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的引脚和输入输出端口

合集下载

51单片机引脚功能

51单片机引脚功能

51单片机引脚功能51单片机是一种基于MCS-51架构的8位单片机。

它有40个引脚,其中包括I/O引脚、电源引脚和时钟引脚等。

每个引脚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下面是一些常见的51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1. VCC:为51单片机供电的正电源引脚,一般连接到3.3V或5V电源。

2. GND:为51单片机供电的地引脚,负电源引脚。

3. RESET:复位引脚,当复位引脚电平为低电平时,可以重启或者复位51单片机。

4. EA/VPP:外部访问使能/编程电压引脚。

当电平为低电平时,可以通过外部器件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当电平为高电平时,用于外部扩展存储器的使能。

5. P0.0~P0.7:第0口每个引脚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义,可以作为输入或输出引脚使用。

6. P1.0~P1.7:第1口I/O引脚,与第0口相似,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

7. P2.0~P2.7:第2口I/O引脚,与第0口和第1口相似,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

8. P3.0~P3.7:第3口I/O引脚,与第0口、第1口和第2口相似,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

9. RST/AP:复位端口/辅助功能端口。

这个引脚可以用作复位单片机的辅助功能,也可以用于电源监控。

10. XTAL1:外部晶振输入引脚,一般通过晶振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

11. XTAL2:外部晶振输出引脚。

12. PSEN:程序存储器使能引脚,用于选择程序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之间的切换。

13. ALE/PROG:地址锁存器使能/编程引脚。

当电平为高电平时,用作地址锁存器使能引脚;当电平为低电平时,用作一个外部编程信号。

14. RXD:串口接收数据引脚,用于串行通信。

15. TXD:串口发送数据引脚,用于串行通信。

16. INT0:外部中断0引脚,可以通过设置中断使能来检测外部的中断事件。

17. INT1:外部中断1引脚,与INT0引脚类似,用于检测外部的中断事件。

18. T0:定时器0的计数引脚,可以通过程序来对其进行读写操作。

MCS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通道接口

MCS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通道接口
直接采用数字传感器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最佳选择!
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传感器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系统三大支柱之一,在工 业、农业、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 用。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新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物效应设计传感器。 (2)引入数据融合技术。 (3)使用新型材料,向微功耗、集成化及无源化发展。 (4)采用新的加工技术。 (5)向微型化发展。 (6)向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发展等。 ( 7)器件自身是数字化的,不需要再经过数/模、模/数变换。
5.2.1 D/A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1)分辨率:指D/A转换器能分辨的最小输出模拟增量,即相 邻两个二进制码对应的输出电压之差称为D/A转换器的分辨率。 可用最低位(LSB)表示。如,n位D/A转换器的分辨率为 1/2n。
(2)精度:精度是指D/A转换器的实际输出与理论值之间的误 差,它是以满量程VFS的百分数或最低有效位(LSB)的分 数形式表示。
NOP
MOV A,R1
;从R1中取出低8位到A寄存器
MOV R3,#08H ;循环初值 8次
AA: RLC , A ;最低位送入C寄存器
MOV P1.1,C ;位数据送上DIN
NOP
SETB P1.2 NOP NOP CLR P1.2 DJNZ R3,AA NOV R3,#08H MOV A,R2 BB: RLC A MOV P1.1,C NOP NOP SETB P1.2 NOP NOP CLR P1.2 DJNZ R3,BB SETB P1.3 CLR P1.2 是 CLR P1.1
(5)偏移量误差:偏移量误差是指输入数字量为零时,输出模
拟量对零的偏移值。
5.2.2 D/A转换器的分类

3.1MCS-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

3.1MCS-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

一、并行I/O口的功能结构
2、接口功能 (2)通用I/O接口
(四)P0口
此时“控制”信号为“0”,多路开关 MUX向下,输出驱动器处于开漏状态,故需 外接上拉电阻,这种情况下,电路结构与P1 相同,所以也是一个准双向口,当要作为输 入时,必须先向口锁存器写“1”。
一、并行I/O口的功能结构
(四)P0口
这是由接口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每一个 口都包含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两 个(P3口为3个)输入缓冲器。各口的结构也 P 3 有些差异,下面分别介绍。
一、并行I/O口的功能结构
1、接口结构
(一)P1口
P1口一位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15
一、并行I/O口的功能结构
1、接口结构
(一)P1口
接口结构中锁存器起输出锁存作用, 8位锁存器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P1,场 效应管和上拉电阻组成输出驱动器,以 增大负载能力,三态门1和三态门2分别 用于控制输入引脚和锁存器的状态。
作为I/O口应用的一个实例,下面介绍 8031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如下图所示
二、产生接口控制信号的指令
(四)P0口
8051指令系统中能与接口打交道的指令 大体可分两类 1.一般的输入/输出指令 2.“读-修改-写”指 令
二、产生接口控制信号的指令
1.一般的输入输出指令
(四)P0口
输入指令执行时,内部产生“读引脚”信号, 直接从口线读入,亦称“读引脚”指令。 下面是属于这种指令的各种实例:
二、产生接口控制信号的指令
(四)P0口 2.“读-修改-写”指令 INC P2 接口锁存器加1 DEC P1 接口锁存器内容减1 DJNZ P3,LOOP 减1后不为零则跳转 还有三条虽不明显,但也属此列: MOV P1.1,C CLR P1.1 SETB P1.1 将进位位送接口的某位 清接口的某一位 接口的某一位置位

MCS 51单片机

MCS 51单片机
MCS-51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的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 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MCS 51单片机
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
01 分类
03 内部组成
目录
02 主要产品 04 信号引脚
MCS-51单片机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许多品种,如8031, 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 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
分类
1、根据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不同 (1)无ROM(ROMless)型:8031、80C31、8032、80C32 (2)带MaskROM(掩模ROM)型:8051、80C51、8052、80C52 (3)带EPROM型:8751、87C51、8752 ( 4 ) 带 E ²P R O M 型 : 8 9 5 1 、 8 9 C 5 1 、 8 9 5 2 、 8 9 C 5 2 2、根据单片机内部存储器的容量配置不同 (1)51子系列:芯片型号的最末位数字以1作为标志,是基本型产品 。 (2)52子系列:芯片型号的最末位数字以2作为标志,是增强型产品。 3、根据芯片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不同 (1)HMOS工艺型:芯片型号中无C的产品 (2)CHMOS工艺型:芯片型号中有C的产品
谢谢观看
主要产品
参考资料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
载。
要特别注意准双向口与双向三态口的差别。当3个准双向I/O口作输入口
使用时,要向该口先写1,另外准双向I/O口无高阻的浮空状态。
1.电源引脚
(1)Vcc(40脚):+5V电源;
(2)Vss(20脚):接地。
2.时钟引脚
(1)XTAL1(19脚):如果采用外接晶体振荡器时,此引脚应接地。
(2)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
2.2.2控制引脚
提供控制信号,有的引脚还具有复用功能。
(1) RST/VPD(9脚):复位与备用电源。
2.2.3 I/O口引脚
(1)P0口:双向8位三态I/O口,此口为地址总线(低8位)及数据总线分时
复用口,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2) P1口:8位准双向I/O口,可驱动4个8位)复用,可驱动4个LS
型TTL负载。
(4)P3口:8位准双向I/O口,双功能复用口,可驱动4个LS型TTL负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介绍
40只引脚双列直插封装(DIP)。40只引脚按功能分为3类:
(1)电源及时钟引脚: Vcc、Vss;XTAL1、XTAL2。
(2)控制引脚:PSEN*、EA*、ALE、RESET (即RST)。
(3)I/O口引脚:P0、P1、P2、P3,为4个8位I/O口的外部引脚。
2.2.1电源及时钟引脚
(2)ALE/PROG*(30脚):第一功能ALE为地址锁存允许,可驱动8个LS
型TTL负载。PROG*为本引脚的第二功能。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3)PSEN*(29脚):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可以驱动8个LS型
TTL负载。
(4)EA*/VPP(EnableAddress/VoltagePulseofPrograming,31脚)EA*为内

MCS51单片机的引脚

MCS51单片机的引脚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单片机,这个在电子世界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小家伙,其中MCS51 单片机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要深入了解 MCS51 单片机,就不得不从它的引脚说起。

MCS51 单片机一般有 40 个引脚,这些引脚就像是单片机与外部世界交流的“窗口”,各有各的功能和作用。

先来说说电源引脚。

VCC(40 脚)和 VSS(20 脚),VCC 接+5V 电源,为单片机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VSS 则接地,形成完整的电路回路。

这就好比人的心脏和血管,为整个身体输送着“动力”和“养分”。

时钟引脚 XTAL1(19 脚)和 XTAL2(18 脚)也很关键。

时钟就像是单片机的“心跳”,控制着单片机内部的工作节奏。

XTAL1 是内部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 则是输出端。

通过外接晶振和电容,就能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让它有条不紊地工作。

控制引脚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RST(9 脚)是复位引脚,当这个引脚接收到高电平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单片机就会重新初始化,就像电脑死机后重启一样。

ALE/PROG(30 脚),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这个引脚会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用于锁存低 8 位地址。

PSEN(29 脚)则是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EA/VPP(31 脚)决定了单片机访问程序存储器的方式,如果接高电平,先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超出范围后再访问外部;如果接低电平,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再看看输入输出引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I/O 口。

P0 口(39 32 脚)是一个 8 位漏极开路的双向 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分时用作低 8 位地址线和 8 位数据线。

P1 口(1 8 脚)是一个准双向 I/O 口,只能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口使用。

P2 口(21 28 脚)也是一个准双向I/O 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输出高 8 位地址。

P3 口(10 17 脚)除了作为准双向 I/O 口外,还具有第二功能。

51单片机资料-单片机IO口介绍

51单片机资料-单片机IO口介绍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写控制 P3.7:RD外部读控制
20
综上所述:当P0作为I/O口使用时,特别是作 为输出时,输出级属于开漏电路,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才会有高电平输出;如果作为输入, 必须先向相应的锁存器写“1”,才不会影响 输入电平。
DQ CLK Q
T1
T2 MUX
P0.n P0口 引脚
读引脚
5
驱动场效应管T2栅极接通。故内部总线与P0口同相。由 于输出驱动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若驱动NMOS或其
它拉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P0的输出级可驱动
8个LSTTL负载。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VCC 控制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读锁存器
地址/数据 VCC 控制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T1
P0.n P0口
T2
引脚
MUX
读引脚
9
P0口必须接上拉电阻;
在读信号之前数据之前,先要向相应的锁存器做写1操作的I/O口 称为准双向口;
三态输入缓冲器的作用:
VCC
(ANL P0,A)
OUTPUT
Q1
P0i
9 01 3
GND
①P1口的一位的结构
它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输入缓冲器和输出驱
动电路组成----准双向口。
VCC
读锁存器
内部总线 写锁存器
DQ CLK Q
R
P1.n P1口
T
引脚
读引脚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共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常用芯片引脚图一、 单片机类1、MCS-51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2、MCS-96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片机系列。

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脚居多。

引脚说明:RXD/ TXD/:串行数据传出分发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口线~: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两个和HS1共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V CC P0.0/AD 0P0.1/AD 1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EA/V PP ALE/PROG PSENP2.7/A 15P2.6/A 14P2.5/A 13P2.4/A 12P2.3/A 11P2.2/A 10P2.1/A 9P2.0/A 8803180518751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 VREF脚(+5V)AGND:A/D转换器参考地引脚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入、输出端,常外接晶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和输入输出端口
MCS-51有4组8位I/O口,共占用32个引脚:P0、P1、P2和P3口,P1、P2和P3为准双向口,P0口则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口。

●P0口(P0.0~P0.7)占用32~39脚;
●P1口(P1.0~P1.7)占用1~8脚;
●P2口(P2.0~P2.7)占用21~28脚;
●P3口(P3.0~P3.7)占用10~17脚;
这四个口的主要功能如下:
(1) P0 口是一个8位不带内部上拉电阻的漏极开路型准双向I/O口,因此该口输出时需外接上拉电阻,而P1 、P2 和P3口都是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

(2) 在访问片外ROM时,P0口分时兼作数据总线和低8位地址线;P2口作高位地址线。

(3) 内部带程序存储器的芯片,在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P1输入低8位地址,P2输入高8位地址,P0输入指令代码。

(注:P1、P2作输入口时,必须要使每位先置“1”,才能读入外部数据。


(4) P3口除作双向I/0口外还兼有专用功能。

P0口和P2口:
图1为P0口和P2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由图可见,电路中包含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和控制电路。

这两组口线用来作为CPU与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和I/O扩展口,而不能像P1、P3直接用作输出口。

它们一起可以作为外部地址总线,P0口身兼两职,既可作为地址总线,也可作为数据总线。

P2口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口AB8-AB15,P0口由ALE选通作为地址总线的低8位输出口AB0-AB7。

外部的程序存储器由PSEN信号选通,数据存储器则由WR和RD读写信号选通,因为216=64k,所以8051最大可外接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P1口:图2为P1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当作为输入口时,1写入锁存器,Q(非)=0,T2截止,内上拉电阻将电位拉至1,此时该口输出为1,当0写入锁存器,Q(非)=1,T2导通,输出则为0。

作为输入口时,锁存器置1,Q(非)=0,T2截止,此时该位既可以把外部电路拉成低电平,也可由内部上拉电阻拉成高电平,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P1口常称为准双向口。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输入口使用时,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首先是读锁存器的内容,进行处理后再写到锁存器中,这种操作即读—修改—写操作,像JBC(逻辑判断)、CPL(取反)、INC(递增)、DEC(递减)、ANL(与逻辑)和ORL(逻辑或)指令均属于这类操作。

其二是:读P1口线状态时,打开三态门G2,将外部状态读入CPU。

P3口:P3口的电路如图3所示,P3口为准双向口,为适应引脚的第二功能的需要,增加了第二
功能控制逻辑,在真正的应用电路中,第二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第二功能信号有输入输出两种情况,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P3口的输入输出及P3口锁存器、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和特殊功能寄存器有关,P3口的第一功能和P1口一样可作为输入输出端口,同样具有字节操作和位操作两种方式,在位操作模式下,每一位均可定义为输入或输出。

我们着重讨论P3口的第二功能,P3口的第二功能各管脚定义如下[13]:
P3.0:串行输入口(RXD);
P3.1:串行输出口(TXD);
P3.2:外中断0(INT0);
P3.3:外中断1(INT1);
P3.4: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口(T0);
P3.5: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口(T1);
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WR);
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RD);
对于第二功能为输出引脚,当作I/O口使用时,第二功能信号线应保持高电平,与非门开通,以维持从锁存器到输出口数据输出通路畅通无阻。

而当作第二功能口线使用时,该位的锁存器置高电平,使与非门对第二功能信号的输出是畅通的,从而实现第二功能信号的输出。

对于第二功能为输入的信号引脚,在口线上的输入通路增设了一个缓冲器,输入的第二功能信号即从这个缓冲器的输出端取得。

而作为I/O口线输入端时,取自三态缓冲器的输出端。

这样,不管是作为输入口使用还是第二功能信号输入,输出电路中的锁存器输出和第二功能输出信号线均应置“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