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3-四年级经典诵读书目(附美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3-四年级经典诵读书目(附美文)

部编版⼩学语⽂3-四年级经典诵读书⽬(附美⽂)⼩学3~4年级100篇经典诵读详⽂《长歌⾏》汉乐府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光辉。

常恐秋节⾄,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徒伤悲。

2.《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道,不见⼀⼈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3.《江亭⽉夜送别⼆⾸》其⼆ (唐)王勃乱烟笼碧砌,飞⽉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此夜寒。

4.《咏柳》(唐)贺知章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5.《湖⼝望庐⼭瀑布》(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6.《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违。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泊烟渚,⽇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8.《渡浙江问⾈中⼈》(唐)孟浩然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是越中?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来。

10.《从军⾏七⾸》(其五) (唐)王昌龄⼤漠风尘⽇⾊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擒吐⾕浑。

11.《九⽉九⽇忆⼭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12.《送元⼆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13.《观猎》(唐)王维风劲⾓⼸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独坐敬亭⼭》(唐)李⽩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

15.《秋浦歌⼗七⾸》其⼗四(唐)李⽩炉⽕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夜,歌曲动寒川。

16.《望天门⼭》(唐)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故⼈西辞黄鹤楼,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docx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docx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影帝山客犹眠。

译文:桃花的花瓣上述含着昨夜的雨珠,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2.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 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3、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ihTo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Z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4、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Z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5、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

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8、客中行(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杳,玉碗盛来琥珀光。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1.《赠范晔》南朝·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咏兰花》明·张羽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3.《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P1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春草唐·彦谦P118天北天南绕路远,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6.赠别唐·杜牧P196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对雪唐·高骈P22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清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8.淮上渔者唐·郑谷P227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9.晓日唐·韩偓P228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10.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2.四时田园杂兴之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4.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北青萝唐·李商隐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16.蝉唐·李商隐P149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第一单元主题:走进千山万水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篇》第二单元主题:以诚待人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三单元主题:童话的魅力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第四单元主题:热爱生命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
哎,说起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那可真是咱们小时候的宝贝书啊!里头装的全是些巴适得很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是韵味十足。

记得开篇就是《静夜思》,李白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四川话一读,更觉得亲切得很。

就好像李白老汉儿就坐在咱家院坝里头,对着月亮,喝着小酒,吟诗作对一样。

还有那《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读起来简单易懂,道理也深刻。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拿这些来教我们,说啥子“娃儿要学好,三字经不能少”。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那么个理儿。

里头还有好些古诗,啥子《春晓》、《村居》啊,一读起来就让人想起那些个春天,花儿开,鸟儿叫,我们在田坎上疯跑的日子。

那时候的日子,可真是无忧无虑,快乐得很呐!
还有那些个成语故事,啥子“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听起来好笑得很,但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道理。

就比如说“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告诉我们不要仗势欺人。

这些故事,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意思得很。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真的是一本好书。

它不光教我们读书认字,还让我们懂得了好多道理。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年纪小,但心里头却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怀念得很呐!。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篇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篇
了的时候,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在天晴了的时候: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赤着脚,携着手,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踏着新泥,渋过溪流。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试试寒,试试暖,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小小的豆叶儿,形状像桃; 一只小小的蝈蝈,在豆叶上叫。 叫醒一只小甲虫, 打个呵欠,伸伸懒腰; 叫来一只小蜻蜒, 扇扇翅膀,轻轻舞蹈。 叫高了香茅草, 叫甜了紫葡萄, 叫出一地小蘑菇, 和小小的雨点嬉闹。 叫声送来喜悦, 叫声送走烦恼, 叫声落在孩子的掌心, 每一粒都是珍宝。 小小的舞台上,蝈蝈叫得真好; 它送给金色的秋天, 一片鲜亮,一片热闹。
雷公公和啄木鸟
圣野
我装雷公公 轰轰轰! 去敲奶奶的门, 敲得越是响呀, 里面越是没声音。 我做啄木鸟, 笃笃笃! 请奶奶给我开开门, 奶奶奔出来, 像闪电一样, 欢欢喜喜接小孙。
奶奶,奶奶 雷公公声音大, 为什么听不见? 啄木鸟声音小, 为啥倒听得见?/ 奶奶告诉我, 当我像小强盗的时候, 她的耳朵就聋了, 当我像小客人的时候, 她的耳朵就不聋。
饮酒诗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内容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内容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内容节选如下:
* 《诗经·木瓜》。

* 《诗经·木桃》。

* 《诗经·木李》。

*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 《泊秦淮》(唐·杜牧)。

* 《乌衣巷》(唐·刘禹锡)。

* 《放鱼》(唐·李群玉)。

* 《剑客》(唐·贾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国学经典原著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当然,我可以帮你继续往下写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上册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篇目:
*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 《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内容包含了许多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非常有帮助。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一本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里面有许多关于人生、道德、处世的格言和谚语,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非常有益。

*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介绍中国姓氏的启蒙读物,可
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姓氏文化。

*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识字课本,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编写而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很有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目录一、十首古诗词1、咏柳2、凉州词3、凉州词4、送元二使安西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早发白帝城7、春夜喜雨8、渔歌子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0、春雪二、笠翁对韵(上)三、朱熹朱子家训(节选)【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①咏:歌颂、赞美。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③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④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⑤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这种曲子也叫“凉州词”)配的唱词。

②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③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万仞:形容极高。

⑤羌(qiāng):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吹起来的声音是呜呜声,十分凄凉。

后常作军乐。

⑥怨:埋[mán]怨⑦杨柳:指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⑧度:经过【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第一单元主题:走进千山万水
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篇》
第二单元主题:以诚待人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
第三单元主题:童话的魅力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
第四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4、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

第五单元主题:战争与和平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
2、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篇》
第六单元主题: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2、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小雅·蓼莪》
第七单元主题:成长的故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荀子·天论篇》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楚辞·卜居》
第八单元主题:执着的追求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3、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

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

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荀子·解蔽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