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合集下载

白朴的简介和诗词

白朴的简介和诗词

白朴的简介和诗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好词好句、名言短句、祝福语、古诗词、读后感、观后感、日记、周记、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and short sentences, blessings,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post reading feedback, post reading feedback, diaries, weekly not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白朴的简介和诗词白朴的简介和诗词(精选4篇)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

白朴的代表作有哪些白朴的个人生平简介

白朴的代表作有哪些白朴的个人生平简介

白朴的代表作有哪些白朴的个人生平简介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那么你记得白朴有哪些代表作吗?你想了解一下白朴这个诗人吗?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白朴的个人生平简介。

白朴的代表作品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着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着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白朴祛湿消肿的中医药物

白朴祛湿消肿的中医药物

白朴祛湿消肿的中医药物中医药物一直以来都在传统中医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有一种中药名为白朴,以其祛湿消肿的功效而著称。

白朴被认为可以改善湿气引起的疾病,并有效缓解肿胀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朴的特点、应用、剂量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一、白朴的特点白朴,又名白附子、白芷藷,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草本外观呈白色且质地坚硬,常见于湿润的地区。

白朴所含的有效成分包括白朴酚、白朴碱、白朴木酚等,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祛湿和消肿作用。

二、白朴的应用领域1. 湿气侵袭引起的疾病:白朴被广泛用于治疗与湿气有关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和湿气引起的疲劳等。

白朴可以通过排除体内的湿气,改善相应症状,进而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2. 消肿作用:白朴具有明显的消肿作用,常被用于治疗因肿胀引起的疾病。

例如,白朴可以减轻因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3. 调节肠胃功能:中医理论认为,湿气的积聚往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白朴被用于调节肠胃功能,缓解因湿气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三、白朴的剂量白朴的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用药指南。

药用白朴通常采用煎汤或酒炒后煮水内服,剂量一般为3-9克,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

四、白朴的潜在副作用白朴作为中草药,尽管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却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白朴具有毒性,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年幼儿童应避免使用白朴。

结论白朴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物,具有祛湿和消肿的功效。

他被广泛用于治疗与湿气有关的疾病以及消肿症状。

对于使用白朴的剂量和频率,应咨询医师的建议,并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潜在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中药治疗应与传统医学结合,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中医药所带来的益处。

中药养身白朴的消食作用与烹调技巧

中药养身白朴的消食作用与烹调技巧

中药养身白朴的消食作用与烹调技巧在中医养生领域,白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功效,尤其在消食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白朴的消食作用及其烹调技巧。

一、白朴的消食作用消食是指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

中药白朴富含挥发油、鞣质、黄酮类、苷类等成分,具有以下消食作用:1. 健脾胃:白朴能够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调整脾胃功能,提高食欲。

2. 健脾和胃:白朴可以刺激脾脏分泌的消化酶,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

3. 消胀:白朴具有收敛作用,可减少胃肠道气体的产生,缓解胃胀、腹胀等不适感。

4. 止泻:白朴含有丰富的鞣质,具有收敛作用,可缩小肠道腔内的血管,减少水分的排泄,对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二、白朴的烹调技巧为了更好地发挥白朴的消食作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烹调技巧:1. 白朴粥:将白朴研磨成粉末,加入煮粥的锅中,与大米一同煮成粥。

白朴粉的加入可以增加粥的芳香味,促进食欲,同时具有良好的消食作用。

2. 白朴蒸鱼:将白朴切成细末,撒在清蒸的鱼身上,蒸熟后,鱼肉鲜嫩可口,而白朴的消食作用可以帮助更好地消化吸收。

3. 白朴茶:将白朴研磨成细末,用开水冲泡成茶。

白朴茶具有舒缓胃肠的作用,可在饭后饮用,帮助消化消食。

4. 白朴煲汤:将白朴与猪骨或鸡骨等一同煲汤,可以增加汤的风味,同时也能使汤具备良好的消食功能。

总结白朴作为中药材,其消食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烹调技巧,可以更好地发挥白朴的消食功效。

但是,请在使用白朴前咨询专业医师或中医师,以确保安全使用。

对于想要通过中药养生的人来说,了解白朴的消食作用及烹调技巧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白朴,提升身体健康。

中国古代戏曲 元代文学白朴

中国古代戏曲 元代文学白朴

5.《梧桐雨》 剧情梗概:
楔子:谋叛。 写李隆基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不问是非,竟给
丧师失机的安禄山加官晋爵,让他镇守边境。 第一折 盟誓。写李隆基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排宴, 第二折 逃蜀。是故事的的转折点:安禄山倡乱,李隆
基仓皇逃走; 第三折 兵变。
马嵬坡陈玄礼兵谏,李隆基赐杨玉环自缢。 第四折 梦妃。李隆基退位,西宫养老,思念玉环。 他满怀愁绪,念着死去的杨玉环,对杨妃画象“把太
元代文学
白朴
一、白朴生平及创作
白朴(1226—1306)字太素,号兰谷。奥州 (山西河曲)人,后移居真定(河北正定),金 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蒙古攻金国京都汴 京,白朴跟随元好问避乱北方。元世祖统一全国 后,他徙家金陵,优游诗酒,放情山水之间。与 关、郑、马合称元曲四大家。
著杂剧十六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 上》、《东墙记》三种。清初杨反敬集其散曲三 十六首,套数四曲附于词集《天籁集》之后,其 风格绮丽婉约,当为王实甫一派。
汪 道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

《 唐
叶落时。



夕 長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

殿 》
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 梧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

雨 》
声,空阶滴到明。








4、脚色扮演: 冲末:张守珪(幽州节度使)。 净:安禄山。 正末:唐明皇。 旦:杨贵妃。 外:张九龄(宰相)。 净:李林甫(左丞相)。 外:陈玄礼(右龙武将军)。 杂:高力士、宫娥、父老。

白朴

白朴

• 古代所谓“淫奔”,是指女子未经父母许可,没 有举行正式婚礼而私自奔就,和男子结合。在封 建社会中,淫奔往往是一种自由恋爱的大胆行动, 为习俗所不容,为舆论所不许。 • 在白居易的诗中描写了一个少女与情人私奔而最 后遭遗弃的故事,其主题在诗的小序中明言为 “止淫奔”,是为道德教化而作的。
• 在白朴杂剧之前、此后,宋杂剧、金院本学多种杂剧都演绎过该 故事: • 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 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 一本,明徐渭《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宋 话本《西山一窟鬼》中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 墙头”的插词。 • 可见人们不断地改编这一故事,添加了不少情节,甚至确定了主 人公的名姓。今均无剧本存在。 • 杂剧《墙头马上》的主题,完全与白居易原诗相背,从白居易诗 “止淫奔”变成了“赞淫奔” ,具有强烈的反礼教意义,通过 李千金与裴少俊这对青年男女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肯 定了他们的合理要求,表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 •

白朴出生于具有浓厚文学气氛的家庭,少年时又随 著名诗人元好问学诗词古文,在传统的文人文学方面有 相当好的素养。在元代,他是最早以文学世家的名士身 份投身于戏剧创作的作家,选材也偏向于高雅的帝王将 相和才子佳人。P122 • 他的杂剧、散曲和词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词集 《天籁集》收词105首;流传下来的散曲有小令33首,套 数4套,附于《天籁集》后。剧作见于《录鬼簿》著录 的有15种, 主要以历史传说和爱情故事为内容。完整 留存的有《墙头马上》与《梧桐雨》两种。另有《东墙 记》经明人篡改,已非原貌。后来有人把白朴和关汉卿 的部分作品编为《丽情集》行于世。完整留存的有《墙 头马上》与《梧桐雨》两种.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白朴与关汉卿的剧作艺术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白朴与关汉卿的剧作艺术

中国古代戏剧鉴赏:白朴与关汉卿的剧作艺术中国古代戏剧历史悠久,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剧作作品。

在这些名家名作中,白朴和关汉卿是两位引人注目的剧作家。

他们的剧作艺术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而且对后来的剧作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戏剧鉴赏中的两位重要剧作家——白朴和关汉卿,并探讨他们的剧作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白朴的剧作艺术白朴是宋代著名的剧作家,他被誉为“剧中之宝”。

他的代表作品有《汉宫秋》、《江洲司马青衫湿》等。

白朴的剧作主题广泛,涉及历史、宫廷、民间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白朴的经典作品《汉宫秋》《汉宫秋》是白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以西汉时期的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宫廷内外的斗争和爱情来展现人性的善恶和权力的腐败。

该剧表现了白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在《汉宫秋》中,白朴巧妙地运用了抒情和讽刺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立体生动。

比如,通过虚构的爱情故事,他展现了皇帝与下属的恩怨情仇,彰显了权力对人性的摧残。

同时,他也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荒诞,使观众能够在欢笑中反思。

白朴的剧作风格独特,充满了古典气息。

他善于运用诗词和唱词,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使剧作更具诗意和哲理性。

在白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精湛和形式的严谨,这使得他的戏剧作品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另外,白朴还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他通过对话和行为,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写实主义的手法,使得白朴的剧作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揭示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关汉卿的剧作艺术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誉为“曲中之霸”。

他的剧作以“四大才子”为代表,其中最有名的是《窦娥冤》、《汉宫秋1》、《西华山》等。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曲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蓝本,以窦娥冤案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冤枉。

《梧桐雨》

《梧桐雨》

贰 作品分析
楔子:唐明皇昏庸无度,安禄山暗生叛心 ①唐明皇贪图享乐: (正末云)寡人唐玄宗是也。……昨寿邸杨妃,绝类嫦 娥,已命为女道士;既而取入宫中,策为贵妃,居太真 院。寡人自从太真入宫,朝歌暮宴,无有虚日。高力士, 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 ②张九龄劝谏无果: 〔正末云〕丞相,不可杀此人,留他做个白衣将领。 〔张九龄云〕陛下,此人有异相,留他必有后患。 〔正末云〕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留着怕做甚么!兀那 左右,放了他者。 ……〔张九龄云〕国舅,此人有异相,他日必乱唐室, 衣冠受祸不小。
梧桐曾目睹了“舞霓裳”的欢乐场面 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箸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 按霓裳乐。 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不见 倾城貌。
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 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 又被他惊觉了。
④与“凤凰栖梧”的传说暗合
虽有栖凤之美 而失后凋之节
贰 作品分析
第三折:明皇赐死正军心,马嵬坡下永别离 ①唐明皇背信弃义: 【风入松】止不过凤箫羯鼓间琵琶,忽剌剌板撒红牙。 假若更添个六幺花十八,那些儿是败国亡家!可知道陈 后主遭着杀伐,皆因唱《后庭花》。(旦云)妾死不足惜, 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恩爱,教妾怎生割舍? (正末云)妃子,不济事了,六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 ②杨贵妃命丧马嵬: 【鸳鸯煞】黄埃散漫悲风飒,碧云黯淡斜阳下。一程程 水绿山青,一步步剑岭巴峡。唱道感叹情多,恓惶泪洒, 早得升遐,休休却是今生罢。这个不得已的官家,哭上 逍遥玉骢马。
叁艺 术 特 色
三,幽美凄清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
四,词曲语言典雅优美,充满诗意,文 采派戏剧的代表。
五,心理描写细腻感人,具有浓厚的抒 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朴白朴(122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生平简介章培恒《中国文学史》第六编第一章第四节:白朴(1226—1306以后)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

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

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

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

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

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

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

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

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

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

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鲁。

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

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

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

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

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

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

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

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

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

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

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

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

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

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

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

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

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

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

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

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

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

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

”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

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

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着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着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白朴剧作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

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

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戏曲史上,宋、金两代已有了纯粹演故事的戏曲,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我们无从说清楚这些戏曲的情况。

元代的杂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地步,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保留下来的剧作中,可知其情节曲折,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剧中人物,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都塑造得各具个性,栩栩如生。

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

与关汉卿相比,白朴的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他不可能从社会下层提炼素材,写出象关汉卿那感天动地的《窦娥冤》。

然而,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敷演故事,因旧题,创新意,词采优美,情意深切绵长,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

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

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

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

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

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

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白朴散曲选夺锦标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

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

有庭花遗谱,弄哀音、令人嗟惜。

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

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藉。

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

对西风、谁与招魂,梦里行云消息。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犹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天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

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

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

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仙吕]寄生草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

美脸风流杀。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中吕]阳春曲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越调]天净沙* 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越调]天净沙* 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越调]天净沙*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越调]天净沙* 冬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驻马听] 吹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驻马听] 弹雪调冰弦,十指纤纤温更柔。

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

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恰似愁人消瘦。

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

[驻马听]歌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

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

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