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10首)

合集下载

古诗词背诵十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完整版完美版

古诗词背诵十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完整版完美版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去,留 下豆汁作羹。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 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 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 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 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
2.鸟鸣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 头飘落, 夜静春山空。
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出惊山鸟,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儿不时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对偶的认识:
赏析、思想:
赏析: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 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 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 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 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 托出春涧的幽静。
全诗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写?
“豆”喻谁?“萁”喻谁?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 思?实意是指什么?
赏析: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争夺太 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曹植把自己比 喻成釜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 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 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 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对自己骨肉相残, 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新课标六年级(下)古诗词背诵ppt

新课标六年级(下)古诗词背诵ppt

• 这首诗是借外界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全 诗描绘了翠竹扎根在深山破岩之中的坚韧, 以及不畏艰险磨难而傲然挺立的姿态.通过 竹子形象,诗人展示了自己不怕牺牲,不向恶 势力服输的精神.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 • • • • • • •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xiānɡ) 阳向洛阳。
6.竹 石 【清】郑 燮(xiè)
• •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解
• • • • • • • •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 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 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 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 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作品注释
• • • • • • • • • • • 选自《王右丞(chénɡ) 集笺(jiān) 注》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桂花:木犀(xī) 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
10首古诗词背诵篇目
1.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geng),漉(lù) 菽(shū) 以为 汁。 萁(qí ) 在釜(fǔ) 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六语下册《古诗词背诵》ppt

六语下册《古诗词背诵》ppt

1.《鸟鸣涧》(





2.这首诗是( 唐 )朝被称为“诗佛”的( 王维 )写 的。全诗写了( 春天 )这个季节( 山间 ( 夜晚幽静 )(地点) )(怎么样) 的景色,突
出了一个“( 静 )”字。
3.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作者简介
•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现存的诗180 余首,其中以绝句成就最高,后人称他为 “七绝圣手”《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 压卷之作。
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29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
京赴江宁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
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
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
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 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 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
1. 芙蓉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
译文
春山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
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
《七步诗》
诗人( 曹植 )
煮豆持作羹 , 漉菽以为汁 。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这首诗里写到了( 2 )种事物。分别是( 豆 ) 和( 萁 )。 2.这首诗用了( 比喻 )手法,全诗用( ( 萁 )来比喻( 手足 )之情。 豆 )和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

六年级(下学期)必读书目:《骆驼祥子》老舍著古诗文背诵篇目: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 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浙东的山是美女的黛眉舒展凝聚。

要问朋友去哪里呢?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好友离去。

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就千万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景色,一定要留住春天与你在一起。

4.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古诗词背诵ppt课件_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词背诵ppt课件_六年级语文下册

作品注释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0.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 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作者用它来比喻 自己清廉正直)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译文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 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 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 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 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 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 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 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 顽强地生存着。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 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 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 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 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内容:
内容:内容:
《竹石》也是一首题画诗,是诗 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
诗的大意是: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
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 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思想: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 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 赏析: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为了 争夺太子的地位,二人反目为仇。 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釜里的豆子,把 曹丕比喻成釜下面的豆秆。豆子和 豆秆本是同根一体,现在豆秆却在 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曹 植用这个比喻,指责曹丕对自己骨 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新课标六年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册语文

新课标六年级(下)古诗词背诵ppt 2

新课标六年级(下)古诗词背诵ppt 2

翻译
•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 压垂了枝条。 •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在娇媚的 黄莺啼鸣恰恰。
5.石灰吟 明· 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 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 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 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 似;等闲:平常,轻松。 •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 操。人间:人世间。
2.鸟鸣涧 王维(唐) • • • •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作品注释
• • • • • • • • • • • 选自《王右丞(chénɡ) 集笺(jiān) 注》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桂花:木犀(xī) 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作品译文 •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 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 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 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 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 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 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 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 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一小部分泡在水中, 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 • 傍晚细雨中布谷鸟时不时啼鸣叫着。 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 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 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 • 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6-10首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6-10首课件

33
便下襄阳向洛阳
襄阳:在现在的湖北省 洛阳:在现在的河南省, 杜甫有田园在这里。
2019/6/11
34
表明消息来 得突然,又极
为迅速
尽写悲喜交加, 酸甜共涌之态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两个地名,表明相 隔数千里之远
是刚一听 到之意
首联: 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
2019/6/11
35
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 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2019/6/11
47
练一练
1.解释下列词语.
妻子: 妻子儿女. 纵酒: 纵情饮酒. 2.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和迫切 还乡的心情.
2019/6/11
48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忽闻喜报后一瞬间的感情, 突出地书写了一个[喜]字.
2019/6/11
2
一、 郑燮其人
郑板桥任潍县(今潍坊市区)知县7年,最
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当时潍县发生百年
不遇的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十日
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
即长路……”是当时的写照。他采取果断
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
粮,一面向上呈报;对于积粟之家,不分
绅商,尽行封存,责其平粜。还修筑城墙,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2019/6/11
23
注释
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剑门关以外。 蓟北:指现在的河北省北 部,是安史叛军的巢穴。
2019/6/11
24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文言文、日积月累背诵篇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文言文、日积月累背诵篇

【3《古诗三首》P10】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东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古诗三首》P34】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匆匆》P4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如今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cén)而泪潸潸(shān)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
荐…………………………………………………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
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
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
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
中。

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
万籁具寂,似空无一物,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中的鸟,
时而在山涧处发出轻轻的鸣叫声。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
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古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
《鸟鸣涧》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是一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作之一。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
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
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
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

(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最新资料推
荐…………………………………………………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
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
景。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
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四娘园子里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
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留恋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啼
鸣恰恰。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
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
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
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
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
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
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
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
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
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
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12岁。
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
求。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
……………………………………………………………最新资料推
荐…………………………………………………

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东西
南北什么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
的题画诗,是一首借物喻理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
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
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
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
伴我回故乡了。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
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
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
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
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
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
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
……………………………………………………………最新资料推
荐…………………………………………………

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
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
时光的飞逝啊!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
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想问行人
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
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这首词写的是春末时节。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
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