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汕尾某校九年级开展“传承本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年级学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任务一:某班同学以“红色福地”命名他们的随手拍本上文化作品集,但对于下列两种封面设计中选用何种红色印章图案拿不定主意。
请你帮他们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我选:(A或B)理由:(注:印章皆为红色)(2)任务二:某班组织召开以“立足本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班会课,如果你负责策划,请按以下提示,将这节班会课的环节补充完整。
首先,专家介绍本土红色文化:其次,再次,最后,全班同学进行承诺签名(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
班刊栏目:红色榜样人物特点名著内容“红小鬼”坚韧不拔,一心向党①周恩来不屈不挠,冷静理智②毛泽东自信幽默,理智果断③A.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B.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C.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有许多人是出征山西期间加入红军的。
(4)任务四:请从青春榜样(“红小鬼”、周恩来、毛泽东)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的感悟。
致敬的榜样是。
我向您致敬,。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下面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瑟瑟”形象地写出了“山上松”和“谷中风”相互扶持的情态。
B.以“风盛”衬托“松劲”,连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曦月(xī) 经纶(lún) 纤云(qiān) 轩,邈(miǎo)B.十仞(rèn) 沿溯(shù) 藻荇(xìng) 驱犊(dú)C.燕然(yān) 横柯(kē) 素湍(tuān) 缥碧(piǎo)D戾天(lì) 飞漱(shù) 萋萋(qī) 千转(zhuǎn)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D.四时俱备(都)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5.默写填空.(12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8),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9),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10)妻子象禽兽,.(曹植《梁甫行》)6.名著阅读填空(3分)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该书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7.文学常识改错.(2分)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依次为颔联.首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三.四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的.二.阅读理解(45分)(一)(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10题.(6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首联中的"单车"一词应作何解释?(2分)9.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和"",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惆怅.郁闷之情.(2分)10.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二)阅读《三峡》一文,回答11——15题(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 (2)沿溯阻绝____________(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2分)14.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15.试默写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2分)(三)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回答16——19题(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8.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19.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3题.(10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文中指隐士所食之物.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互相轩邈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____________(3)蝉吟鹤唳____________ (4)岂徒语哉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2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23.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4——题(11分)冷泉亭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的人,与出家人相对.2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余杭郡/为最B.而/撮奇得要C.吾/爱其泉渟渟D.可垂钓于/枕上2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尤( ) (2) 隅( ) (3)辄( )2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27.选文描写的对象是冷泉亭,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写余杭郡.灵隐寺呢?(2分)三.写作表达(50分)28.你留意过自己的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1.C2.B3.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D("孟浩然"应改为欧阳修)5.(1)长歌怀采薇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大漠孤烟直 (4)盖竹柏影也 (5)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7) 馨香盈怀袖(8)烈士暮年(9)岂不罹凝寒(10)行止依林阻6.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白求恩7.首联.颔联二.三联二.(一)8."单车"指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轻车简行.9.征蓬归雁10.B(B项中"明媚秀丽"表述有误,应是雄浑寥廓的塞外风光.)(二)11.(1)同"缺",空隙.缺口 (2)逆流而上 (3)文中指飞奔的马 (4)连接12.(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13.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14.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秀美).15.略(三)16.(1)书信 (2)消散 (3)指人间 (4)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17.(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18.C("乱"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19.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四)20.(1)往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 (3)叫 (4)难道21.(1)湍急的流水好像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快马.(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具备.22.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分析: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23.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意近即可)(五)24.D25.(1)突出.优异(2)角落(3)就26.(1)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2)这就是我认为冷泉亭是余杭郡最幽美的地方,是灵隐寺最好的去处的原因啊.27.用著名的景观衬托不知名的景点,以突出冷泉亭这一胜景.四28.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三单元检测试题1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魔方的体积大约是512()。
一个木箱的占地面积约是0.5()。
一瓶色拉油的容积约是2.5()。
一瓶眼药水的容积约是10()。
一间教室的空间约是144()。
一个电视机包装箱的体积约是240()。
2.1040cm3=()dm37.04L=()mL()dm3=4800mL 360cm3=()mL3.在○里填上“>”“<”或“=”。
460mL○0.5L 2m345dm3○O245dm37.8dm3○7800cm350L200mL○5200mL4.一个长方体的长为5cm,宽为4cm,高为6.5cm,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cm,体积是()cm3。
5.用一根长72厘米的钢管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厘米,如果在框架外糊一层纸,那么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纸。
(接头处耗损忽略不计)6.右面的正方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垒成的,并按规律涂上了颜色,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有()个。
7.把45升的水倒人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水箱中,水深为()分米。
8.耿爷爷挖一个长和宽都是2.5m,深是1.2m的长方体菜窖,菜窖占地()m2,一共需要挖()方土。
9.将右图沿虚线折起来,可以折成一个小正方体,这个小正方体1号面所对的面是()号面。
10.把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大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
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那么可以排()米长。
二、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6分)1.棱长为6c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0.4分米,它的体积是0.43=1.2(立方分米)。
()4.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正方体,虽然形状变了,但它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变。
()5.体积是1立方米的长方体木箱,容积也是1立方米。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体积是8立方厘米。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一)(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琴瑟.(sè) 缘.由(yuán) 骚.扰(sāo) B.蜗.牛(wā) 隐.蔽(yǐn) 毫.不可惜(háo) C.挖掘.(jué) 搜.索(sōu) 倾.斜(qīn) D.骤.雨(zhòu) 布置.(zhì) 抛.出(b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庐山沸过舒服收拾光滑B.山峰牢固触角干躁修理C.题诗休想平坦优良选择D.波纹皮劳操场粗糙隐蔽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
B.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C.他忽然看见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鸟。
D.他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广..的了。
5.朝代、作者姓名、诗题、诗句相配的是()A.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B.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C.唐—白居易—《暮江吟》—唯见长江天际流D.唐—孟浩然—《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6.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梅》中运用拟人手法写梅与雪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
B.“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话中的“铺”字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C.《暮江吟》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江上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D.“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一句写出了爬山虎的动态美。
二、填空题7.看拼音,写字词。
(1)我们踏着mùsè(______)登上了lúshān(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班级姓名一、语文基础及运用。
(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纤.细(xiān) 河堤. (dī) 匀称.(chân) 惟妙惟肖.(xiào)B、笨拙.(zhuō)洨.河(jiǎo)池沼.(zhǎo) 巧妙绝伦.(lún)C、击磬.(qìn)镂.空(lîu)休憩. (qì) 铸.剑为犁(zhù)D、屏.风 (pín) 蟠.龙(pán) 斟.酌(zhēn)锐不可当.(dǎ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湛蓝钟磬博物院层峦迭嶂B、嶙峋帷幕蔷薇花独占鳌头C、斟酌绚丽杀风景自出心裁D、销魂额枋金峦殿失之毫厘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D、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驻.(停留)足惟妙惟肖.(相似)B、点缀.(装饰) 就.(靠近)地取材C、矗.(高耸)立巧妙绝伦.(条理)D、景致.(情趣) 任.(任由)其自然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前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凯里市区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改观。
B、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来。
C、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
D、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⑶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2分)A.晨曦(xī) 襄陵(xiāng) 追溯(sù) 抵御(yù)B.长啸(xiào) 荇草(xìng) 颓败(tuí) 急湍(tuān)C.轩邈(miǎo) 鸢飞(yān) 横柯(kē) 目眩(xuàn)D.东皋(ɡāo) 候骑(jì) 萋萋(qī) 戾天(lì)【解析】C项“鸢”应读“yuā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D)(2分)A.遂致征蓬无与为乐乘奔卸风B.凄异桐庐负势竞上千百成锋C.缥碧经纶窥谷忘反争高值指D.瀑布绿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解析】A.致—至,卸—御;B.锋—峰;C.值—直。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2分)A.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
B.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
C.三峡的山真高啊!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
D.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别是一派清秋一洗的别致风光。
【解析】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2分)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教育部门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解析】A.缺主语,删“使”;B.“袖手旁观”用错;C.删“避免”。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C)(2分)A.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鸡兔同笼,有7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几只?笑笑的弟弟采用猜测法,列表解决,从一只鸡开)次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鸡只数兔只数腿条数1 6 26………………A. 3B. 4C. 5D. 72.一共有20道题,做对一道得8分,做错一道倒扣4分,小华得112分,他做对了()道题。
A. 15B. 16C. 17D. 183.有5元和10元人民币共20张,一共是175元,5元人民币有()张。
A. 5B. 8C. 10D. 154.鸡和兔的数量相同,两种动物的腿加起来共有36条。
鸡有多少只?解:设鸡有x只,可列方程为()。
A. 4x-2x=36B. 2x+4x=36C. 2x+2x=365.全班一共有100人去乘船,大船每条坐8人,小船每条坐了6人。
租了大、小船共15条,每条船都坐满了。
其中大船租了()条。
A. 5B. 6C. 8D. 10二、判断题(共2题;共4分)6.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可以用列表法,也可以用假设法。
()7.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28只脚。
鸡有7只,兔有3只。
()三、填空题(共13题;共26分)8.52人去乘船,有乘4人和乘8人的船共9条,正好坐满。
大船有________条,小船有________条。
9.停车场有三轮车和小汽车一共18辆,淘气数了一下,共有66个轮子,小汽车有________辆。
10.春风小学3名云参加数学竞赛,共10道题,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道题扣3分,这3名同学都回答了所有的题,小明得了87分,小红得了74分,小华得了9分,他们三人一共答对了________道题.11.全班有54人去公园划船,共租用了10只船。
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且所有的船刚好坐满,租用的大船有________只,租用的小船有________只。
12.李刚到家具城买了椅子和凳子共19把,每把椅子35元,每把凳子20元,共付现金440元.椅子买了________把,凳子买________把.13.一个笼子里有8条腿的蜘蛛和6条腿的蚱蜢共20只。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9分)1.古诗文名句和默写。
(8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正如《论语》所言:(1)己所不欲,。
(2)凡事都有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够有好的结局,正如《诗经》曰:,鲜克有终。
(3)生活中韩愈说“,可笑不自量。
”常引用这两句来讽刺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的人。
(4)基础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东西也就不能存在《左传》中说:皮之不存,。
(5)汉乐府《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写木兰战功的显赫。
(6)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急速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这情景让人想起《木兰诗》中的语句“,。
”这些诗句灼灼其华,让我们在生活中寻找精神的远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辈又一辈的言传,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
汇聚成家族历史,雕(zhuó)______出家族的风骨和神貌,“家风”一词,承载.( )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
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①的地位。
②既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也关系这国家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ǐ)。
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魅.( )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雕(zhuó)②精(suǐ)③承载.( ) ④魅.( )力(2)划线①处最不适合填入的成语是()(2分)A.举足轻重B.至关重要C.不可估量D.大有裨益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C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体积变大解析: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正确。
2.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C )A.原子B.分子C.电子D.离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电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选C。
3.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解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正确;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B不正确;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D正确。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C )A.CaB.NC.2ND.He解析: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原子,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不再有宏观意义。
5.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gD.铈元素符号是Ce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8,A 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B正确;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C错误;铈元素符号是Ce,D正确。
6.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D )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解析:分子与原子都不带电,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同,A、B不正确;阴离子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C不正确;阳离子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
7.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B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解析: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解析: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B错误;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错误;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错误。
9.(2019河南)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解析: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A正确;图中n 的值为8,B不正确;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正确;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D正确。
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解析:根据元素的名称是硒,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B正确;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C正确;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D错误。
11.化学上用符号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X n+和Y 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A.b-a=d-cB.a-n=c+mC.a+n=c-mD.b-n=d+m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离子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就说明这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n=c+m。
1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粒子共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析: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属于同种元素,图中共有四种元素,故A正确;c微粒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故B错误;图中b原子序数为12,带两个正电荷,表示镁离子,故C正确;d微粒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简答题(共8小题,共60分)13.(10分)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如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①←→钠原子结构示意图x= ②,y= ③→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④(填“得”或“失”)电子→钠离子的符号为⑤①22.99 ;②11 ;③ 1 ;④失; ⑤Na+。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即x=11,2+8+y=11,y=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这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Na+。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元素符号;B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每格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5.(8分)读图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请你认真观察、分析对比下面图片。
(1)水分解是化学变化,水汽化是物理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
(3)由此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解析: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构成新分子。
16.(10分)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氯化钠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
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分子构成的物质氧气;原子构成的物质铜。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话④(填句子前的序号)。
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ad (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食物腐烂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红磷燃烧解析:(1)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文中有错误的一句话是④;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3)用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产生了新分子,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7.(5分)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
(2)D在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填字母)。
(4)以上四种粒子中B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5)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
解析:(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共表示质子数是13、17和16的三种元素。
(2)D是铝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具有稳定结构的是A。
(4)由图示可知,B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18.(10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图二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2∶1 。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2∶1。
19.(6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 ,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信息可知,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它的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0.(7分)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8 。
②“11”指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 。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Na+(填离子符号)。
(2)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BC (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