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
学校1530 安全教育记录

学校1530 安全教育记录
班级“1530”安全记录表
班级:1530 周次。
时间:月日--月日星期:记录人
每天放学前1分钟,进行安全教育。
每周末放学前5分钟,进行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
一、全教育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二、放假前30分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强调交通安全
和防火安全。
三、每天放学前1分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行车规则,遵守交通信号等。
四、每周末放学前5分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用火安全,不乱扔烟蒂等。
以上是我们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
2024年春季第6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第6周
日期
4.3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
讲话纲要: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
1.传染病防控安全。春季天气多变,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员较密集、空间相对密闭的环境,比较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请大家做好流行性感冒的日常防护。
2、森林防火安全。外出游玩时不要携带火种,更不能野外用火或烧烤,切实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2024年春季第6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年级: 班级:
周别
第6周
日期
4.1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课间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
讲话纲要:
课间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在教室门口。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加上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很难避免。一旦有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会出现危及学生生命的现象。
第6周
日期
4.2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讲话纲要:
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7.防高空坠落。不要攀爬窗台,不在没有封闭的阳台和楼顶玩耍,防止坠楼事件发生。
5、防诈骗安全。远离游戏厅、网吧、迪厅、背街偏巷等易发生事端的场所;珍爱生命,远离黄、赌、毒,特别提醒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软包饮品;不滥交“朋友”,对陌生人的过分热情要保持冷静和警惕,严防传销,严防诈骗。
2024年春季第1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5、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6、在斑马线处穿越公路前要有“一停二看三通过”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周别
第1周
日期
2.27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公共出行要注意
讲话纲要:
2024年春季第1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年级:班级:
周别
第1周
日期
2.26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步行安全要注意
讲话纲要:
步行安全要注意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家长接送孩子来校离校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在学校门口、马路中间停留,保证道路畅通。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3、家长警惕孩子私自网上付费。
五、居家安全
1、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
2、小孩子不自行开关电器、燃气,不玩小刀、剪刀等尖锐物品或在家长看护指导下使用。
3、注意对消毒剂、酒精、农药等危险品的安全保存。
4、防止孩子攀爬阳台、栏杆;不要向窗外抛物。
六、户外安全
1、在户外注意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外,还要注意,不到铁路及附近、施工区域、涵洞、电力设施等处玩耍。
2.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闯红灯,左右看车辆,走人行横道。坐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车窗外,不乘坐三无车辆和三超车辆。
3.严禁孩子独自一人留在车内;不让孩子坐副驾驶;行车过程中孩子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里嬉闹。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观念,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024年春季第9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4.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
周别
第9周
日期
4.24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流鼻血了怎么办?
讲话纲要:
流鼻血了怎么办?
四、饮食安全
学生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采购“三无”食品,尽量少吃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和碳酸饮料;不吃不洁食品,食物要煮熟煮透;不采摘野外不熟悉的野菜和蘑菇,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五、防拐骗、诈骗安全
1.父母不在家时不可以随便开门让陌生人进来。
2.熟记爸爸妈妈的名字、电话及家庭住址,并学会打119、110、120等急救电话。
1、鼻子出血时向前微低头,两侧鼻孔捏在一起,约10分钟,用口呼吸,吐出口内血液。
2、发现流鼻血用绳子勒紧手指中指的指根处,可迅速止血。止血后3-4小时内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经常鼻出血,并且每次出血持续半小时以上,且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点,要立即去医院。
3、鼻内异物,用力擤一侧鼻孔,无效去医院。
周别
第9周
2024年春季第9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年级: 班级:
周别
第9周
日期
4.22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触电了怎么办?
讲话纲要:
触电了怎么办?
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竹竿或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将接触人员的电线拉断或移开。
2、触电的人员面色苍白或青紫,意识丧失,要立即触摸心脏、观察呼吸动作,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要马上就地进行心肺复苏,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等穴位。触电后要观察人员有无因电击伤跌倒后造成的颅脑、骨骼及内脏损伤。
2024年春季各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及主题

19
7.1-7.7
2024年春季第19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交通安全教育
20
7.8-7.14
2024年春季第20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预防溺水
预防性侵
13
5.20-5.26
2024年春季第13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14
5.27-6.2
2024年春季第14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15
6.3-6.9
2024年春季第15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食品安全教育
4
3.18-3.24
2024年春季第4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预防校园欺凌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5-3.31
2024年春季第5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预防电信诈骗
6
4.1-4.7
2024年春季第6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反邪教安全教育
16
6.10-6.16
2024年春季第16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法治安全教育
17
6.17-6.23
2024年春季第17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宿舍安全教育
18
6.24-6.30
2024年春季第18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资料参考,转发收藏
2024年春季第15周1530每日安全教育记录表内容

第15周
日期
6.4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邪教的特点
讲话纲要:
邪教的特点
1.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
2.神化邪教头子,进行精神控制;
3.建立地下组织,开展非法活动;
4.不择手段骗钱;
5.反对政府,仇恨社会;
6.宣传世界末日的到来。
周别
第15周
日期
6.5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邪教的危害
讲话纲要:
1.不随意浏览或下载不良网站或软件,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附件,谨防诈骗。
2.不在网上透露个人或家庭信息,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3.不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害、虚假、侮辱、诽谤等不良言论,不在网上欺凌、辱骂、威胁他人,不在网上造谣、传谣、信谣。
4.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生活,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6.观看龙舟比赛时,要在安全区域看,严防溺水。
7.如果遇到同伴溺水,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大声呼救并拨打110。
二、饮食安全知识
1.端午吃粽子要适量,不宜多吃;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要彻底加热,吃剩的粽子不要反复加热;不要食用发酸、发苦的粽子。
2.夏季天热,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要预防食物中毒。
邪教的危害
1、破坏家庭
2、骗取钱财
3、煽动反对政府,扰乱社会秩序
4、残害生命
5、毒害青少年
周别
第15周
日期
6.6
主讲人
安全教育主题
如何远离邪教?
讲话纲要:
如何远离邪教?
1、不翻看书籍、传单、光盘等邪教宣传品;遇到不法分子三大邪教宣传品时马上告诉老师或警察;
1530安全教育记录

1530安全教育记录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一直坚持开展“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以下是对我校近期“1530”安全教育工作的详细记录。
一、每天放学前 1 分钟安全教育这 1 分钟的安全教育虽然时间短暂,但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环节。
老师会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简短而有效的提醒。
比如,在雨天,老师会提醒学生带好雨具,小心路滑;在天气炎热时,会叮嘱学生多喝水,避免中暑;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追逐打闹。
有一天,一位老师在放学前 1 分钟这样说道:“同学们,今天放学路上可能人比较多,大家一定要拉紧书包带,靠右边行走,不要在路上逗留,早点回家。
”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学生们在离开校园时多了一份安全意识。
二、每周放学前 5 分钟安全教育每周五放学前的 5 分钟,安全教育的内容会更加系统和全面。
老师会回顾本周学校内及周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学生们敲响警钟。
例如,本周学校内有同学在楼梯间奔跑摔倒,老师就会以此为例,强调在楼梯间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能奔跑推搡。
还会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上下楼梯,避免类似的意外再次发生。
同时,老师还会对周末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醒。
如果是假期临近,会提醒学生在外出游玩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跟陌生人走,不到危险的地方去。
如果是在传染病高发期,会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播。
有一次,老师在这 5 分钟里重点强调了网络安全:“同学们,周末在家上网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陌生人,避免上当受骗。
”三、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安全教育每逢节假日,学校都会安排专门的 30 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教育。
这30 分钟的教育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等。
周1530安全教育记录(2021至2022)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周(6月8日至6月12日)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每日一分钟安全教育
星期一
孩子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星期二
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星期二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星期三
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每日一分钟安全教育
星期一
1、上放学路上带好口罩,填好体温表。
2、乘坐校车的同学,遵守校车乘坐规章。
3、不坐校车的同学,家长接送请到西侧家长止步线。
4、、不准携带零食进校园。
星期二
1、下课不能追逐打闹,排队上厕所,洗手,接水。
2、课间不能在楼道内逗留,玩耍。
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每周五分钟安全教育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每周五分钟安全教育
不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周次
第四周(6月22日至6月26日)
星期四
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凡是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星期五
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星期三
1、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2、单独在家时,要关门上锁。如有人敲门,要先看门镜,不可着急开门。如发现有撬门声,应大声呼叫邻居或过往行人帮助,或立即拨打110报警。
星期四
1、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乱放,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架等。
每周五分钟安全教育
1、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
2、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周次
第一周(6月1日至6月5日)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3、放学路队不准大声说话,更不能打闹。
4、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
星期三
1、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
2、严禁翻越学校围墙和大门,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
3、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
4、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
星期四
1、注意上放学交通安全。
2、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
2、过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星期五
1、一旦被划伤,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应视伤口的污染、深浅程度仔细
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
2、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每周五分钟安全教育
星期三
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3、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
4、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可独自在外停留。
星期五
1、周末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
2、过马路时要走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
3、有红绿灯的地方要按交通指示灯的指示行走;
4、在学校里受到别的同学欺负,要及时告诉老师,不能直接就与其打
1、参加集体劳动,一定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要事先了
解该项劳动的安全常识,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危险部位。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硫酸、农药等,不随便触摸、玩弄电器及开关等。
2、校园内玩耍时,不要小朋友恶作剧。也不要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
到操场一角的有体育设施的地方玩耍,预防在没有老师的保护下受到伤害。
每日一分钟安全教育
星期一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活动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教室里,楼道和走廊上追赶打闹,不做危险的游戏,避免发生扭伤、碰伤、摔伤、压伤等危险。
星期二
1、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下节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星期四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星期五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周次
第三周(6月15日至6月19日)
学生“1530”安全教育每日1分钟每周5分钟记录
每日一分钟安全教育
星期一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