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1
临床流行病学绪论

(二)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 1982年在美国洛氏基金会卫生科学部前主
任Kerr White和Scott Halstead等的发起 和支持下,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INCLEN)。
放血疗法曾作为灵丹妙药用了几百年
乳房切除用于孕妇子痫所致的惊厥
Beta胡萝卜素用于预防心脏病
维他命E用于预防肺癌
怎样解决???
怎样进行科学的疗效评价-临床试验 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对比 对比条件相同
盲法比较
随机临床试验
治疗组 随访
源 人 群
合 格 者
对照组
随访
不 合 格 者
愿意参 随机分配 加者 不愿意 参加者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一)疾病诊断
为什么评价医学诊断很重要?
– 新的检查和化验方法与技术不断出现
– 对检查、化验的依赖性明显增加 – 无临床指征的检查项目增加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一)疾病诊断
要求:
• 临床医师建立诊断概率的观念
•
•
合理选择诊断试验或试验的组合
各个检查对诊断的贡献
• • • • • • •
2临床流行病学是一个以临床医生为主体的科 学实践过程 临床医生在自己的临床诊治实践中,不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将所得的研究结 果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
3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患者和患者群体 4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 性 强调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测量来排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 :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
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RCT:随机对照试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5.盲法: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6.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X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
一般为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
特定X 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7. RR (relative risk):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8.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0~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
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效果的负向效应(negative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
缺点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risk factor)或),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护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一、绪论(一)单选题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B )A.人群筛查 B.对比分析 C.普查 D.抽样调查2.流行病学研究是从:( B )A.个体水平研究疾病B.群体水平研究疾病C.分子水平研究疾病 D.细胞水平研究疾病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哪项不对:( D )A.传染病 B.健康 C.精神性疾病 D.不包括车祸及意外伤害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D )A.疾病、健康 B.疾病 C.健康D.疾病、伤害、健康5.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B )A.病人个体 B.全人群 C.病人群体 D.健康人群6.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 C )A.病人群体 B.非病人群体 C.一定范围内的群体D.全人类7.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B )A.流行病学是医学的一门方法学B.流行病学的前身是传染病学C.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D.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8.以下哪项不包括在流行病学用途之中:( C )A.病因的探索 B.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C.临床观察 D.人群患病情况分析二、1、最能反映某地人群死亡实际情况的是:( A )A.死亡率 B.死亡比 C.病死率 D.标化死亡比2、某医生调查发现,甲县的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的比例最大,占40%,而乙县死亡者中心血管病占第3位,仅占25%。
该医生认为甲县人死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大于乙县人。
( B )A.此结论正确B.此结论不正确,因为这不是率的比较C.此结论不正确,因为没能设立对照组D.此结论不正确,因为它是描述性研究,不能下结论3、某市某区1999年总平均人口为20万,该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34人,其中治愈501例,死亡75例。
而在1999年底时结核病临床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患者为l742人.请问该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C )A.1742/10万 B.871/10万C.542/10万 1084/20万 D.1200/10万4、发病率与患病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C )A.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B.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C.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D.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5、描述疾病在一年中的流行规律,宜用哪个述语:( C )A.暴发 B.流行 C.季节性D.长期趋势6、分析暴发的流行过程中,病例的时间分布资料时,应选择:( B)A.直条图B.直方图 C.多边图 D.算术尺度曲线7.各年龄组疾病多发无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B )A.病后有巩固免疫力 B.病后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不巩固C.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 D.致病因子需积累到一定程度,且潜伏期又相当长9.下列哪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引起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B )A.流行强度多为散发 B.有严格的季节性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多发 D.无明显职业特征10.某医生对某院1990~2000年来院就诊乙型肝炎病人中丁型肝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该研究属于:( D )A.横断面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D.描述性研究11.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 B )A.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 D.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12.在一次食物中毒中,共有200人用餐,其中有80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临床流行病学(1章)

6、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主编 王家 良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1,(第二版) 7、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黄悦勤;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2 8、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王家良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部规划教材)2004.(第二版) 9、流行病学 主编 李立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 (第五版) 10、流行病学 主编 蓝绍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11、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主编 林果为、沈福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3第二版
2012-10-22 practice 4
第一 章 临床流行病学概论
• 第一节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一、国际
• 临床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John Paul 将现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医学社 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上碰到的问题。 是研究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方法学,从而深化了对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宏观认识,提高对疾病诊断和 治疗水平。 临床流行病学的精华“设计、测量、评价” 简称“DME”
床边流行病学
2012-10-22 practice 13
临床流行病学常研究的问题
项目 *正常/不正常 疾病诊断 疾病频率 危险因子 预 后 研究的问题 是病人?是正常人?正常范围? 诊断方法和手段的真实性、可靠性如何? 该病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多少?常见,不常见? 分布? 有那些因素与疾病发生有联系?其危险度的估 计? 疾病发生的结局?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存活的可 能性大小?
2012-10-22
practice
5
• 1970-80‘s(对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有贡献的几位学者) –Sackett DL –Feinstein AR –Fletcher RH
临床流行病学dme名词解释

临床流行病学dme名词解释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疾病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DME是Diabetic
Macular Edema(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缩写,是一种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视网膜并发症
之一,它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黄斑部水肿,导致视网膜中央区域的
视力丧失。
临床流行病学对于研究DME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临床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研究DME的发病率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该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流行程度,有助于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
此外,临床流行病学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DME的危险因素,例
如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从而提供预防和干预的
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流行病学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DME
的临床特征,包括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选择等,从而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通过对DME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促
进医学进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临床流行病学在研究DME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临床流行病学

第一章绪论一,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以病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临床医学中的诊断,筛检,治疗,预后以及病因等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科学,其核心内容是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二,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选择):1,群体性特征2,对比性特征3统计学特征4,整合性特征5,社会性特征6,发展性特征三,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四,临床流行病学对临床医学的作用和价值:1,为临床科研提供科学的方法学;2,促进临床循证医学实践,提高医疗水平;3,服务于医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第二章疾病负担与临床研究重点的确定一,疾病负担:是指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对健康和(或)经济,资源方面的损害。
二,疾病负担的特点:1,健康是一个复杂而又抽象的生物学现象,其结局是多维的;2,不同时期研究疾病负担的思路和使用的方法,指标有所不同;3,不同年龄组的人群疾病谱不同,所以疾病负担也有较大的差异三,研究疾病负担的意义:1,从社会宏观角度研究疾病负担,可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是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的基础。
同时可以帮助我们针对受损害的目标人群,进行社区诊断,确定包括医疗和预防在内的卫生服务重点;2,疾病负担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在医疗实践和卫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3,对疾病负担的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疾病对人群的危害程度和规律,借此用于评价器危害性;4,可为卫生干预,卫生规划,卫生部门病假及卫生计划,提供一个可比较的科学测量标准四,疾病负担测量的指标:1,发病指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分子是一定期间内某一人群中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同一人群的总人口数,实际工作中分母多用该集团该时间内的平均人口。
罹患率: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
而临床流行病学则是将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应用和挑战。
1. 概念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
它的目标是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影响因素,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2.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疾病预防和控制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病学可以提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策略和建议。
例如,针对某一地区流行的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可以确定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卫生教育、推行疫苗接种等。
2.2 临床决策支持临床流行病学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依据,辅助临床决策。
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医师制定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2.3 药物安全性评价临床流行病学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观察大规模人群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流行病学可以检测药物的潜在风险和不良事件,提供科学依据,以支持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管。
2.4 健康政策制定临床流行病学可以为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人群中的健康问题和需求,临床流行病学可以识别并量化疾病的健康负担,帮助制定合理的健康政策和资源分配。
3. 挑战临床流行病学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3.1 数据收集和分析临床流行病学需要大规模的数据来支持研究,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工作。
研究者需要收集临床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患者相关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3.2 研究设计和伦理问题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样本选择、研究时程和结果评价等。
同时,研究中涉及到人体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需要严格遵守研究伦理和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临床流行病学的学科发展和现状
1.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1938年 美国耶鲁大学John Paul 教授 临床流行病学
70年代末-80年代初 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1982年 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 (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pidemiology
network, INCLEN) – 培养高级临床流行病 学人才
6. 研究的可行性报告
7. 要预测研究的效果和效益
8. 伦理问题
9. 经济支持
35
四. 立题研究的评价标准
1. 研究的课题是否属于国家或地区确定的影响人 群健康的重要问题?
2. 研究课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否确切 ? 3. 是否掌握了研究课题所涉及的最新研究信息 ?
4. 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 5. 研究课题执行时的可行性如何?
早期、准确诊断
缺乏
题
缺乏
与
有效的、特异性的预防
立
有效、安全的治疗 卫生经济学研究
缺乏
题
研
缺乏
究
缺乏
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34
三. 立题研究的重要条件
1. 充分地掌握研究课题的最新、最佳信息
2. 研究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 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方法要科学可行 4. 干预措施应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5. 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来源和数量要求
6. 预期效果的估价
7. 医德如何?
36
课题的来源:
1. 国家级课题
• 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 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2. 部、省级科研课题基金
• 卫生部医学科研基金 • 青年科学基金 • 省科委、卫生厅科研课题基金
3. 委托课题
4. 自选课题
37
第二节 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2
三. 盲法原则
类型:
单盲 (single blind) 双盲 (double blind) 三盲 (triple blind)
研究对象、试验执行者和资料分析者中的一个、 两个或三个都不知晓实验分组和接受处理措施 情况。
43
四. 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 多次研究或多次观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21
五. 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
设计、测量与评价(DME)
22
(一)设计(Design)
包括的内容:
• 确定科研目的和假设 • 确定研究设计方案 • 确定研究因素 • 确定研究对象 • 确定效应指标 • 确定资料分析方法
• 研究预期结果 • 经费预算 • 质量控制
23
(二)测量(Measurement )
用定量的方法来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 包括:
• 测量指标的选择 • 测量方法的选择 • 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
24
(三)评价 (Evaluation)
- DME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内容包括: • 有效性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validity)、可靠性 (reliability)、实用性(applicability) • 经济学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
INCLEN的第二期项目:(90年代初至今) 宗旨: 在最可靠的临床依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的基础上, 促进临床医学实践, 从而改善人民健 康.
14
2. 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的建立和发展
1980年, 在Rockefeller基金会资助下,有4位专家 在英国接受了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1983年, 13所部属院校接受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即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 DME)培训项目 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 和广州中医 学院建立了3个国家级DME培训中心
13
INCLEN的第一期项目: 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了5个国际
临床流行病学资源和培训中心(clinical
epidemiology resource and training center, CERTC); 在22个国家建立了临床流行病学单 位(clinical epidemiology unit, CUT);出版发行 <<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学 术会议.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版)
黄悦勤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詹思延主编 《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王吉耀主编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4
2006.11
5
2012.11.12
6
2013.10.27
7
2014.11.5
8
2013.10.27
临床科研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 学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 果, 改善预后和探讨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
国家863 / 973计划 , “十五”攻关,“十一五科 技支撑”课题
30
2. 分析健康状况
• 疾病别死因分析 • 疾病负担分析 • 对卫生服务系统的分析 • 对医学研究系统状况的分析
39
二. 对照原则
1. 设立对照组的意义:
处理组: 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
非处理因素
处理效应+非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 通过对照去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 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 • 科学地评价药物疗效或措施效果 • 确定治疗的毒副反应的正确方法
40
2. 对照的类型
(1) 按照对照的选择方法分: 同期随机对照 (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 非随机同期对照 (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 系统综述 • Meta分析(定量综述) • 临床经济学评价
27
七. 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 研究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的疾病 • 培训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 促进循证医学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28
第二章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29
第一节 临床科研选题与立题的原则和方法
一. 如何确定临床研究的重点
1. 明确研究目的,成立研究重点设定的专家小组
9
2014.11.5
10
第一讲 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 绪论(第1章)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第2、3、6章) • 常用测量指标(第12章)
11
第一章 绪论
一.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 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采用近代流行 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 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临床医学问题(病因、诊 断、治疗、预后等)的一门方法学。
2014.09, 浙江省首届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 术会议(建德)
17
三. 临床流行病学的特点
1. 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 2. 研究对象群体的特点 3. 方法学的特点
18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
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学基础
19
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2014级研究生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
温州医学院环境公共卫生学院
杨新军
1
课程安排:
总学时: 32学时 (8次课)
考试: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占80%) 文献评价(占20%)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问答、分析题
2
总的内容安排:
第一讲 总论(概念、选题、设计、常用指标)
—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
临床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 流行病学的分支
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的关系
— 医学研究的方法学
20
四. 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探讨病因及危险因素
• 疾病诊断研究与评价
• 疗效分析与评价
• 疾病预后的研究与评价
• 临床决策分析
• 临床经济学评价
• 生命质量评价
• 循证医学
47
四、伦理审查的内容
• 风险/预期受益分析 • 知情 • 同意 • 受试者选择 • 安全措施 • 关于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的研究计划 • 研究设计、方法 • 其他相关识别信息
48
五、临床研究的伦理管理
临床研究入口的伦理管理: 基金项目申请要有伦理审查报告
临床研究出口的伦理管理: 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伦理管理 科研成果申报中的伦理管理
16
2006.06, 第九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上海)
2008.06, 第十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北京)
2010.07, 第十一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烟台)
2012.11, 第十二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 议 (北京)
2014.08, 第十三次全国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 (济南)
第二讲 常用研究方法(描述、分析研究)
第三讲 常用研究方法(试验研究、疗效分析)
第四讲 诊断、筛检试验评价、文献评价
第五讲 预后分析、生命质量评价
第六讲 临床经济学评价
第七讲 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
第八讲 临床研究资料收集、统计方法的选择和
错误分析
3
参考书
王家良主编 《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 随机化原则 • 对照原则 • 盲法原则 • 重复原则
38
一.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 (randomization )是临床科研的重要方法 和基本原则之一, 能最有效地控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