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2019镇江中考语文试题 精品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教师专用版)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
①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②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③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④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
(秋瑾《满江红》)⑦是故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⑧子曰:“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答案】山气日夕佳感时花溅泪心忧炭贱愿天寒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尽长江滚滚来英雄末路当磨折学然后知不足君子和而不同【解析】答案:①山气日夕佳②感时花溅泪(注意“溅”的书写)③心忧炭贱愿天寒④柳暗花明又一村⑤不尽长江滚滚来(注意“滚”的书写)⑥英雄末路当磨折(注意“磨”的书写)⑦学然后知不足⑧君子和而不同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
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
③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
④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848.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本试卷共6页,21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并用2B铅笔将对应考号的信息点涂黑。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2分)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ǎn()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cuò()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摘自鲁迅《藤野先生》)【答案】1.懒 piē 挫 w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判断字形,根据字形和字义判断字音。
本题中,“偷懒”的“懒”偏旁为竖心旁;“抑扬顿挫”的“挫”偏旁为提手旁;“瞥见”的“瞥”声调极易标错;“恶”是多音字,在“深恶痛疾”中应读wù。
答案为懒、piē、挫、wù。
此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常用字字音字形的把握。
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
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
偷懒拼音:tōu lǎn,释义: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
出处:1、《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金自此朝夕小心,辛勤做活,并不偷懒。
”。
2、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喂养》:“每有马夫偷懒贪眠,至睡时将草料满倾槽内,以省半夜之起。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 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2分)一天早上,这位五十五岁的长征老战士来到了我在外交部的房间,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 )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 )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fù( )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jì( )在耳朵上的。
这就是财政人民委员!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2. 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8分)孔子以①“ , “ 表达即便是平民百姓也应有无法改变的志向;杜甫以②“ , ”强调了泰山的雄伟,更传达了自己要登攀人生顶峰的志 向;李白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现实困境中,以③“ , ”传达出无论历经多少困难,都将实现自己人生志向的自信乐观;文天祥经过零丁洋时,所写诗句④“ , ”尽显慷慨赴死不可动摇的报国之志。
3. 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①先贤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②不读书,或许就不懂“柳条折尽花飞尽”的 ,不懂“今人不见古时月”的 ,也不懂“一蓑烟 雨任平生”的 。
③一个人读书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心灵家园的广表或贫瘠。
④所以,能打开更广阔的人生视野,遇见更诗意的精神世界,并最终“认识你自己”, 是读“著于竹帛”之书 是电子触屏之书,什么方式都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1)第②句横线上的三个短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B.别绪离愁 岁月沧桑 平淡豁达C.平淡豁达 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D.岁月沧桑 别绪离愁 平淡豁达(2)第④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只是……不管……还……B.只要……尽管……也……D.只要……不管……还…… C.只是……尽管……也……4. 根据材料,完成题目。
江苏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含参考例文)

江苏省近5年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模拟题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方寸,既指小的空间,也指人的内心。
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地方,空间虽小,包蕴无限;有的事物,形制虽小,韵味无穷;同样,人的内心也可以充实而丰盈,博大而广阔。
请以《方寸之间天地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2.(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天气影响着你、我、他、她、它,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情、思、理、趣。
天气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以“天气,牵着_____________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作文。
赏留园,觅得江南园林的故事;习方言,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访博物馆,洞见人类文明的星火……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
请以“学问藏在_______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4.(2021·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要求写作。
当核试验出现故障时,邓稼先挺身而出;当疫情肆虐时,钟南山义无反顾,奔赴武汉;当村民世世代代被困于山崖一隅时,毛相林勇挑重担,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在成长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你迎上前去,主动担当;当他人需要你时,你伸出援手,展现真诚……以《请让我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中考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运用1.【答案】懒piē挫wù【解析】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识记和区分。
【考点】汉字书写及读音。
2.【答案】(1)山气日夕佳(2)感时花溅泪(3)心忧炭贱愿天寒(4)柳暗花明又一村(5)不尽长江滚滚流(6)英雄末路当磨折(7)学然后知不足(8)君子和而不同【解析】都是一般性默写填空,注意书写即可。
比如,不要将“溅”误写为“贱”;不要将“暗”误写为“岸”;不要将“末”误写为“未”。
【考点】古诗文默写填空。
3.【答案】(1)D(2)火眼金睛(3)①林冲居住的草厅被雪压倒了,只好来庙里安身。
②派林冲看管草料场,火烧草料场,置林冲于死地。
【解析】第(1)题是泛读内容,分别涉及的名著有《小王子》《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和《草房子》。
D 项中是杜小康请来了毛鸭的船,载着大家过了河。
第(2)题是精读内容,涉及的是名著《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的情节。
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后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玉帝派二郎神将其擒住。
太上老君一怒之下将他抓进炼丹炉,用三昧真火烧其七七四十九天后却没将他烧死,反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第(3)题是精读内容,涉及的是名著《水浒传》中的“火烧草料场”这一经典情节。
林冲由于被高俅陷害私带刀入白虎堂,被发配到沧州。
由于朋友柴进的关照,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场。
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
陆虞候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
哪知一场大雪却救了林冲的命。
【考点】对文学名著内容的把握。
4.【答案】(1)“大约”或“左右”(2)“由于”或“使”(3)“难以生存”“感到不适”(4)“补充”“缓解”(或“减少”“消除”等)【解析】由于题干中已将语病明晰化,难度降低。
第①句中“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删去任何一个即可。
第②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删去“由于”或“使”。
第③句中“感到不适”和“难以生存”有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应改为“人类感到不适,也难以生存”。
江苏镇江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镇江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训练语感(节选)叶圣陶①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
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②夏丐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
“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兩”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③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④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
但是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销融了那样地不舒服。
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⑤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
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做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2019年江苏镇江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导语】中考频道⼩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江苏镇江2019年中考将于6⽉中旬陆续开始举⾏,江苏镇江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可点击进⼊“”栏⽬查询,请⼴⼤考⽣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平考试,具体如下:为⽅便考⽣及时估分,中考频道将在本次中考结束后陆续公布2019年江苏镇江中考语⽂试卷及答案信息。
考⽣可点击进⼊江苏镇江中考频道《、》栏⽬查看江苏镇江中考语⽂试卷及答案信息。
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可以在中考前⼀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下考场环境。
确定去考场的⽅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车路线。
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旦发⽣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师或警察。
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中考语⽂为了能让⼴⼤考⽣及时⽅便获取江苏镇江中考语⽂试卷答案信息,特别整理了《各科2019江苏镇江中考语⽂试卷及答案》发布⼊⼝供⼴⼤考⽣查阅。
语⽂真题/答案[解析]专题推荐参加2019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各科2019年江苏镇江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考试须知⼀、考⽣凭《准考证》(社会⼈员须持准考证及⾝份证)提前15分钟进⼊指定试室(英语科提前20分钟)对号⼊座,并将《准考证》放在桌⼦左上⾓,以便查对。
考⽣除带必要的⽂具,如2B铅笔、⿊⾊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板、橡⽪外,禁⽌携带任何书籍、笔记、资料、报刊、草稿纸以及各种⽆线通讯⼯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电⼦笔记本等与考试⽆关的物品(数学科考试可带指定型号的计算器)。
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
(摘自 2019 年 4 月 17 日《人民日报》 ) 【 材料二 】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
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
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语 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一、积累运用 (共 25 分)
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
2分)
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 lǎn(
)时,仰面在灯光中瞥.(
)见他黑瘦的面貌,
--------------------
卷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cu ò( ) 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
①林冲为什么来庙里安身?(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概括画线句中“这条计”的内容。(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
.(
)痛疾的文字。
(摘自鲁迅《藤野先生》)
--------------------
上
2.默写。( 8分)
( 1) _________________ ,飞鸟相与还。
( 2) ___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镇江中考语文试题江苏省镇江市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分)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分)徜徉北固湾,漫步山脚下蜿蜒()的水上木栈道,北固山的雄险之势一览无遗。
陡石嶙()峋,横江壁立,山势愈显()拔;一()江水,拍打着山岩,掀起层层浪花。
山的豪放与水的()约,在这里交融一体。
(摘自《京江晚报》)默写。
(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
(杜牧《赤壁》)②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⑤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⑥人无远虑,_______。
(孔子《论语卫灵公》)⑦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名著阅读。
(分)()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
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在学校里,汤姆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
(分)婚夕,祥子才明白:并没有怀了孕。
像变戏法的,她解释给他听:"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塌地的点头呢!我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哈哈,哈哈!"()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分)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
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
"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
"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
"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
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分)②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分)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不超过处)(分)年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分)(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
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
店主表示,⑦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
(材料三)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人工费水涨船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
(不超过个字)(分)()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分)优势:劣势:()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
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
(分)二、阅读理解(共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共分)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分)本诗描绘的事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题。
(共分)甲见鱼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间隔。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来源:]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①便要还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次定州()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分)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共分)大师什么是大朱晖①最早发现并引荐陈寅格这匹"千里马"的,是梁启超。
上世纪年代,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格。
曹问:"陈寅格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
"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这才同意聘请陈寅格。
②陈寅格在国外陆续留学余载,潜心读书和研究,不仅学贯中西,而且通晓三十多种文字。
由于他始终对博士、硕士之类的学位淡然处之,所以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
幸亏梁启超慧眼识珠,才使得这位旷世奇才没有"遗于野",也才成就了这位日后清华园里大名鼎鼎的"教授中的教授"。
按理说,陈寅格对梁启超不说感恩戴德,至少也应该礼让三分。
但是,因为一个古人陶渊明,他们之间的恩怨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
③陶渊明出生在东晋末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有名的隐士。
东晋灭亡后,陶坚决归隐,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他的举动,关系到所谓的"名节"问题,也引发了后世的长期争论。
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动机,是当时士大夫廉耻扫地,他纵然没有力量移风易俗,起码也不肯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丧掉。
陈寅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意见,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可信的。
同时,针对梁启超本人"无论从政还是从教,都不在乎在清朝还是在民国"的做派,陈寅格批评他"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
④应该说,陈寅格批评不仅力道十足,而且尖酸刻薄。
有好友劝他:"梁公对你有知遇之恩,你这样做,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陈寅格笑答:"错了,我这样做才是对梁公最大的尊重,也才没有辜负他对我的赏识和抬举。
"那么,梁启超又会怎么想的呢?"饮冰室主人"生性洒脱不羁,当有人嘲笑他"引狼入室"时,他回敬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无论是批评陈寅格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
"⑤相对于梁启超所言的"小",西方著名的社会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相应地表述过"大"。
有学生问他:"您教书的目的是什么?"韦伯答:"是让后来的人超越自己。
超越老师就是尊敬老师。
"学生又问:"您就不怕学生超越了你反而瞧不起你了?"韦伯大笑:"孩子,这样想太狭隘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做一件比他们自身还大的事,那就是学术。
"⑥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从岁开始追随柏拉图。
他对老师非常崇敬,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当亚里士多德思想日益成熟之后,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柏拉图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他勇敢而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结果遭致众人的谩骂,说他背叛了老师。
对此,亚里士多德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们需要补充一句,这个真理被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得。
⑦到底何为大师呢?他既不是头顶的光环,也不是姓名前的头衔,除了顶尖的学问、广博的见闻、宽阔的胸襟,更需要一种超越个人荣辱成败和恩怨情仇的境界。
大师者,是把学术看得远大于自身,心中超越一切的是对真理永不妥协的探索。
(选自《学习博览》)通读全文,你认为大师什么最大?(分)对陶渊明归隐的最主要动机,梁启超和陈寅恪各持怎样的观点?(分)第⑤段划线句子中梁启超所言的"小"的含义和韦伯所表达的"大"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分)梁启超所言"小"的含义:韦伯所表述"大"的含义:第⑥段中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分)按照作者的标准,你认为梁启超是不是"大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