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XX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下医院)

XX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下医院)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4.水龙头(感应式)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5.肘动或足踏式开关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6.应急电源: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7.热合机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8.采血称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9.采血床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临床输血管理
10分
1.制定用血计划并报血站
1
符合额外加1分
11.是否开展新生儿溶血试验
1
符合额外加1分
12.是否开展产妇抗体效价
1
符合额外加1分
13.是否开展特殊抗体鉴定
1
符合额外加1分
14.是否开展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
1
符合额外加1分
15.建立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的及时报告、记录程序
1
符合额外加1分
16.建立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情况的及时报告程序
云卫发【2008】503号《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的通知》
2.有专用电话: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3.专用贮血冰箱(2—6℃)
3
符合得3分,不符合不得分
4.专用低温冰箱(—20℃)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5.专用化浆机(37℃):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6.血小板保存箱(20—24℃):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6.《输血记录单》的应用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2016年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质量评价

2016年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质量评价

输血安全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项目标准要求分值评分方法制度6分建立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取血流程、输血操作流程等。

6 缺一项扣2分。

采集血型鉴定或交叉合血标本20分打印血型鉴定或交叉合血标本条形码,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与条形码信息应准确一致。

3未打印条形码扣1分,未核对扣2分。

选择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采血管,贴好条形码。

2采血管选择错误全扣。

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至床旁,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血型无误后抽取。

6△未双人核对扣3分;少对一项扣0.5分,未带输血申请单扣1分。

严禁同时采取两名患者的血标本,禁止在输液通道及同侧肢体采血。

2一项不符要求扣1分。

采血后再次进行核对,在临嘱上签写采血时间及姓名,使用条码机对标本进行扫描。

5未再次核对扣2分,未扫描扣1分,未签名扣2分。

将血标本同《输血申请单》一并送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2 一项不符要求扣1分。

取血管理20分取血前,评估患者血管情况,了解患者血钾、体温及病情,核实《输血治疗同意书》已签字。

5一项工作未到位扣1分。

取血时带取血盒,取血员与输血科人员双方共同做好“三查十二对”,双方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名并注明取血时间。

8少对一项扣0.5分,未带取血盒、未签名及未注明取血时间各扣0.5分。

血制品出库15分钟内送至病区,取血员与护士共同进行“三查十二对”。

如发现不合要求,立即退回输血科。

7少对一项扣0.5分,不符要求送到或退回扣1分/项。

输血管理34分核对输血医嘱,打印输血执行单。

4 一项不符要求扣2分。

全血、血浆或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取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血小板立即输注。

3未按要求执行全扣。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2 未按要求执行全扣。

输血时,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输血记录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旁,确认患者身份,询问病人血型,再次进行“三查十二对”,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8☆未双人床旁核对扣5分,身份识别方式不正确扣3分,不符合要求扣1分/项。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1
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操作规范
1
输血完毕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并有记录
1
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1
结果 7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 分 知晓率100%
1
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5
应得总分:
总 分 实得总分:
(50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NA”表示 2.应得总分= 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3.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 人数×100%。 4.护理人员对输血严重危害处置规范流程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人数×100%
1
5
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
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
3
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血液 输注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共
血液 输注
同 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
5
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
符,
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l/min为宜,若无不良反应, 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1
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输完
1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 注
1
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1次
1
血液 输
过程

密切观察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处理,并填报

医院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医院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质量效果评价
各科室每月对输血进行质量检查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月对输血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的输血质量进行检查督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输血质量。

二、输血中质量管理监控
输血前查对:输血前用药、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核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由患者或家属复述患者的名字,并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确认患者。

输血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数。

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三、输血后质量管理监控
输血完毕,医务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24小时内将血袋和输血反应报告单送回输血科统一处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四川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 受检科室: 项目 质量标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 标准 检查日期: 病历号及检查结果 分值 1 1 1 1 1 1 3 3 1 1 3 1 5 1 3 5 1 分值
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 结构 有血标本采集流程 (4分) 有标本运送及交接制度 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 有输血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培训并记录 采集血标本时采血人持输血申 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标本 标本采集完成后必须再次核 采集 采血人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 送检 及时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 过程 与输血科做好标本的交接与记 (40分) 持取血通知单至输血科取血 取血 与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 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 血液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输注 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l/min 项目 质量标准
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 1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 1 血液 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 1 过程 输注 密切观察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3 (40分)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 1 每袋血均有输血记录, 1 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 1 输血完毕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并有记录 1 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1 结果 7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 1 分 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5 应得总分: 总 分 实得总分: (50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 检查人:
说明及异 常处理措 施说明及异Βιβλιοθήκη 常处理措 施×”表示;不涉及该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一、输血护理服务的规定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药品或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

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抢救处理,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输血过程的质量监控1、责任护士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从抽血到输血完成的整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2、护士长或专业组长进行质量控制。

3、护理部督查输血病人的护理记录,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三、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全院所有输血病例质量的成效评价。

2、对每一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输血过程中的质控评价流程1、《临床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生填写,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交护士站采集受血者血样。

2、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资料,采集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后,将标明患者完整信息的标签贴到紫色试管上,再采集受血者血液2毫升注入紫色试管内,上下混均,并填写抽血时间,在《临床科室输血单》上签署采血人姓名。

3、由医务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及《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4 、送检人员在输血科填写送达时间、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输血前检查等内容,与输血科接收标本者两人共同核对后,双签名确认。

5 、取血时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交叉配血结果;(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色泽。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输血开始前是否按要求核查交叉配血报告单,是否检查血液外观、包装,血袋标签记录;输血情况是否详细记入病历
现场检查,询问病人或家属;抽查护理输血记录
7
输血病程记录
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中是否包括以下内容: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医疗、护理、输血科输血记录是否一致
查看病历,查看记录
9
输血反应的处理
输血反应是否有记录;出现输血反应的病人,是否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汇报单》、病历首页是否有记录
查看病历,查看记录
7
抽查输血病历
7
检查科室:
得分:
输血申请
申请单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按规定采集受血者血样并按规定送交输血科备血;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抽查《临床输血申请单》
10
血液领取
取血核对
临床用血科室应当由专人凭取血单领取临
血液输注
核对制度
抽查病历医嘱、相关报告单,抽查输血申请单
7
临床合理用血
临床医师是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成分输血指征和各种成分血的作用和适应症;检查是否有过度申请,血液浪费现象;是否有用血浆代替蛋白或扩充血容量的现象
抽查输血病历,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成立的专家组根据输血指南进行评定
8
患者知情同意
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是否全名签字;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否入病历保存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分值
得分
扣分原因
科室输血管理小组
有科主任、护士长、组员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小组(不少于4人),每月一次活动、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输血考核标准

输血考核标准
.7
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C】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
2.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记入病历。
3.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要求。
【B】符合“C”,并
临床科室能将用血后效果评价的的结果记入病历。
【A】符合“B”,并
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A】符合“B”,并
1.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质量的督导检查和改进措施。
2.输血治疗病程记录100%符合规范要求。
.9
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C】
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血库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7)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血库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B】符合“C”,并
医务科会同输血科/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
(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试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
100
合格分:≥95分 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率=检查输血合格数/检查输血总数*100%
评分依据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不知晓不得分 一处回答不正确扣1分
15
疑为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查找原因
10
查看护理记录和不良事件资料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与医疗 病程记录不符不得分
16
输血前后双人核对并在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库单、医嘱单上双签全名
4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 库单、医嘱单
安全输血管理评价标准(100分)
序号 项目
标准及要求
评分
考核方式
评分依据
1 医嘱 遵照医嘱执行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2
双人核对血样条码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库领血存根)相符
采集
3 交叉 采集交叉配血标本,一次只能采集一位患者血样标本 血样
4
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人员两人在输血质控单上核对并签全名
2 查看全血细胞计数(血型)报告单 4 现场查看 4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
6 查看交叉配血出库单
漏一处扣2分
输血前双人核对:持血袋护士逐条唱输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医嘱、血液质量、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信
血袋上的八条信息与复核者复诵三单
9
息①患者姓名、②住院号、③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血袋号、⑦血液品种 、⑧血量;输血三查:采血日期及效期、血液的质量和血袋的包装(输血器的有效期、
10
(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库 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信息相符;
漏一处扣2分
质量和包装);输血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眼睛、手指、口诵要一致;血液和输血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对 输血操作前、中、后应身份核查:挂血袋前应持血袋双人核对患者腕带姓名、住院号、
器均要三项检查
10
床号、血型确定患者身份;更换输血管接头时反问患者姓名、血型确定身份;调节输血 6 输血前后查看腕带确定身份
一次未按要求做不得分
滴数后核对患者腕带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确定患者身份
11
输血时床边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 、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输血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即刻输血
8
初核者与复核者角色对换
漏一项扣2分
12
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正确处理血袋:输血完毕血袋置于黄色垃圾袋并放置科室冰箱2~6℃保存24小时,交回 输血科处理
2
现场查看
20
正确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
2 查看输血质控单
21 健康 患者及家属知晓不得随意自行调节输血滴速 22 宣教 患者及家属了解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2 现场查看、询问患者 4 询问患者或家属
做不到不得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使用血制品专用转运箱取回血制品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6
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输注
取血
7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6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做不到不得分
8
取血时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的核对工作
4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13
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输血开始 输血 后护士应床边守候观察5分钟,患者无反应再离开
14
连续输血时,前一袋血输完后,输入生理盐水间隔,更换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
6 现场查看 6 现场查看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序号 项目
标准及要求
评分
考核方式
17
记录输血开始及结束的时间、输血途径(静脉通路、输注部位)、血型、血液成分、血 量、滴速
6
查看输血质控单
18
输血前测T、P、R、BP,输血15分钟,根据病情及血液成分调节滴速,观察有无输血反 记录 应、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并记录
2 查看护理记录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