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七章(精)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详细描述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经济学 课件

1、工会化部门的工资: 、工会化部门的工资:
工会化部门的工资分布与 非工会化部门的工资分布 相比,更加均等化。 相比,更加均等化。高工 资和低工资的差距缩小, 资和低工资的差距缩小, 处于平均工资水平的劳动 者比例较高。 者比例较高。
根据前面的图形分析,效率损失就是三角形 根据前面的图形分析,效率损失就是三角形GIB面积的大 面积的大 小,S△=□ABCD-□BCHI △ □ □
S△=(工会部门工资-非工会部门工资×流入非工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1/2 △ (工会部门工资-非工会部门工资×流入非工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
计算效率损失占国民收入比例 效率损失/国民收入 效率损失 国民收入 = 1/2 ×(工会部门和非工会部 门的工资差距比例) 工会部门就业减少的比例) 门的工资差距比例)×(工会部门就业减少的比例)×(劳 动者参加工会的比例) 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动者参加工会的比例)×(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效率损失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数值很小, 在计算过程中,发现效率损失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数值很小, 但是考虑到国民收入的巨大数额, 但是考虑到国民收入的巨大数额,效率损失的绝对值还是很 工人参加工会的比率很高,则效率损失的比率就会很大。 高。工人参加工会的比率很高,则效率损失的比率就会很大。 这一计算是假设工会和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形成合同, 这一计算是假设工会和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形成合同,工会和 企业可以形成更有效率的合约,如果合约曲线是垂直的, 企业可以形成更有效率的合约,如果合约曲线是垂直的,即 所谓的强效率合约, 所谓的强效率合约,工会话就不会对不同部门的劳动力配置 造成效率损失,只是租金在工会和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造成效率损失,只是租金在工会和企业之间重新分配。
劳动经济学-PPT精品

2019/11/14
42
• (2)研究内容更全面 • 20世纪20年代,研究劳工问题、劳资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等;
• 30年代,就业与失业; • 50年代,地区与行业工资变动 • 60年代,人力资本; • 90年代,知识经济 • 21世纪,劳动力流动、技术人才、培训 • (3)劳动科学日益完善 • 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
2019/11/14
46
第一节 劳动需求的基本概念
• 劳动需求的概念 • 劳动需求影响因素 • 劳动需求量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2019/11/14
26
• 一、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
一般与特殊
• 1、微观经济学:核心是价格问题
• 劳动经济学:核心是工资决定
• 2、宏观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国民收入的 规模决定与变动,充分就业决定国民收 入
• 劳动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就业与失业
2019/11/14
27
•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
2019/11/14
3
第一章 绪论
•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劳动经济学史简介
2019/11/14
4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
劳动经济学的概念 劳动经济学的特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价值
2019/11/14
5
• 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一)研究人力的需求与供给
性 相对稀缺 劳动与闲暇 机会成本
2019/11/14
9
• (五)研究劳动力投入与产出机理
• 1、劳动投入生产理论:
•
劳动投入与产出之间数理关系
• 2、劳动投入成本理论: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32
第七章
第三节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2.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原理
首先,长期雇佣关系是内部晋升和年功工资的基础。 其次,培训和晋升使得员工发挥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从而企业收益增加,为实行年功工资奠定经济基础。 再次,年功工资的实行是维持长期雇佣关系的保障,年 功工资的激励效果越大,员工就越愿意维持长期雇佣关系, 反过来,雇佣关系维持的越长,年功工资就越大,产生相互 加强的作用。
9
第七章
第一节 企业劳动调整 二、企业劳动调整策略 (三)减少工作时间和减少雇佣人数的选择
10
第七章
第一节 企业劳动调整 二、企业劳动调整策略 (四)解雇成本与雇员数量调整 减少员工的行为就是解雇员工。解雇员工不是没有代价没 有成本的。解雇成本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 如果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企业就会一次 性解雇,避免重复解雇过程,尽量减少冲击次数; 如果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企业会以多频 次小规模的方式解雇,减弱变动成本的递增性作用,以降低解 雇成本
26
第七章
第二节 工资形式的选择 四、工资形式的选择
1.适用性原则 2.公平性原则 3.激励性原则 4.重点性原则 5.竞争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7.合法性原则
27
第七章
第三节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1.现实与理论
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33
第七章
第三节 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功能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2.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原理
《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整理ppt
15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整理ppt
6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整理ppt
3
第1章 导论
整理ppt
4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整理ppt
5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 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 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 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 论述;说它年轻,如果以世界上第一本真正以 《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正式出版作为现 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80年。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整理ppt
16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他生产资市场参与者的决 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 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劳动经济学》教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二)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构成理论大厦的 砖瓦,是对社会现实加以定义的最小单位,也是理论 的浓缩。
(三)现象范围。“现象范围”指的是某种研究所 确认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现象范围是一门学科或一 门学科内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别于他种研究的基本特 征之一。
第 七 章
酬
业
家
与
知
识 员 工 的
第 八 章
薪
第 九 章 就
酬 与
业
工
激
资
励
第 十 章 失 业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第一章 导论
案例引入
许多人都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穷人经济 学” ,研究它不像许多富人需要的经济学哪样 有利可图,因为穷人无力向研究该学科的人支 付讲座和研究项目费用。其实不然,经济越发 达越富有的国家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越重视: 一方面,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有劳动问题 研究经费,还经常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做劳动问 题专项研究;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 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美国经济学20多个 分支学科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 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 在第二位。
影响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
人种质量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风气
观念因素
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程度
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之中,
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 动,而人力资源质量不仅可以进行一 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 难度的劳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 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流动中所有权
不能转移
转移
流动状态 主动性、决定性
被动性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⒈劳动的含义
(三)现象范围。“现象范围”指的是某种研究所 确认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现象范围是一门学科或一 门学科内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别于他种研究的基本特 征之一。
第 七 章
酬
业
家
与
知
识 员 工 的
第 八 章
薪
第 九 章 就
酬 与
业
工
激
资
励
第 十 章 失 业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第一章 导论
案例引入
许多人都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穷人经济 学” ,研究它不像许多富人需要的经济学哪样 有利可图,因为穷人无力向研究该学科的人支 付讲座和研究项目费用。其实不然,经济越发 达越富有的国家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越重视: 一方面,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有劳动问题 研究经费,还经常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做劳动问 题专项研究;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 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美国经济学20多个 分支学科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 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 在第二位。
影响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
人种质量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风气
观念因素
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程度
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之中,
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 动,而人力资源质量不仅可以进行一 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 难度的劳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 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流动中所有权
不能转移
转移
流动状态 主动性、决定性
被动性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⒈劳动的含义
劳动经济学PPT课件

生产过程中与一个劳动量相对应的资本 量(K / L)被称为资本装备率,或称为技 术装备率。点 I 的技术装备率由点 I
与原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34
最佳生产方法(1)
K
C1 a
C2
C3
e
Ke
Ka Le
b Q1
La
L
35
最佳生产方法(2)
K
a
Ke
●e
Q3
Ka
●b
Q2
Q1
36
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
13
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 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14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26
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
K=1
C
K=2
K=3
E
G
B
D
A
X
x
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位
27
K
A B
Q2 Q1
L
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
28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 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
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 本价格之比。 公式:MPL / W = MPK / R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O
量
与原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34
最佳生产方法(1)
K
C1 a
C2
C3
e
Ke
Ka Le
b Q1
La
L
35
最佳生产方法(2)
K
a
Ke
●e
Q3
Ka
●b
Q2
Q1
36
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 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
13
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 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 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14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26
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
K=1
C
K=2
K=3
E
G
B
D
A
X
x
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位
27
K
A B
Q2 Q1
L
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
28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 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
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 本价格之比。 公式:MPL / W = MPK / R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O
量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收入、风险承担者及成本比较
计时工资 基本工资收入比较稳 定 低生产率风险由企业 承担 企业劳动过程的控制 与管理成本较大 计件工资 基本工资收入不定, 工资刺激性强 低生产率风险由个人 承担 企业产品数量统计、 质量检验、定额标准、 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 的管理成本较大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工资职能及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经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四节 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
第五节 按要素分配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一节 工资职能及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一、工资形式 (一)基本工资
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 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得到的报酬,是工资 构成的主要部分。
(2)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3)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生活质量
雇员福利在其劳动总报酬中的比例
福利和健康——它们为企业带来什么
管理者们感觉到需要想方设法去处理雇员所承受的种 种压力。他们知道,雇员所承受的压力对于激励人力 资源队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此外,压力会导致 与之相关的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疲劳等病 症的出现,而这些疾病进而会转化为雇主所不得不承 担的高额福利成本。 许多公司利用一些非传统性的福利和补贴计划来帮助 雇员应对压力。位于威斯康星州拉辛地区的杰克逊公 司鼓励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和主管通过玩笑来缓解精 神和生理上的压力。 SAS研究所在20栋办公楼里都设 有咖啡休息室,休息室中放有免费的苏打、新鲜的果 汁、巧克力以及小糕点等等。 SAS研究所甚至雇用全
二、工资职能
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职能)
激励职能 调节职能 效益职能
(一)补偿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如果男性雇员有歧视性偏好,那么他们可能会从一位
执行非歧视型雇用和提升标准的雇主那里辞职或不去那 里求职。这样,那些希望按照非歧视性标准进行雇用的 雇主就必须向男性劳动力支付一种工资奖励(一种补偿 型工资差别)来留住他们。
• 3、企业通过职业隔离解决雇员歧视问题,由此解释为什
么雇主通常只雇用妇女或只雇用男子来承担某一职位的 工作。
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 康照顾,他们的父母可能让儿子上大学而只让女儿读 到中学等等,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 差别我们称为前市场差别。
4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 三、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要点:
• 1、歧视是可以衡量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结果,如工资、
就业水平、晋升机会等。
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而在有些场合则偏 好让另一类来提供服务。企业需要迎合歧 视性顾客需要,将会雇用那些顾客偏爱雇员 群体中的人来为自己工作,导致出现相互 隔离的工作场所。
11
一、 个人偏见 (三)雇员歧视
• 1、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
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比如, 男性劳动力可能会抵制从一位女性领导那里接受命令, 拒绝与一位他们不喜欢的成员分享责任。
12
二、 统计性歧视
• 统计性歧视: 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
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 率做出完全的预测,而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特征成为企业 雇用决策的组成要素时,有可能出现统计性歧视,因 为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将会得到系统 性的不同对待。
• 举例: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职业生涯较短的缘故,
7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3、对妇女雇员歧视的经济分析:
如左图所示,雇主 歧视对女性雇员 工资水平、雇用 水平、对雇主的 利润均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见下 页)
8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雇主歧视对女性雇员工资水平的影响:
• 假如MRP代表某一劳动力市场上的所有工人的实际边
际生产率, d代表女性劳动力生产率被雇主从主观上进 行贬值的程度,只有当妇女劳动力成员的工资率(WF) 等于她们对于企业的主观价值的时候,才能被雇用。 即MRP-d= WF。因此如果她们要同男性劳动力竞争, 就必须以一种比他们低的工资来能得到就业岗位。
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
1
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 美国不同种族劳动力的报酬水平存在差别
西班牙裔妇女 $19 627
54%
西班牙裔男子 $24 301 黑人妇女 $21 349
• 在产品竞争的市场,由于歧视性的企业会比那些没
有歧视性的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他们就会被淘 汰。而在产品垄断的市场,歧视性的企业可以生存 下来。因此,在管制性、垄断性的产品市场上,歧 视现象更多一些。
10
一、 个人偏见 (二)顾客歧视
• 1、强调顾客的偏见是歧视的来源。 • 2、在有些场合下,顾客们可能偏好于让某
3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
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 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 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 就业机会。
• 二、区分“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前市场差别”
• 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
5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 一、 个人偏见:
• 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
特定标志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包括雇主的歧视、 顾客歧视、 雇员歧视。
• 二、 统计性歧视:
• 由于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人身
上而引起的
• 三、非竞争性歧视模型:
• 存在某些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
具有既定教育水平的妇女比同等教育水平的男子对企 业的价值要低一些。雇主在作决策的时候可以利用这 种群体信息来修正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其结果是,在 男性劳动力与妇女劳动力成员具有相同可衡量性生产 率特征的情况下,男子会受到系统性的偏爱,这种情 况将会被确定为劳动力市场歧视。
6
一、 个人偏见 (一)雇主歧视
• 1、分析假设: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
偏见,而顾客和作为潜在同事的雇员则没有这种 偏见。
• 2、主要表现:雇主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
更愿意雇佣一些人,而不愿雇佣另一些人。由 于假设各类雇员在所有各方面是一样的,因此, 其生产率在雇主那里的贬值完全是出于一种个 人偏见的表现。雇主的偏见越深,实际生产率 被打折扣的幅度越大。
• 雇主歧视对女性雇员雇用量的影响:
• 当女性的工资水平为WF 时,若不存在歧视,对女性的
雇用水平为N1 ;若存在歧视,雇用水平为N0。
9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雇主歧视对雇主利润的影响:
• 非歧视性的雇主的利润区域为AEG。歧视性雇主的
利润是图中的AEFB,即从总收益中减去代表歧视性 雇主所支付的工资总额的区域(OEFN0),由此说 明雇主们为因他们的偏见就放弃一部分利润。
66% 58%
黑人男子 $25 908
71%
白人妇女 $24 305
66%
白人男子 $36 673
100%
图 7-1 美国各种人口群体中 15 岁以上全日制工人的工资报酬占白人男性工资报酬的百分
比,(1992 年)
2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Nhomakorabea问题的研究:
对歧视的经济分析可以追溯到1922年 英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埃奇沃思,但今天 西方经济学中所讨论的歧视问题,更直 接地受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 尔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研究, 已成为西方劳动经济学重要的领域之一。
• 2、歧视概念应略去偶然性的常态随机差异,它只包
含有规则而不相互排斥的差异。
• 3、歧视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区分引起工资差异的劳动
力市场歧视与前市场差别的方法。
例如,由于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 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 以归为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 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 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
执行非歧视型雇用和提升标准的雇主那里辞职或不去那 里求职。这样,那些希望按照非歧视性标准进行雇用的 雇主就必须向男性劳动力支付一种工资奖励(一种补偿 型工资差别)来留住他们。
• 3、企业通过职业隔离解决雇员歧视问题,由此解释为什
么雇主通常只雇用妇女或只雇用男子来承担某一职位的 工作。
使得有些成员只能接受较少的教育或者得到较差的健 康照顾,他们的父母可能让儿子上大学而只让女儿读 到中学等等,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 差别我们称为前市场差别。
4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 三、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要点:
• 1、歧视是可以衡量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结果,如工资、
就业水平、晋升机会等。
类劳动力来提供服务,而在有些场合则偏 好让另一类来提供服务。企业需要迎合歧 视性顾客需要,将会雇用那些顾客偏爱雇员 群体中的人来为自己工作,导致出现相互 隔离的工作场所。
11
一、 个人偏见 (三)雇员歧视
• 1、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
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比如, 男性劳动力可能会抵制从一位女性领导那里接受命令, 拒绝与一位他们不喜欢的成员分享责任。
12
二、 统计性歧视
• 统计性歧视: 如果根据求职者的个人特征(测试分
数、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等)不能对其实际生产 率做出完全的预测,而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特征成为企业 雇用决策的组成要素时,有可能出现统计性歧视,因 为具有相同的可衡量性生产率特征的人将会得到系统 性的不同对待。
• 举例:就一般情况而言,由于职业生涯较短的缘故,
7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3、对妇女雇员歧视的经济分析:
如左图所示,雇主 歧视对女性雇员 工资水平、雇用 水平、对雇主的 利润均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见下 页)
8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雇主歧视对女性雇员工资水平的影响:
• 假如MRP代表某一劳动力市场上的所有工人的实际边
际生产率, d代表女性劳动力生产率被雇主从主观上进 行贬值的程度,只有当妇女劳动力成员的工资率(WF) 等于她们对于企业的主观价值的时候,才能被雇用。 即MRP-d= WF。因此如果她们要同男性劳动力竞争, 就必须以一种比他们低的工资来能得到就业岗位。
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管制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
1
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 美国不同种族劳动力的报酬水平存在差别
西班牙裔妇女 $19 627
54%
西班牙裔男子 $24 301 黑人妇女 $21 349
• 在产品竞争的市场,由于歧视性的企业会比那些没
有歧视性的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他们就会被淘 汰。而在产品垄断的市场,歧视性的企业可以生存 下来。因此,在管制性、垄断性的产品市场上,歧 视现象更多一些。
10
一、 个人偏见 (二)顾客歧视
• 1、强调顾客的偏见是歧视的来源。 • 2、在有些场合下,顾客们可能偏好于让某
3
第二节 歧视定义与表现形式
•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
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 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 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 就业机会。
• 二、区分“劳动力市场歧视”与“前市场差别”
• 前市场差别:可能是由于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
5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 一、 个人偏见:
• 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
特定标志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包括雇主的歧视、 顾客歧视、 雇员歧视。
• 二、 统计性歧视:
• 由于雇主将某种先入为主的群体特征强加在个人身
上而引起的
• 三、非竞争性歧视模型:
• 存在某些非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力量。
具有既定教育水平的妇女比同等教育水平的男子对企 业的价值要低一些。雇主在作决策的时候可以利用这 种群体信息来修正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其结果是,在 男性劳动力与妇女劳动力成员具有相同可衡量性生产 率特征的情况下,男子会受到系统性的偏爱,这种情 况将会被确定为劳动力市场歧视。
6
一、 个人偏见 (一)雇主歧视
• 1、分析假设: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
偏见,而顾客和作为潜在同事的雇员则没有这种 偏见。
• 2、主要表现:雇主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
更愿意雇佣一些人,而不愿雇佣另一些人。由 于假设各类雇员在所有各方面是一样的,因此, 其生产率在雇主那里的贬值完全是出于一种个 人偏见的表现。雇主的偏见越深,实际生产率 被打折扣的幅度越大。
• 雇主歧视对女性雇员雇用量的影响:
• 当女性的工资水平为WF 时,若不存在歧视,对女性的
雇用水平为N1 ;若存在歧视,雇用水平为N0。
9
一、 个人偏见——雇主歧视
• 雇主歧视对雇主利润的影响:
• 非歧视性的雇主的利润区域为AEG。歧视性雇主的
利润是图中的AEFB,即从总收益中减去代表歧视性 雇主所支付的工资总额的区域(OEFN0),由此说 明雇主们为因他们的偏见就放弃一部分利润。
66% 58%
黑人男子 $25 908
71%
白人妇女 $24 305
66%
白人男子 $36 673
100%
图 7-1 美国各种人口群体中 15 岁以上全日制工人的工资报酬占白人男性工资报酬的百分
比,(1992 年)
2第一节 歧视问题的提出• Nhomakorabea问题的研究:
对歧视的经济分析可以追溯到1922年 英国经济学家弗朗西斯·埃奇沃思,但今天 西方经济学中所讨论的歧视问题,更直 接地受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 尔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研究, 已成为西方劳动经济学重要的领域之一。
• 2、歧视概念应略去偶然性的常态随机差异,它只包
含有规则而不相互排斥的差异。
• 3、歧视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区分引起工资差异的劳动
力市场歧视与前市场差别的方法。
例如,由于具有某一标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 的群体,平均生产率水平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性质上可 以归为前市场差别;如果生产率水平相同,仅仅由于某一标 志(如性别、年龄、民族等)而产生的报酬或工作机会上 的差异,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