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十句话,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

道德经格言警句100句道德经经典格言100句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不足焉,有不焉。
——《道德经》【译文】诚不足,就会失去任。
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凡能成新,少则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发,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译文】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工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多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6.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译文】轻率就会失去基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风雅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译文】最朴直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珍贵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行迹。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译文】过分顾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量的积累财物,必定给本人带来不幸。
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本人带来风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1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译文】干事要做在工作没有发生之前,处置惩罚祸乱肯定要在祸乱肯定要在祸乱没有发生之前。
《道德经》的十句精髓,句句经典

参考选题共20题。
要求:可以考虑从以下问答题中任选1道题作答,作答时请写清题号和题目,字数不限。
(总分共100分)1、请你翻译以下文字,结合现实社会谈谈其中的哲学原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2、请结合近年来的新闻谈谈你对国学热的看法。
3、请你谈谈老子名句和孙子战略的关系。
4、如何理解《老子》书中“道”的含义?5、先秦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析老子无为思想的哲学智慧。
7、试比较儒、道、墨三家天论思想的特点。
8、简述魏晋玄学“有无”之辩的历史发展。
9、简论魏晋玄学的“自然与名教”之辩。
10、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哲学的特点?11、玄学为什么会产生于魏晋?12、魏晋玄学的发展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3、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哪些?其讨论方式有何特点?14、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魏晋玄学以及士人风采有何独特价值?15、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道教与皇权统治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
16、道教的教义中有哪些基本的思想内容?你怎样评价这些内容的社会文化意义?17、庄子对人性的理解与儒家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区别何在?18、如何评价庄子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19、庄子是如何论述他的“道通为一”思想的?20、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附加选做题共10题:要求:可以考虑从以下问答题中任选1道题作答,作答时请写清题号和题目,字数不限。
姓名:学号:院系班别:上课校区:1、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老子道德经》通选课程教学的善意性合理性建设性建议?字数不限。
2、为什么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宗教从总体上来说能够和睦相处、共同存在?3、关于阴阳五行观念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古代文献中有哪些记载?4、《周易》是怎样的一部书?《易经》和《易传》是什么关系?5、为什么说“阴阳五行”是一套宇宙解释符号系统?阴阳五行所代表的中国古人的宇宙自然观有什么样的特点?6、老子道德经与中国梦研究。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本学期的课程,与其说是从《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开始的,不如说是从《道德经》开始的。
——X教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援引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名句,从文化的深层渊源来解释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并列举了诸葛亮、范蠡、韩信等历史名人的典故,与同学们探讨做人做事的学问,让吾辈受益良多。
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从《道德经》中提炼的四字精髓——藏锋露拙。
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
应该说,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才能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时时处处显露才华而不知避讳就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就容易导致事业的失败,这并不是智者所为。
所谓藏锋露拙,并不是要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要保护自己,不招致祸患,从而在必要的时候更好的展现自己,打开成功的大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聪明的人要懂得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暂时的退让。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
明代洪应明在其著名的《菜根谭》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
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意思是:雄鹰和猛虎是最凶猛的两种动物,它们一旦出击捕食,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
有趣的是,在准备捕食前,雄鹰站在那儿就好象在打盹,猛虎走起路来则似乎生了病——这其实只是它们故意示弱的一种障眼法,既可避免因锋芒过露而遭到攻击,又可麻痹对手。
因此,君子只有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才能肩负起重任,以实现鸿鹄之志。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曹丕与曹植争立太子,进入了决定性阶段。
曹子建“才高八斗”,深得曹操青睐。
曹丕深知父亲对弟弟的喜爱远甚于自己,在这次夺位大战中,已经先输了弟弟一大截。
于是,他越发规正自己的行为,对父亲越发恭敬孝顺,对外谦虚谨慎,广交良友,赢得自己在曹操和众大臣心中的好感度。
曾仕强经典名句,智慧

曾仕强经典名句1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第1章)这句话有三种标点方式。
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
告诉我们,道之可说的那一部分,不是所谓的长恒不变之道。
第二种:道可,道非,常道。
告诉我们,只要有人说这样可以,就有人说这样不可以。
这是常态,这个就叫做常道。
第三种,也是一般最常用的:道可道,非常道。
告诉我们,大家所说的都是道,没有错,但是只是道的一小部分,大家没有办法把“道”完完整整地说清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8章)人应该修道,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水。
水,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它没有说你用它,就要收你多少钱。
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可是水却往低处流,冲走污秽,几几乎乎接近于道。
3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16章)虚掉心中的执著,去除不必要的欲念,减少莫名的烦恼,然后使内心保持原来的那种虚和静,这样才能够有新的发现,才能够知道原来道清清楚楚地在这里,只是自己糊涂,看不见而已。
我们常讲的四个字“清心寡欲”,其实就是从这里来的。
4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18章)大道被丢掉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才能够代表自然。
人要一步一步来。
你要走路,先把地看好,脚步站稳,才不会摔跤,才能抬头去看方向。
看了方向以后,才知道哪个是正道,哪个不是正道,慢慢养成习惯,就自然而然了。
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道德经》第41章)上等智慧的人,听到道,是跟他的内心相通的,他会非常勤劳,不断地用实践来增强对道的感悟。
他不但不会怀疑、不会评论,更不会到处讲给人家听。
《道德经》看透生命的4句话

《道德经》说:“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老子留下的《道德经》,包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若我们能在生活中不断研习,不断修行,自然可以逐渐看透生命的本质,人生也就没有什么祸患和迷茫了。
而一个人生命中的智慧、德行、福气、寿命,也都隐藏在里面的4句话中。
您知道是哪4句吗?【01】道生于安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的心安静下来时,才能观察、体会到天地万物的运行原理。
这也是老子教导后人的“求道之法”。
思考源于独处,智慧生于安静。
一个每天吵吵闹闹,心浮气躁的人,是不可能有智慧的。
《庄子》中也提到,有个削木做鐻(古代乐器)的高人,技艺早已进入“道”的境界了,大家看到他做的鐻时,都会惊叹他的鬼斧神工。
有人问他做鐻的方法。
他说:“只是‘斋以静心’,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而当一个人可以达到“斋以静心”的境界时,自然也就可以接近“道”了。
【02】德生于谦卑《周易》:“谦,德之柄也;让,礼之主也。
”谦卑是品德的根本,谦也是德的起始。
想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只要看他是否懂得谦卑就知道了。
山不辞石,成其雄伟,海不辞水,成其浩大。
谦卑也是一种包容,谦虚低调,广泛吸纳。
不彰扬人短,不炫耀己长。
谦卑也是种修养,与人为善,保持谦逊,给人台阶下,不让人下不了台。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是正反两面,有得有失,有害有益的。
唯有“谦”卦,只有益,没有害。
一个人若能谦逊为人,低调做事,没有骄慢之心,那么他的人生将没有祸患,早晚都能获得丰厚回报。
万物生于阴阳,而长盛不衰的道理,就在于阴阳是否调和。
【03】福生于清俭《道德经》:“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懂得知足,就会看淡名利,知道不能任欲望无限膨胀,俭约度日,这样的人才有福气。
李商隐曾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国家如此,人也一样。
俭于饮食,不伤脾胃;俭于交游,寡过息劳;俭于嗜欲,悠游自得。
《道德经》名言欣赏_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言

《道德经》名言欣赏_出自《道德经》的经典名言《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浓重的一笔,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道德经》名言欣赏,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名言欣赏【经典篇】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4、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名言欣赏【精选篇】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自足者副,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译文】能了解别人的成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3.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译文】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译文】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译文】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道德经最一句话大全

道德经最一句话大全《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由老子所著,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哲学经典。
全书共有81章,每一章都博大精深,言简意赅,其中最后一句话更是道出了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下面是道德经中一些经典的最后一句话大全,按照列表划分,以期能更好地展示出《道德经》的重要思想。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二章2. 道法自然。
——第十五章3. 深者不可识,众人皆可见。
——第五十八章4.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六章5.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第十六章6.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四十一章7.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六十一章8.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者,吾仁之;不德者,吾亦仁之。
——第四九章9.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第四十九章10.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七章11.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一章1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四一章13.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五章14. 天下贵,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以上就是《道德经》中一些经典的最后一句话大全。
这些话蕴含着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颠覆了传统观念,强调了自然、无为、柔弱、平和以及修身养性等重要理念。
读者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句子,也可从中获得思考人生、修身养性的启示和智慧。
希望这些经典句子能引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真理、追寻内心平静与和谐。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范本6篇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范本6篇《道德经》堪称经典中的瑰宝,其惜字如金却内涵深刻。
它不仅让我们知晓自然之理,引导我们依道而行,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揭示了世俗中的处世智慧。
秉持清静无为的理念,能让我们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收获开心、快乐与幸福,为我们的心灵找到了栖息之所和指引方向的明灯。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 1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
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
二是意识。
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
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这种秩序就是爱。
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
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
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己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
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
但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
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
上善若水。
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十句话,说透人生智慧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
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
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
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4、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
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
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
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
想要日子过得好,就要学会节俭,节俭持家才能富过三代。
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不要轻视小瞧别人,我们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如此之道,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做人学会谦卑,只有空杯子才能盛满水,也只有把自己姿态放低才能学到东西。
7、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洪水冲不垮山岗。
困难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做一丝努力就在困难面前认输。
成功的人,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的人,而是在困难面前撑住并熬过来的人。
只要相信自己,没有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漂亮话好听却没有用,珍惜那些能给你指出错误的朋友。
生活中听人吹捧不如听下真诚的建议。
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9、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做人要厚道踏实,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一个人有权有钱没有内在也不过是个“暴发户”。
不要为了追求浮华,忘记自己的本心,丢掉自己的良心。
钱财等身外之物,今天得到了明天有可能失去,只有装进内心的知识、品德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10、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生活其实很简单,不要让它复杂化。
快乐开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小窝温暖就好;一顿便饭可口就好;一个爱人知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