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能力评价分析
_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_

#本所成果信息#5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65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6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承担,项目主管部门为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主要协作单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广州体育学院、浙江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
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是王清、李国平、丁雪琴、冯连世、卢德明、张晓蓬、李开刚、林洪、高建和、赵炳璞。
参与该项目研究的科技人员为95人。
该项目历时近5年,于2002年12月完成,并通过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为了将这项重大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该项目负责人组织和编写了反映该研究项目主要成果的专著。
目前,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专著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70万字左右,600页,106幅插图,229个表。
该书主要内容:一、关于竞技能力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健康水平的一般和特殊医学检查与评定系统。
该研究主要为国内外运动员健康水平检查与评定研究状况,我国优秀运动员健康水平的一般和特殊医学检查与评定系统的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健康检查形体测量内容和方法,我国优秀运动员健康水平的医务监督检查方法与评定,我国优秀运动员健康水平检查的运动创伤方法与评定,我国优秀运动员健康水平检查的血、尿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内容与评定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健康水平的一般和特殊的医学检查与评定系统。
该研究还涉及该系统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等。
四、肌肉力量训练水平诊断系统。
该研究主要为肌肉力量的几个基本问题、肌肉力量的测量方法、肌肉力量训练水平测量系统的建立、肌肉力量训练水平测量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肌肉力量训练水平的诊断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肌肉力量训练水平的测量系统。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以羽毛球优秀运动员为例

2 0 1 3年 l 1月
VO1 .20 NO.6 N O V. 2 0 1 3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 的运动 员竞技能力状 态诊 断
— —
以羽 毛 球 优 秀 运 动 员 为例
卓建 南 ,尹 少丰 。
( 1 . 广东工业大 学 体育部 ,广 东 广州 摘
At hl e ic t a b i l i t y d i a g n o s i s ba s e d o n e x t e n s i o n e v a l u a io tx c e l l e nt ba dm i n t o n a t h l e t e s f o r e x a m pl e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 员进行训练和参加 比赛所具备
的专 门能力 。以能力而论 ,竞技能力 主要 由体能 、技 能、 战术能力 、 心理能力 4种基本能力所构成… 。运动 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是指在训练过程 中的特定时刻 ,
对运 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状况 的检查和评定 。运动 员竞技能力状态诊 断对制定训练 目标 、组织训练活动
Ab s t r a c t :By i n t r o d u c i n g c o r r e l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s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u s e d i n e x t e n s i o n s e t s ,t h e a u t h o r s d i d a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t h e c o mp e t i t i v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b a d mi n t o n p l a y e r s b a s e d o n t h e ma g n i t u d e o f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 a n d i f n a l l y c a r r i e d o u t a n a l y t i c a l v e r i i f c a t i o n b y u s i n g l i v i n g e x a mp l e s . Th e t h e o —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a r e c o n s i s t e n t ,i n d i c a t i n g t h a t t h i s me t h o d c a n d i a g n o s e t h e c o mp e t i t i v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e x c e l l e n t b a d mi n t o n p l a y e r s i n a q u i c k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ma n n e r . Ke y wo r d s : s p o r t s t r a i n i n g ; b a d mi n t o n; c o mp e t i t i v e a b i l i t y : ma t t e r - e l e me n t mo d e l ;e x t e n s i o n me t h o d
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诊断与评价综述

立 了体 能在 竞 技 能 力 诊 断 中处 于 决 定 必 要 作 用 , 能 和 心 理 能 技
G2 . 821 文献 标 识 码 A
关键词 : 跑运动 员; 短 竞技 能 力 ; 断 ; 价 ; 诊 评 指标 中图 分 类 号 文章编号 17 — 90 2 1 ) 1 0 5 6 1 5 5 (0 10 — 02—0 3
2 1 年 2月 01
F b 2 1 e .0 l
・
竞 技论坛 ・
短 跑 运 动 员 竞 技 能 力 诊 断 与 评 价 综 述
张恒运 , 胡跃梅 , 官宁军
( 苏 省 田径 队 , 苏 南 京 2 0 1 ) 江 江 10 4
摘 要: 竞技 能 力是 运 动 训 练 的 关键 概 念 之 一 , 动 成 绩 的 提 运
定的意义 , 据我 们观察尿 蛋 白与运 动量 、 根 强度成 正 比关 系 , 而
血 红 蛋 白 与运 动 t强 度 则 成 反 比 关 系 J 冬 训 过 程 是 体 能 储 、 。
Au h r’ d r s : r c n il e m ,Ja g u P o i c ,Na — t o S a d e s T a k a d F ed T a in s r vn e n
j g2 0 1 , hn i 1 0 4 C ia n
动 员体 能分 析 中认 为 ,0 m 跑 运 动 员 的 体 能 结 构 涉 及 形 态 、 10 机 别 是 肺 活量 / 重 、 T 体 A P—C 三 级 跳 远 、 级 跳 远 、 肢 / 高 、 P、 十 下 身 起 动 6m跑 、 0 克托 莱 指 数 、5 m 跑 、0 m跑 、 进 3 m跑 , 这 10 30 行 0 在 列 第 1 第 2和第 3位 , 素 质指 标 中 , 进 间 3 m 跑 反 映 运 动 、 在 行 0 员 途 中跑 最 大 速 度 能 力 ,O m 和 10 跑 反 映 了后 程 保 存 速 度 3 5m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理论中两个至为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切训练活动都围绕着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组织进行,所有运动员参加比赛都力求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
作为各项工作直接的期望目标,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对于整个运动训练及比赛活动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对训练和比赛效果进行科学诊断的客观标准,也是对训练和比赛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一、运动成绩释义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一)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作竞技水平。
不同项目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比赛结果的评价方法也不相同。
田径、自行车、游泳、速度滑冰、举重、射箭及射击等项目,可运用标定的计量工具予以客观的测量,通过对时间、距离、重量和环数的准确测定评价其竞技水平的高低;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和跳水等项目,由裁判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给予评分来确定该次比赛中各个选手竞技水平的高低;各种球类运动及摔跤、柔道、拳击等双方同场直接对抗性项目,则需要通过对与该专项主导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参数的综合评定来反映运动员(队)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比赛名次比赛名次是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不论哪一个运动项目,比赛结果都必须要分出名次。
在许多情况下,比赛名次的意义甚至超过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价值。
在世界性大赛中,人们追求的首先是金牌,是胜负和名次。
例如:球锦标赛决赛的结果是5:3还是3:2并不是最重要的,人们最关心的是谁是比赛的胜利者;自1972年第20届奥运会至1980年第22届奥运会,三届大赛中男子1500米决赛冠军所表现的竞技水平都不高,徘徊在3分36秒~3分39秒17之间(而同期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已从3分32秒1提高到3分31秒36),但这却丝毫无损于奥运会冠军的声誉。
竞技规则知识:体育竞技中的记分方法与规范

竞技规则知识:体育竞技中的记分方法与规范竞技规则知识:体育竞技中的记分方法与规范体育竞技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各种竞技运动不仅是人类娱乐和体验的重要方式,更是承载着彼此竞争、拼搏、进步和团队协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各种竞技运动中,记分规范不仅是公正比赛、保证竞技公正的基础,而且也是运动员评价自身竞技水平,提高竞技能力的首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体育竞技的记分方法与规范入手,展开一番讲解与分析。
一、体育竞技记分方法的分类体育竞技记分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个人竞技和团体竞技两类:1、个人竞技的记分方法个人竞技的记分方法即对每位运动员的表现进行积分,分数越高越能证明运动员的表现越出色。
个人竞技的记分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加时赛制度、对对手的评分制度和总分制度。
a、加时赛制度加时赛制度一般用于个人竞技中,当比赛双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决出胜负时,将另行增加一段时间进行必要的扩展比赛。
加时赛制度对于加强比赛的紧张感和悬念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b、对对手的评分制度对对手的评分制度是在比赛中通过评价对手的实力高低而得到积分,常见于某些评分式运动项目,如体操、柔道、跆拳道和拳击等。
c、总分制度总分制度是比较常见的记分方式,所有参赛选手将根据某些共同的规则,经过若干轮比赛后,根据总的表现得分,决定胜负归属。
2、团体竞技的记分方法团体竞技的记分方法即将运动员的表现看做整个团队的表现,根据整个团队的表现,决定胜负归属。
团体竞技的记分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瑞典赛制、比赛局数和总分制度。
a、瑞典赛制瑞典赛制是目前团体赛常用的一种记分方式,它采用以团体赛的启动积分相对位置为依据的记分方式。
比赛的积分总是随运动员获胜和输掉比赛而改变,并且在团队之间自动调整。
b、比赛局数制比赛局数制是团体竞技比赛中常用的记分方式之一,具体的做法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实力大小,以一定的局数进行比赛,经过一定的番数后达成最终的胜负归属。
c、总分制度总分制度是团队赛比较常用的一个记分方式,所有参赛团队将根据某些共同的规则,经过若干轮比赛后,根据总的表现打分,决定胜负归属。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育锻炼与竞技能力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育锻炼与竞技能力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体育锻炼正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团队意识和竞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体育锻炼与竞技能力不可忽视。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长时间的课业负担导致他们常年待在教室中,缺乏运动。
而长期以来,科学研究已证明体育锻炼对中学生身体的多个方面有益,如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发育、保持健康体重等。
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中学生的体质素质,还能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增强抵抗力,使他们更加健康和抗压能力强。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
现代社会高度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而体育锻炼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培养团队合作的平台。
通过集体训练和比赛,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锻炼中的集体概念和目标意识可以在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自律性。
最后,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竞技能力。
竞技能力是指中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实力。
通过体育锻炼,中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竞争意识和乐观积极的态度。
他们将学习到如何在竞技中承受压力、尊重对手和比赛规则等重要的价值观。
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帮助中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体育锻炼与竞技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技能力。
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应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全面发展和成长。
只有这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才能更加完善和全面。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表现与变化的规律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表现与变化的规律运动员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在特定运动项目中所展现出来的技术、体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构成、表现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赋、训练、竞争环境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规律。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非常复杂,包括技术能力、体能能力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
技术能力是指在特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所需要掌握的动作技术和战术技巧。
不同运动项目对技术的要求不同,例如足球需要掌握传球、射门等技术,游泳需要掌握不同泳姿的动作技巧。
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实践,通过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高,运动员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技术来应对竞争。
体能能力是指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能力。
不同运动项目对体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田径需要较高的耐力和速度,篮球需要较强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体能能力的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体能的提高,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的要求。
心理素质是指运动员在竞技中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素质。
竞技运动中的压力和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运动员保持专注、自信、冷静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不同的竞技环境。
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心理训练和经验积累。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表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比赛中的成绩、战术运用和对手交锋中的表现。
比赛成绩是评价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
成绩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水平和实力。
成绩的提高需要技术和体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和成熟。
战术运用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对手和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战术和策略来获取胜利的能力。
战术运用需要运动员具备对比赛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快速决策和执行的能力。
对手交锋中的表现是指运动员在与对手的交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这个方面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对对手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对手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峰前状态竞技能力评价体系

本文约定 优秀运 动员特指 国家女 子链球 队 的部 分队员 ( 计 8 共
轮 的专家调查 问卷 的统计 , 选 出专家评分 “ 重要 ” 筛 较 程度 以
上 的关键性指标 , 实现了对竞 技能力 测试 指标 的优化 。以最终
确定关键性峰前状态竞技能力 指标为竞 技能力评 价模 型内容 ,
对国家链球 队的 8名女子链 球运动员进行调研与部分测试 。
12 3 数理统计法 .. 运用 S S 1. P S 15统计软 件包对 本次 测试 所得 的数据进 行 常 规 的统计学处理 。
摘
要 : 评价 、 从 诊断与应 用的视 甭对我 国优 秀女子链球运动 员峰 前状 态竞技 能 力进 行 了研 究并构 建 了评价 体 系。研 究发现我 国
优 秀女子链球运动 员峰前状 态竞技能力 的评价指标主要为血睾酮、 抓举 、 深蹲 、 原地掷链球 、 稳定性 、 临场应 变、 自信 心等 7项指标。 通过本文研究可 以对我 国优 秀女子链球运动 员峰前状 态的竞技 能力水平进行诊 断 , 以提 高女子链球训练 的科 学化 水平 。
维普资讯
第2 第2 4卷 期 2 o 年 2月 08
山 东体 育 学院 学报
Ju a fS ad n ntueo h sclE u a o n o r lo h n o g Is tt fP yia d c t n ad S n i i
链球项 目属于快速力量性项 目, 体能是 该项 目竞技能力 的
问卷 , 优秀链球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指 标及其 权重赋 值情况进 对 行鉴定 。共发放 l , O份 回收 1 , O份 有效 回 收率 10 0 %。根据第
一
主导因素 , 体能训 练 的成 败对链 球成 绩起 着举 足轻 重 的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技能力评价分析王湛博,丁建伟摘要:竞技能力评价是一个整体性行为,竞技综合能力包括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与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分别对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和集体项目竞技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竞技能力评价具有连续性、项群同组、补偿性、开放性原则等特点,并以简单实例分析了竞技能力的定性与定量评价。
关键词:竞技能力;评价;体系运动项目比赛成绩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的竞技能力因素群决定的。
传统的“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的表现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
但是近年来随着多学科在运动训练理论中的交叉渗透,许多学者对于当前的“竞技能力”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郑念军等在其竞技能力新论中就认为:竞技能力是指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2]。
竞技能力评估是一个整体性行为,其内容应包括运动员的个人竞技能力以及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本文旨在对竞技能力评估结构进一步分析,以期能对竞技能力评估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1 竞技能力定位1.1 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运动员的个人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主要是指在参加比赛的项目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外界的一切有利因素,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表现形式一般为1≤1,摒除潜在变量的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最高为1。
表1是不同竞技能力划分的标准。
表1 竞技能力分类竞技能力竞技项目竞技实力影响拳击、摔跤、柔道、击剑、跆拳道、乒乓球(单打)运动员个人竞技能力羽毛球(单打)、网球(单打)、田径、游泳、自行车皮划艇(单人)、赛艇(单人)、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个人绝对实力体操、艺术体操(单人)、跳水(单人)、射箭、田径、举重、射击、花样滑冰(单人)、花样游泳(单人)、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速度滑雪、越野滑雪、滑板滑雪马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双打)、羽毛球(双打)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棒球、垒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皮划艇(多人)个人实力与配合帆板(双人)、赛艇、双人跳水、花样滑冰(双人)、雪车协作相关(包括冰壶、网球(双打)、花样游泳(多人)、雪橇(双人)战术运用实力)艺术体操(集体)1.2 集体项目竞技能力根据系统论可知,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系统的要素,又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当系统的要素确定之后,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对于集体攻防项目运动员就是系统的要素,而战术体系则是系统的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把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定义为由多个运动员配合而参加比赛的能力。
其内容包括个人竞技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又包括运用战术的能力,李宗浩[3]认为:直接竞技项目群存在攻防关系,决定了此类项目群存在战术要求。
而在集体项目中,战术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集体项目竞技能力表现形式为n个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一般为1+1+1+…≥n或者1+1+1+…≤n。
2 竞技能力评价特征2.1连续性整体是指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阶段。
全局是由局部构成的,但是,全局并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和组合,它统率局部,高于局部。
运动成绩是整体,竞技能力、比赛发挥、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是部分;竞技能力发展是一个整体,先天性竞技能力发展与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是部分,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是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的前奏,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是先天性竞技能力的再发展。
本文认为没有好的先天性竞技能力,即使再高的科学训练也不能取得世界优异成绩,我们知道运动员选拔正是观察青少年的先天性竞技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运动员选拔大部分有硬性指标,例如,要多高,胸围是多少等等,使得当前在一些项目选拔运动员时只注重了运动员表面现象,我们能不能研究一项可以测量运动员潜力的方法呢,这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2.1 项群同组项群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田麦久先生以及他的同事在竞技体育领域所建立的重要的基础理论。
项群理论是以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为依据,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运动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探求项目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规律。
项群理论将竞技体育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两大类。
在体能类中又有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在技能类中有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格斗对抗性五个项群。
由于项群理论将不同项目划分为同一项群,使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技术特点、评分方法等有相似之处,这样就有利于寻找同项群运动员或集体项目竞技能力发展的共同规律,有利于竞技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以项群同组进行竞技能力评价,对于竞技能力评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2竞技能力补偿性我们知道,不同项目、不同水平、不同时期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我们追求的确是比赛时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最高水平,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
刘大庆博士的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4]认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存在着某种(些)较差的素质或能力为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补偿的现象,这种现象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特征。
同时列举了李月久、李宁、童非、楼云、李小双五位自由体操世界冠军的技术风格,说明了自身优势能力是对薄弱能力的补偿。
我们某些运动项目的训练,整天在苦苦挖技术细节,训练很投入,负荷很大,训练很热闹,但成绩并没有突破,其原因可能与对运动员个体特点与项目规律认识不深有关[5]。
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理论同样适合集体项目,巴西足球队正是凭借其超强的进攻性来弥补防守能力差,但这已足够让这支球队在世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2.3 开放性原则李国强等[6]认为:充分开放是竞技能力系统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里的充分开放指的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指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续参量的役使下,子系统间的非线性作用使系统出现涨落,形成有序结构,推进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不断自组织演化。
开放既对内开放也对开放,对内开放是指运用竞技能力评价的灵活多变性,将竞技能力评价用活,而不是生搬硬套,那么中国是不是也可以培养几个博尔特呢?中国再多几个朱建华呢?;对外开放是指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就是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的跟上时代步伐,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我们的体育才会变得更强大。
3 竞技能力评价体系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先天性竞技能力与后天性竞技能力,没有好的先天性竞技能力就不能获得较高的后天性竞技能力;反之,没有后天性竞技能力提高,即使再好的运动天赋也取得不了优异的成绩,它们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
3.1 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是指对运动员先天具有的运动能力进行的评估,包括形态、机能、心理、智能等。
运动员竞技能力先天性评估依靠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统计学等多学科综合加以判断,“博尔特现象”的出现更促使运动员先天竞技能力评估成为运动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估主要针对运动员选材方面,主要从家系、父母、个人生活环境、个人形态,平时表现等方面考察评估,进行根据少年身体、体形、心肺功能指标和运动素质心理等的特点,可建议他们从事某项运动训练。
3.2 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价后天性竞技能力是先天性竞技能力的后续,主要是指在参加比赛的项目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外界的一切有利因素,取得优异成绩的能力。
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估就是对运动员自身的、外界的一切因素的评估,运动员自身的能力评估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技战术水平、心理、智能、竞技状态等的评估,外界因素评估包括对手竞技能力、比赛场地、社会条件、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等的评估。
图1竞技能力评估结构4.竞技能力评价体系实施竞技能力评价实施主要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
定性分析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当前国内预测界常用的就是两种预测方法的结合。
4.1 定性评估竞技能力定性评估主要是凭借教练员、专家的经验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的评估。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明了,容易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人员的综合分析判断,包括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人员。
通常有主观概率、体育专家、体育类推等评估方法。
4.2 定量评估竞技能力定量评估主要依据体育测量、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而进行的评估,由于定性预测主要依据主观经验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它的等级只能用等级相关来评价,较之定量预测显得不够精确。
[7]定量评估主要包括线性回归、马氏链分析法、灰色系统法、神经网络法等。
4.3 定性与定量评估结合我们在选拔运动员时,总是希望选拔一个具有较高先天性竞技能力运动员,再经过科学训练达到优秀成绩。
但是我们不能预测运动员到底有多大潜力,但是我们却可以根据先天性竞技能力加上后天性竞技能力的训练来预测达到较好成绩。
经专家评估之后的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去除潜在变量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经过科学训练之后的名次。
表2 3名男子青少年100米成绩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 1 2 3 4 5 MD S RXmax1号14 3 14″68 14″72 14″57 15″00 14″85 14″76 0.17 -1.122号14 3 14″57 14″68 14″76 14″90 14″65 14″71 0.13 -1.083号14 3 14″77 14″57 14″81 14″45 14″68 14″66 0.15 -0.6以100米运动员选拔为例,,测得数据如下表,3名具有较高先天竞技能力的男子青少年5次运动成绩,如表2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运用统计学加以处理之后,再根据定性分析,便可得知三位青少年运动成绩名次,这是最常见的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估的应用。
结束语竞技能力评价是一个整体性行为,包括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与后天性竞技能力评价,竞技能力评价具有连续性、项群同组、竞技能力补偿性、开放性原则等特点。
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当前还没有具体针对运动员先天性竞技能力发展与后天性竞技能力发展关系的具体研究,尤其在我国的弱势项目田径、篮球等方面,我们应该对于先天性与后天性竞技能力的评价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先天性竞技能力评价也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2] 郑念军等.竞技能力新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51.[3] 李宗浩.集体同场对抗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特征_核心竞技能力及其制胜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148-149.[4]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D].北京体育大学,1997,4.[5] 刘大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49.[6] 李国强等.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64.[7] 陈志强等.体育多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1):53.[8] 李瑞文等.体育多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54.[9] David S.Moore.统计学的世界[M].中信出版社,2003,512.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is a comprehensive petitive ability includes evaluation of athletic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evaluation of team events competitive ability. Through evaluating the athletic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eam events competitive ability,we believe that th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ability has continuity、the same group、compensatory and openness characteristic etc.And then ues an example to analyse the evaluation of the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fixed quantity.Keywords:competitive ability;evaluate;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