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年-2017年)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2 17 4
2 47 . 7
() 金 融 租 赁 1 公司 , 0 7年 底 允许 20
国 内银 行参 与 融 资租
增长 率 ( %)
6. 67
145 5.
1. 67
赁业后 , 银 、 银、 工 交 建信 、 生 、 民
招 银成 立 , 国开行则对 深圳租 赁 公 司进行 了重 组。使我 国金 融租赁 公
共
15
、
子 脱 离主 业 租 金拖欠严
,
境明 显 改善
家 ) 外 商投 资 租 赁 公 司 ( 商
s 一 ■■ 哗 本
刊 Ⅲ
格舳 稿 = 叠
■● s一 本
刊
表 1 我 国融 资租 赁机 构类 型
挣 稿
务 部监 管 ,共 9 ) 5家 和 国 内融资租 赁 试 点
表 2 20 -2 0 07 0 8年我 国融 资租 赁业 规模 增长 情 况
融 资 租 赁 业 发
万史 回 顾
重 资产 质 量 不 高 许 多 公 司 被 迫
, ,
1
中 《 华
人 民 共 平 国 合 同 法 口
》
篙湍 芝 酱
19 8 1
凤 进入全行业
明
确
了 融
资租 赁 合 同 备 霄 当 亨 人
。
的杈 利 与 火奢
2
殳 开放之初 的 革
二先 生 倡 导
,
年
会 《
计 准 则
一
1
12
家
国融 资 租 赁 业 不 断 成 熟
、
,
融 资租 赁机 构 数足
,
,
租 赁 资产 余 额 仅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历程与前景分析一、融资租赁行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1年4月,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机电设备公司和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共同出资创建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现代融资租赁业开始的标志。
在近40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先后经历了快速成长阶段(1979-1987)、泡沫肃清阶段(1988-1999)、整顿恢复阶段(2000-2004)以及目前正处的快速恢复成长阶段。
自2002年开始,随着融资租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融资租赁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逐渐成熟,开始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4年后发生的三件大事更使得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恢复了活力。
一是2004年12月商务部外资司宣布允许外商独资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二是2004年12月,商务部和国税总局联合批准9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公司,2006年5月再次批准了11家试点公司;三是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经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重新允许国内商业银行介入金融租赁并陆续批准了其管辖的银行成立金融租赁子公司。
这三件大事,奠定了我国从外资、内资、银行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格局。
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过去的2011年,在中国实行货币紧缩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融资租赁业进入了盘整期,包括金融租赁、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在内的整个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在这种形势下,业内一些专家开始对盘整期的形成和今后发展进行分析预测,许多租赁企业开始对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商务部、银监会国家一些监管部门对推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也在研究和审定,这些都不同程度上收得了效果。
进入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增长速度比上年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2013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复兴后8年来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
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融资租赁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设备、车辆等财产的使用权,租期内支付租金,租期满后可选择购买该财产或者退还出租方。
融资租赁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制造业发展、促进企业资产运作、加强金融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监管不足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监管不够完善,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的漏洞,进行非法融资租赁活动,损害了正规融资租赁企业的利益,也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混乱。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涉及的企业众多,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合作的稳定性和客户的利益,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
3. 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融资租赁行业涉及到的资金和风险较大,但是一些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建议1. 加强监管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市场的规范化程度。
加强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资质和信用评级,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
2. 提高服务质量融资租赁企业应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确保客户的利益和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
3. 加强风险管理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健康发展。
4. 加强合作与创新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拓展融资租赁的业务领域,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5. 培育专业人才融资租赁行业需要培育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的从业人员素质。
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研究及政策建议

金融天地311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现状研究及政策建议韩金龙 邓年奇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摘要: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式融资工具,不仅可以扩大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中国工业创新的升级,而且对中国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2012年起,我国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以及合同余额都增长迅速,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
本文强调分析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融资租赁;发展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4-000311-01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指的是将资产的所有权或者部分风险以及收益的一种租赁形式。
融资租赁是一种新式金融服务形式,其让实物信用和银行信贷相结合,包含金融、贸易和服务等的一种跨行业金融工具。
一、融资租赁的起源和目前中国的发展现状融资租赁开始于二战后的美国,全球最早的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诞生于1952年——美国租赁公司(现更名为美国国际租赁公司),开创了现代租赁的先河。
现代融资租赁和传统租赁的现实区别在于:传统租赁根据承租人租赁设备的使用时间计算租金,融资租赁则根据承租人承担融资成本的时间计算。
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融资租赁公司超过5000家,资产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据相关机构预测,2016年我国融资租赁合同将达到6.9万亿,至2021年达到12万亿,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1]。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和分类简单融资租赁,指承租人选择租赁项目,出租人在项目风险评估后将租赁项目租给承租人。
在整个租赁期间,承租人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项目的维修和保养。
售后回租融资租赁,指设备所有者将设备以合理价格卖给出租人,再以租赁形式将原设备租回使用。
其优点首先是出租人拥有所有权,承租人更加灵活,其使用权没有改变,承租人的技术管理人员熟悉设备,可以节省时间和培训成本。
杠杆租赁,类似于银团贷款,是一种专门针对大型租赁项目且具有税收优惠的租赁形式。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数量和渗透率均明显提升,未来长期发展空间较大

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数量和渗透率均明显提升,未来长期发展空间较大一、融资租赁行业概述我国融资租赁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2007年银监会发布修订版《融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来,融资租赁在我国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分本质在于是否转移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与报酬,若发生风险与报酬转移则被定义为融资租赁,若无转移则被定义为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出租人是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均转移至承租人一方,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
经营租赁是租赁公司将相关物品出租给承租人,收取租赁费用的租赁方式,经营租赁中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仍然在出租人一方,承租期满的经营租赁资产由承租企业归还出租方。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概念区别融资租赁采用类信贷模式,通过向供货商购买融资租赁设备、提供给承租人使用并收取租金,赚取利差收入。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对接上游供应商、部分附加服务产品供应商与资金端,另一方面服务下游不同行业公司的各自需求、采用不同融资租赁模式如直租或是回租等,从中赚取利差与其他业务收入。
融资租赁产业链二、租赁行业:长期发展空间较大1、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过去十年,堪称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叠加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租赁行业规模、数量和渗透率均明显提升。
第一,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7-2017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规模年均复合增长速度高达56%,远高于信托(44%)、保险(19%)、银行(18%)、证券(13%)的增速。
根据2016年世界租赁年报数据来看,我国租赁交易额207亿,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二,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公司和收购海外的公司)总数约为11777家,较上年底的9676家增加了2101家,增长21.7%。
商务部2024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24
报告编写:中国商务部
2024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关键年份。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
融资租赁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2024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实现租赁收入6182亿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收入达到了3790亿元,同比增长24.7%;民营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收入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6.4%。
另外,全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签订的合同数量为19.8万份,较2024
年增长了19%。
主要租赁对象分别为:10.2万份工业设备租赁合同,占比51%;4.3万份汽车租赁合同,占比22%;1.2万份房屋租赁合同,占比
6.2%;3.1万份其他租赁合同,占比15.4%。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与此同时,因应国家政策指导,中国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
在2024年,中国政府鼓
励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中,政府鼓励融资租赁行业保险公司发展,并对行业内部竞争有关
约束及监管细则做了特别规定。
此外,政府还支持企业向技术创新投入更
多的资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融资租赁是指一种透过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提供设备租赁及其他融资服务的商业模式。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融资租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随着企业对于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增加,融资租赁业务逐渐成为企业获取资金和设备的重要渠道。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积极引导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律等一系列应对策略。
通过对行业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对策,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问题意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还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由于监管不够严格,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可能会通过融资租赁业务进行非法活动,损害客户利益,甚至可能造成金融风险。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一些重要细则还没有得到完善,导致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企业经营环境不够清晰。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创新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融资租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产品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
推动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律是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融资租赁监管发展时间线

融资租赁监管发展时间线1. 1990年代初期:融资租赁的兴起•19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开始在中国兴起,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
2. 1994年:首个融资租赁公司成立•1994年,中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国际融资租赁公司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并为后续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2003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03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融资租赁公司进行了专门管理和监管。
•这一举措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并提升了市场信心。
4. 2006年:设立国内外合作银行专营机构•2006年,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国内外合作银行专营机构,允许商业银行设立融资租赁子公司。
•这一政策鼓励银行进入融资租赁市场,并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5. 2007年:《金融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颁布•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规定。
•这一举措提高了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6. 2013年:设立自贸试验区推动融资租赁创新•2013年,中国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并将融资租赁列为试点领域之一。
•自贸试验区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7.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支持和监管。
•这一指导意见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方向。
8. 2016年:设立融资租赁行业协会•2016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成为行业的自律组织和服务平台。
•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交流合作等方式,促进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9. 2017年:加强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管力度•2017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租赁公司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一总体情况(一)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共计6158家,比上年底增加2543家,增幅为70.3%。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204家,增加15家,增幅为7.9%;外资租赁企业5954家,增加2528家,增幅为73.8%。
2016年3月,商务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天津等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流通函〔2016〕90 号),将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的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确认工作委托给各自贸试验区所在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局。
至 2016 年底共确认4批15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其中天津12家,广东2家,上海1家。
(二)注册资本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为19223.7亿元,同比增幅为31.3%,是2013年2884.3亿元的近7倍。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最高注册资本为221亿元,外资租赁企业最高注册资本为143亿元;注册资本超百亿元的融资租赁企业有3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21家。
(三)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截至2016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资产总额215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突破两万亿。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资产总额514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外资企业资产总额163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
租赁资产总额13090.4亿元,增长33.8%;融资租赁资产总额12810亿元,增长32.9%。
总负债14088.4亿元,资产负债率65.4%。
从单个企业来看,总资产超过百亿元的企业达33家。
(四)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从行业分布看,融资租赁资产总额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通用机械设备和工业装备,均分别超过千亿元。
其中,能源设备类资产继上年再次大幅增加,显示融资租赁在能源结构调整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五)经营效益持续提升2016年全行业融资租赁投放金额达到8971.6亿元,较上年增加37.5%,实现营业收入1535.9亿元,利润总额267.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35%和25.4%,其中融资租赁业务收入973亿元,比上年增加13.6%。
全年融资租赁企业共缴纳税收134.6亿元。
融资租赁企业逾期租金合计291.5亿元,比上年增加74.3亿元,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六)东部地区继续领跑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在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等方面仍占据绝大部分,均达到全国总数九成以上。
按企业数量增速排序,除陕西外,增速排名靠前的省市均属东部地区;从资产总额来看,中部地区占比有所上升。
随着融资租赁聚集新区不断出现、“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形成,我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融资租赁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发展特征(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有关部门和地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多个融资租赁领域细分问题发布政策意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降低融资租赁行业税收负担;商务部将融资租赁等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完善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天津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广东自贸区允许融资租赁企业收取外币租金;陕西在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等实施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运营模式。
天津、广东、广州、东莞、厦门、晋江、漳州、内蒙古、贵州、西安、济南、武汉等多地通过出口退税、利息补贴、设立融资风险补偿金或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租赁项目给予补助奖励。
(二)聚集效应更加凸显随着政策环境优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制度设计灵活高效,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高,融资租赁行业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地区聚集效应更加凸显。
上海、天津、深圳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集聚地的优势不断增强。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637家,比上年增加2.2倍,其次为上海1606家、天津1129家,三地企业数量均已超过千家,合计占全国总数达到71%,比重较上年再提高7个百分点。
从注册资本金和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16 年底,上海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5652亿元,总资产8091.7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1.6%和37.6%,均位于全国首位;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3604.7亿元,总资产4151.3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0.1%和19.3%;深圳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4031.2亿元,总资产1365.7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2.5%和6.3%。
另外,随着《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 号,以下简称68号文)及各地具体实施意见的出台,新设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发布,出现了更多重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聚集新区。
如北京、广州、重庆、厦门、大连、西安、成都、济南等多地打造融资租赁区域产业聚集中心,发挥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三)业务创新不断加快目前,我国飞机租赁、船舶海工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融资租赁板块均已颇具规模,随着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业务领域继续拓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快创新发展。
湖北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完成首例涉及境外船舶业务,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完成船舶融资租赁第一单;合肥农委农机局在肥东县试点探索合肥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模式,仙桃建设20万亩蔬菜产业片区物流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园,首次在农业领域采取融资租赁形式融资,开启农业领域融资新渠道。
随着认知程度不断加深,不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面对机遇与挑战,敢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为企业搭建新的融资渠道。
(四)融资渠道更加多元2016年融资租赁企业融资结构有所优化,融资渠道更加多元,资产支持证券、母公司融资、债券及海外融资等成为银行贷款以外融资租赁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及盈利增长。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化研究组发布的《2016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6年全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8420.5亿元,同比增长37.3%,特别是企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企业ABS”)发行规模较2015年翻番,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品种。
wind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65家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共118支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租赁企业ABS 规模达1074.8亿元,同比增长110.8%,占2016年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比重已达12.8%。
租赁企业ABS已成为我国企业ABS市场中最为主流的品种之一。
多家融资租赁企业获得母公司增资,以满足融资租赁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以及融资租赁业务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
债券市场上,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规模也明显扩大。
在海外融资市场,天津推动外债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境外融资,共受理21家企业申请中长期国际商贷项目批复外债额度45.38亿美元,其中约95%用于支持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企业。
(五)资本投资更加活跃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等各方资本加大对融资租赁业的关注和参与,融资租赁企业在资本市场中更加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共有291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347家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较上年有大幅提升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看,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有132家,融资租赁在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8家,有利于企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批发零售转向包含融资租赁服务的综合化运营。
各上市公司对自身融资租赁业务均有明确定位,侧重特点鲜明,致力于融资租赁与现有业务产业融合,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夯实全产业链驱动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盈利增长极。
(六)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形成了一批专业优势突出、管理理念先进及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2016年7月,远东宏信与渤海金控两家公司首度入选《财富》(中文版)2016年“中国500强企业” 榜单,并成为首次入选的融资租赁公司。
远东宏信旗下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18.2亿美元,在医疗、印刷、航运、建设、工业装备、教育、信息网络等多个基础领域优势突出,截至2016年末,远东宏信总资产规模超过1660亿元人民币,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9亿元,同比增长约18%。
渤海金控作为唯一一家 A 股上市和拥有境内外平台的租赁公司,已在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销售渠道,形成国内外并行的全球化租赁产业布局。
近年来通过跨境兼并,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和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租赁公司。
截止2016年底,渤海金控资产总额2166.3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同比增长146.9%;营业利润30亿元,同比增加57.9%。
三趋势展望(一)行业规模平稳增长“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融资租赁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行业在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行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产业结构升级、与实体经济细分领域深入结合的需求下,行业企业数量、业务实力、投放规模、业务范围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二)业务领域纵深拓展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在全球飞机租赁、集装箱租赁及航运租赁等领域的市场地位与占据份额逐年增长,医疗卫生、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等板块迅速延伸,社会公共事业领域融资租赁业务逐步开展。
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将进一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小微企业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拓展业务领域,将有更多融资租赁企业进入国际租赁市场。
同时,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活跃参与,使融资租赁企业能更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和资本不足问题,布局全产业链和一体化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作用。
(三)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 号)的精神,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资金、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等一批改革成果和创新举措推广落地,以及新一批自贸区挂牌后自贸区融资租赁创新制度的实施,将极大促进中西部、东北部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将涌现出一批新的融资租赁行业聚集区,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群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