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章节练习)】引言练习题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卷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汉语属于-------语系。
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和____两大类。
3.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2)词义的-------- ;(3)词义的____。
4.书面语体包括:(1)一----语体;(2) -----语体;(3)------语体;(4)-------语体。
二、简答(15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主要表现出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四、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每小题8分,共16分)1.那件事儿一直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
2.校长同意派刘老师去北京的大学进修。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14分)1.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他的经济学家朋友都认为他疯了,因为根据“经济人”的说法,人们肯定会把面包统统偷走,他会赔得倾家荡产。
可是他却很有信心,坚持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下去。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试卷代号:1 16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8年7月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汉藏2.单纯词合成词3.扩大缩小转移4.文艺公文科技政论二、筒答(15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
【汉语通论(章节练习)】第四章 语义

第四章语义第一节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变化一、填空题92.词的性质有:()、()、()、()答案:客观性、概括性、模糊性、历史性。
93.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2)词义的(); (3)词义的() 。
答案:扩大缩小转移94. 词义是由()、()、()、()、()等构成。
答案:理性义、评价义、语体义、理据义、搭配义。
二、简答题95.词义的变化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原因分别是什么?答:一是词义在语言交际中的变化;原因:词义的语境变化产生的原因。
二是词义的历时变化,原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人的认识的发展深化、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
96.词义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词义具有客观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客观事物正是词义所反映的对象。
一般来说,有某种客观事物,才会有表示这个事物的词,词才有词义。
词义的客观性同词义的主观性是对立统一的,词义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有机统一。
词义既然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当然会含有人的主观因素。
(2)词义具有概括性。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成为概念,同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义。
词义的概括性同词义的具体性是对立统一的。
词义虽然具有概括性,但在交际中,词义往往又有一定的具体性,在具体的上下文和话语中,词义的所指对象是明确的、具体的。
(3)词义具有模糊性。
在一般情况下,词义所指称的对象范围、量度等应当是清楚的,像一般具体事物的名称、一般动作行为等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明确的。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词义也具有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是词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连续性和边界不清楚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和感知差异的表现。
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也是统一的。
(4)词义具有历史性。
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词汇又是语言中变化中最明显的要素,作为词汇系统中的词义当然也是不断变化的,词义的这种变化就使得词义具有历史性。
2020年 电大《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完整版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姓名:××学号:××××××班级:20××年×季分校、学习中心:××××××2020 年修订版使用说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共分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和学习情况。
其中,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80%,学习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形成性考核作业共有五次,包括四次平时作业和一次综合作业,每次作业总分为 100 分。
学习情况由任课教师根据每位学生面授课出勤情况、面授课参与情况以及在线学习情况等给予评定,满分 100 分。
五次作业的平均成绩和学习情况成绩各自乘以相应权重,两者之和为课程总成绩。
关于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各部分的设计目的与使用要求,简要说明如下:一、形成性考核作业1.平时作业共四次,是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多种媒体教材和接受辅导教师辅导的基础上,必须完成的重要形成性考核环节之一。
平时作业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可以起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巩固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作用,是本考核册的主体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综合作业共一次,通过这种形式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复习,在学习完成本课程后进行布置。
学生可以在完成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如有可能,建议辅导教师将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起来答题,并可采取闭卷的形式。
二、学习情况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也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因为学习态度的养成和一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也是考察一个人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
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面授学习情况、自学及收看录像情况等。
学习情况的考察以课程辅导教师、导学教师、学习小组组长为主,应如实填写相关情况。
第一部分形成性考核作业平时作业1(引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题。
【汉语通论(章节练习)】第一章 语音

二、选择题
28.决定汉语声调的声音要素主要是()。
A.音强
B.音高
C.音长
D.音色
答案:B
29.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节
D.声母和韵母
答案:C
解析: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音素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某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声母和韵母是音节以下的单位。故选C。
三、简答题
24.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和用途有哪些?
《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是:符号数目少,只有26个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际;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地识读汉字,有助于语文教学,也有助于矫正渎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此外,《汉语拼音方案》在其他方面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例如: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是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可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二、名词解释
15.语音
答:语音是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16.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后来经过多次增补、修改,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7.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能自然感觉到的一个发音片段。
不
b
u
去声
51
敢
g
a
n
上声
124
高
g
a
o
阴平
55
声
sh
e
汉语通论参考答案

汉语通论参考答案汉语通论参考答案汉语通论是中国大学生汉语水平考试(HSK)的一部分,旨在测试学生对汉语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汉语通论参考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语法题1. 他是个老师,_________是个医生。
答案:而这道题考察的是连词的用法。
而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用于连接两个相对独立的句子,表示转折或对比。
2.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可是忘了带回家。
答案:了这道题考察的是动词的完成形式。
买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而忘了表示动作没有完成。
因此,应该在"忘"后加上"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二、词汇题1. 请问,这里附近有_________银行吗?答案:一家这道题考察的是量词的用法。
"一家"是表示数量的量词,用于表示某种类型的事物的数量。
2. 这个问题太难,我_________回答不出来。
答案:根本这道题考察的是副词的用法。
"根本"表示否定或强调,用于表示某种程度上的否定。
三、语义题1. 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答案:意义这道题考察的是词语的语义。
"意思"和"意义"在汉语中有相似的用法,都表示词语的含义或表达的概念。
2. 他的话让我感到很_______。
答案:震惊这道题考察的是词语的情感色彩。
"震惊"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非常吃惊或惊讶。
四、语用题1. 你想喝点什么?答案:茶这道题考察的是礼貌用语。
在中文交流中,当别人问你想要什么时,通常回答"茶",表示一种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2. 他是个很聪明的人,_________他的学习成绩很好。
答案:所以这道题考察的是因果关系的表达。
"所以"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用于表示由于前一句的原因,导致后一句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例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通论涉及到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方面。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答案

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音素2.2001年1月1日3.普通话规范汉字4.赵元任5.396.Chén Shǐngshen 陈省身7.反切8.梅县话9.北方方言10.yì yí11.介音(韵头)12.超音段(非音质)13.[tsɑu51]14.[E]15.阳平。
“不”在去声前读阳平,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16.405 120017.22 39 418.注音字母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B 5.A 6.A 7.C 8.B9.C(大多数辅音音位与圆唇元音拼合时,产生唇化辅音音位变体;舌尖中音与齐齿呼韵母拼合时,产生腭化的音位变体,舌面接近硬腭。
)10.A 11.B 12.C 13.D 14.A 15.C 16.B 17.D 18.A三、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CDE4. ACD四、辨别正误1. ×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入声。
2. ×汉语普通话的浊声母不是清音。
3. ×以u开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韵母。
4. √5. √6. √7. ×人们为了改变词性,把“盖”儿化成了“盖儿”。
8.×此处的“表”和“里”并列,具有对比意义,不是附加关系,不读轻声。
五、分析题1.完成下列音节结构分析的图表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英i ng第一声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谓u e i第四声魂h u e n第二声雨 ü第三声2.按照“啊”音变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汉字。
(1)你在哪里(呀)?(2)大伙儿加油干(哪)!(3)真苦(哇)!(4)你们一定要坚强(啊)!3. ①z[ts]②-i[ɿ] ③u[u]④ng[ŋ];⑤r[ʐ]六、简答题1.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9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0世纪到17世纪)——包括晚唐至明末清初。
古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古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属于古汉语中的“名动同形”现象?A. 走B. 说C. 笑D. 哭2. “之”在古汉语中通常用作什么?A. 助词B. 动词C. 名词D. 形容词3. 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什么?A. 使动词B. 使名词C. 使形容词D. 使副词4.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意动用法”?A. 爱B. 恨C. 思D. 想5. “吾”和“我”在古汉语中分别指什么?A. 吾:我,我:你B. 吾:你,我:我C. 吾:他,我:我D. 吾:我,我:他6. “虽”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什么?A. 虽然B. 但是C. 即使D. 虽然但是7.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兼语”?A. 之B. 乎C. 者D. 也8. “于”在古汉语中通常用作什么?A. 介词B. 动词C. 名词D. 形容词9. “既”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什么?A. 既然B. 已经C. 既然已经D. 既然但是10.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反问句”?A. 何B. 何如C. 何为D. 何故答案:1-5 A D A C D 6-10 C C D B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汉语中的“______”是指动词的宾语前置。
2.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我”的谦称。
3.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你”的尊称。
4.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他”的尊称。
5.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我们”的谦称。
6.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你们”的尊称。
7.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他们”的尊称。
8.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虽然”的词。
9.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但是”的词。
10.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如果”的词。
答案:1. 宾语前置 2. 吾 3. 子 4. 君 5. 吾等 6. 尔等 7. 彼等 8. 虽 9. 但 10. 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

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____________起开始施行。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是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5.汉语普通话的韵母一共有_______个。
6.“Chern Shiingshen”用汉语拼音可以拼写为_________,其汉字形式为___________。
7.冬,都宗切;妥,他果切。
两者用的是________注音。
8.客家方言的代表是_________。
9.昆明话属于_____________。
10.根据“一”字的变调规律,“一心一意”中的两个“一”分别读作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声韵配合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声母与__________之间的结合或排斥上。
12.声调音位又叫______________音位。
13.普通话中“造”的国际音标应为_____________。
14.雀这个音节的韵腹是____________。
15.“不动声色”中的“不”字声调该读__________。
16.普通话中有________个正则音节,有________个带调音节。
17.普通话中有________个辅音声母,有________个韵母,有_______个声调。
18.ㄅㄆㄇㄈ是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组汉字中都是开口呼韵母的一组是()。
A.市、而、澳 B.药老赵 C.卡元内 D. 美灭我2.汉语拼音音节中,韵头都由()充当。
A.单元音 B.a、o、e C.o、i、u D.i、u、ü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o、e对应的语音学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节 D.音位变体4.调类依次为去声、上声、阳平、阴平的是()。
A.千言万语 B.袖手旁观 C.五光十色 D.花红柳绿5.在下列各组汉字中,韵腹ɑ是同一个音位变体的一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一、填空题
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
答案:汉语
2.汉语属于()语系。
答案:汉藏
3.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
答案:(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4.语言的三要素是指()()()。
答案:语音、词汇、语法
5..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性和()性。
答案:任意、线
二、选择题
6.南京话属于()。
A.吴方言区
B.闽方言区
C.湘方言区
D.北方方言区
答案:D。
解析:南京以下地区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是北方方言区。
故选D
7.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
A.长沙话
B.南昌话
C.南京话
D.苏州话
解析: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是北方方言区。
故选C。
8.四川话属于()
A.吴方言区
B.闽方言区
C.湘方言区
D.北方方言区
答案:D。
解析:四川话属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是北方方言的一部分。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