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讲义版)小学数学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53页PPT

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53页PPT
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
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 孔企平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㈠教材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 比较 –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统计与概率
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 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 符合图意,都应予以 肯定。
6-2=4 2+4=6 6-4=2
如果学生用加法 解决问题,应指 导学生说明自己 的想法,并在答 案下面做出统一 的标记。
5.提倡算法多样化
根据生活情境提出 数学问题并列出算 式。
放手让学生探索如 何进行加法计算。
让每个学生充分说一 说情境图中的信息。
在说的过程中要指导 观察的方法并引导学 生能用数描述信息。
2.结合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认识数的意义
1个萝卜,1筐萝卜
说一说图上 的信息
引导学生能 用数说一说 生活中的实 物数量
数还可以表示顺序或代号
衣服上的数 既可以说是表示
小运动员之间的 顺序 也可以说是小运 动员的一个代号 (它代表某个人)
把操作活动抽象 成加法算式。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情境图或实 际操作,使学生 体会到生活中从 总数里去掉一部 分实际上是在 “做减法”。
把操作过程抽象 成减法算式。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通过“摆一摆”, 让学生掌握了加法 计算的方法.
“做一做”让学生 理解划去四个圈就 是取走4个。掌握 减法的计算方法, 另外两小题都是相 对开放题目,每题 都有几种填法.

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

新世纪版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分类 –第九单元 统计
实践活动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情境或 活动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 式的改进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在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中,认识1-5
数数、读数、写 数相结合,是本 节课的特点
数的书写应与实 物和图像结合起 来
渗透序数的概念
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 要求写字姿势端正,笔顺正确,字体整齐、匀称
渗透基数与序数
4.在情境的变化中,认识“0”的意义
指导学生利用 情境图说故事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本单元的内容 认识几时,几时半 快到几时,几时刚过
后续相关的内容 时、分、秒(二上) 年、月、日(三上)
教学内容
小明的一天:整点、半 点的认识 小芳的上午:认识几时 刚过、快到几时。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认识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
以上楼梯的小朋友为准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本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体、球
后续相关内容 正方形、长方形 三角形、圆(一下)
教学内容
物体分类: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球 你说我摆:综合练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对图形的认识遵循:立体—平面—立体 的顺序。
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 分类
教学内容 整理房间 整理书包

新世纪(版)数学(1~6年级)教材总体介绍

新世纪(版)数学(1~6年级)教材总体介绍

新世纪(版)《数学》(1~6年级)教材总体介绍数学(1~6年级)教材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数学教材的全称为: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本教材的研制历时十多年,1989年开始筹备与申报《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1992年该项目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正式确立为国家级“八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专题(教科规字[1992]1号),课题组从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现状反思、中国古代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特点以及现代数学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索。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制订了《数学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稿)》,并在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的游铭钧先生以及一批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的支持下,于1994年开始组织编写第一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轮自愿参加实验工作的只有17所学校,之后实验范围逐年增加。

1998年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领导的直接指导下,与吉林省教育学院合作,着手进行第二版实验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写。

实验学校的学生数超过3万人,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01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具体内容目标为依据,着手进行第三版实验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写工作。

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实验区逐步推广使用。

本文说明的教材均是第三版的各册教材内容。

这套教材是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教材的编写,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新体系。

本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比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图形与几何包括:圆和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处理。

“数学好玩”安排了3个主题活动:反弹高度、看图找关系和比赛场次。

除此之外,还有“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本套教科书的编写特点㈠精心设计“情景+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㈡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

1. 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第一设计专门积累活动经验的课(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数学的基本思想,我们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来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的思想。

对于抽象来说,体现了从量到数、从物到图、从数到信的抽象。

对于推理,既体现了归纳、类比等合理推理,又鼓励学生进行猜测,鼓励学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用各种方式说明道理。

模型思想会体现在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中。

2. 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 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

为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采用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

比如多角度理解,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联系,还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等形式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㈢情景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关注题材的有趣、现实、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㈣精心设计练习题,提供了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㈤遵循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二、本册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在充分体现整套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这本教材还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新世纪(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介绍共54页

新世纪(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介绍共54页
新世纪(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介绍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新世纪数学教材(1~6年级)编写组本册教材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的,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

为使老师们能熟悉、用好本册教材,下面结合教学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

第一部分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一、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㈠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百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数的多样化策略的过程,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计算价钱、付钱、找钱等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认识厘米、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简单的有趣的图案。

新世纪(版)教材分析-数学(5年级上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新世纪(版)教材分析-数学(5年级上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3.强调小数除法计算措施旳应用,在应用 中提升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措施旳掌握 水平。
结合学生旳生活情境来设计某些数学问题,把计算 措施旳探讨与处理问题结合到一起,使学生旳生活 进经验作用与计算措施旳探讨过程,帮助学生主动 获取知识。
由问题引起学生数学思索,如:处理这个问题用口 算好,还是用估算或笔算旳措施好?为何这儿要取 商旳近似值?循环小数在生活中是怎样产生旳?这 些问题旳思索能引起起学生新旳探究欲望,增进学 生旳进一步发展。
数与代数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掌握小数除法旳笔算措施,能正确计算。能在 处理问题旳过程中,选择合适旳措施(口算、 估算和笔算)进行计算。
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 用循环节旳形式表达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 表达除法旳商,并能正确区别有限小数和无限 小数。
会取商旳近似值,会根据详细情况灵活选用四 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保存商旳近似值。
3.注重图形变换措施旳综合应用,提升学 生对知识旳整体掌握水平
突出综合应用旳主要意义,经过某些生活实例(如 花边图案旳设计),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图形变换旳 应用往往不是单一旳,从而强化学生综合应用旳意 识。
数学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
主要内容
一、教材旳整体简介
1、主要内容
2、编写特点
二、各单元内容简介与教学提议
一、本册教材旳整体简介
(一)教学旳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掌握小数乘法旳笔算措施,能正确计算。能 在处理问题旳过程中,选择合适旳措施(口 算、估算和笔算)进行计算。 掌握小数乘法旳估算措施,进一步强化估算 意识。 会根据详细旳情况保存积旳近似值。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旳小数乘法计算, 处理简朴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