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了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三位数进位加法教案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位数进位加法教案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位数进位加法教案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一、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2. 能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能够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深化学生对于进位加法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步骤和常见的进位加法例题。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单独练习、小组合作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讲授: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基本概念、运算步骤和例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单独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练习题目,以巩固和加强其运算能力。

3. 小组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具体如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题目或者图片等方式引入相关内容,使学生进入教学状态,并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2. 知识讲授: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白板等方式,对于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步骤进行简要讲解和演示。

3. 策略讲解:针对不同的进位加法题目,教师可以上演示板或者白板上讲解解题策略,例如从个位开始逐位计算,碰到需要进位的情况,将进位后的数写在上一位数的加数上,以此类推。

4. 例题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多个例题来演示和解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并且可以借助训练不断优化和加强其计算能力。

5. 练习巩固:教师可以分发试卷或者让学生在纸上进行练习,以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和水平来做出个性化教育。

五、教学效果1. 增强学生对于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成绩。

2. 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增强其在数学学科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1.2 教学内容(1)连续进位加法:当一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需要向前进一位,并将进位的1加到下一个加数上。

(2)退位减法: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上一位借位,并将借位的1减去差值加到当前位上。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中的进位概念。

(2)理解退位减法中的借位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发放练习纸,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

4.2 教学新课(1)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例题进行演示。

(2)讲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范例题进行演示。

(3)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一些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3 练习巩固(1)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程度。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讲解题目,共同解决问题。

4.4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5.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拓展活动(1)组织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59-61页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

前置基础: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后继地位: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以及更大数的加减法核心知识点: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算理算法教学目标:1.运用知识迁移,探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算理算法教学难点:连续退位的算理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但是今天学习的又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什么不一样呢?咱们先来计算这个题体会一下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189+394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同位互相说说新的发现。

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小结:今天的进位加和前面不同之处在于: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又要向百位进一。

(2)巩固练习:247+158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在计算连续进位加法中应该注意什么?(不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2、三位数连续退位减(1)独立计算,说说发现435—276学生独立计算,同位交流过程。

指名板演,板演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学生之间交流质疑。

重点交流:十位数的变化(2)巩固练习:276—18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竖式计算连续退位减要注意些什么?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难点巩固:不计算,说出连续退位之后,被减数的每一位变成了几?2、我是计算小能手192+58=412—153=3、我是推理小能手四、课堂总结:回顾前面三位数加、减法的学习历程: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一次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连续进位、退位这一类计算题目的计算算理和方法基本一致: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79
432
542
373
- 1 6 9 验算:+ 11 61 9
373
542
10
615
158
- 4 5 7 验算:+ 41 51 7
158
615
625
239
- 3 8 6 验算:+ 31 81 6
239
625
458
827
+ 31 61 9 验645
+ 21 61 7 验算:- 2 6 7
276 -1 8 9
87
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减,从前一位退1。
8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从个位减起。
数位对齐。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
9
三、自主练习
1.计算并验算。
432-153 458+369
542-169 625-386
615-457 378+267
432
279
- 1 5 3 验算:+ 11 51 3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 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一、新课导入
身高体高是个个儿半一球身形青,,背金上黄背圆着脸七喜颗盈星盈,, 一天个上小一姑只蚜天娘鸟虫天,,见对生用了着在线最太水拉怕阳中着它笑央跑,,,蔬结身不菜的穿怕丰果粉大收实红风全数衫吹靠不,,它清坐就。。在怕绿细船雨上飘。。
2
二、你问我说
645
378
11
2.
望天树比 油棕多多少棵?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35-276=159(棵) 答:望天树比油棕多159棵。
12
3.找规律,填一填。
677
750
871
606
548 129
419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4块糖,他又买了56块糖,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 讲解例题:以234+56为例,讲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4+56的计算。

4. 讲解例题:以345126为例,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345126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践情景 | 笔算方法|234+56 |345126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和进一步解释的细节。

学生们在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需要对这个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数位的进位和退位。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教案

小学数学《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正确计算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题目。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列竖式等方法,形象直观地解决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题目。

难点:1. 学生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进位和退位。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图片和例子。

2. 练习题:不同难度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题目。

3. 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

2. 自主探究:学生观察、分析例子,发现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3. 教师讲解:讲解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式。

4. 实践操作: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实际操作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5. 总结提升:学生总结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归纳解题方法。

6.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掌握程度。

7.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七、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对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程度进行评价。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讲解新课(1)连续进位加法a. 概念:当两个三位数相加时,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需要向更高位进位的加法。

b. 计算方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若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则向更高位进位,保留个位数。

c. 示例:讲解具体的连续进位加法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2)连续退位减法a. 概念:当两个三位数相减时,某一位的差小于0,需要向更高位借位的减法。

b. 计算方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若某一位的差小于0,则向更高位借位,加上10后进行减法运算。

c. 示例:讲解具体的连续退位减法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应用与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实例,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并指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尤其是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第【1】篇〗第1节加法【第二课时】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让学生经历三位数笔算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策略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树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计算纸。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298接近300,可以看做300来口算,445+300-2=743 预设2:列竖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比较今天学习的竖式和昨天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今天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在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2.加法的验算(1)通过大家的计算我们看出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743种。

那你们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呢?独立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小组讨论: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么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展示交流: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验算方法介绍给大家?预设1:估算检验方法。

445接近450,298接近300,结果大约是750,都多估了,所以结果应该比750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教案教学内容:
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一学)先看一看:(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打算怎样算?怎样估算,189≈()394≈(),最后的结果≈()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
(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
(4)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该怎样列算式呢?)
(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列竖式时什么位和什么位对齐,现在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向百位进()。

第一个笔算加法会做了,自己动手把课本60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竖式填上。

手指竖式,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在本位上加()再减。

想一想,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四、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投影出示)
245+196= 564-278=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五、(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

(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245+196= 564-278=
245 564
+ 196 -278
()()
(1)认为竖式正确的请举手。

(2)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

(1)笔算加法算式时,从哪一位算起,从哪一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十位满10又向百位进()。

生回答,师板书。

认为第一个题做对的举手。

(2)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在本位上加( )再减,生回答,师板书。

认为第二个题做对的举手?
1、评议板书,正确率。

2、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六、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星星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3、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开火车。

七、全课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要注意什么?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八、布置作业
师:课下我们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最端正,并能全做对!
作业:笔算下面各题(做在作业本上)。

126+385= 248+158= 478-199= 645-2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