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社会学概论真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请使用附件下载一、单项选择题1.斯兵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机体而是()A.大有机体B.超有机体C.进化有机体D.聚合有机体2.涂尔干的哪一本著作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A.《自杀论》B.《社会劳动分工论》C.《贫民的状况》D.《经济与社会》3.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性分析D.社会观察二、多项选择题31.社会学功能包括()A.研究功能B.教育功能C社会管理功能 D.社会批评功能E.社会预测功能32.文化的结构包括()A.文化特质B.文化脉络C.文化集丛D.文化功能E.文化模式三、名词解释36.社会学37社区发展四、简答题41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4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五、论述题4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看法。
47.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意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社会实验方法、________.2.社会制度分为本源制度和派生制度两大类:本源制度主要有________;派生制度主要包括________.3.文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________、________等。
4.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的一般功能有:第一,________;第二,它能实现社会组织目标、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5.组织行为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巴纳德、麦克雷戈。
后者用著名的________理论与________理论区分了关于人的传统假设。
6.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________,他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重标准,即经济标准、________和________.7.社区可依据其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8.狭义的社会控制是对________给予惩处和教育,使其改邪归正,达到维持社会安定的目的。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和()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3、()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2、社会角色3、角色领悟4、社会互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4、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四、论述题(共20分)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2、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3、(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2、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4、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这种相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一)家庭(二)学校(三)同龄群体(四)工作单位(五)大众传播媒介2、简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一)角色准备不足(二)多重群体的社会化(三)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四)边际人的角色冲突3、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A.社会学B.哲学C.生物学D.数学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A.米德B.霍曼斯C.弗洛伊德D.布劳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A.《实践与反思》B.《国家精英》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D.《社会的构成》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A.卢卡奇B.涂尔干C.托马斯D.孔德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A.布劳B.霍曼斯C.阿多诺D.戈夫曼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A.《实践理论大纲》B.《合法行危机》C.《第三条道路》D.《词与物》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A.马克思B.孔德C.斯宾塞D.韦伯5.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1-42A.《社会静力学》B.《社会分工论》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6.在20世纪初的美国,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 )1-43A.芝加哥学派B.哈佛学派C.地理学派D.功能学派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 D ) 1-43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8.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B )1-43A.哥伦比亚学派B.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牛津学派9.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C ) 1-45A.冲突理论B.结构理论C.交换理论D.后现代理论10.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B ) 1-45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1.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C) 1-45A.功能冲突论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2.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C )1-45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舒茨的( B ) 1-46A.社会批判理论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C.沟通理论D.结构化理论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D )1-47A.社会批判理论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C.沟通理论D.结构化理论15.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 B )1-48A.严复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6.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C ) 1-48A.《社会静力学》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研究》D.《伦理学原理》17.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 C )1-49 jiuA.中国社会学社B.西南社会学会C.东南社会学会D.中国社会学会18.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B)1-53A.1976年B.1979年C.1985年D.1989年19.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德国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B 思维C 劳动D 直立行走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 C )A 《社会学研究》B 《社会学原理》C 《实践哲学教程》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B 康有为C 梁启超D 陈千秋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A 弗洛伊德B 莱格C 米德D 马斯洛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B )A 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的D 自尊的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B )A 米德B 库利C 布卢默D 托马斯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A )A 朋友谈心B 观众看电影C 顾客的摩肩接踵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B 形式C 性质D 方式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 冲突B 竞争C 合作D 顺应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D )。
A 库利B 林顿C 托马斯D 米德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B 角色丛C 实际角色D 自致角色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B 角色冲突C 角色中断D 角色失败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B 权力主义C 悲观主义D 乐观主义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电大社会学概论答案2016

86.角色扮演最早是由________提出的。√d米德
87.新进化论把研究重点放到不同社会发展变化的模式上,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渐进的过程,可以
借助文化的传播作_________的发展。但由于其援引自然进化论以解释社会现象,以至被帝国主义用来作为侵略弱小民族的理论依据,而遭到批判。√c跨越阶段
28.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_________的需要。√c劳动分工
29.社会分化的因素基于生物的和_________的条件。√b社会文化
30.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___ b社会系统__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1.社会变迁是指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50.人的社会需要的类型可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_________。√a社会规范需要
51.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明显特点,即直接交往和__________。√d情感性
52.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那种人生观________。√a享乐主义
53.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__________和经济制度。√c家庭制度
答案:标准答案:d
得分:
8、单选题(4分)
初级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和__________。a亲缘关系b地缘关系c社会关系d亲密关系
答案:标准答案:b
得分:
9、单选题(4分)
巴甫洛夫的_________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a.条件反射学说;b.无条件反射学说;c.反射神经学说;d.说
得分:
12、多选题(4分)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社会学概论一体类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一体类参考答案章节题型题目选项A选项B选项C第一章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中国美国英国第一章单选题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语言劳动思维第一章单选题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圣西门孔德第一章单选题满足人民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是经济发展的最是初级目标社会发展的必第二章单选题生存和享受是人类需要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二章单选题社会需求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位置无位置关键位置第二章单选题社会需要在社会中处于非常规模小人际关系密切存在长久第二章单选题人的需要具有文化性历史性现实性第二章单选题人们需求的满足方式满足可能具有社会契约性趋同性一致性第二章单选题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韦伯帕森斯马斯洛姆第三章单选题社会交往是满足人的社会需求的基本内容条件手段第三章单选题社会相互作用则是社会交往人类活动的主满足需求第三章单选题“镜中自我”是谁提出的库利马斯洛韦伯第三章单选题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手段飞跃第三章单选题社会交往的动因人的需要社会需要集团需要第三章单选题社会关系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的需要交换基础第三章单选题首先提出社会角色的是马克思孔德康德第三章单选题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条件基础方式第三章单选题实际角色是实在是现实的角色是理想的角色第三章单选题时尚是一种属于()的集体行为集体着迷个人行为求新第一章多选题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第一章多选题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正式的正规的非正规的第二章多选题对社会需要的界定需要的必然性需要的客观性需要的社会性第二章多选题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生存享受发展第二章多选题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需要生理和安全归属与爱自尊第二章多选题社会角色一般可分为复式角色和角理想角色和实自致角色第二章多选题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第三章多选题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第三章多选题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有进行脑力人有较长的依人有较强的学第三章多选题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感知阶段运动阶段运算阶段第一章判断题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正确错误第一章判断题“社会”一词源于中国正确错误第一章判断题社会学研究方法上是抽象性的正确错误第二章判断题马克思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正确错误第二章判断题声音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正确错误第二章判断题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考点

★考试结束前全国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真题课程代码:0003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真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的社会学是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斯宾塞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72.在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五脏六腑〞被用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其提出者是A.费孝通B.杨庆堃C.孙本文D.吴文藻正确答案:A〔1分〕教材P543.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理论是A.世界体系理论B.信息社会论C.后工业社会论D.依附理论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67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被称为A.人文主义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C.功能主义方法论D.实证主义方法论正确答案:D〔1分〕教材P645.在统计调查中,从总体中按肯定的方法选取一局部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量和推断的调查方法,被称为A.问卷调查B.抽样调查C.普遍调查D.统计报表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76.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刻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被称为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87.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被称为A.矿产资源B.环境资源C.生物资源D.自然资源正确答案:D〔1分〕教材P828.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是A.文化市场B.文化模式C.文化特质D.文化产业正确答案:B〔1分〕教材P879.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总揽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A.主文化B.亚文化C.次文化D.大文化正确答案:A〔1分〕教材P9110.费孝通曾经屡次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概括的是A.文化震惊B.文化融合C.文化自觉D.文化交流正确答案:C〔1分〕教材P9211.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被称为A.再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根本社会化正确答案:B〔1分〕教材P9612.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是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局部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局部组成正确答案:D〔1分〕教材P9613.权利和义务是有较为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表现性角色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414.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言语、表情、肢体言语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法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这种社会互动的根本形式是A.暗示B.交换C.模仿D.调适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1415.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A.仪式B.符号C.象征D.言语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1816.“无孩家庭〞被称为A.丁克家庭B.重组家庭C.留守家庭D.失X庭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381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A.内群体和外群体B.大群体和小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4518.组织治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治理者应依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敏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法、领导方法和行动方法,持这一观点的是组织治理理论中的A.组织行为理论B.权变理论C.科学治理理论D.人际关系理论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5319.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A.乌合之众理论B.价值累加理论C.资源发动理论D.搭便车理论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5620.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A.社会选拔B.减小就业压力C.知识技术创新D.社会化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121.在失业的类型中,由于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失业是A.摩擦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剩余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922.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根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这是社区的A.社会操纵功能B.社会化功能C.社会参与功能D.社会保证功能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7623.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的A.人文区位学理论B.类型学理论C.社区全貌研究D.空间结构理论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824.社区开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开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开展的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这表达了社区开展原则中的A.自力原则B.民众需要的原则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D.民主的原则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8525.在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中,平稳起步阶段是A.1949年~1952年B.1949年~1954年C.1949年~1955年D.1949年~1957年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9726.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A.垂直流动B.代际流动C.结构式流动D.竞争式流动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2027.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这一观点来自于A.价值冲突理论B.社会解组理论C.社会建构理论D.社会病理学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4328.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X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问题的是A.食品平安问题B.腐败问题C.X问题D.自然灾害问题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6229.在社会变迁的根本类型中,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的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被称为A.社会改革B.自发变迁C.社会革命D.整体变迁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6230.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强化,彼此之间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被称为A.现代化B.世界化C.地球村D.全球化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7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B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 E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 D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 E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 AB)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C E BA )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 )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 )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 E B)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4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的代表作之一是()。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静力学》
C.《资本论》
D.《自杀论》
【答案】D
【解析】埃米尔·涂尔干的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
A、B两项是斯宾塞的社会学代表作,C项是马克思的代表作。
2.马克斯·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
A.科层制
B.社会行动
C.理想类型
D.理解社会学
【答案】C
【解析】马克斯·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3.科塞提出的冲突理论是()。
A.功能冲突论
B.结构冲突论
C.辩证冲突论
D.唯物冲突论
【答案】A
【解析】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冲突理论是在批判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中形成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和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4.艾尔弗雷德·舒茨的代表著作之一是()。
A.《现代性的后果》
B.《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C.《规训与惩罚》
D.《疯癫与文明》
【答案】B
【解析】艾尔弗雷德·舒茨的社会学代表作是《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
A 项是安东尼·吉登斯的著作,C、D两项是米歇尔·福柯的著作。
5.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
A.章太炎
B.谭嗣同
C.严复
D.康有为
【答案】B
【解析】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第一篇“仁学界说”里首次提出了“社会学”之名,认为“凡为仁学者”,应学佛学和西学,如通《新约》及算学、格致一样通社会学之书。
6.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A.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D
【解析】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学科。
7.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A.文献法
B.问卷调查
C.实验法
D.实地研究
【答案】C
【解析】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8.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特质
B.文化集丛
C.文化规范
D.文化模式
【答案】A
【解析】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如一只茶杯、一张弓、一辆马车等都是文化特质。
文化特质可以单独发挥一项功能,是一个最小的功能单位。
9.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震惊
B.文化矛盾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答案】D
【解析】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冲突不仅表现在有组织的文化运动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的根源既有民族性,更有阶级性。
10.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种
观点来自于()。
A.文化边缘主义
B.文化相对主义
C.文化中心主义
D.文化绝对主义
【答案】B
【解析】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价值,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优劣好坏之分。
11.文化反哺又称为()。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答案】C
【解析】社会化的类型有:(1)基本社会化,也称一级社会化;(2)继续社会化,也称二级社会化;(3)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4)从教化方向上可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12.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是指社会化的()。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文化因素
D.技术因素
【答案】A
【解析】生物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有异于其他的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质基础;人还有具有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杠杆。
13.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
A.调适
B.冲突
C.交换
D.模仿
【答案】C
【解析】调适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冲突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故排除A、B、D三项。
14.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个人空间是()。
A.公众距离
B.社会距离
C.亲密距离
D.个人距离
【答案】D
【解析】A项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B项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如会晤等一些交际场合)保持的距离;C项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
15.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被称为()。
A.社会资本
B.人力资本
C.经济资本
D.公共资本
【答案】A
【解析】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是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
16.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被称为()。
A.丁克家庭
B.断代家庭
C.失独家庭
D.残缺家庭
【答案】C
【解析】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
17.既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这种群体被称为()。
A.内群体
B.初级群体
C.小群体
D.次属群体
【答案】B
【解析】初级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
初级群体又称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
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都属于初级群体。
18.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突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种组织过程是()。
A.组织设计
B.组织沟通
C.组织控制
D.组织决策
【答案】C
【解析】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突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这种组织过程是组织控制。
19.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A.巴纳德
B.梅约
C.麦克雷戈
D.法约尔
【答案】D
【解析】组织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人际关系理论是在梅约和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
组织行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20.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组织管理理论是()。
A.超“Y”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Z”理论
【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组织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
21.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提出,导致集体行为发生的因素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D
【解析】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应该把集体行为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
斯梅尔瑟提出,只有在结构性助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促发性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等六个因素不断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
22.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被称为()。
A.生产政体
B.福特主义
C.压迫机制
D.后福特主义
【答案】B
【解析】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被称为福特主义。
23.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多核心理论的提出者是()。
A.伯吉斯
B.霍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