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_于九政

合集下载

石油开采中产生的硫化氢危害及防护分析

石油开采中产生的硫化氢危害及防护分析

石油开采中产生的硫化氢危害及防护分析(2.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摘要:硫化氢是一种剧毒危险气体。

空气中极少量的硫化氢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油气田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硫化氢的逸出和泄漏。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硫化氢的防治工作,加强防护材料和设备的配备和监控,定期进行硫化氢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硫化氢泄漏危险不再发生。

生产中需要采用硫化氢脱硫处理工艺,加强硫化氢的检测、培训和保护,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石油开采,硫化氢,危害,腐蚀,防护前言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在低浓度下有臭鸡蛋味。

比空气重,容易在低洼处积聚。

硫化氢是一种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同时,它也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性物质,对he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高浓度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窒息和死亡。

接触硫化氢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呼吸道吸入。

硫化氢很容易粘附在衣服上,并在空气中停留很长时间。

硫化氢危害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硫化氢的主要危险是在短时间内意外接触高浓度硫化氢会导致触电死亡。

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嗅觉迅速麻痹。

臭鸡蛋的气味不能用来判断危险场所硫化氢浓度的高低。

近一半的硫化氢致命病例死于救援不合时宜,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没有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1 石油开采中产生的硫化氢危害1.1生产方面的危害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

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

金属的腐蚀形式包括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后两种主要是氢脆失效,通常被称为氢脆失效。

氢脆常导致井下管柱突然断裂、地面管汇和仪表爆破、井口装置损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火灾事故。

氢脆是硫化氢对金属材料最严重的腐蚀。

这种损伤与以下四个因素密切相关:硬度。

钢越硬,对硫化氢腐蚀应力开裂越敏感。

淬火和冷锻后,材料的这些极限可以稍微提高。

腐蚀性环境。

在导致金属断裂的过程中,腐蚀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些腐蚀包括酸性细菌和低pH液体环境的作用。

载荷和拉应力越大,硫化氢腐蚀应力开裂的敏感性越大。

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生物体 内普遍含硫 生物体的代谢产物和降解 产物 中 ,有脂 肪族含硫 化合物 ( 醇) 如硫 、芳香族含 硫
化合 物 ( 酸) 磺 、含硫 的氨 基酸 ( 蛋氨 酸 、胱氨 酸 、半
于九政 ,西安石 油大 学油气 田开 发工程 专业硕 士研究 生 ,主要研 究方 向为特 种油 ( )藏渗 流流体 力学理 论及 提高油 ( )采收 率技术 。通 讯地址 气 气
污染 ,必 须加 强对硫化 氢产 生机理 的研究 ,掌握硫 化 氢气体 的防范 与治理 措施 。因此 ,加强对 HS等有 毒 有害 气体 的预 防和 治理成为 当务之 急 。
1 硫 化氢产生机理
随着油气 田开发 技术 的进 步 ,国内对于硫 化氢 问
题给 予 了高度 重视 并进行 了相关研 究 。目前 国内外 普 遍认 为 油气 田开 发过 程 中硫 化 氢 的产 生 机理 主 要 为
F S i +H2 — F S03 e +SO2 0— — e i +H2 1 S、 4 e 2 H2 — 2 eO3 S+6 S1 F S +6 0— — F 2 +2 H2 、 FS e +H2 — — F 0+H2 0— — ÷ e S1 、 S +3 O2 H2 S +H, 2 O-H2 H2 I S1 - 、 H, S1 、

4・28 2 6 0 年l月 0
油 气 田 环境保 护
综 述
油气 田开发中 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于九政 刘 易非
(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 田开发 工程研究所)
摘 要 文章概括,结了油气田开发生产 中硫化氢的产生机理, 论述 了防治硫化氢的化学法、 生物法和物 理法, 出了油气田开发 中硫化氢防治工作 目 指 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坊 向。 出加强现有各种方法的综 提

硫化氢腐蚀机理和防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硫化氢腐蚀机理和防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硫化氢腐蚀机理和防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陈明;崔琦【摘要】在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及其他一些工业中广泛存在硫化氢腐蚀问题,硫化氢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而且还会导致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和氢致开裂(HIC)等脆性断裂事故,一旦发生这种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因此研究硫化氢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及防腐措施,无论对防止事故发生,还是对提高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硫化氢的腐蚀机理,探讨了硫化氢腐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止硫化氢腐蚀的技术和工艺措施.【期刊名称】《石油工程建设》【年(卷),期】2010(036)005【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硫化氢腐蚀;腐蚀机理;影响因素;防腐技术【作者】陈明;崔琦【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88.2在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及其他一些工业中广泛存在硫化氢腐蚀问题。

一般都认为金属材料在含硫化氢环境中可能出现三类腐蚀:硫化物应力开裂(SSCC)、氢致开裂(HIC)和电化学腐蚀,其中SSCC危害最大,可在一个月、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引起金属材料在较低的工作应力下发生断裂。

且各种腐蚀形式相互促进,最终导致材料开裂并引发大量恶性事故。

弄清硫化氢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及防腐措施,无论对于抑制硫化氢腐蚀,防止事故发生,还是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主要防腐蚀措施有以下5种:添加缓蚀剂、合理选择材质、使用涂镀层管材、阴极保护、防腐措施和设计,其中采用加注缓蚀剂的方法来抑制腐蚀是最经济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H2S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H+、HS-和S2-,它们对金属的腐蚀是氢去极化过程。

在溶液中H2S首先吸附在铁表面,铁经过一系列阴离子的吸附和脱附、阳极氧化反应、水解等过程生成铁离子或者硫化铁[1]:在弱酸溶液中,铁的阳极电化学反应产生的FeH也可能脱附H+直接转变为FeS[2]。

海上油田开发中硫化氢的治理及防护

海上油田开发中硫化氢的治理及防护

海上油田开发中硫化氢的治理及防护发布时间:2022-05-26T07:01:02.305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1期作者:徐铖刘玉良[导读] 鉴于此,本文将对海上油田开发中硫化氢的治理及防护进行探讨。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学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摘要: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硫化氢会对生产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可能会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给整个生产工作造成因重大影响。

鉴于此,本文将对海上油田开发中硫化氢的治理及防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上;油田;开发;硫化氢;治理;防护1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水溶液为氢硫酸,酸性较弱,比碳酸弱,但比硼酸强。

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2硫化氢所带来的危害2.1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研究人员发现硫化氢气体对人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危害,在实际的情况中如果工作人员吸入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会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在进入人的体内以后,硫化氢气体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破坏。

具体的来说硫化氢气体会和人体内的血液发生反应消耗体内的氧气含量,让人体缺氧,最后让人处于昏迷窒息的状态。

2.2硫化氢气体会对生产中的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影响海上的油田生产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在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会水分子发生反应,发生反应以后会产生大量电离,电离以后液体呈酸性,这样的液体回和金属发生反应,腐蚀金属让金属发生损坏。

在海上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有很多的金属性设备,这些设备是工作人员进行石油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说要想油田的开发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那么就必须保障相关的金属设备在开发的过程中质量要过关。

基于硫化氢在和水分子发生反应以后,会对金属设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情况中对腐蚀的现象进行探索,然后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

油田硫化氢气体对生产者有哪些危害及防治措施

油田硫化氢气体对生产者有哪些危害及防治措施

油田硫化氢气体对生产者有哪些危害及防治措施一、H2S的产生机理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界中存在的H2S气体,主要由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

石油的有机成因说表明,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

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在高温高压和无氧的情况下,形成碳氢化合物。

与此同时,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硫酸盐。

根据我油田对原油进行取样分析数据显示在原油伴生气中未检测到H2S的存在,数据表明单井和联合站检测到的H2S气体,不是来源于原油。

那么,单井和联合站检测到的H2S气体究竟从哪里来的呢?经各井取样油田水分析,油田地层水中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SO42-的存在表明了地层水中溶解了硫酸盐。

在生油层中,产生的原油以分散的油滴形式存在,硫酸盐溶入地层水中。

在漫长的地质运移过程中,原油和可溶性的硫酸盐都运移到油藏圈闭中。

有研究成果表明:H2S气体主要由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

硫的气体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主要以H2S的形式存在,而在碱性环境下,【H2S=H++HS-】则以HS-的形式存在。

在PH9时,99%的H2S 以HS-的形式存在,毒性小;当PH5时,99%均以H2S的形式存在,毒性大。

在油井井下,是没有氧气的,微生物的厌氧活动相当活跃,硫酸盐被还原,产生H2S气体。

而地层水分析数据表明,地层水的PH=6,显酸性,因而在井口和联合站均检测到有H2S气体的存在。

二、H2S对人体的危害方式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密度1.539克/升,熔点-85.5℃,沸点-60.7℃。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

燃点292℃。

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

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

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

油井硫化氢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油井硫化氢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油井硫化氢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摘要:油田是石油资源的重要开采地,然而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硫化氢的产生。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

因此,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硫化氢的防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本文分析硫化氢承认产生机理和危害,并提出一些硫化氢的防治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硫化氢;产生机理;危害;防治措施1油田硫化氢产生机理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有刺激性气体,常见于油田、天然气田等地下油气层中。

油田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有机硫化合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产生的。

油田中的有机硫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岩石中硫化物和原油中的硫化物。

在地下油气层中,这些有机硫化合物会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热解反应,产生硫化氢。

热解反应的具体机理如下:首先,有机硫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裂解,生成硫化物离子(S2-)和碳氢化合物。

例如,硫化物离子的生成反应可以表示为:R-SH→R-S-+H+。

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随后,硫化物离子进一步裂解,生成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R-S-→H2S+R•其中,R•代表自由基。

此外,油田中的硫化氢还可以通过其他反应途径产生。

例如,油气层中的嗜热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利用有机物质作为电子供体,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离子,再进一步产生硫化氢。

此外,一些硫酸盐还原菌还可以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产生硫化氢。

2硫化氢对油田生产的危害2.1硫化氢对人体健康有害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呼吸困难、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长期暴露于硫化氢环境中,可能引发气管炎、肺炎、肺纤维化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油田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硫化氢的浓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2硫化氢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性很强油田硫化氢腐蚀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电化学腐蚀三个方面。

含硫油气井中的硫化氢气体检测和防护应急程序探讨

含硫油气井中的硫化氢气体检测和防护应急程序探讨

含硫油气井中的硫化氢气体检测和防护应急程序探讨发布时间:2021-06-10T11:04:37.70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作者:金敏[导读] 硫化氢是油气井勘探开发时从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中分解而成,具有无色剧毒的特点,对人体伤害巨大,高浓度硫化氢可致人死亡。

本文探讨了硫化氢气体检测及防护应急程序。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培训中心(党校)石油工程技术培训部金敏摘要:硫化氢是油气井勘探开发时从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中分解而成,具有无色剧毒的特点,对人体伤害巨大,高浓度硫化氢可致人死亡。

本文探讨了硫化氢气体检测及防护应急程序。

关键词:硫化氢成因来源;硫化氢检测;应急管理程序石油天然气井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尤其是钻探高压深井时,极有可能钻遇含有硫化氢的地层,我国已开发的油田中不同程度的含有硫化氢气体,有些地区含量极高,如华北油田晋县赵兰庄气田含硫化氢体积比高达92%,四川I石油管理局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开发气田的78.6%。

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极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

一旦硫化氢含量超标的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将会导致灾难性的悲剧。

一、含硫油气井发生硫化氢泄漏时的主要检测方式1.现场取样化验室测定法现场取样化验室测定法:这种测定法测定的硫化氢浓度精度高,但是测定的程序复杂繁琐,得到的数据不及时。

2.现场直接测定法现场直接测定法:这种测定法检测硫化氢迅速,是目前含硫油气井发生泄漏时现场使用的主要检测方法。

用到的仪器设备有:①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现场作业人员随身携带。

②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安装在现场硫化氢易泄漏的地点。

含硫油气井勘探开发现场必需24h连续监测硫化氢的浓度,因此需要安装固定式硫化氢检测仪。

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含硫油气井现场作业时,一旦发现有硫化氢泄漏,必须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含硫油气井发生硫化氢气体泄漏时的应急管理程序进入含硫地区进行石油钻探作业前,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预案,它不仅能够保证石油钻探作业的顺利进行,一旦硫化氢气体泄漏,还能够控制事故的扩大,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避免财产损失,保证作业人员和周边公众的生命安全。

钻井试气中硫化氢的腐蚀及防治

钻井试气中硫化氢的腐蚀及防治

钻井试气中硫化氢的腐蚀及防治张照鸿(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针对气田钻井试气中钢材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现象,通过对硫化氢腐蚀机理的探讨,分析了气田钢材在制造、使用中腐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气田钢材腐蚀防治的一些措施,确保气田钢材的安全正常使用。

关键词:硫化氢腐蚀防治1 引言近年,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在某些层位或多或少的有硫化氢显示,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在钻井作业时循环的钻井液中一旦发生H2S气侵,就会对钻井液组成产生严重污染,导致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变差,如影响携带岩屑、井壁稳定、造成起下钻压力激动等,增加钻井成本[1]。

而硫化氢对钻具的副作用,则引起氢脆和金属变质的危害更是不可忽视。

由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据统计,全国钻杆的平均耗量为4kg/m以上,即每钻进1m,损耗钻杆4kg以上[2]。

2 钻井过程中硫化氢来源2.1 油气井中H2S的来源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热作用分解产生H2S气体,H2S含量将随地层埋深增加而增加,在井深2600米,H2S含量在0.1-0.5%之间,而超过2600米时含量超过2-23%,当地温超过200-250℃时,热化学作用将加剧而产生大量H2S。

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水中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H2S,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通过裂缝等通道,使H2S上窜而来,含硫的地层流体(油、气、水)流入井内。

而在非热采区,因底水运移,将含H2S地层水推入生产井而产生H2S。

还有某些深井泥浆处理剂高温热分解和厌氧菌作用于有机硫或无机硫产生H2S。

2.2 钻井泥浆高温分解磺化酚醛树脂100℃分解,三磺(丹煤、褐煤、环氧树脂)150℃分解,磺化褐煤130℃分解,本质素硫酸铁铬盐180℃分解,丝扣油高温与游离硫反应,某些含硫原油或含硫水被用于泥浆系统。

3 硫化氢的腐蚀机理、危害及影响因素3.1 硫化氢腐蚀机理硫化氢的水溶液是弱酸,其作为弱酸离解为离子:H2S=HS-+ H+,HS-=S2-+2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稳定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热化学分解 在钻井过 程中,随着井深和地温的增加,细菌作用退居次要地 位,在生成 H2S 的化学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 含硫有机化合物在热力作用下,含硫的杂环断裂形成 硫化氢。在这一形成过程中,含硫有机质先转化为含 硫烃类和含硫干酪根,当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大约 80℃),干酪根中的原子逐渐断裂,生成一定量气体, 其中包括硫化氢,但浓度较低。当温度继续升高达到 深层热解作用阶段(130℃)时,开始发生含硫有机化 合物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故这种成因的硫化氢往 往存在于干气之中。例如,硫醇的热分解可能生成 H2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胱胺酸),还有 H2S 和硫。当生物死亡后,生物体内 的硫和含硫有机化合物与沉积物一起被埋入地下,经 过水解、氧化、细菌降解等各种复杂的化学和生化作 用,伴有 H2S 的生成。若这些过程发生在地表或浅层 沉积物中,H2S 难以保存,而能够保存下来的含硫有 机化合物、硫酸盐和硫,则为以后 H2S 的再次形成提 供了物质条件。 ◆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作用[3,4] 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 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以保持油层压力,由于注入水 中常含有硫化氢或硫酸盐还原菌,硫酸盐及油田水中 的 SO42-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活动, 会产生 H2S 气体。
FeS + SiO 2 + H 2O ⎯⎯→ FeSiO3 + H 2S ↑ 4FeS2 + 6H 2O ⎯⎯→ 2Fe2O3 + 2S + 6H 2S ↑
FeS + H 2O ⎯⎯→ FeO + H 2S ↑ SO 2 + 3H 2 ⎯⎯→ 2H 2O + H 2S ↑
S + H 2 ⎯⎯→ H 2S ↑
──────────
于九政,西安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油(气)藏渗流流体力学理论及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电子二路 18 号西安石油大学 212 信箱,710065。
综述
油气田环境保护
第 18 卷·第 4 期 ·47·
一般大于 150℃。 ◆ 岩浆成因 岩浆活动使地壳深处的岩石熔融,产 生含 H2S 的挥发成分。因为地球内部硫元素的丰度远 远高于地壳,因此,火山喷发产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 H2S 气体。但是,这种火山气体中,H2S 的浓度是极不 稳定的,可以很高或很低,甚至没有。其含量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岩浆的成分及气体运移的条件。岩浆中 H2S 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如下反应:
为确保人身安全、杜绝硫化氢中毒事件的发生, 降低硫化氢对生产设备的危害,减少硫化氢对环境的 污染,必须加强对硫化氢产生机理的研究,掌握硫化 氢气体的防范与治理措施。因此,加强对 H2S 等有毒 有害气体的预防和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1 硫化氢产生机理
随着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国内对于硫化氢问 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普 遍认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硫化氢的产生机理主要为 以下几个方面: ◆ 生物体内普遍含硫[2] 生物体的代谢产物和降解 产物中,有脂肪族含硫化合物(如硫醇)、芳香族含硫 化合物(磺酸)、含硫的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
RCH 2CH 2SH ⎯⎯→ RCH = CH 2 + H 2S ↑
◆ 酸化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酸化是油气 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增产措施。通 过油水井酸化可除去近井地带的堵塞物(如氧化铁、 硫化亚铁、粘土),恢复地层的渗透率;还可溶解地 层的岩石,扩大孔隙结构的喉部,提高地层的渗透 率[7]。但是,在酸化过程中,有些酸会与岩石及堵塞 物反应,生成有毒气体硫化氢。如:盐酸可溶解堵塞 水井的腐蚀产物,生成硫化氢气体;氨基磺酸可解除 腐蚀产物的堵塞,生成硫化氢气体。 ◆ 高能气体压裂[8,9] 该技术适用于中、深油气藏的 油田增产,它是利用炸药在井筒周围先造成对称分布 的裂缝,再由大量的火药燃烧时产生的高能气体去扩 展和伸延裂缝,使其与天然裂缝沟通,从而达到增产 的效果。火药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一般温度高达 600~800℃,在绝热条件下使气体温度达到千度以 上,使油藏中不稳定含硫有机化合物产生热化学分
2 硫化氢防治措施
针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硫化氢产生机理的不同, 硫化氢的防治措施可分为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
2.1 化学法
化学法防治硫化氢的工作重点围绕硫化氢化学 清除剂、缓蚀剂的研制而开展。
2.1.1 硫化氢清除法
早期国外油气田用氢氧化钠或碱性苏打加入到 钻井液中吸收硫化氢,但是当处理量过大时,会对钻 井液性质有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低硫的钻井液[10]。20 世纪中后期,科研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 测试,研制和发明了多种硫化氢化学清除剂,如金属 化合物、亚硝酸盐、丙烯醛、胺-醛凝结物等都能够 有效地把硫化氢转变为毒性小、腐蚀小的含硫物。
·46· 2008 年 12 月
油气田环境保护
综述
油气田开发中 硫化氢产生机理和防治研究
于九政 刘易非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所)
摘 要 文章概括总结了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硫化氢的产生机理,论述了防治硫化氢的化学法、生物法和物 理法,指出了油气田开发中硫化氢防治工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加强现有各种方法的综 合运用、开发新的防治方法,以及硫化氢防治措施的成套化、规范化、安全化是今后硫化氢防治工作的重要发 展方向。
这种还原反应随着油层埋深的增加而降低,实验 证明:温度高于 70℃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降低。 并且由于 H2S 具有毒性,当其含量小于 1%时就足以 限制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
石油生产污水[5]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硫酸盐及 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由于细菌的作用,硫酸 盐被还原或含硫有机物被分解产生硫化物,例如 H2S,HS-,S2-等。 ◆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6] 在高温作用下,有机质 和烃类与硫酸盐发生作用,将硫酸岩矿物还原生成硫 化氢和二氧化碳。这种高温作用受埋深、地温的影响, 也可能受岩浆活动的影响,成为含硫酸盐深部地层大 量生成 H2S 的主要原因。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是天 然气中生成高丰度硫化氢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的温度
2.2 生物法
硫化氢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硫酸盐还原菌对 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国外油田早期注水开发过程中, 通过向注入水中注入放射性硫同位素指示剂,或者精 确对比分析原生水和注入水中微生物来判断注入水 中硫化氢含量的变化[15]。
硫化氢还原菌被认为是硫化氢产生的生物原因, 存在于油田注入水中尤其是油田产出水中。用杀菌剂 可以阻止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氧化物、丙烯醛、脂 肪胺、二溴氮基丙氨酰及甲硝哒唑等都被作为生物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 油田硫化氢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引起了国内科研 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研制了各种除硫剂[11],如海绵 铁、碱式碳酸锌(Zn(OH)2ZnCO3)等,用以去除钻井液 中的硫化氢。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去除硫化氢的常用化学 措施主要包括[12]: ◆ 沉淀法 油井中或钻井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的盐或 氧化物,与硫化氢作用生成难溶化合物除去硫化氢。 如果油井伴生气中含有硫化氢,可使伴生气通过含上 述物质的水溶液,硫化氢气体与盐水溶液作用而沉淀 脱去硫化氢。常用的物质有硫酸铜、碳酸亚铜、碱式 碳酸锌、氧化锌、醋酸锌、锌螯合物、氧化铁、氧化 亚铁、铁螯合剂、碱式碳酸镍等。 ◆ 钾碱法和氨水法 钾碱法是将浓氢氧化钾或氢氧 化钠溶液盛在用通气管连接的数个球形设备中,将含 硫化氢或其他酸性物质的气体通过该钾碱球管,根据 二元弱酸碱离解原理而使其被吸收。氨水法原理类似
菌剂来使用,控制储层中细菌的生长。另外,磺酸类 杀菌剂如芳基亚磺酸、咔唑烷基磺酸等,同时能用作 除硫剂和杀菌剂。传统杀菌剂在地面应用很有效,但 注入到油藏中时,受到油藏温度、压力的影响其局限 性就会体现出来,兼容性也较差,有些杀菌剂较昂贵。
2.3 物理法
◆ 物理吸收法 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分子间具 有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利用这些分子间力的作 用脱除硫化氢。物理吸收法包括加压水洗法、活性炭 法、分子筛法、冷甲醇等、碳酸内烯酯法、环丁酯法、 聚乙二醇二甲酸法等。 ◆ 材料的选择 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硫化氢对金 属材料无腐蚀破坏作用,但是,硫化氢易溶于水而形 成湿硫化氢环境,钢材在湿硫化氢环境中容易引发腐 蚀破坏,甚至会引发灾难性事故,因此需要研制抗硫 化氢腐蚀的材料。
2.1.2 缓蚀剂
针对硫化氢的腐蚀性能,国内外研究人员研制了 多种防止硫化氢腐蚀的缓蚀剂。例如,1987 年,苏 联气体科学研究设计院研制的缓蚀剂可用于含硫化 氢、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的油气井设备防腐[13];为防止 钻杆和套管腐蚀,美国采用 IMCO Service 公司研制 的以铬酸锌为基础的缓蚀剂,该缓蚀剂能溶于水,并 能在各种介质(含有少量硫化氢和水)中提高金属的 抗腐蚀性。1995 年,江汉石油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室 内实验,研制了一种既能减缓酸化过程中盐酸造成的 腐蚀,又能抑制硫化氢给设备带来腐蚀损坏的腐蚀抑 制剂 HSJ-1[14]。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公司开发的 GP-1 型酞胺类缓蚀剂在控制输气管道硫化物应力腐蚀方 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 年沈阳市铭阳防 腐研究所发明了一种适用于含硫化氢油气田产、集、 输介质中的抗硫化氢腐蚀的缓蚀剂,该发明能够降低 金属的腐蚀速度,具有很好的缓蚀保护效果。
关键词 油气田 硫化氢 机理 防治
0引言
硫化氢(化学式 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密度大 于空气、有臭鸡蛋气味、可燃的酸性气体。其毒性较 一氧化碳大 5~6 倍,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吸入较高 浓度(一般 1000 mg/m3 以上)时,中毒者会快速死亡[1]。 H2S 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腐蚀形成氢脆破坏,会 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 井口装置的破坏等,严重时甚至引发井喷失控或着火 事故。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及油气输送、加 工、利用以及探井和生产井工作量加大,潜藏的硫化 氢极大地增加了油气生产的生态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