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文学常识简介

合集下载

红楼梦50条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50条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50条知识点总结1. 作者:《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2. 完整本和续本:《红楼梦》的初名为《石头记》,是由曹雪芹所著,原本有120回,但是因为曹雪芹逝世,未能完工,后来由高鹗增补成为120回的《红楼梦》。

3. 题材:《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中心描写了一段宏大的家族兴衰史。

4. 内容:《红楼梦》以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入了大量家族斗争、宫廷政治和社会风尚等丰富的内容。

5. 宝玉和黛玉:宝玉是贾宝玉的别名,黛玉则是林黛玉的别名。

两人是书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一对情侣。

6. 宝黛之情:宝钗本为林黛玉的表姐林黛玉,实为宝玉的表妹,她之所以得宝玉宠幸,一是长辈扶抑,二是下嫁阠。

两人之间的情感因为族规阻挡而未能发展成为姊弟恋。

7. 桂花夫人:桂花夫人原为薛家府中丫头,被林家献给神仙和王夫人,林黛玉是她的主人。

8. 林黛玉和宝钗:林黛玉和宝钗是林家的两位姑娘,她们是书中的两位女主角,也是宝玉的青梅好友。

9. 宝玉和黛黛:宝玉生前最亲近的两个人是他的表妹黛玉和表姐宝钗。

黛玉对宝玉感情最深,在她的眼中,宝玉是她的至亲至爱。

10. 贾府:是一个虚构的豪门大族,它的兴衰跌宕,经历了风云变幻。

家中所有人物的命运都与这个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

11. 林府:是林黛玉、林妹妹和众多侍女的家,它是贾府的分支,却因为种种原因逐渐被贾府所吞并。

12. 葫芦巷:葫芦巷是《红楼梦》中的一处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它的原名是葫蘆地。

13. 贵族社会:《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贵族家族的生活,因此书中有很多生活细节是与贵族社会有关的。

14. 家族:《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典型代表。

15. 出身: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等,都是贾府的独生子女。

16. 衣食住行:《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一日三餐的饮食文化。

17. 性格:书中虽然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最重要的是林黛玉和宝玉的两人。

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中国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四大名著文学常识,传递温情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红楼梦》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该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主题,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变迁。

2.开篇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3.《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是王熙凤,此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的婚姻等,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4.《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5.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此人是刘姥姥。

6.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贾赦、贾琏。

7.“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手。

8.“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词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阆苑仙葩。

”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9.《红楼梦》(主要人物):史太君、贾赦、贾敬、贾政、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王颐凤、贾巧儿、李纨、秦可卿(画线的为金陵十二钗)10.《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11.《红楼梦》的两条主线一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是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12.《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两弯似蹙非蹙冒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导读:下面为大家提供一篇《红楼梦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1. 木石前盟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王熙凤初次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3. 黛玉之死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

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

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4、黛玉葬花黛玉因头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正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哩。

今天恰逢饯花之期,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5、心中无我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

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6.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

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简介

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简介

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简介篇1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

少年时代的豪华生活,使他熟悉了贵族大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人情和世态。

晚年的贫困潦倒,使他能够更清醒地、深刻地观察生活,看清剥削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有了这样一个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基础,再加上他的进步的思想意识,良好的艺术修养,认真的创作态度,正确的创作方法,才使他有可能创作出《红楼梦》这部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杰作。

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大家都认为是高鹗续写。

高鹗的续书虽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上与前80回有差异,但基本上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并使全书的故事完整无缺,得以在广大读者中间广泛流传。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

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

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

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锐敏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鸳鸯、晴雯、贾政、贾赦、贾珍、贾琏等一大批千古不朽的典型形象。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

他生活在腐朽、虚伪的封建大家庭里,由对它的怀疑、憎恨发展到弃家出走,与封建统治阶级彻底决裂。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大全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大全

红楼梦的文学常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文学常识大全,欢迎阅览。

1.木石前盟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

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王熙凤初次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3.黛玉之死黛玉无意中听说了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的消息,急火攻心,吐出血来,病日重一日。

此时贾府上下人都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

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只叫了声:“宝玉,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

4、黛玉葬花黛玉因头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正枉自嗟叹着身世生宝玉的气哩。

今天恰逢饯花之期,便躲了众人来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伤己,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伤身世,不觉已悲痛地倒在了葬花坡之上。

5、心中无我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

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6.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

红楼梦文学常识

红楼梦文学常识

红楼梦文学常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吴承恩创作,发表于1792年,全书共120回,以贾宝玉家族为背景,以贾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人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描写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繁华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沧桑变迁。

红楼梦的文学特点:
一、宏大的情节结构:红楼梦以贾宝玉家族为背景,以贾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人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情节结构。

二、丰富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从贾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主要人物到贾迎春、贾琏、贾宝玉、贾宝琴等次要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角色,形成了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体系。

三、精细的社会描写:红楼梦以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华和人性的沧桑变迁,其中既有贵族阶层的宫廷生活,也有庶民百姓的家庭生活,给读者以深刻的社会印象。

四、细腻的语言表达:红楼梦全书以细腻的语言表达,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和感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小学语文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大名著-红楼梦知识点汇总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练习: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文学常识大全

红楼梦文学常识大全

红楼梦文学常识大全————————————————————————————————作者:————————————————————————————————日期:《红楼梦》: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高鹗(清)我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其异名还有《情僧录》《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金玉缘》,相传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该书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浓缩了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金陵十二钗判词:①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最有才华,作《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和《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拂风。

心较比干多两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冷月葬花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病西施”天资聪颖,清秀俊丽,体弱抑郁,多愁善感,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初到贾府,宝玉送她表字“颦儿“ﻫ②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盘,眼如水杏,罕言寡语,安分随时。

”人生哲学:“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性格:表面上温柔敦厚,豁达大度,善解人意,实际上工于心计,冷酷自私。

是符合封建礼教的淑女ﻫ③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入宫为妃④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侯 女:贾母 子:
保龄侯尚书令
子:史鼐(保龄侯)
子:史鼎(忠靖侯)
子:
女:史湘云 婿:卫若兰
27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王公 子:
子: 子:王子膳 女:王夫人 女:薛姨妈
子:王 仁 女:王熙凤
王狗儿是王夫人孙子辈。王狗儿的祖父是 王夫人的父亲认的连宗宗侄,与王夫人平辈。 王狗儿的妻子刘氏是刘姥姥的女儿。
贾敷 贾演-贾代化 贾 敬 宁国公
尤二姐 尤三姐 贾 赦 秦 业 秦 钟 邢夫人
贾源-贾代善 荣国公 史太君 贾 政
贾 母 王夫人
贾雨村 冷子兴 贾 敏 贾代儒 妙 玉 林如海
贾珍 尤氏
贾蓉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王熙凤 贾迎春
巧姐
贾珠 李纨
贾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赵姨娘生)
林黛玉
26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红 楼 梦
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曹雪芹介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 ,芹溪(约1715——1763)祖汉人,成 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奴隶)入满籍 ,曾祖曹玺,三代世袭江宁织造,曾祖 母,康熙乳母,祖父曹寅,康熙侍读,
两女儿宫 。
曹寅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自己也能写
诗填词谱曲。
8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回
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 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 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 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 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 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 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 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 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 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 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2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副册判词二:
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2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副册判词三:
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5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引以为骄。
死难生更难, 见难别亦难!
雪曹 芹印
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林 黛 玉
6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贾 宝 玉
7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枉凝眉(唱宝玉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 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 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 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 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 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 和结局交代出来。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16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六: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7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七: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夕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好水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2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十一:
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2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副册判词一:
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 雾而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 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 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1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宝玉游太虚幻境: 判词一: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 下一股金簪。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 挂,金簪雪里埋。
1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二: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1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三: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 ,掩面涕泣之状。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14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四: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15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五:
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18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八:
画;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9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九: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2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判词十: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
9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回 第三回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 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 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 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 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 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 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1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雪曹 芹印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哥阿你阿,
呕心沥血把女儿哀悼,
能助你写书文,
28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薛公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