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
小儿眼科手术全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眼科手术全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吕晶文王莹莹【中图分类号】R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92-01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1200例小儿眼科全麻术后护理观察,我们体会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清醒期发生。
因此,术前及术后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护理1.1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熟悉,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惧怕。
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惧怕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要向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病人,鼓励安慰患儿及其家属,保证术前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如放轻松的音乐,寻找开心的话题等。
1.2手术当日了解患儿体温、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禁食及术前用药落实情况等。
告知家长术前禁食时间及重要性,通常禁食4~8小时。
禁食的目的是保持胃内空虚,以预防麻醉中呕吐、返流和误吸。
6个月以内婴儿,麻醉前6h停止进牛奶及食物,麻醉前2h还可进糖水或果汁〔清液〕。
6~36个月小儿麻醉前6h,36月以上的小儿,麻醉前8h停止进牛奶或食物,麻醉前3h可进清液。
如手术推迟,患儿应静脉补液。
2观察全麻清醒前,应有专人看护。
在全麻完全清醒前注重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
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
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清醒,应密切监护[2]。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

·专科护理·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金波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34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和麻醉药物的更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所降低,但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1]。
全麻术后呕吐也是患者对麻醉处理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之一[2]。
尤其为小儿外科全麻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3]。
术后呕吐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影响伤口愈合,甚至是引起电解质紊乱、误吸、窒息等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加强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安全护理十分重要。
笔者就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进行全麻后手术的206例患儿,其中男144例,女62例。
年龄2个月 14岁,其中0 2岁35例,3 7岁73例,8 14岁98例。
腹部手术98例,头面部手术31例,四肢手术27例,尿道手术28例,包皮手术22例。
全麻术后3h之内呕吐发生情况为:年龄0 2岁27例,占13.11%;3 7岁40例,占19.42%;8 14岁44例,占21.36%。
全麻术后4 8h呕吐发生情况:年龄0 2岁35例,占16.99%,3 7岁49例,占23.79%;8 14岁56例,占27.18%。
2护理2.1胃肠道护理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禁食、禁水时间短是引起术后呕吐的原因之一。
婴幼儿术前禁食4 6h,小儿术前禁食6 8h。
胃肠道及胆道手术、经腹手术、肝脾手术等术前应放置胃肠减压管,幽门梗阻患儿术前应洗胃。
非腹部手术术后应禁水4h,禁食6h;腹部手术患儿应禁食禁水至肠蠕动恢复。
2.2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良好患儿呕吐时应注意防止呕吐物污染切口敷料,避免呕吐时切口张力过大引起切口裂开。
同时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一旦发现切口出血或敷料污染应及时处理。
2.3妥善固定引流管和输液管道由于患儿呕吐时常伴有腹压增大,烦躁不安等症状。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
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手术麻醉方式,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
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全身麻醉术后护理的要点:
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术后患者可能会有意识模糊或恶心呕
吐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采取措施。
2. 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喉部
不适,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道通畅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 管理疼痛: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护理人员需要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
4. 观察患者体征: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
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5. 给予适当的饮食:根据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
给予适当的营养饮食,并监测患者的水分摄入情况。
6. 预防并发症: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感染等并
发症,护理人员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调整体位、做好手卫生等。
7.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不适,并及时解答患者的问题。
以上是全身麻醉术后护理的要点,护理人员应确保安全、有效
地进行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观察与复苏护理对策

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发生恶心、呕吐的观察与复苏护理对策【摘要】目的进行全麻患者麻醉复苏室发生恶心、呕吐情况的观察,总结探讨麻醉复苏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本院麻醉复苏室接收的70例全麻患者,观察这些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对相应的复苏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观察结果显示,70例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有2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情况,总发生率为32.86%,其中妇科手术患者的发生率最高,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平均时间为术后(18.5±3.2)min。
通过给予麻醉苏醒期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各种管道护理、遵医嘱止吐处理等等措施,使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
结论全麻患者在苏醒期容易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应当加强观察并给予有效护理,从而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安全。
【关键词】全麻患者;麻醉复苏;恶心呕吐;护理对策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技术水平、人们的健康意识都有了显著提升,使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
麻醉为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且很多手术需要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对于全麻患者,在术后将患者送入到复苏室后,应当加强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很多患者在麻醉苏醒期会发生恶心、呕吐情况[1]。
为保障手术效果以及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对苏醒期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的观察以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就以本院全麻患者为例,探讨苏醒期恶心呕吐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麻醉复苏室的全麻患者共计7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8例、32例,年龄17-65岁,平均(45.8±3.7)岁;手术类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计18例,妇科手术患者共计1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共计13例,胆总管取石术患者共计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共计7例,其他类型手术患者7例。
入选患者中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由手术以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恶心、呕吐患者,存在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实施静脉复合麻醉的患者。
小儿麻醉手术后注意事项

小儿麻醉手术后注意事项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宝宝麻醉手术结束返回病房后,需要您注意以下细节:
1、术后体位:
术后宝宝尽量平卧,不要垫枕头。
头稍后仰,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最通畅。
2、术后呼吸:
注意宝宝的唇色,如果红润,请不要担心,宝宝呼吸很好。
如果突然出现唇色青紫,请立刻呼叫医护人员。
有可能是痰或其他堵塞了呼吸道,小儿生命体征变化很快,请注意观察。
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请不要太担心。
3、术后进食时间:
宝宝可在术后2~4小时后适量饮水,不吐不呛后再吃别的东西。
术后6小时进食。
术后6小时内尽量吃流质,防止呕吐。
如果嘴唇干涩,可向护士要点棉签滋润蘸水滋润一下口唇。
宝宝术后也会挂葡萄糖,不会因为不吃东西而导致虚弱。
4、术后呕吐:
宝宝术后如果有呕吐,立刻把宝宝头偏向一侧,让他吐出来,并帮他把嘴里的呕吐物清理干净,防止误呛到气管里。
5、术后烦躁:
有的宝宝术后会有些烦躁,请注意不要让他去抓伤口,并防止坠床。
烦躁是一种正常的术后反应,会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请不要担心。
6、术后疼痛:
因为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对于程度较轻的疼痛,家长可利用调整舒适的体位,对小婴儿进行抚摸、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对于一些创伤较大的手术,建议使用镇痛泵,可在保持患儿清醒的状态下持续48小时缓解疼痛。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观

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观目的观察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觀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
结论对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缓解或消除患儿呕吐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
标签:小儿外科;全麻手术;呕吐;护理在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基础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全麻术后呕吐是患者对麻醉处理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小儿外科全麻术后的护理工作中较为常见。
术后呕吐不仅会增减患儿痛苦,[1]影响伤口愈合,还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外科手术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小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儿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2岁。
手术类型包括腹部手术、头面部手术、四肢手术、尿道手术等。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胃肠道护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禁食、禁水时间短是引起术后呕吐的原因之一。
婴幼儿术前需禁食6h,小儿术前需禁食8h,胃肠道手术、腹部手术、肝脾手术等在术前需放置胃肠减压管。
非腹部手术术后需禁水4h,禁食6h;腹部手术患儿需禁食禁水至肠蠕动恢复。
②切口护理:患儿呕吐时要注意防止呕吐物污染切口敷料,避免呕吐时切口过大引起切口裂开。
术后呕吐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一、引言术后呕吐是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麻醉药物反应、手术刺激、感染、药物副作用等。
为了降低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本文将对术后呕吐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二、术后呕吐的护理诊断1. 术后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1)麻醉药物反应:麻醉药物是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术后恶心、呕吐可能与麻醉药物剂量、药物类型、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2)手术刺激:手术操作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可能导致术后恶心、呕吐。
(3)感染:术后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可引起恶心、呕吐。
(4)药物副作用:术后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2. 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诊断根据恶心、呕吐的频率、持续时间、呕吐物性状等,将术后恶心、呕吐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 术后恶心、呕吐对患者的影响诊断(1)生理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
(2)心理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问题。
(3)康复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康复进度。
三、术后呕吐的护理措施1. 预防措施(1)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手术类型、药物使用史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麻醉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尽量减少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3)手术操作:术中注意保护胃肠道黏膜,减少手术刺激。
2.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2)饮食护理:术后早期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药物护理: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多潘立酮等。
(4)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记录呕吐时间、频率、呕吐物性状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5)对症处理:针对患者出现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手术后呕吐护理问题及措施

手术后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针对术后呕吐的护理问题,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以下将详细介绍术后呕吐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术后呕吐的护理问题1. 疼痛刺激:手术过程中,患者接受麻醉,术后疼痛刺激容易引起呕吐。
2. 麻醉药物影响:麻醉药物如阿片类药物、吸入性麻醉剂等,可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术后呕吐。
3. 胃肠道功能紊乱:手术创伤和麻醉药物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胃潴留、肠梗阻等,进而引起呕吐。
4. 情绪因素: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大,焦虑、恐惧等情绪因素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5. 营养不良:术后患者因疼痛、恶心等原因,食欲下降,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加重呕吐症状。
二、术后呕吐的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1)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2)鼓励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3)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
2. 麻醉药物影响(1)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根据医嘱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减轻药物对呕吐中枢的刺激。
(3)给予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等,缓解术后呕吐。
3. 胃肠道功能紊乱(1)术后早期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促进胃肠道蠕动。
(2)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给予营养支持,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4. 情绪因素(1)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5. 营养不良(1)根据患者口味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指导患者少量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
(3)给予营养支持,如营养液、营养补充剂等,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三、术后呕吐的护理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护理·小儿外科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金波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34随着麻醉技术的进展和麻醉药物的更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所降低,但仍为术后常见并发症[1]。
全麻术后呕吐也是患者对麻醉处理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之一[2]。
尤其为小儿外科全麻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3]。
术后呕吐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影响伤口愈合,甚至是引起电解质紊乱、误吸、窒息等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加强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安全护理十分重要。
笔者就全麻术后呕吐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进行全麻后手术的206例患儿,其中男144例,女62例。
年龄2个月 14岁,其中0 2岁35例,3 7岁73例,8 14岁98例。
腹部手术98例,头面部手术31例,四肢手术27例,尿道手术28例,包皮手术22例。
全麻术后3h之内呕吐发生情况为:年龄0 2岁27例,占13.11%;3 7岁40例,占19.42%;8 14岁44例,占21.36%。
全麻术后4 8h呕吐发生情况:年龄0 2岁35例,占16.99%,3 7岁49例,占23.79%;8 14岁56例,占27.18%。
2护理2.1胃肠道护理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禁食、禁水时间短是引起术后呕吐的原因之一。
婴幼儿术前禁食4 6h,小儿术前禁食6 8h。
胃肠道及胆道手术、经腹手术、肝脾手术等术前应放置胃肠减压管,幽门梗阻患儿术前应洗胃。
非腹部手术术后应禁水4h,禁食6h;腹部手术患儿应禁食禁水至肠蠕动恢复。
2.2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良好患儿呕吐时应注意防止呕吐物污染切口敷料,避免呕吐时切口张力过大引起切口裂开。
同时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一旦发现切口出血或敷料污染应及时处理。
2.3妥善固定引流管和输液管道由于患儿呕吐时常伴有腹压增大,烦躁不安等症状。
术后应对各种引流管加强固定,并做好标记,以便观察管路是否脱出。
选择非关节部位置静脉留置针,否则易导致输液不畅通或导管脱出引起液体外渗。
穿刺部位用透明输液贴固定,既便于观察又可以防止呕吐物污染穿刺处。
2.4防止患儿坠床呕吐患儿往往伴随躁动、意识不清,应给予床档保护,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患儿。
使用约束带时要松紧适度,加棉垫防止损伤患儿皮肤,将肢体约束于功能位。
此类患儿视为坠床高风险人群,加强宣教并于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识,提醒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引起重视。
2.5减少各类刺激如必要尽量避免搬动患儿或反复进行吸痰,以免刺激患儿咽部引起呕吐。
应有计划的安排,将各项操作集中进行。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对患儿的干扰。
2.6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一旦患儿发生呕吐,患儿平卧时应将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抢救物品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出现紧急危险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2.7加强心理护理手术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创伤,引起生理紊乱现象,会使患儿的心理受到干扰,而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
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多关心患儿的心理波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儿的信任,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讨论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医院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应加强对护理安全教育的重视,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预案管理,防范为主,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意外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
为患儿提供高效、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
术后呕吐是手术后患者的不适感受,主要表现为干呕、恶心或呕吐[4],常伴有腹痛、腹胀、不排气等症状。
目前普遍认为小儿全麻术后呕吐是由于术中胃液及吞入涎液、血液和气体潴留致胃扩张,达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胃内脏传入神经活动。
麻醉时由于肌肉松弛,不会呕吐;清醒后在上述扩张刺激下,对上腹部的恶心不适感增加,而引起呕吐。
术后呕吐还与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5]、患儿年龄、恐惧心理、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胃肠道蠕动减弱、手术部位和方法等都有密切关系。
恶心呕吐伴随的感觉使患儿难以忍受,其引发的并发症导致患儿的生命质量受到严重损害。
护士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护理安全意识,才能减轻患儿的痛苦、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1]章杭,张帆,李丰.联合应用止吐药物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21-122.[2]于玲,薛富善.小儿术后呕吐的预防和治疗[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1):85-89.作者单位:110032沈阳市儿童医院金波: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护理张小兰孙成淑王顺清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35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oleu-sis,LASEK)简称EK手术,它作为一种表面切削术式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得到国内外眼科界的广泛认同[1]。
该术式以角膜上皮瓣代替角膜基质瓣,避免了使用板层角膜刀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且相对更大的切削深度使近视手术适应证范围也更广,尤其是对于角膜较薄的近视病人,更是首选的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2]。
然而正是因为术中有角膜上皮的损伤,病人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也较高,畏光、流泪等不适感相对较重,视力恢复较慢。
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宣教和护理,尤其是让病人充分认识术后疼痛和术后视力恢复时间,对病人术后视力及情绪的恢复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将我院2004年5月 2011年5月行LASEK手术治疗近视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60例(3080只眼),其中男658例(1297只眼),女902例(1783只眼)。
年龄18 40岁,平均(28.60ʃ3.68)岁。
术前球镜度数-1.00 -10.00D,散光0 -3.00D。
角膜厚度453 512μm,平均(472.7ʃ2.8)μm。
术前所有患者近视度数均稳定2年以上,停戴角膜接触镜的时间足够,硬性角膜接触镜停戴1个月以上,软性角膜接触镜停戴1周以上,并通过准分子激光术前全套检查,明确无手术禁忌证(排除圆锥角膜、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眼前段炎症、全身免疫性疾病等)。
1.2手术方法术前15min进行术眼表面麻醉(0.5%盐酸丙美卡因点眼),以24万U庆大霉素溶于500ml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艾力克消毒眼睑及面部皮肤后,摆好手术体位,铺无菌孔巾,用开睑器开睑,嘱病人注视正上方闪烁的绿灯,用角膜定位环以瞳孔为中心作一直径为8mm的上皮环形切口,注入浓度为20%的酒精0.2ml,作用时间15 25s(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患者适当延长时间),用海绵吸尽酒精以后,再用乳酸林格氏液冲洗角膜及结膜囊,用角膜上皮刀剥离角膜上皮瓣,进行激光切削。
对于屈光度数高于-8.00D的病人,需在激光切削后使用浓度为0.02%的丝裂霉素C,作用时作者单位:610041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张小兰:女,本科,护师间10 15s,最后再次冲洗角膜床,点妥布霉素滴眼液,佩戴强生-0.50D周抛或月抛角膜接触镜,手术结束。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病人资料收集详细询问病史,排除一切不宜手术因素,强调屈光度稳定对手术的重要性;完成术前全套检查,包括外眼裂隙灯检查、电脑验光、非接触式眼压计、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A超眼轴长度测量、散瞳验光(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散瞳眼底检查等,进一步筛查手术禁忌证,把风险降到最低。
2.1.2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详细告知病人检查结果,让病人对自己的检查结果有充分了解,知道为何选择这种手术方式,并讲解LASEK手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
2.1.2.1告诉病人术后需要连续佩戴角膜接触镜3 5d,可能会发生轻度到中度眼痛、流泪、畏光、眼内异物感等不适,这些症状会随时间逐渐减轻或消失,减轻病人焦虑。
2.1.2.2术前着重强调术后疼痛和视力恢复时间较长的问题:告知病人90%以上术后疼痛轻微,是可以忍受的,只有个别病人疼痛感较重;同时应叮嘱病人如果术后疼痛较明显、分泌物较多或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复查,防止术后感染;告知病人佩戴隐形眼镜期间视力可能较差,该术式术后视力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几天的视力并不是最佳矫正视力,取镜后视力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大概1 4周左右,视力稳定需3 6个月;同时也要使病人对术后视力有适当的期望值,讲解手术病例,使病人充分认识术后视力只能尽可能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2.1.3术前准备及用药嘱病人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手术当日正常饮食,术前进行小瞳复光检查,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对病人疑问作出耐心解答,消除病人疑虑。
2.1.3.1进行术前宣教,由手术医师讲解手术原理、流程、术中配合要点及相关并发症。
2.1.3.2术前3d点左氧氟沙星眼液及玻璃酸钠滴眼液,每[3]陈善桂,张健,顾尔伟.麻醉恢复室患者的监测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2003,9(6):451.[4]宋蕴安,王珊娟,杭燕南.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28(6):536-539.[5]Voepel LT,Malviya S,Tait AR.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the pediatric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J].AnesthAnalg,2003,96(6):1625-1630.(收稿日期:2012-05-02)(本文编辑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