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5.6.1:基本 RIP 配置

合集下载

实验五 动态路由(RIP、单区域OSPF 配置)

实验五 动态路由(RIP、单区域OSPF 配置)

实验五动态路由(RIP、单区域OSPF 配置)
****注意:本实验报告要求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每小组出具一份电子文档***** 班级:小组:成员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对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熟悉和掌握对路由器的端口配置。

3、熟悉和掌握RIP、单区域OSPF 配置动态路由配置。

4、不连续网络RIP、单区域OSPF 配置实验设计与配置
二、实验环境
1、PC机,windows环境,超级终端、Telnet程序
2、实验室Pack一组
3、配置线、网线(直通)等
4、实验拓扑图(实验小组自定义,下图为参考图)
三、实验内容
0、路由器基本配置
1、RIP动态路由配置/单区域OSPF 配置
每台路由器中Show路由表
2、全网互ping。

四、实验步骤
0、路由器基本配置
1、RIP动态路由配置/单区域OSPF 配置
每台路由器中Show路由表
2、全网互ping。

五、实验结果分析(可围绕下面方面进行)
1、出现的问题分析
2、实验改进性分析。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报告
【实验问题】
1.RIP,IGRP,EIGRP三种路由协议有什么不同?各协议分别适用应用在什么网络?
答:不同种类的路由协议。RIP和IGR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距离矢量协议;EIGRP主要是连接状态协议。配置RIP动态路由协议是通用的路由协议,而IGRP,EIGRP是CISCO专用的路由协议。
【实验心得和体会】
2.配置路由器r2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2
3)配置s0接口
[r2]interface s0
[r2-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2-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了解了RIP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它的基本作用,适用于小型的同类网络,它以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作为唯一的度量标准,从实验的错误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验中体会到知识的无穷,从实践中学到了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配置路由器r1
1)清空路由器原有配置
[Router]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Router]reboot
2)更改路由器名称
[Router]sysname r1
3)配置s0接口
[r1]interface s0
[r1-serial0]link-protocol ppp
[r1-serial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实验五 RIP的配置和应用

实验五 RIP的配置和应用

实验五RIP的设置实验序号:05 实验项目名称:RIP的设置(3)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三层交换机Switch-L3的路由配置信息。

Switch-L3#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Vlan10R 10.0.0.0/8 [120/2] via 192.168.1.2, 00:00:03, FastEthernet0/1 (表示已学习到的到10.10.1.0网段的RIP路由,其中系统按默认的子网划分来显示)R 192.168.0.0/24 [120/1] via 192.168.1.2, 00:00:03, FastEthernet0/1 (表示已学习到的到192.168.0.0网段的RIP路由,其中系统按默认的子网划分来显示)192.168.1.0/30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92.168.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4)使用show ip route rip命令显示路由器Router-A的路由配置信息。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1. RIP路由协议简介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用于在小型网络中动态交换路由信息。

RIP通过广播更新路由表,支持最多15个跳数的路由,并使用跳数作为路径选择的度量。

RIP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 配置RIP路由协议2.1 确认网络拓扑在开始配置RIP路由协议之前,需要先确认网络拓扑。

了解网络中存在的子网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2 启用RIP路由协议配置RIP路由协议的第一步是启用协议。

在路由器上使用如下命令启用RIP路由协议:Router(config)# router rip2.3 添加网络到RIP协议接下来,需要将网络添加到RIP路由协议中。

使用以下命令将网络添加到RIP协议: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_address>其中,<network_address>是需要添加的网络地址。

可以使用通配符来指定多个网络。

2.4 配置其他参数除了添加网络之外,还可以配置其他参数来优化RIP路由协议的性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配置参数:•版本选择: RIP有两个版本,RIP v1和RIP v2。

RIP v1仅支持IPv4,而RIP v2则支持IPv4和IPv6。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选择RIP的版本:Router(config-router)# version {1 | 2}•跳数限制: 默认情况下,RIP最大支持15个跳数。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修改跳数限制:Router(config-router)# maximum-path <number>•路由定时器: RIP使用路由定时器来控制路由更新的频率。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调整路由定时器的值:Router(config-router)# timers basic <update_interval> <i nvalid_interval> <holddown_interval>3.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基于距离向量算法。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小型网络中。

RIP基于Bellman-Ford算法,使用距离作为路由选择的标准,根据每个路由器所知道的离开该路由器的最小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

RIP协议的基本配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启用RIP协议在进行RIP协议配置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路由器上已经启用了RIP协议。

可以使用“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当前路由器是否启用了RIP协议。

2.配置RIP路由器IDRIP协议中的路由器ID是一个16位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路由器。

配置RIP路由器ID可以使用“router rip”命令,然后使用“router-id”命令配置路由器ID。

3.配置RIP网络RIP协议使用网络地址来标识网络,因此需要配置RIP协议所在的网络。

使用“network”命令配置RIP网络。

例如,要将一个网络地址192.168.1.0/24添加到RIP路由表中,则可以使用“network192.168.1.0”命令。

4.配置RIP版本RIP协议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RIPv1只支持IPv4,而RIPv2不仅支持IPv4,还支持更多高级功能,如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和认证等。

可以使用“version”命令配置RIP版本。

例如,要将RIP版本配置为RIPv2,则可以使用“version 2”命令。

5.配置RIP路由过滤有时,我们需要限制RIP路由的传播,可以使用路由过滤来实现。

可以使用“distribute-list”命令配置RIP路由的传播策略。

例如,要从RIP路由表中排除特定的网络地址,则可以使用“distribute-list out”命令。

6.配置RIP路由的默认跳数RIP协议中,路由的跳数是选择路由的重要指标。

默认情况下,每个RIP路由器在将路由信息传播给邻居时,将跳数加1,直到达到最大跳数。

rip路由配置实验

rip路由配置实验

实验5 rip路由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2.掌握路由器的IP配置,命名配置和串口配置;3.掌握rip路由协议及其配置。

图1-1测试静态、缺省路由拓扑图二、实验步骤1、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绘制实验拓扑图,绘制好的拓扑图如图1-2所示。

2、绘制过程中注意,按照“够用为度”的原则,选择2610作为路由器型号。

同时,在给两台路由器间布线时要选择点到点类型。

另外,对于DCE端可以任意选择。

不过在实验配置时,对于DCE端路由器的接口(serial 0)要配置时钟信号(本次实验选用Router 1的serial 0接口作为DCE端)。

图1-2 实验网络拓扑图三、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在绘制完实验拓扑图后,可以将其保存并装入Boson NetSim中开始实验配置。

通过Boson NetSim中的工具栏按钮“eRouters”选择“Router 1”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基本参数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 R1●R1(config)#int e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s0●R1(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255.0.0.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end●R1# show ip interface brief通过Boson NetSim中的工具栏按钮“eRouters”选择“Router 2”并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路由器基本参数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 R2●R2(config)#int e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 s0●R2(config-if)#ip address 10.0.0.2 255.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end●R2# show ip interface brief四、配置PC机基本参数通过Boson NetSim中的工具栏按钮“eStations ”选择“PC1”并按照下面的步骤配置“Host 1”的相关参数:●键入“回车键”继续。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一、甲方和乙方基本信息甲方单位名称:甲方地址:乙方单位名称:乙方地址: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一)甲方身份、权利、义务:甲方为本协议的甲方,是网络运营商,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按照本协议的要求配置路由器。

2. 监控和维护网络状态。

3. 依据需要更新路由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甲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安排专人进行网络维护和管理,并保持开放的合作态度。

3. 向乙方提供网络运行状况的信息。

(二)乙方身份、权利、义务:乙方为本协议的乙方,是客户,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使用甲方提供的网络资源。

2. 依据需要配置网络设备。

3. 向甲方反馈网络运行状况、建议和需求。

乙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确保网络设备合法、安全运行,不得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3. 如发现网络故障,应及时向甲方汇报,配合甲方的维护和管理。

(三)履行方式和期限甲乙双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需更新路由表,甲方应在24小时内完成更新工作。

(四)违约责任如甲方或乙方违反本协议中的任何约定,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损失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合作,承担违约责任等。

三、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应当严格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中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和谐合作。

五、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是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签署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废除本协议。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实验五 RIP路由的配置

实验五  RIP路由的配置

实验五 RIP路由协议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RI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掌握RIP协议的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1.路由信息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内部网关协议中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协议。

RIP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其最大优点就是简单,开销小。

(1)距离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维护从它自己到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这个距离作为衡量路由优劣的度量值。

RIP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0”,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RIP规定,当距离等于16时,表示该目的网络不可达,所以RIP仅适用于小型网络。

(2)工作原理每个运行RIP协议的路由器都周期性地向其直接相连的邻居路由器发送自己完全的路由表的信息(路由信息是封装在RIP报文中发送的,主要包括目的网络,下一跳路由器,距离等信息),同时也从邻居路由器接收路由更新信息,并按照距离向量算法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路由器刚开始工作时,仅知道自己的直连网络及其距离,接着路由器向邻居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经过若干次的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3)距离向量算法邻居发来的路由更新报文中包括了很重要的信息:目的网络,其距离(即最短距离),下一跳地址。

RIP路由器必须根据更新报文和自己当前路由表的内容找出到每一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和正确的下一跳。

这种更新算法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对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发来的更新报文,进行以下步骤处理:○1对地址为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更新报文,先修改报文中的项目:“下一跳”均修改为X,“距离”均加1。

○2对修改后的报文的每一项(这里为了叙述清楚,用项目A来表示)进行以下处理:若本路由器路由表中没有项目A的目的网络,则把项目A添加到路由表中。

若本路由器中某个路由的目的网络和下一跳地址均与项目A相同,则用项目A的距离更新本路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5.6.1:基本 RIP 配置拓扑图学习目标完成本实验后,您将能够:•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配置并激活接口。

•在所有路由器上配置 RIP 路由。

•使用show和debug命令检验 RIP 路由。

•重新配置网络使其连续。

•观察边界路由器上的自动总结。

•使用debug ip rip命令收集有关 RIP 处理过程的信息。

•配置静态默认路由。

•将默认路由传播给 RIP 邻居。

•记录 RIP 配置。

场景•场景 A:在有类网络上运行 RIPv1•场景 B:在有子网的情况下,在有类网络间运行 RIPv1•场景 C:在末节网络上运行 RIPv1。

场景 A:在有类网络上运行 RIPv1拓扑图地址表设备接口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Fa0/0192.168.1.1 255.255.255.0 不适用R1S0/0/0192.168.2.1 255.255.255.0 不适用Fa0/0192.168.3.1 255.255.255.0 不适用R2S0/0/0192.168.2.2 255.255.255.0 不适用S0/0/1192.168.4.2 255.255.255.0 不适用Fa0/0192.168.5.1 255.255.255.0 不适用R3S0/0/1192.168.4.1 255.255.255.0 不适用PC1网卡192.168.1.10 255.255.255.0 192.168.1.1 PC2网卡192.168.3.10 255.255.255.0 192.168.3.1 PC3网卡192.168.5.10 255.255.255.0 192.168.5.1 任务 1:准备网络。

步骤 1:构建一个类似拓扑图所示的网络。

您可以在实验中使用任何路由器,只要它具备拓扑图中所要求的接口即可。

注意:如果您使用 1700、 2500 或 2600 路由器,则路由器输出和接口描述会与本文档中提供的有所不同。

步骤 2:清除路由器上的现有配置。

任务 2:执行基本路由器配置。

根据下面的指导执行 R1、R2 和 R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2. 禁用 DNS 查找。

3. 配置执行模式口令。

4. 配置当日消息标语。

5. 配置控制台连接的口令。

6. 配置 VTY 连接的口令。

任务 3:配置并激活串行地址和以太网地址。

步骤 1:配置 R1、R2 和 R3 的接口。

使用拓扑图下方表格中的 IP 地址配置 R1、R2 和 R3 路由器上的接口。

步骤 2:检验 IP 编址和接口。

使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检验 IP 编址是否正确、接口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完成后,务必将运行配置保存到路由器的 NVRAM 中。

步骤 3:配置 PC1、PC2 和 PC3 的以太网接口。

使用拓扑图下方表格中的 IP 地址和默认网关配置PC1、PC2 和 PC3 的以太网接口。

步骤 4:通过从 PC ping 默认网关来测试 PC 配置。

任务 4:配置 RIP。

步骤 1:启用动态路由。

要启用动态路由协议,请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并使用router命令。

在全局配置提示符处输入router ?可查看路由器上可用路由协议的列表。

要启用 RIP,请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步骤 2:输入有类网络地址。

进入路由配置模式,使用network命令输入每个直连网络的有类网络地址。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1(config-router)#network 命令的作用如下:•对属于该网络的所有接口启用 RIP。

这些接口将开始发送和接收 RIP 更新。

•在每 30 秒一次的 RIP 路由更新中向其它路由器通告该网络。

完成 RIP 配置后,返回特权执行模式并将当前配置保存到 NVRAM 中。

R1(config-router)#end%SYS-5-CONFIG_I: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copy run start步骤 3:使用router rip和network 命令在R2路由器上配置 RIP。

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R2(config-router)#end%SYS-5-CONFIG_I: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copy run start完成 RIP 配置后,返回特权执行模式并将当前配置保存到 NVRAM 中。

步骤 4:使用router rip和network 命令在 R3 路由器上配置 RIP。

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5.0R3(config-router)#end%SYS-5-CONFIG_I: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3# copy run start完成 RIP 配置后,返回特权执行模式并将当前配置保存到 NVRAM 中。

任务 5:检验 RIP 路由。

步骤 1:使用show ip route 命令检验是否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都包含拓扑图中的所有网络。

通过 RIP 获知的路由在路由表中标记有代码R。

如果路由表未收敛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请对您的配置进行故障排除。

您是否确定所配置的接口处于活动状态?您是否正确配置了 RIP?返回到任务 3 和任务 4 以回顾达到收敛所需的步骤。

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0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2.2, 00:00:04, Serial0/0/0R 192.168.4.0/24 [120/1] via 192.168.2.2, 00:00:04, Serial0/0/0R 192.168.5.0/24 [120/2] via 192.168.2.2, 00:00:04, Serial0/0/0R1#R2#show ip route<省略输出>R 192.168.1.0/24 [120/1] via 192.168.2.1, 00:00:22, Serial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1R 192.168.5.0/24 [120/1] via 192.168.4.1, 00:00:23, Serial0/0/1R2#R3#show ip route<省略输出>R 192.168.1.0/24 [120/2] via 192.168.4.2, 00:00:18, Serial0/0/1R 192.168.2.0/24 [120/1] via 192.168.4.2, 00:00:18, Serial0/0/1R 192.168.3.0/24 [120/1] via 192.168.4.2, 00:00:18, Serial0/0/1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0/0/1C 192.168.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3#步骤 2:使用show ip protocols命令查看有关路由过程的信息。

show ip protocols命令可用来查看有关路由器上正在进行的路由过程的信息。

其输出可用于检验大多数 RIP 参数,从而确认:•是否已配置 RIP 路由•发送和接收 RIP 更新的接口是否正确•路由器通告的网络是否正确• RIP 邻居是否发送了更新R1#show ip protocolsRouting Protocol is "rip"Sending updates every 30 seconds, next due in 16 secondsInvalid after 180 seconds, hold down 180, flushed after 240Outgo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Incoming update filter list for all interfaces is not setRedistributing: ripDefault version control: send version 1, receive any versionInterface Send Recv Triggered RIP Key-chainFastEthernet0/0 1 2 1Serial0/0/0 1 2 1Automatic network summarization is in effectMaximum path: 4Routing for Networks:192.168.1.0192.168.2.0Passive Interface(s):Routing Information Sources:Gateway Distance Last Update192.168.2.2 120Distance: (default is 120)R1#R1 确实配置了 R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