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教案 湘艺版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doc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执教老师: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在灿烂阳光下》这首歌以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穿插进父辈的教诲和几代人对党的深情,唱出了人民群众热爱党的真实心声,也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歌颂和眷恋,全曲充满朝气,音乐语言优美、深情,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各族人民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教学目标: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2、通过对二部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艺术处理,学生在合唱中能注意声音和歌曲情感的处理,达到声部的和谐。
3、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合唱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对个人嗓音的控制、协调能力,综合运用欣赏、示范、模唱等教学法,力争达到唱歌教学的高效目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部合唱的声音控制与调节,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教学准备: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进入音乐室,教师播放音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把学生按男、女分组。
二、歌唱实践1、导入:同学们,你们对刚才听到的歌曲熟悉吗?(生答)对!它是我们在六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著名作曲家印青根据这首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了一首充满朝气的歌曲,它就是——《在灿烂阳光下》(出示课题)。
2、听范唱(课件同时播放开国大典,香港、澳门回归,世纪大检阅等庄严神圣的图片,利用画面和音响的冲击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教学氛围)。
3、二声部合唱练习(引导学生学会看指挥手势,学会倾听另一声部,做到声部均衡、统一)。
1=F 2/43 3 1 2︱3 -︱3 -ˇ︱1 2 3 3 3︱1 2 3 3 3︱1 2 3 5 3ˇ︱5 -︱3 -‖哎呀来咳!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哎咳!0 0︱0 0︱1 1 5. 6.︱1 -ˇ︱6. 1 1 1 1︱6. 1 1 1 1ˇ︱3 -︱1 -‖哎呀来咳!阳光多灿烂阳光多灿烂哎咳!4、识谱(课件出示歌谱)①学唱主旋律(歌曲的前四个乐句,男女声齐唱)区别旋律异同,并分别找出它们在歌曲中的位置A、3 1 2 3︱2 1 6. -︱2 2 2 3 1︱2 1 6. 1︱5. - -‖B、3 1 2 3︱2 1 6. -︱2·2 23 5.︱6. 1 2 3︱5 - -‖C、3 1 2 3︱2 1 6. -︱2·2 23 5.︱6. 1 2 3︱1 - - -‖(设计意图:通过找相似的旋律让学生熟悉歌谱,再唱一唱,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初中音乐高效课堂资料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在灿烂阳光下》的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高效课堂资料在灿烂阳光下—《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能够简单演唱二声部歌曲,表现歌曲的音乐情境与旋律特点。
能够对他人或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3)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们平时对二声部歌曲的接触和练习都是比较少的。
一般来说,除了学校合唱社团的同学,其他同学很少进行二声部的练习。
这就会导致我们在教唱二声部的歌曲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学们在声部练习环节可能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但是好在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都有识谱的练习,所以我们在处理声部的旋律的时候不至于太棘手,在声部和声部的演唱练习时音准方面可以很好地把握,这点还是比较欣慰的。
那么这个曲子我们在练习时要住店强调声部间的均衡、和谐,最终达到声部间的和谐统一,唱出最美的歌曲。
3.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了歌曲“演唱”“欣赏”“音乐知识”以及“活动与练习”四个板块,目的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这首二声部歌曲《在灿烂阳光下》该部分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为主,旨在训练学生的合唱技巧,表达对党的深情厚意。
这首歌曲学生在唱起来难度不是特别大,良好的音准基础做铺垫,主要是要使两个声部和谐、统一就很好了。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能在二声部合唱时,较好维持声部的均衡、和谐;2.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大方自信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3.通过学唱歌曲, 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体验二声部作品的特点。
2、难点:二声部环节的处理时均和谐。
【课时安排】一课时附:板书设计在灿烂阳光下1=F 4/4 3/4二声部合唱练习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情之情【教学反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 在灿烂阳光下 中国人(选学)教案 湘艺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中国人(选学)教案湘艺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唱《中国人》。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欣赏法、跟唱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
2学情分析本堂课所教的歌曲,歌词质朴,积极,语言很具有感染力,主题明确,很贴近生活。
再加上采用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学生很喜欢唱,学习积极性很高。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的情绪及表现内涵。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过程1、播放歌曲《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2、提问:歌曲里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学生补充: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家里的人是??(生:中国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中国人(一)、《中国人》1、聆听全曲,总体上把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2、乐理知识(1)反复记号。
(2)前倚音。
(3)rit3、学生带反复记号朗诵歌词,体会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4、跟唱法学唱歌曲。
5、全班齐唱,活动3【活动】词曲作者1、作词:李安修,台湾知名音乐制作人、填词人,在港台歌坛是一位重量级的音乐人物。
最主要的合作歌手为刘德华。
2003年至今担任“大耳牛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5年至今担任“映艺音乐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2、作曲:陈耀川,知名唱片制作人,词曲作家。
1985—1989台湾大学会计学系毕业。
主要作品:《中国人》、《忘情水》、《天意》、《真永远》、《相思成灾》、《真情人》、《Promise》、《爱你在每一天》、《唯一》、《相亲相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
活动4【练习】歌唱与欣赏1.全班歌唱《中国人》。
2.咋对歌曲的熟悉的基础上全班跟琴唱谱。
3.再次欣赏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
4.小组讨论找出这首歌独特的伴奏方式。
《在灿烂阳光下》教案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走进新时代》体验出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2.在学习《在灿烂阳光下》中体会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3.能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在灿烂阳光下》,加深对幸福定义的理解,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的感激和赞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一)看图片(播放音乐)。
1、提问:看了图片有何感想?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张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庆典图片,看到这些让我感到祖国的日趋繁荣富强,我为祖国而骄傲自豪。
)2、听音乐《走进新时代》情感感受一下,回答歌曲类型。
(红色歌曲)(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介绍作曲者:印青三、新课教学:(一)导言: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祖国的日趋富强的场面,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由印青作曲的另一首歌曲。
(二)出示课题:《在灿烂阳光下》,播放完整视频《在灿烂阳光下》。
1、初步感受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合唱)2、歌曲演唱风格和表现的音乐主题。
(把抒情性的风格与主旋律的主题进行完美结合,使人们既感受到美的旋律,又得到思想上的教益)(三)歌曲分析:(多媒体作品简介)这首歌的歌词通过三个片段向我们展现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
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速演唱,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含着深情地在娓娓诉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
B段的节拍变为4|4,音乐转向进行曲的风格,演唱速度稍快。
用四个“难忘”以高昂的气势,以排比的手陈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的风雨历程,赞颂建国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2湘艺版(2021-2022学年)

在灿烂阳光下1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学唱,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
2.有感情的演唱《在灿烂阳光下》,并且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爱国、爱党更珍惜现在得幸福生活。
3.在二声部合唱时,能较好的维持声部的均衡、和谐。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合唱歌曲接触较少,在本册书中只学习了第二单元的《雪绒花》这首合唱歌曲。
对合唱歌曲掌握的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和谐、气息的控制等方面还很欠缺,一部分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识谱都不会,所以情况不是很好。
对于这些问题通过多听、多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合唱歌曲中的难点,达到合唱歌曲中声音统一、声部和谐。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合唱时,较好的表现二声部的均衡、和谐,教学难点:在合唱过程中,能够用不同的情绪让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4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合唱版《爸爸去哪儿》,学生在合唱版《爸爸去哪儿》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通过学生熟悉的旋律,用合唱的方式演绎出来,让学生能更好的领略合唱的魅力.(设计意图)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生:略师:“告诉老师这首作品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生:“合唱。
”师:“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合唱?"师:“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声部数量最少在两个以上。
”师:合唱版本的《爸爸去哪儿》表现力更丰富,音响层次更多,声音更加饱满、充实。
这都是合唱所具有的魅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合唱歌曲的魅力,走进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
二、新课教学1、歌曲学唱:(1)初听歌曲,划分声部。
师:请大家聆听歌曲,提问: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有几个声部吗?声部的划分是从哪里开始的?生:这首歌曲有两个声部从第二段歌词‘从小老师叫我唱’这里开始,划分成两个声部。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师: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对你有什么启发?生:略(3)歌曲创作背景及曲作者介绍。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元《在灿烂阳光下》课件1湘艺版

歌曲介绍
• 全曲分为三段,以A-B-A1的形式呈现。
• 歌曲的A段为3/4拍,旋律具有抒情风格,以中 速演唱。
这一段歌曲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十分朴实 的语言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感激 之情,仿佛是一位年轻人饱含深情地在娓娓诉 说着长辈给予自己的思想上的启迪。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七单 元《在灿烂阳光下》课
件1湘艺版
2025月生,总政 歌舞团团长,作曲家,中国音 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 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 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会评 委,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 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 作曲。 代表作:《走进新时代》、《 西部放歌》、《天路》、《世 纪春雨》等。
湘艺版初中音乐-在灿烂阳光下-课件

《在灿烂阳光下》
• 它是一首军旅歌曲,由我国音乐家印青作曲 的合唱歌曲。这首曲子分三个部分,第一段 和第三段的风格是一样的属于抒情类的,第 二段是进行曲的风格。
第六页
作家介绍
• 印青,男,1954年5月生,
总政歌舞团团长,作曲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 文联第八届全委,全军艺术 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高级 职称评委会评委,多次在全 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 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
合唱
• 合唱(héchàng)chorus指集体பைடு நூலகம்唱多声 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 奏或无伴奏。
第一页
根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
• 童声合唱 • 女声合唱
• 男声合唱 • 混声合唱
第二页
女声 合唱
童 声 合 唱
第三页
混 声 合 唱
男 声 合 唱
第四页
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走进我们今天的 课题《在灿烂阳光下》
• 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学唱这首歌。
第十四页
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 我们今天的课程
第十五页
第七页
以4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第八页
第九页
第十页
第十一页
欣赏音乐回答问题
• 1、该曲是什么类型歌曲? • A、艺术歌曲 • B、民歌 • C、童谣 • D、军旅歌曲
第十二页
2、该曲是几声部的合唱曲子?
• A、双声部 • B、三声部 • C、八声部 • D、四声部
第十三页
总结
• 灿烂阳光,阳光灿烂,我们今天生活的在灿 烂阳光下,感谢祖国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我 们要懂得珍惜。
初中音乐《在灿烂阳光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在灿烂阳光下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说明: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当中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学唱歌曲”、“感知乐曲”、“探究学习”:1、搜集《在灿烂阳光下》时代背景资料;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和《中国人》;3、感受体会歌曲《生死不离》教学难点重点是: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2、在合唱时,较好的表现二声部的均衡、和谐;3、能对他人的演唱进行评价。
本单元共分学唱歌曲、听赏歌曲”两个专题,从欣赏到演唱,不断深人探究层层递进。
学习方式包括:聆听、演唱、探究等。
如期达到如下学习成果:1、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正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喜欢优美抒情歌曲,乐于了解美妙人声的音乐文化。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聆听并大胆自信的参与歌曲的演唱,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聆听,范唱、跟唱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学习不同风格的歌曲,并能准确的演唱和表现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应标准1、学会演唱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和流行歌曲《中国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受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准确地演唱歌曲。
3、听赏歌曲《生死不离》,感受歌曲中体现出的浓浓的同胞之情和手足之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专题划分专题一:《在灿烂阳光下》(1课时)专题二:《中国人》《生死不离》( 1课时)专题一在灿烂阳光下所需课时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把握好二声部的演唱技巧;通过探究合作,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歌曲;深化学生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h
《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演唱、创编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
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理解把握歌曲《在灿烂阳光下》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
对祖国的感激和赞颂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及音乐的情感 。
2、歌曲节奏创编。
3、《在灿烂阳光下》作品分析。
教具
多媒体教室、图片。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啦”,
那雄壮嘹亮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成长在
灿烂阳光下,倍受呵护。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在欣赏的同时,请大家
思考这样的问题: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三、欣赏《在灿烂阳光下》
1、初听,感知。
2、再听,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分段欣赏,分析作品。
四、演唱感受
1、再次播放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感到幸福)。
生回答:略
2、教师范唱。
3、教师教唱。
h
h
4、让学生自己唱,老师找出不足之处。
5、让男女同学分组合唱歌曲,让学生初步体会合唱的魅力。
6、复听歌曲,请学生跟着唱,让学生感受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吧!有感情地齐唱歌曲《在
灿烂阳光下》。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
心再次唱响这首歌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