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_____百花齐放_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 式更加多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比较新中国“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 时期的“百家争鸣”
同: 背景:社会转型 结果:学术繁荣,社会进步
异: 前者是自觉的学术方针,反映社会主义学术 民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后者是自发的 思想解放潮流,体现不同阶级利益诉求 前者内容仅限于学术;后者涉及学术、政治 主张等多方面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4.实质:社会主义民主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5.成就(影响):
(1) 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生物遗传学座谈会,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 派之间的纯学术争鸣
(2) 文艺领域:百花齐放
小说戏剧: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的“百家争鸣”主要区别是( ) A.目的 B.内涵 C.背景 D.作用
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红灯记
沙家浜
京 剧 《 海 港 》 剧 照
智取威虎山 芭蕾舞《白毛女》剧照
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 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电影:“难忘的1959年”
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
1、原因:
① 左倾错误:政治运动(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文革”等 (根本原因) ②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阶级斗争

课件8: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件8: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 1956年之前,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争论混淆了不同性质的 矛盾。
1956年,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确定知识分 子的绝大部分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内容与内涵 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 可以自由发展。
内容
百家争鸣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 由争论。
内涵:是指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 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发表自己意 见的自由。
4.目的、特点
目的 特点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事业 基本性、长期性
5.影响 (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ຫໍສະໝຸດ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双百”方针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
作氛围,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历 史 剧——郭沫若《蔡文姬》
话 剧——老舍《茶馆》
长篇小说——杨沫《青春之歌》
影视作品
赵树理《三 里 湾》
《五朵金花》
2.提出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 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 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 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正式提出:1956年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 3.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4.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5.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68.6.20

教学设计4: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4: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1、教学要求: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

养育人文精神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了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列举反映“双百”方针贯彻下硕果累累的典型事例。

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会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通过对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了解,增强我们中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学重难点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08年9月中旬,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办,揭晓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情况。

百花奖的设立始于1962年,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喜好,因而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以盛开的百花取名,象征影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鼓励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更多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好影片。

原创7: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创7: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奇袭白虎团》
《沙 家浜》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共产党就像天上的 太阳 一样、智斗、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斥敌、要学 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闹工潮、都有一颗红亮 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浑身是胆雄赳赳、 《红灯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雄心壮志冲云天、 记》
光辉照儿永向前、仇恨入心要发芽
《智取 威虎山》
只盼着深山出太阳、血债要用血来偿、 誓把那反动派一扫光、共产党员、迎来 春色换人间、甘洒热血写春秋、我们是 工农子弟兵、胸有朝阳
细读了全会公报、大吊车真厉害
《海港》
1963年夏,上海港某装卸区码 头工人们紧张抢运援助非洲的稻 种,暗藏阶级敌人钱守维趁机破 坏,将玻璃纤维倒入散包小麦里, 并造成了错包。装卸队党支部书 记方海珍及时发现阴谋,组织工 人连夜翻仓,追上驳船,调回散 包,胜利完成援外任务
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描绘新风貌(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
②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文艺刊物增多 ④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难忘的1959年”)
6.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绽放
凋零
重生
1949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后
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1956年 毛泽东 2.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 (2)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
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 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87年的《红高粱》的出现是值得大书特 书的,它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 国人形象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影片 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西柏 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 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西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中国电 影的分量。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87年的《红高粱》的出现 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它不仅引起 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 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影片 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 ――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 这部电影开始世界影坛中国电影 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西 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 中国电影的分量。
四、经验与教训 1.“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符 合文化发展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方向
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死后被 解剖,在体内找发报机 12.老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3.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1966?67? 传跳海自杀或被 红卫兵打死 14.李翠贞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1966 开煤气自杀 15.沈知白 音乐理论家 1968 自杀 16.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17.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1968.4.3 在书房上吊自杀 18.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1966.9.3 自杀 19.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1966.8.2 跳楼身亡 20.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 21.闻捷 著名诗人 1971.1.13 用煤气自杀
傅雷, 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 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 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 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 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 《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1958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 时戏曲改革的一个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 1964 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 (《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 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 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 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

20课 双百方针

20课     双百方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基础梳理】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1956年初,____________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____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3.含义(1)____________上“百花齐放”。

(2)____________上“百家争鸣”。

4.特点“双百”方针是一个________的同时也是________的方针。

5.成就(1)内容:描绘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风貌。

(2)代表①老舍的话剧《________》,郭沫若的历史剧《________》,杨沫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等。

②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刊物________也有提高。

6.影响:丰富了____________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细节点拨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1)____________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到来。

(2)学术问题被当成________问题,甚至上升为____________问题。

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王蒙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的寓言诗《________》,昆曲《________》和电影《北国江南》《________》等。

(2)作者多被划为“________”或“____________”。

原创8: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创8: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自主探究1 百花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科学艺术发展方针?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内涵: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必要性)
b.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 c.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 (目的)
(2)国际方面:中国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
3.正式提出: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地位: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 期性的方针,而不是一暂时性的方针
芭蕾舞剧《白毛女》 京剧《智取威虎山》 “八亿人民八个戏”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 剧照
京剧《红灯记》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 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 要动作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 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材料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 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 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论十大关系》
问题探究5: 材料3表明我们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表明我们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
2.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 领域: 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原创9::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创9::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1.什么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双 百” 方针?方针的贯彻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 2. 为什么“双百”方针后来没有坚持贯彻下去?出现曲 折年代?曲折的具体表现如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文革结束后为什么会出现文艺的春天?呈现出怎样的 繁荣景象?
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4)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内涵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 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但创作的内 容有限制,如反社会主义、反动的内容不允许出现。 百家争鸣:科学研究领域 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 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 必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7年7月,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反右派斗争扩大 化迅速发展到哲学和社会科学、新闻、教育、文艺、科技 等社会各界。到10月上旬全国已划右派分子达到6万多人。 到了1958年整个运动结束时,有55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 其中真正的右派不到一万人。
——《历史不会忘记》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2争。
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全国横扫一切 “牛 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4)样板戏一统天下
年份 我国人口数
1953 5.5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56年之前的意识形态领域的 状况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 扣帽子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原因: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 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左”倾 思想的影响。
2. “双百”方针的提出
“百花齐放”:1951年关于京剧问题的争论, 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 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 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 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仅京剧领域) “百家争鸣”:1953年中央要中宣部就中国历 史问题、 中国文字改革问题、语文教学问题组织 三个委员会加以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 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出 要“百家争鸣”(仅历史领域)。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和国家面 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 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文 化事业。
2. “双百”方针被破坏的表现: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 说成阶级斗争,不同的学说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 的阶级利益。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当作错误的受到批。
昆曲《李慧娘》,电影《北国之春》《早春二月》)
(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的人》,艾青的诗《蝉的歌》,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一些学有专长、热爱社 会主义祖国的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歧 视和压抑。 (马寅初) 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⑤文革盛行阶级斗争文艺,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6. “双百”方针的影响:
(1).百家争鸣: 中科院和高等教育部主持成功
召开了关 派各抒已见,不扣政治帽子。
6. “双百”方针的影响:
(2)百花齐放: 文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学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领 域
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 促进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 是郭老和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范 老主张“西周封建说”,郭老主张“战国封 建说”。郭老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史稿》, 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老在《中国通史简编》 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张。这对于促进学 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起到了好的 作用。 ——《光明日报》文章
杨朔
《荔枝蜜》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诗歌
贺敬之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话剧
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 《北京人》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 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 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话剧
老舍
《茶馆》
文学艺术领域:
3. “双百”方针的提出的目的
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为 建设社会主义 服务!
4. “双百”方针的内容
内 容
百花齐放: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 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 以自由争论。
5. “双百”方针的内涵:
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 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 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 作和批评的自由、发表自 己意见的自由。
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
摩尔根学派
接受者被认为 是唯心主义的
李森科学派
接受者被认为 是唯物主义的
1956年8月召开 遗传学的座谈会。 平心静气讨论,不 给对方扣政治帽子。
建国之初中国采 取独尊李森科学派 而贬损禁止摩尔根 学派的态度。
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受到伤害
④文艺期刊增加,原期刊提、扩
6. “双百”方针的影响:
(2)百花齐放: 文 学 领 域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小说
杨沫
杨沫《青春之歌》封面
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小说
梁斌
冀北农民革命为题材
梁斌《红旗谱》封面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小说
柳青
文学艺术领域:
生机勃勃 散文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 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 整风运动,号召党外人士“鸣放”,鼓励群众给 共产党和政府提意见,帮助共产党整风。这时, 出现了一些十分激烈、尖锐的批评言辞,有些人 甚至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轮流坐庄”、“反 对党天下”。 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撰文《事情正在发 生变化》发给党内阅读。6月8日《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提示人们“少数的 右派分子在‘帮助共产党整风’的名义之下,企 图乘机把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打翻,把社会主义的 伟大事业打翻”,反右运动开始了。
思考:这种状况对于人口众多, 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
不合适。样板戏实际是强行推行 文艺的一言堂,与“双百方针”的宗旨 背道而驰。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 文艺形式多种多样,样板戏无法满足 广大人民的需要,同时,也大大束缚 了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严重阻碍 了文艺的繁荣发展。
京剧
《海港》
三个“伤痕文学”代表人物(从左 至右):卢新华、刘心武、王亚
3、“双百方针”的恢复取得的成果: (2)学术讨论空前热烈、科技创 新不断涌现: ① 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 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 新的科学; ②1996年开展至今的“三下 乡”活动将文化、科技、卫生送 到全国农村。
2. “双百”方针的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 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5月2日,毛泽东在 有许多著名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 议上谈到这个方针,从而第一次公开宣 布了“双百”方针。艺术问题——百花齐 放,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5月26日, 陆定一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学术文化界 1000多人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方针。
2010年
第三十届百花奖最佳男女演员
1962年 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祝希娟 《红色娘子军》中饰吴琼花
1980年
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陈冲 《小花》中饰赵小花
1963年 第二届百花奖最佳电影女演员 ——张瑞芳 《李双双》中饰李双双
1.“双百”方针的内 涵是什么? 2.“双百”方针是何 时提出的? 3.在什么背景下提出 的?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 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 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 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 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 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 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第20课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是有 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的范围内,保证社会主义方 向的前提下,调动广大知识分子 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 众的需求,最终会有利于社会主 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双百方 针”提出后,文 艺界和学术界出 现怎样的景象呢?
2、重新树立“双百”方针的举措
⑴ 1979年5~7月《人民日报》
发表的一系列评论员文章昭示 了文学艺术春天的到来 ⑵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 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邓小平强调“二为”方针。
3、“双百方针”的恢复取得的成果:
(1)文艺上:重新繁荣。出现了反映 “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和“伤 痕文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 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 的角落》。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 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 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社 会生产力还很落后。 (2)1956年之前,意识形态 领域中存在的争论混淆了不同 性质的矛盾。不利于发展经济和文化
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3)1956年召开关于知识分 子问题的会议, 周恩来作了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 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3、影响
文艺百花凋零; 自然和社会科 学研究受影响。
故 宫 被 孔 改 庙 成 的 血 浩 泪 劫 宫 “音乐学院院长领头在全院批判贝多芬是大地 主、封建官僚和大资产阶级买办的代言人。 …… 到了夏初,红卫兵运动兴起,又顺理成章地传出 “跳芭蕾的斩腿,弹钢琴的斩手”的风声,我们便 再也不敢碰钢琴,只得与美妙动人的音乐断然隔绝 了……” ——一个音乐人的回忆
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复查统计,全国 共划分右派份子552877人。 复查核实改正错划(并未平 反真正“右派”)右派 533222人,占总人数97%。
“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来 自法语。史学界普遍认为“左派”和“右派” 这一对词语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进 步或激烈者称为“左派”,倒退或保守者称为 “右派”。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所谓左派就是代 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 群。而主张资本主义,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 护的,就是右派。 划分左派和右派因立场的不同而不同。 1957年中国反右运动中,被打击的许多大右派, 如章伯钧、储安平、费孝通、丁玲、冯雪峰等 人,他们在国民党眼里,都是左派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