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
应用文写作

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当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标明其中文含义。正文写作的要求:
(7) ××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同志在全省政法公安工作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及公安厅、检察院、法院党组《关于全省政法公安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同志关于当前大黑除恶斗争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的通知
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办理和答复该份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第六,语言要准确、简洁、规范。
公文中的数字: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正文层次标识方法:
第一层用“一、”“二、”“三、”……
第二层用“(一)”“(二)”“(三)”……
主题词。主题词是确切表达公文主题和归属类别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文件信息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信息符号。因为按照区局文件精神,从今年开始系统内部行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因为全区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已开通,标注主题词已没有必要。但向系统外行文仍然要标注。注意:一份文件的标引,一般不超过6个主题词。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部分组成。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签发人。签发人是指代表发文机关核准、制发该公文的负责人,是公文生效的具体责任者。上行文(包括上报的“请示”“意见”“报告”)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红色反线是一条较粗的通栏红线,位于“发文字号”与文件主体部分的“标题”之间,把文件头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开。一般政府机关公文用一条通栏红线,党的机关文件在通栏红线正中加一颗红五星做标志。
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应用文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从总体角度说,它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一门学问。
在学校教育中,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写作活动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写作主体——作者;写作客体——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包括精神客体);写作本体(或称载体)——文本;写作受体——接受和作用对象即读者。
这四个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写作系统。
应用文写作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实用性应用文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例如:经济活动要写分析报告,要写经济合同;法律行为要写起诉状、答辩状;礼仪活动要写请柬、祝贺信、贺电,死了人要发布消息要写讣告,开追悼会要写悼词,婚丧喜庆要在门框张贴对联;开会要发通知,有重要事项请求上级答复批准要写请求。
总之,为了办某件事,解决某个问题,交流某项经验,疏通某一情感,达成某种协议,都必须选择适合表达的具体文种,讲求实效。
可以说,每种文体都体现出很强的实用价值。
应用文不是供人审美、供人欣赏玩味,更不是供文人骚客比试高下的文体,而是供人实践运用,达成一定功利目的的文体。
(二)真实性应用文要求作者严格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决不允许虚构和凭空想象。
真实性是应用文体写作的生命之所在。
只有真实地向社会各方面传递各种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它的文体价值才会有效地实现,否则就会失真,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危害。
(三)针对性应用文写作有着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它是为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因此,它有着明确的特定接受对象,有强烈的针对色彩。
从文种选择、格式安排到语词的运用,都要针对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而有所选择与取舍。
(四)时效性时效性包括应用文的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限性三层含义。
所谓时代性,是说它要与现实紧密结合,紧跟时代、适应时代的变化与需求。
所谓及时性,是说它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写作任务,延期则会影响作用的发挥,甚至贻误工作。
应用文写作概述

应用文写作概述应用文写作概述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概念、分类;应用文的作用和写作要求。
掌握: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重点掌握:主旨、材料、结构的概念,写作要求;应用文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方式;叙述、说明、议论的表达方法;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一、重难点内容提示(一)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应用文写作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
1.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某种固定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体。
2.应用文的特点(1)文体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应用文无论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实用”是应用文最重要的特点,文中不仅要摆出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且要明确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意见、办法,直接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
实用性是判断应用文好坏的价值尺度。
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写作的时效性上。
延误时间,时过境迁,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2)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办什么事用什么文种,有大体的规定,不能乱用。
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文种在写法上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随意变更。
(3)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内容的真实确凿,实事求是。
应用文是管理工作的工具,要为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文中所写的数据、材料等,要真实、准确;所发布、传达的上级指示精神是确切,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否则作者将承担一定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语言的简明性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语言上尽量简洁、明确。
应用文是办事的,简洁,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明确,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应用文要避免使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形容词和不适宜的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
(二)应用文的分类1.公务文书公务文书,简称公文。
人们通常说的公务文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公文指法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文书材料。
应用文写作

产的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 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有什么不同? 答:一: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 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即可填写有关 项目,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这种合同多用于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往来,如 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等。 二:非格式条款是将双方当事人协商好的合同内容写成条款,条款内容 完全根据双方需要而定。这种体式适用于非常规性经济活动往来,如技 术合同、赠予合同等。 协议书与合同的区别 答:(1)涉及的项目不同。协议书涉及的项目比较广泛,除合同涉及 的经济生活方面的项目外,还常涉及到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项 目。 (2)内容的表述要求不同。合同的条款要订得十分具体详尽,以便于 执行。而有的协议书只对某些问题或事项做出原则、概括性的规定,起 到意向的作用。 (3)文体的功能的不同。协议书的功能比较灵活多样,可作为正式合 同的“前奏”;也可作为已订合同的补充或修改;如果协议书的条款已 具备双方权利义务的明确规定,还可以直接作为合同来使用。而合同则 比较严谨单一,使用起来比较正式。 (4)时间得有效性不同。从时效看,合同的时效性一般不大长,标的 完成,合同的效力自然消失。而协议书的有效时间有的则比较长, 如“子女过继协议”“收养协议”“赡养协议”。 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有什么作用 答: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人员认识和总结经济活动规律的一 种手段,是进行科学管理,避免瞎指挥,指导和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 济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的一项重 要工作。“分析好,大有益”。经常写这种报告,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 水平,有助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有助于宏观经济 决策及有关部门制定知道性计划。 抄送机关与主送机关有什么关系? 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下 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 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下行文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 关,左空1字格用4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 号后的抄送单位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单位后标句号。标注按上级、平 级、下级和党、政、军、群的顺序,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
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是指应用文的写作活动,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写作形式。
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公文、信函、报告、计划、总结、合同、章程、新闻稿等。
这些应用文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写的,例如传达信息、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等。
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格式和规范,其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具体,表达方式也不同于文学作品或学术论文。
应用文写作需要按照特定的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写作,例如使用平实、直白的语言,避免使用修辞手法等文学性语言。
应用文写作在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规范,例如政府公文有固定的格式和用语,商业合同有明确的条款和用语等。
因此,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文体和用语,以确保文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应用文写作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写作形式,需要按照特定的格式和规范进行写作,以确保文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五、应用文的功用
1、法规、准绳功用;
2、联系、协调功用; 3、凭证、依据功用。
六、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1、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2、学会积累素材,特别要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搜集材料、整理 资料的能力; 3、多阅读那些优异的应用文,提高相关的技巧; 4、反复进行写作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写作的能力。
可概括为四句话: 经国之业,立言之要, 交际之需,文明之魂。
三、应用文的分类
(一)通用类: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 1、行政公文类: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 规定的文种。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使职权、办 理公务所使用的法定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 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 纪要等。 2、通用事务类:包括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报告、 简报、计划、规章制度和会议材料等。 3、个人事务类:如日记、读书笔记及各类信函等。
启功墓志铭(自撰)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 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面微 圆,皮不厚。瘫趋左,派曾右。妻已亡, 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 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生平,谥日 陋。身与名,一齐臭。
(1977年作)
△卓文君致司马相如的诗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 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 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 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 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 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 已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 筝线儿断,咳,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 我作男。
应用文写作(概论)

二、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 应用文作为一种文体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写法相比较,除具有一定 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一般来说,从小学到中学,学生 写的大都是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情节 起伏,采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多样的抒情等。但这些作文的写 法,不能套用到应用文的写作中去。一个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很好, 应用文不一定能写好,这就需要了解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特点,才 能写好应用文。应用文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确
• 正确的思想,要通过准确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各种文体对语言文 字的要求不尽相同。应用文由于它的特殊作用,在文字表达方面, 要求有节制,有分寸,做到准确、鲜明。同时要求不写错字、别 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面也要求清楚美观,不乱涂乱改,潦 草马虎。
2. 简洁
• 应用文的务实功能决定了它的篇幅一般较短,要写得简明扼要。用最少 的文字,准确、严密地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应用文写作文学百科

应用文写作文学百科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的两种重要写作形式。
1、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写作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活动,而实用写作是以适合社会实用性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具有实作性、规范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2、文学写作是写作者主动创作,而应用文写作有很强的被动性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采取换位思维的方式,主动地站在所代言的组织的角度和立场上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和主张。
3、写作者在写作构思中,既要对实际工作有清晰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还有对宏观政策的透彻理解和贯彻落实;既要能够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问题,还要能够做到胸怀全局统筹合理安排;既要善于准确把握领导者个人语言特点和思维习惯,还要兼顾上级要求和写作规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写作百度百科——应用文区别主要有三类:性质上实用与审美的区别;格式上规范与创造的区别;主题上鲜明与朦胧的区别。
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详细的区别介绍如下: 1,性质:实用与审美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有明确的实用性,文章内容往往出于某种事务性的需要,将所要传达的信息形诸书面形式,追求文章的实用性和功效性,缺乏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能称为应用文。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对自然、宇宙、人生和社会的体证和感受,源于作家的心灵在特定时空里的遨游和倘佯与其精神在特定情境中的呼吸和腾升。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写作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活动,而实用写作是以适合社会实用性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具有实作性、规范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2,格式:规范与创造文学写作是写作者主动创作,而应用文写作有很强的被动性的特点。
应用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采取换位思维的方式,主动地站在所代言的组织的角度和立场上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和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2 应用文:答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文书:是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
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资料。
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资料等。
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
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代言作者:是指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文本:是对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的同篇文书的区分。
应用文的文本:是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
审核:主要是对文稿的审查。
审核包括部门领导或职能部门业务审核和发文机关办公厅审核两个环节,后者是文稿审核的主体。
签发:是机关负责人从法律上对文稿的最后认定。
公文文稿一经签发,从文字表达的过程来讲就基本完成,签发是公文物化过程的最后手续。
复核:是发文机关办公厅在文稿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再次审核。
文种:是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划分为若干种,并为每种公文规定固定的名称,即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批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批复、转发的一种特有的文书处理形式。
转发:是对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文书的处理形式。
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是一种对内发文的特定形式。
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本中的各自位置,包括公文的用纸、留白等。
命令:属于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命令的分类:命令常用的可分为颁布性命令、事项性命令、任免性命令、嘉奖命令、批准或授衔的授予令等五类。
决议:决议属于党的公文,适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议的分类:指挥类决议和批准类决议。
决定:是领导机关用来对某些重大行动、重要事项作出安排、规范和决策,奖惩有关单位及个人,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一种具有领导性和规定性的公文。
决定的分类:知照性决定;指挥性决定;奖惩性决定;事项性决定。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知的分类:分为会议通知;工作通知;批转类通知;印发类通知和发布性通知五类。
工作通知可分为部署性通知、周知性通知、任免通知;批转类通知分为批转、转发通知。
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可分为:建议性意见;直发性意见;呈转性意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 公告:公告是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一种具有告知性的公文。
26 公告的分类:分为: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告;2,专门事项公告;3,法定事项公告4,裁判公告27 通告:是行政机关、司法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一部分范围内的公众公布应当周知的情况、应当注意的问题、应当遵守的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28 通告的分类:可分为,法规性通告;事项性通告两种。
29 公报:公报是一种广泛告知性的文书,是党政机关用来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重要决定和各种综合性统计事项的一种知照性公文。
30 公报的分类:1,决定性公报;2,事项性公报;3,统计性公报31 纪要:国际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会议记录、会议文件及其他有关会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而制发的一种用来记录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传达会议精神,要求收文单位遵守、执行、周知的公文,称为会议纪要。
32 纪要的分类:一是日常办公会议纪要;二是专题性或专业性会议纪要;又分为1,决议性会议纪要,2,情况性会议纪要,3,消息性会议纪要。
33 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请求批示、批准的上行公文。
34 请示的分类:求复性请示和求转性请示。
35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36 报告的分类:按照报告的写作范围分有综合性报告和专题性报告,按照报告的时间分有年度、季度、月度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报告的内容分有工作报告、情况报告、报送物件的报告和回复报告。
37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审议事项。
38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回复、处理下级机关请求原则和请求事项的一种具有答复和批示性的下行公文。
39 批复的分类:事项性批复或政策性批复两种。
40 通报:上级机关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或者向下级机关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的公文,称为通报。
41 通报的分类:从通报的作用和使用范围分可分为:情况通报、表彰通报、批评通报、部署通报;从写作方法上可分为:直述性通报、转述性通报。
42 函:函是机关单位之间用来商洽工作、询问和回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一种具有商讨性和往来性的公文。
43 函的分类:问函、复函、报请函。
44 事务文书:事务文书也称机关常用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物时用以沟通信息、指导工作、探讨问题的公务文书。
45 事务文书的分类:规约类、计划类、总结类、信息类、讲话类、记录类。
46 规约类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类组织机构用以规范工作、指导人们言行的具有法规性、约束力的公文。
47 条例:是党委、人大、政府及有关特定部门,依据法律或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制发的,,用以对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活动进行规定,或对党的组织工作、活动及行为作出规范的,全面系统、长期有效的法规性文体,它还可以政策法律和法令的补充或辅助性说明。
48 规定:是党和国家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的,,对特定范49505152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676869707172 围内的具体工作或某方面的事务、活动提出具体执行意见或约束管理措施的规范性文书。
办法:是行政机关为贯彻某一法令或者做好某方面工作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指挥性的法规性文书。
章程:是一个党派、团体为保证其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系统阐明组织性质、宗旨。
成员权利义务、准则及组织构成,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
细则:是有关机关为实施某一法规而制定的详细、具体的法规性公文。
准则:是各党派、团体或某些单位制定的内部成员言论和行动所依据的标准和原则。
守则:守则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某些单位制定的要求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规则: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行为准则作出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书。
计划类文书: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生活制定要求、目标、实施步骤和完成期限的一类文书。
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并带有战略性和发展性的计划,是蓝图似的,富有理想性和鼓动性的计划。
纲要:是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作出的长远部署。
计划:是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措施作出设计安排的事务性公文。
实施方案:是领导机关围绕某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制定的全面、具体而又明确的决策性方案。
实施方案的作用:1,开展工作的指南,;2,督促检查的依据。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限内的工作目的、任务、经过、方式方法等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从而了解工作的全面情况,肯定成绩,发新问题,将经验与教训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条理化、理论化后形成的文字资料。
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聘用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为接受考核、监督,就自己履行岗位职则的情况,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回顾和评估而写的,向主管部门或代表群体进行陈述汇报的书面报告。
信息类文书: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用来搜集、汇报、传达信息材料的文书,是上级与下级、单位内外交流联系、保证信息通畅的重要工具。
调查报告: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书面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文体。
简报:简报就是简要的情况报道,它是一种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的简短、灵活的行政事务文书。
简报按语:是发文单位对简报所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的倾向性意见,帮助读者加深对简报的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汇报材料:是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呈报某项工作进展情况或某项政策、法令、指示等贯彻执行的文书。
讲话类文书:是人们在各种场合发言时所依据或事后整理而成的文稿。
讲话稿:是指各级领导、代表,在会议上宣讲的文稿,宣传传达政策、表明态度立场总结计划工作的重要手段。
开幕词:是指重要的大中型会议开始时主要领导人所做的报告。
主要内容是阐述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要求,或对会议的成功表示祝愿。
闭幕词:是会议结束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全体会代表所作的总结性讲话。
73 记录类文书:是在公务活动中如实的记载有关情况、活动、言论的纪实性文书。
74 会议记录:是如记录会议的基本情况以及会议的议程、报告、发言、讲话、决定、决议的一种记录性文书。
75 接待记录:是在接待其他人员、人民群众来访时,对相关情况给以记载形成的文书,机关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时也会形成这种文书。
76 大事记: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记载自己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性文体。
77 私务文书: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或也与精神生活需要,处理各种事物时使用的具有习惯格式的应用文体,通常也叫日常应用文。
78 合同:是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就某项事务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后,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记载,以便共同信守的实用文书。
79 经济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关系的协议。
80 协议:是指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的一种具有政治、经济或其他关系的契约。
81 意向书:是国家、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协商性文书。
82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83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的意思表示。
84 标的:是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