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划分。
ppt课件
7
甲型流感病毒在动物中广泛存在,目前已 知所有亚型包括16种血凝素亚型和9种神 经氨酸酶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可以在鸟 类特别是在水禽中存在,甲型流感病毒还 可以感染其它动物,如猪、马、海豹以及 鲸鱼和水貂等。
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 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 Ⅰ型细胞。
ppt课件
17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成 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 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 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
季节性流感病例中只有ຫໍສະໝຸດ 少数有病毒血症 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有关。
ppt课件
18
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 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流行性感冒
ppt课件
1
概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 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流感的流行病学最显著特点为:突然暴发, 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 节性,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除人感染高 致病性禽流感)。
ppt课件
2
季节性流感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 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虽然大多为自限 性,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 要住院治疗;
在非流行期间,发病率较低,病例呈散在分布, 病例在发病时间及地点上没有明显的联系,这种 情况叫散发;
一个集体或一个小地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 病例叫暴发;
较大地区的流感发病率明显超过一般的发病水平, 可称为流行;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感染禽类亚型 中的一些毒株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5N1引起者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传染源主要是禽类。潜伏期一般在7天 内,常为2-4天。
36
甲型H1N1流感
是由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1N1是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禽流 感病毒通过感染猪后发生基因重组而形 成的“混合体”。 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一般为1-7 天,多为1-3天。需隔离热退后2天。
自然突变学说: 病毒自然突变与人群免疫力的选择
动物源学说: 人→动物→人 动物→人 基因重组→人
10
流行病学
( epidemiology )
11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动物 传染期约1周(潜伏期末到病后5天) 健康带病毒者因排毒时间短且数量少传 播意义小。
传播途径:
直接--空气飞沫为主 间接--污染物品
肺炎支原体肺炎:
起病缓慢,白细胞无变化 红细胞冷凝结试验阳性
链球菌咽炎:
咽痛明显; WBC↑
29
治疗
( therapy )
30
一般治疗 :
隔离(1w);休息;饮水; 饮食;卫生
对症治疗 :
退热:可予解热镇痛药 补液:适当补充能量及电解质等 止咳:止咳祛痰
31
抗病毒治疗:
金刚烷胺:抑制进入;甲型;不良反应多 奥司他韦:抑制NA;各型;75mg/bid×5d ABOB:抑制RNA聚合酶及蛋白合成 利巴韦林:抑制增殖;各型
流 感 肺 炎
肺泡透明膜形成
流感发病原理示意图
17
临床表现
( clinical situation )
流行性感冒ppt精选课件

40
ppt精选版
五、疫情爆发的控制 (一) 预防策略 1.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
治措施 2.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工作质
量 3.制定国家流感疫苗免疫指导性方案,作
好重点人群免疫
41
ppt精选版
(二)一般措施 1.早发现、早诊断 2.早报告、早隔离 3. 对接触者的措施
16
ppt精选版
五、免疫力
(一)体液免疫 1.血凝素抗体
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能中和病毒 人感染后4-7天可从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清中检出, IgA在
2周达高峰,IgG4-7周时达高峰,可维持1-2年 株特异性
2.神经氨酸酶抗体
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表面释放,减少病毒繁殖和扩散 株特异性 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人增多;限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3.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 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 疫措施等有关。 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
25
ppt精选版
(三)超额死亡率 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 超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 部分 由此计算出的绝对死亡数称为“超额死亡人数” 较准确地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
流感病毒的型别
甲、乙、丙三型流感的临床表现类似,但 其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差异。
自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曾出现过三种 亚型,即1957年出现的甲2(H2N2)亚 型(也称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甲3 (H3N2)亚型(也称香港)和1977年重 现的甲1(H1N1)亚型流感(也称俄罗 斯流感),这三种亚型的流感均首发于中 国
80 to 120 nm
流行性感冒讲课PPT课件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流感 患者和隐性感 染者为主要传
染源
传播途径:主 要通过飞沫传 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物体
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人 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儿童、 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更容易感
染
流行特征:流 感在冬季和春 季容易爆发, 其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发 热、咳嗽、喉 咙痛、流鼻涕、
头痛等
诊断方法:根 据临床症状、 流行病学史和 实验室检测结
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测: 检测病毒抗原
或抗体
鉴别诊断:与 普通感冒和其 他上呼吸道感
染相鉴别
流行性感冒的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感染 源
增强免疫力
推广疫苗接种计划
控制策略
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和预警 系统
介绍一个典型流感病例,包括患者 症状、诊断和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
讨论病例中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疫苗接种、社交距离和卫生习 惯等
分析该病例中流感的临床表现和严 重程度,以及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总结病例分析的启示,强调流感的 危害和预防的重要性
经验教训与启示
预防措施:加强个 人卫生,避免接触 感染源
流行性感冒的 治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发热、咳嗽、疼痛等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护理与康复指导
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监测体温,遵医嘱治疗,提供心理支持 康复指导: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流行性感冒健康教育ppt课件

3.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在发病初期有一定疗效
厂区管理(预防)
1、发现流感病人应及时隔离。当厂区内流感病人 有增多的趋势,应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2、在流感流行期间,不要在工厂内组织大型集会, 以免病毒传播。人口密度较大的公共场所应该开 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 3、组织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的一种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传播很 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起病急、发热、头痛、 全身酸痛、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咳嗽、流 鼻涕及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轻微为特征。四季均可 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亦 可经接触传播。流感病死率高达8%至10%。
健康教育
1、宣传流感的预防知识,告知员工在流行季节或 流行区,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室 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还应注意劳逸结合、戒 烟等。 2、使员工了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 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 流感疫苗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 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3、流感流行期间尽可能的避免人群集聚,少去人 群集中的公共场所,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空气消 毒,患者及健康人群外出时均应带口罩进行防护。
常见 可能 严重
气管 炎肺 炎可 威胁 生命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以 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 鼓励病人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或用退热药.最好 体温维持在38℃左右。 (2)全身疼痛者可予解热止痛药。 (3)剧咳者予镇咳祛痰药。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疼痛乏力虚弱鼻塞喷嚏咽痛胸部不适咳嗽并发症普通感冒少见少见轻微轻微常见轻度中度少见流感高热394000持续3344天显著常见且严重显著持续2233周偶见常见可能严重气管炎肺炎可威胁生命治疗要点11
2024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控制策略•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与护理目录•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流行性感冒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速度。
特点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变异,人群普遍易感,且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使得流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易感人群流感具有季节性,北半球通常在冬季流行,而南半球则在夏季。
此外,流感的流行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临床分型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可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
其中,单纯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等;胃肠型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肺炎型多见于老年人、儿童或原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气促等症状;中毒型则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近期内有流感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流感样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结果阳性。
鉴别诊断流感需要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其中,普通感冒症状较轻,无明显的季节性;上呼吸道感染则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等;肺炎则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实变体征。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
02流行性感冒病毒学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约80-120nm ,有包膜。
流感课件分享-医学PPT

流感的临床诊治
流感的临床诊治包括病情评估、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治疗 方案。
流感疫苗的种类及接种方法
流感疫苗种类
包括全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疫苗,每年根 据流行病学数据进行选取。Fra bibliotek接种方法
可通过皮下注射或鼻腔喷雾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 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流感课件分享-医学PPT
流感(也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疾病,由流感病毒 引起。本课件将全面介绍流感的各个方面,包括病毒种类、传播途径、症状、 诊治、防治措施等。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其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喉咙痛、鼻塞、乏力和肌肉疼痛。严重的流感可能导致死亡。
紧急响应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监测病情,组织救治 和应对紧急情况。
信息通报
加强疫情信息公开与交流,提供及时准确的防 控指导和指示。
社区控制
实施社区隔离、医学观察和封控措施,限制疫 情扩散。
资源调配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医疗救治能力和物资 供应。
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及趋势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季节变化和病毒变异会影响流感的传播和疫情严重程度。持续监测和预测流感的 流行情况对全球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流感的防治与预防措施
1
公共卫生措施
2
加强流感监测、提高大众防治意识,推
行集中隔离和健康教育,加强医疗服务
和紧急响应能力。
3
个人防护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拥挤,注意 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 升免疫力。
疫苗接种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对易感人群, 以减少感染人数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流行性感冒预防小知识ppt课件

·
有调查发现,90%的人知道或听 说过流感,但对其传染性和并发症并 不了解,甚至对其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而10%的人以为流感同感冒没有区别。 其实,其危害性远大于普通感冒。
2
· 3
· 4
· 5
· 6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 染,传染性极高
➢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畅 的地方,必须要求要去时,最好戴上 口罩。
·
13
➢勤洗手,使用 肥皂或洗手液洗 手,并用干净的 纸巾擦干。
·
14
我们都有一双脏手
人的一只手上大 约沾有40多万个细
菌
·
15
用香皂洗手可以
将腹泻致死率减半、 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 率减少三分之一,也 就是说,良好的洗手 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 万儿童生命,比任何 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
用。
·
16
怎样洗手才有效?
·
17
·
视频—洗手儿18歌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 (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
19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掌心对掌背沿指缝相 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
20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21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背 放在另一手掌,双手交换进行;
✓最好的消毒形式是 ✓最好的防控手段是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
·
31
·
32
·
7
·
8
甚至还可能出
现腹痛、腹泻、 呕吐的症状
精神不振
·
9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打喷嚏等症 状时要及时就医,最好带上口罩, 不要带病上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对接触者的措施
27
第五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原学 流行概况 流行过程 临床特征 预防措施
28
第五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 二 十 二 章
流行性感冒是一个古老的、第一个实行全球 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无法完全控制它的 传播和流行。
随着近年来禽流感疫情的爆发和蔓延,流行 性感冒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特征 第三节 流行过程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五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病原上表现出乙型病毒株活动增强,而甲型病 毒株活力相对减弱的趋势
表22-2 1953~1999年我流行特征
二、流行分布
时间分布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变异
暴发
人群分布
男女之间发病率没有差异
发病率6~15岁最高
年龄 发病率
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均可发生,各地的发病率差异较大
14
甲型
人类和多种动物
乙型 感染 人
丙型
人和猪(致病性较弱)
8
第一节 病原学
五、免疫力
体液免疫 血凝素抗体 神经氨酸酶抗体 核蛋白抗体 细胞免疫 局部免疫
9
第二节 流行特征
流行概况 流行分布 超额死亡率
10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一、流行概况
全球流感流行的特征 4次新亚型的出现有3次起源于我国 大流行期间,流感的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 多数情况下,新的亚型出现以后,旧的亚型即 不再在人群中流行
3
第一节 病原学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抗原变异 分类 致病力 免疫力
4
第一节 病原学
一、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
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
毒,多为球形,直径80 ~120nm
核糖包膜 : 核糖蛋白 (NP) -RNA (7 or 8 片 断 ) 基质蛋白 (M)
脂质双分子层 血凝素 (HA) 神经氨酸酶 (NA)
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见于有部分免疫的人群 学龄儿童是使流感流行范围扩大的主要传染源
动物传染源
动物流感与人类流感关系密切 猪可能是人流感病毒的一个贮存宿主,亦可能 成为人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重组的场所
17
第三节 流行过程
二 、传播途径
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污染的食具、茶杯或玩具而传播
18
11
第二节 流行特征
我国流感流行的特征 流行仍以甲型为主 新亚型出现后,则流行广泛,发病率高 无论是新亚型出现,还是抗原漂移后亚型内出
现的新变种,国内流行毒株与国外的基本一致 自1977年H1N1再现后,H3N2与H1N1在人群
中共存
12
第二节 流行特征
流感流行北方重于南方,而且北方有明显的冬 春季节性高峰
第二节 流行特征
三、超额死亡率
由于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即超 过相近的几个非流行年同期的平均死亡率的部分
由此计算出的绝对死亡数称为“超额死亡人数” 较准确地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
15
第三节 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6
第三节 流行过程
一、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第三节 流行过程
三、人群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男女之间易感性没有差别 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间 仅有部分交叉免疫
19
第三节 流行过程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温度和湿度 自然灾害
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 居住环境
20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疫情监测 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疫情暴发的控制
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 80to120 nm
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
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
素(HA)抗原和神经氨
酸酶(NA)抗原
内抗原 表面抗原
图22-1
第一节 病原学
二、抗原性变异
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HA 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 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变异种类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
25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接种途径
建议采用肌肉、皮下注射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反应 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
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
疫苗株与流行株之间的抗原性差异 抗原成分
26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五、疫情暴发的控制
预防策略
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工作质量 扎实抓好流感监测的核心任务 制定国家流感疫苗免疫指导性方案,作好重点人群免疫
疫苗种类 灭活疫苗 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24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疫苗应用 疫苗种类的选择 疫苗接种对象
推荐有患重流感危险的人以及某些特殊的人群接种
接种疫苗的时间选择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
剂量及间隔
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接种1剂,0.5ml 6~36个月儿童,接种两剂,每剂0.25ml,间隔4~6周
5
NP
核衣壳
6
NA
神经氨酸酶,水解唾液酸并促进病毒释放
7
M1
基质蛋白,为结构蛋白,与核衣壳和包膜作用促进装配
M2
膜蛋白,有离子通道功能
8
NS1 非结构蛋白,抑制细胞 mRNA 的翻译
NS2 非结构蛋白,功能不清
第一节 病原学
四、致病力
抵抗力
对热敏感,冷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
一般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致病性
21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原则 注意研究样本
对从不同地区不同研究样本得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时应 特别注意,差异较大时应分别描述,研究单位宜小不宜大。
临床病例的确诊
无论在平时对流感的监测,还是对流感流行的诊断均须注 意要有明确的诊断依据。
减少错误分类
22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疫情监测
流感监测目的
了解、掌握我国流感活动状况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 掌握我国流感每年的流行株及其构成 分析我国流感代表株与WHO年度推荐的疫苗株的抗原相 关性 及时发现人禽流感疫情
监测内容
疫情监测 病原学监测
23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三、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通常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但流感疫 苗的效果至今仍不十分理想,不能控制流感的流行。
变异机理
基因突变 基因重配
6
第一节 病原学
三、分 类
表 22-1 流感病毒基因片段及所编码蛋白
根据基因流节段感编病码蛋毒白 NP和M1抗原蛋特白功能异性及其基因特性的
不同,分为1 甲(PAB2)、多聚乙酶成(分B)、丙(C)三型
2
PB1
多聚酶成分
3
PA
多聚酶成分
4
HA
血凝素,为病毒粘附蛋白、融合蛋白,是中和抗体的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