期为5年,5年之后需要再次做防护,花费非常昂贵。

因此,对于泛碱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预防而不是治理。

针对泛碱现象的成因,可以从减少可溶性碱物质含量和阻止水的侵入两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从而达到预防泛碱的目的。

1)减少可溶性物质a. 选用低碱水泥。

降低水泥中碱含量,可直接减少可溶性盐碱的含量;b. 优先选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水泥。

工程施工返碱(3篇)

工程施工返碱(3篇)

第1篇一、返碱的原因1. 水泥、石灰等材料本身含有较高的碱含量:水泥、石灰等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钙等,使得材料本身具有较高的碱含量。

2. 施工过程中水分过多: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等材料在拌合、浇注等环节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分,若水分过多,材料内部水分含量过高,易导致返碱现象。

3. 环境因素:施工现场环境温度、湿度、风力等都会影响返碱现象的发生。

如温度过高、湿度较大、风力较大等,都会加速返碱现象的发生。

4. 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不合格的水泥、石灰等材料,其碱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返碱现象。

二、返碱的危害1. 影响建筑物美观:返碱现象会导致建筑物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

2. 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返碱物质会逐渐侵蚀建筑物表面,导致建筑物表面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返碱物质会降低建筑材料的强度,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三、防治措施1. 选用合格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碱含量较低的水泥、石灰等材料,从源头上降低返碱现象的发生。

2.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分:在拌合、浇注等环节,严格控制水分,避免水分过多导致返碱现象。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较大、风力较大等环境因素加速返碱现象的发生。

4. 加强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加强建筑物的养护,定期检查建筑物表面,发现返碱现象及时处理。

5. 采用防碱措施:在建筑物表面涂刷防碱剂,降低返碱现象的发生。

总之,工程施工返碱现象对建筑物的美观和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返碱现象,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第2篇一、返碱的原因1. 原材料问题(1)水泥:水泥中含碱量过高,或者水泥中杂质含量过多,导致混凝土、砂浆中的碱含量增加。

(2)外加剂:部分外加剂中含有碱性成分,如早强剂、减水剂等。

泛碱防止专项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泛碱防止专项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泛碱防止专项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泛碱在园林景观工程园建铺装材料表面是一种常见的病害,是各种建筑材料内的可溶性盐碱随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吸收水分、水分迁移、水分蒸发过程中随着物理、化学变化而使原园建材料受到破坏的一种现象。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铺装泛碱;控制技术一、具体问题的描述水通过毛细孔渗透到内部而不易排出,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与粘接材料中的水分及化学物质渗入和排出,就形成了泛碱,根据其不同成因和表现方式,通常有泛霜、泛白、起霜和装饰面侵蚀等多种表现。

天然花岗岩、文化石、彩色水泥砖、烧结砖、以及瓷砖等在园建铺装中占大部分的用量,内部的结晶体相对较粗,具有一定的毛细孔。

基于泛碱现象形成的原因,通过杜绝水分与水泥的接触来达到防止返碱的目的,通过控制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饰面层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

从切断泛碱途径、减少水分的流通等措施进行预防。

针对园建铺装材料的特殊性,以下从材料准备、结构施工、砂浆结合层、地面、景墙、花池、水景壁施工等多方面来阐述如何防止园林景观工程泛碱问题的产生:二、材料选择泛碱防止控制要点含碱物质的高低,是决定将来是否会出现泛碱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预防泛碱的产生,首先应降低建筑材料内部可溶性盐和碱的含量。

1.水泥:在选用水泥时,应尽量选用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低的低碱水泥,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配制混凝土时,对集料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应该严格控制其可溶性盐含量。

2.砂:常规粘结剂水泥砂浆要使用大量的砂,而砂本身也有碱性高低之分,淡水河砂比海水砂的碱性低,应选用淡水河砂,禁用海砂;3.用水量:混凝土在初期硬化过程中,移动到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越多,产生泛碱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满足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是防止泛碱的重要手段之一。

4.外加剂:配制混凝土或砂浆时,采用适宜的外加剂,如使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可以降低拌和用水量,减小混凝土或砂浆的孔隙率,改善孔结构,提高抗渗性能;也可使用氢氧化钙消耗剂(如反应性二氧化硅),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硅酸钙+水,不会被水通过毛细孔带到结构表面形成泛碱。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水景作为城市中一种常见的景观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广场、小区等场所。

然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园林水景结构可能会出现泛碱现象,影响水景的美观度和功能性。

因此,加强对园林水景泛碱的预防工作,提高园林水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景泛碱的原因分析入手,讨论园林水景泛碱的预防措施。

首先,园林水景泛碱的原因主要包括水质、水体循环和水景材料这三个方面。

水质方面,硬度高、氯含量过高的水可能会引起园林水景泛碱。

水体循环方面,水体长期滞留、循环不畅通也容易导致园林水景泛碱。

水景材料方面,水泥、瓷砖等材料中的碱性物质渗出也是泛碱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来防止园林水景泛碱:一、优化水质:1.加强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中的硬度和氯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如加水质稳定剂、减少水中的氯含量等。

2.定期清洗水体,定期清洗水景中的沉积物,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体污染。

二、改善水体循环:1.设计合理的循环系统,保证水体循环顺畅,避免水体长时间滞留在一个位置。

2.定期清洗和维护循环系统,保持循环系统的畅通。

三、选择低碱性材料:1.在设计和建造园林水景时,选择低碱性的材料,如石材、塑料等,减少泛碱的发生。

2.定期检查和更换水景材料,一旦发现有材料产生碱性物质渗出,及时更换,避免泛碱的扩散。

四、优化园林水景结构:1.设计合理的水景结构,保证水体流动性,避免死水区的出现。

2.设置水景排放口,定期排水和补充新鲜水源,保持水体的新鲜度。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1.定期检查园林水景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起泛碱的问题。

2.定期对水体进行清洗和杀菌,保持水质的清澈和卫生。

六、加强管理和维护:1.建立健全的园林水景管理制度,加强对园林水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2.培训专业的园林水景管理人员,提高他们对园林水景泛碱预防和处理的专业能力。

总之,园林水景泛碱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在园林水景的设计、建造和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园林水景泛碱问题。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水景已经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水景结构泛碱污染问题的加剧。

泛碱是指土壤或者水体中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过多所导致的问题。

在园林水景中,泛碱的存在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美观度造成影响,影响到景观效果。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在园林水景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泛碱的问题。

设计工作要对地表层覆盖层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测试,特别是对氢氧化钠含量进行测定。

对于含量过高的材料,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

同时,在水池的构造设计上也要特别注意,尽可能采用防水材料来防止水分向底层透漏,造成基层的损坏和泛碱。

其次,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于预防园林水景结构泛碱也十分重要。

在施工阶段,要加强现场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将化学盐或其他会影响水质的物质直接投放到水体中。

同时,也要定期检测水体中的酸碱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水质不达标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一旦问题扩大,难以查清原因和进行解决。

另外,在使用期间也要加强管理工作。

对于水体中出现最初迹象的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水体酸碱度达到标准。

同时,要加强定期清洁园林水景结构,对水面上和底部进行的全面清洁,有效治理各种水生动物。

此外,还要注意水面上的漂浮物、鸟类粪便、垃圾等问题,及时清理。

最后,应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园林水景结构泛碱问题的认识。

要向公众宣传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加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提高公众对园林水景的管理和维护责任。

同时,在教育园林水景管理人员方面,提高其管理和维护水平,加强对泛碱问题的了解,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总之,园林水景结构泛碱问题对于水景的景观效果、功能效益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设计、施工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预防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地宣传和教育,建立全社会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实现园林水景的可持续发展。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论析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预防措施
引言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现象概述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现象定义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是指水景表面出现白色或颜色不一的斑点 、块状物,通常是由于水景内部或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导致 水景硬体结构中的碱性物质与水体中的盐分、气体等混合形 成。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现象表现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现象主要表现为水景表面的白色或颜色不 一的斑点、块状物,严重时可能形成厚重的结垢层,不仅影 响水景的外观效果,还会对水景的硬体结构造成潜在的破坏 。
06
结论与展望:总结预防园林水 景结构泛碱的重要性,提出未 来研究方向
园林水景结构泛碱的危害
腐蚀结构
园林水景的泛碱会导致水景结构的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
影响美观
泛碱会在园林水景的结构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沉淀物,影响景观 的美观度。
安全隐患
如果园林水景的结构因为泛碱而变得脆弱,可能会对游客造成安 全隐患。
控制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砂浆等材料 的配合比和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施工缺陷。
加强防水处理
对水景结构进行防水处理,如涂抹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等,以 增强水景结构的防水性能。
规范施工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规范施工操作,避免破坏或改变原有的排水系统 ,防止因施工不当导致泛碱现象的发生。
01
使用酸性物质如醋酸或盐酸等,与结构表面的碱性物质中和,
从而消除泛碱现象。
防水剂涂抹
02
使用防水剂涂抹在水景结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
渗透和盐分积累。
混凝土保护剂
03
使用混凝土保护剂涂抹在水景结构表面,能够提高结构的耐久
性和抗泛碱能力。
生物治理方法
微生物治理
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 将水景结构表面的盐分和杂质分解吸 收,从而消除泛碱现象。

园林铺装石材泛碱现象的预防与治理

园林铺装石材泛碱现象的预防与治理

园林铺装石材泛碱现象的预防与治理一、泛碱现象湿贴天然石墙面在安装期间,石材板块会出现似“水印”一样的斑块,随着镶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水印”会稍微缩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现在板块中,室内程度不严重,影响外观不大。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外墙反复遭遇雨水或潮湿天气,水从板缝、墙根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渐变大,并在板缝连成片,板块局部加深、光泽暗淡、板缝并发析出白色的结晶体,长年不褪,严重影响外观,此种现象称为泛碱现象。

二、原因分析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0.5~1.5%,大理石细孔率为0.5~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0.2~1.7%是较低的,水仍可由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另外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2.粘结材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

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Ca(OH)2(氢氧化钙)并跟随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发后,Ca(OH)2就存积在板块里。

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钠Na+的外加剂,粘土砖土壤含有的Na+、Mg2+、K+、Ca2+、C1-、So42-、C032-等,遇水溶解,会渗透到石材毛细孔里,形成“白华”等现象。

粘结材料产生的含碱、盐等成分物质是渗入石材毛细孔产生泛碱的直接物质来源。

3.水的渗入。

由于外墙接缝用水泥细砂砂浆勾缝,令防水效果差;地面水(或潮湿)沿墙体或砂浆层侵入石材板;安装时对石材洒水过多等原因,使水入侵石材板,并溶入Ca(OH)2和其他盐类物质进入石材毛细管形成泛碱。

可见,水是泛碱物质的溶剂和载体。

三、治理办法天然石材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由于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渗透到石材里面(渗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难清除,故应着重预防,泛碱发生后只可作以下补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工程中石材泛碱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
姜根灿北京恒沣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景观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城市公共形象或住住区档次,无论是城市公共市政景观工程还是私密住宅小区绿化工程,都大量用高档石材进行景观营造,本文重点探讨的是景观工程中石材工程完工后的泛碱问题(也称“石材癣”),景观工程中大量存在的石材泛碱问题是景观工程的减分项,是对景观视觉美感的严重破坏。

本文是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探讨了石材泛碱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从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控制方面解决石材泛碱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石材景观;石材泛碱
一.景观工程中石材泛碱问题的形成原因:石材从物理结构上是晶体多孔材料,天然石材在长期地质运动形成过程中结晶体相对较大,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导管,水分通过毛细现象将粘接层或土壤中的钙离子、二氧化硅或CA(OH)2通过石材微孔传送到石材表面,水分蒸发后引起碱盐类晶体聚集成白色石灰状的斑块,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泛碱”。

(1)石材本身的原因(化学的),由于天然石材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有的石材占60%以上,石材经过大气中水分子和污染(如酸雨)的作用,特别是和含水率高的基层材料接触或直接接触水,形成结晶钙盐发生泛碱现象就更加容易。

(2)粘接层材料的问题(物理的),景观石材施工中所用的水泥,砂等都或多或少有碱盐类成分,主要为水泥砂浆析出Ca(OH)2(氢氧化钙)并结合拌合水,沿石材的微孔通过毛细现象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发后,Ca(OH)2就存积在板块里,湿粘法粘接层水泥砂浆中由于水分多,碱盐类析出就不可避免。

粘接材料中的碱盐类(主要是CA(OH)2)等就通过石材里微小导管运动到石材表面,形成泛碱现象。

(3)地下水和施工用水问题,水是泛碱现象的主体原因,水是碱盐的载体和运输通道,含有碱盐类的地下水或施工用水,在施工后通过毛细现象上移到石材表面并蒸发过程中就逐步产生泛碱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中水壶内壁的碱就是水自身的问题而产生。

(4)碱性土壤问题,碱性土壤富含碱盐,其泛碱机理同粘接层。

景观石材泛碱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次泛碱发生在工程完工后的养护阶段,土壤里存在的碱盐和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随着水分的蒸发,迁移到砂浆和石材的表面。

二次泛碱发生在硬化后的混凝土再次遇水时,水渗透到混凝土中,溶解部分氢氧化钙,当混凝土变干时,溶解的碱性物质随着水分蒸发被迁移到石材表面,造成二次泛碱。

二.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减少或杜绝出现景观工程中石材泛碱现象要从景观设计开始,在贯穿施工过程减少碱盐类含量或堵住碱盐类运动途径着手,从源头控制泛碱现象的发生。

(1)在景观设计层面上减少泛碱发生的条件,景观石材的施工设计能用干挂方式的就不用粘贴方式,如果必须粘贴施工,就要考虑好防水设计,设计所用石材其吸水率和
物理成分等指标要符合标准,尽量使用各种能防止发生泛碱的新工艺,新环节。

(2)石材的处理,景观工程的石材运用量大都是小面积的,精细的,这就对在施工前可以对石材精心细致的处理存在条件,处理步骤通常有两种,首先是对石材的非观赏
面处理,在施工前不可长时间浸泡石材或大量淋水,适当洒水淋湿石材,要等石材
自然干后才能用于施工。

对石材的背面(非观赏面)和侧面涂上防护剂两遍以上,
使所用防护剂能渗透进石材表面微孔,防止碱盐随水分溢出。

具体做法:石材淋水
自然干后先将石材的背面和侧面用干净的干布擦干净,然后涂两遍或三遍防护剂,
后一次的涂抹和上一次的涂抹方向垂直,每次涂抹要周到全面,不可漏涂。

而且是
涂抹防护剂自然干后再进行下一次涂抹,建议,景观工程中石材防碱防护剂用国外
井口产品比较可靠,如美国的SG-4防护剂等等。

还可以在石材非观赏面涂刷树脂胶,再贴化纤丝防水布。

其次是对石材的管上面处理,对于天然石材的观赏面用表面防护剂,表面防护剂能填充石材表面的晶体孔隙,防止水分溢出而带出碱盐类。

从观赏面切断泛碱的途径。

注意:石材厂家提供的防护剂一般质量不可靠,尽量不用。

(3)对于石材用于平面的景观道路、广场的,尽量用干性粘接辅料或水泥基胶粘剂(这个效果很好),减少水分存在,如果用水泥砂浆做粘接层,应该掺入防水剂,如果是干灰在其中添加适量防水粉效果会更好。

选用的水泥是硫含量低的酸性水泥,水泥碱含量不得超过0.5%,要选择含碱量少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能用复合水泥,水泥不可添加外加剂,粘接层密实度要达到95%以上,不能存在空鼓现象。

(4)粘接辅料的选择,除水泥外,砂子要用质量高的淡水河砂,用海砂或含盐量高的砂子结果必然产生泛碱现象,如果确实要用含盐量高的河砂或海砂,在拌料前要用淡水冲洗多次,使其含盐量达到要求,对于景观工程用海砂,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2%,对于超出标准的,不可用于和水泥拌合进行景观石材的施工使用。

(5)景观工程中水景石材的防泛碱是个重要工作,池壁要做好全面防水保护,最好做双层防水,对于石材面层除做好常规防水处理外,石材缝隙的处理很关键,缝宽不小于3mm,并用石材专业密封胶(耐候胶)密封。

(6)对于景墙类石材施工,要在抹灰后淋水养护7天,再进行自然晾干,同时要做好抗碱封闭工序,实践中在抹灰10天以后在进行石材粘贴,防止泛碱效果比较好。

对于刚刚完工的水池,完工后7天内要每天换一次水,这样就可以把少量的碱盐析出,不至于慢慢堆积形成硬块。

三.采取了以上措施,景观工程的泛碱现象就基本可以根除,如果因施工方法不对产生了泛碱现象,应如何处理?
(1)对于一般景观铺装或干性景观石材构筑物,如出现泛碱现象,可以使用质量好的石材泛碱清洗剂,石材泛碱清洗剂是由非离子型的活性物质组成,对石材的泛碱清洗效果比较好。

由于石材泛出的碱盐种类不一样,石材泛碱清洗剂不一定都起作用,所以在使用泛碱清洗剂前要先做好标本试验,在一小块泛碱区进行涂抹并观察效果后决定是否采用。

特别是酸性清洗液,如不经过试验大面积采用,有可能产生二次泛碱现象。

(2)对于景观水池内壁、池底或跌水部位石材的泛碱问题更要重视,现在景观工程中水景和石材都是提升景观观赏性的手段,而水是石材泛碱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景观水池内壁或池底等发生泛碱其处理方式不同,首先用经过试验的泛碱清洗剂处理,然后水池放满水,让碱盐类物质充分析出,一周后天气晴朗时放干水,对水池晒3-5天,再用经过试验效果好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景观工程中石材的泛碱问题的解决主要在预防,从设计开始,对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把关,特别是施工过程,要按设计施工,不可擅自减少工艺流程,只要科学施工,景观工程的石材泛碱完全可以避免。

(作者1993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3]石材泛碱的处理百度文库2011-0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