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竞赛试题及答案(参考)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千米/秒B. 300000千米/秒C. 299792458米/秒D. 300000000米/秒2. 以下哪个物体不属于导体?A. 铁丝B. 铜丝C. 塑料D. 银丝3.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是什么?A. R = U / IB. R = I * UC. R = U - ID. R = I / U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牛顿的推力,摩擦力为2牛顿,那么物体受到的净力是多少?A. 8牛顿B. 12牛顿C. 10牛顿D. 2牛顿5.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反射像B. 彩虹C. 阴影D. 透镜成像6.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A. 4牛顿B. 8牛顿C. 20牛顿D. 19.6牛顿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电能C. 光能转换为声能D. 声能转换为光能8. 以下哪个公式表示了功的计算?A. W = F * d * cosθB. W = F * dC. W = F / dD. W = d / F9. 一个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经过10秒后,它移动了多少米?A. 25米B. 50米C. 100米D. 200米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功率计算公式?A. P = W / tB. P = W * tC. P = t / WD. P = W / (t^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12. 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

13.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14. 光年是________的单位。

15.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

16. 物体的惯性与它的________有关。

17. 物体的动能与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量筒做得细而高,这主要是因为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2.XXX同学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5.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图2中的形状。

6.XXX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为了便于准确地读数,量筒做得细而高,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

2.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是最合理的猜想。

3.铁路工人通过敲击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周围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但天上有一轮红日。

5.图2中的镜面能产生把光线反向射回的效果。

6.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折射后的岸上的人。

一、改错题A。

变矮了的人的实像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但是文章中写成“人的实像会变矮”,这是错误的表述。

改正后:人变矮了,实际上是身高缩短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小。

B。

变高了的人的实像人变高了,实际上是身高增加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大,但是文章中写成“人的实像会变高”,这是错误的表述。

改正后:人变高了,实际上是身高增加了,这时候人的实像会变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吉隆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 2μmB. 2mmC. 2cmD. 2d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C.音调逐渐升高 D.音调逐渐降低、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S图1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

物理竞赛初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重力是:A. 18.8NB. 19.6NC. 20ND. 21.2N3.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A.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B. 地球绕太阳转动C. 植物的生长D. 卫星绕地球旋转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是10N,那么它受到的拉力至少是:A. 5NB. 10NC. 15ND. 20N5. 以下哪个单位是功率的单位?A. 米B. 牛顿C. 焦耳D. 瓦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7.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

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成正比。

9.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1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12. 什么是惯性?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求在第3秒末的速度。

14.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10米高的平台上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并说明实验步骤和所需器材。

六、结束语本次物理竞赛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竞赛,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B5. D二、填空题6. 距离7. F=ma8. 压力9. P=W/t10. 340m/s三、简答题1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一、 选择(1-7为单项选择,8-10为多项选择,错选、不选得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 每题3分。

共30分)11、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A 、更加翠绿B 、颜色变浅C 、正常生长D 、植物将枯萎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取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重新沸腾B.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3、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4、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A .21:03B .21:15C .20:15D .21:055、医生给同学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着一个镜子,你认为这个镜子会是: A 、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 B 、凹面镜、成缩小的像1 2 3 4 5 6 7 8 9 10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C、凸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耳朵D、三棱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6、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冰冻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的现象是A. 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B.盆中有一部分水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D. 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7、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上,此时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没有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C. 画面上有只小虫,但不清楚D.画面变得模糊8、在凸透镜前有一物体,当它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它对应的像却远离透镜移动30厘米,那么物体移动的范围可能是A.在透镜1倍焦距内移动B.在透镜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移动C.在透镜2倍焦距之外移动D.从透镜2倍焦距之外,向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移动9、某同学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熔点表中所有物质都是晶体B.熔点表中各物质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C. 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或气态D.铝的熔点为660 ℃,温度为660 ℃的铝应为液态10、王有同学想制作一个平行光源,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做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选用凸透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凹透镜把灯泡放在焦点上C.选用凸面镜并把灯泡放在离凸透镜的焦点比较近的地方D.选用凹面镜并把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一个人面向北方站在太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此时是当天的(选填“上午”、“下午”或“中午”);有一个人夜晚站在路灯下,他的影子在他身后,当他向前走动时,他的影子将(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年级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年级物理知识竞赛试题⼀.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 某车站,坐在⽕车⾥的某乘客从窗⼝看到有两列⽕车在沿相反的⽅向运动,则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定错误的是: ( )A. 三列⽕车中可能有⼀列是静⽌的 B.三列⽕车可能是沿同⼀⽅向运动C.该乘客乘坐的⽕车可能在运动D.三列⽕车中⼀定有两列在沿相反⽅向运动2 . ⼀定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改变的是: ( )A. ⼀个⼒B. ⼆个⼒C. 三个⼒D. 四个⼒3.某初中⽣的体重是下⾯数据中的⼀个,则应该是:( )A.4⽜顿B.40⽜顿C.400⽜顿D.4000⽜顿4.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从你⾝边飞过时,凭听觉: ( ) A.能感觉到蝴蝶飞过B.能感觉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5.往保温瓶⾥灌开⽔的过程中,听声⾳就能判断壶⾥⽔位的⾼低,因为: ( )A.随着⽔位升⾼,⾳调逐渐升⾼。

B.随着⽔位的升⾼,⾳调逐渐降低。

C.灌⽔过程中⾳调保持不变,声⾳响度越来越⼤。

D.灌⽔过程中⾳调保持不变,声⾳响度越来越⼩。

6. 冰的密度为900Kg/m3。

⼀块冰完全熔化成⽔后,它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情况是:()A.m.V都变⼩. B. m.V都变⼤ C. m不变V变⼤. D. m不变V变⼩.7.氢⽓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上升到最⼤⾼度后由于受到的浮⼒等于重⼒,会长期悬浮在空中;B、由于受到的浮⼒⼤于重⼒,⽓球⼀直上升;C、因为⾼空温度很低,球内⽓体遇冷收缩,⽓球体积越来越⼩;D、因为上程式过程中球内压强⼤于球外压强,⽓球不断膨胀,到⼀定⾼度后⽓球破裂。

8. 上⼭春游时,⼩王上⼭的速度是V1,下⼭返回的速度是V2,上⼭时间是下⼭时间的2倍,则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2V2/3B.( V1+ V2)/2C.( V1+ V2)/3D.3 V1/29.摄影师帮我们拍摄完全班合影后,⼜⽤同⼀照相机帮我们每个⼈拍照,这时摄影师应该:(). A.使照相机离⼈远些,同时将镜头向外旋出 B.使照相机离⼈近些,同时将镜头向内旋进C.使照相机离⼈远些,同时将镜头向内旋进 D.使照相机离⼈近些,同时将镜头向外旋出10.将50Kg的⼤⽶运到楼上,使⽤下列机械,机械效率最⾼的是: ( )A.定滑轮B.动滑轮C. 滑轮组D.都⼀样⼆、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列⽕车以20m/s的速度向南⾏驶,其乘客在车内相对于车厢以1m/s的速度⾛向车尾。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图1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1、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μmB. 2mmC. 2cmD. 2d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 A .声音越来越大 B .声音越来越小 C .音调逐渐升高 D .音调逐渐降低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压强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个物理量用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A.力B.压力C.压强D.重力2.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3.下列哪个现象可以用大气压来解释?A.水往低处流B.钢笔吸墨水C.磁铁吸引铁钉D.苹果落地4.下列哪个因素会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A.液体的密度B.液体的体积C.液体的形状D.液体的颜色5.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只有液体才有浮力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D.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5.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_____。

2.大气压是由于空气具有______和能够流动的性质而产生的。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

5.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简述大气压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3.简述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4.简述浮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5.简述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块面积为0.5平方米的水平桌面受到100牛的力,求桌面受到的压强。

2.一个质量为100克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0.98牛,求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

3.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空气,在温度为0摄氏度时的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求在温度为100摄氏度时的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 初中二年级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计30分)
1.北京奥运场馆射击馆进行了全方位隔声设计。

据悉,射击馆设备间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防止固体声的传播;设备间墙体采用双面双层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内填空腔和吸声材料,能够隔绝噪声达到53分贝;设备间的门窗均采用隔声门和隔声窗。

即使屋外下大雨,观众在室内也听不到。

这种隔声设计采用的方法是:( )
A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方法都用到了
2.自行车尾灯的设计非常巧妙,它虽然不能发光却能让后面的汽车司机清清楚楚的看到,因为它能把各个方向的光线按原路反射回去,这样,后面的司机就可以看到前面自行车反射汽车发出的光,避免了追尾事故的发生。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图中自行车尾灯的结构表示正确的是:( )
3. 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

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
A . 香火使钟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传声效果越来越好
B . 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振动发出的声音音调都会变高
C . 香火使振动的振幅加大,使声音响度变大
D . 香火使钟的温度升高。

材料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钟振动频率改变
4.如图3所示,房间内一墙角处相临两墙面挂了两个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在该墙角紧靠镜面处放有一个脸盆,盆内有水。

某同学通过镜面和水面最多能看到自己像的个数为( )
A .3个
B .6个
C .9个
D .无穷
5.一次抓“瞎”游戏时,被蒙住眼睛的小刚偶尔摸到一块镜子,他偷偷摘下面罩,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然后迅速戴好面罩,转身摸到小张,但小张却说他作弊。

请你判断小张是否能看到小刚摘掉面罩:( )
A .能看到,因为光路具有可逆性
B .能看到,因为小张眼睛反射的光进入小刚的眼睛中
C .不能看到,这是小刚猜的
D .不能看到,小刚摘面罩时,背对小张
6.“……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可以传声
B .锣鼓声响度很小
C .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 .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7.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蜜蜂每秒钟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从你身边飞过时,凭听觉 ( )
A .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 .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 .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D. 都不能感觉到它们飞过
(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人看到的像也会变大
B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更清晰
C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人看到的像大小也不变
D.只有走近平面镜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
9.雷雨天气里,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大约4s后听到雷声,已知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3×108m/s,则雷电处距离小明大约是
( )
A.1360 Km B.2000Km C.1360m D.1.2×106Km
10.如图所示,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枯井,一口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部中间位置各有一只青蛙,则:()
A.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
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B.枯井的青蛙觉得井口大些,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
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C.水井中的青蛙觉得井口小些,晴天的夜晚,枯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D.两只青蛙觉得井口一样大,晴天的夜晚,水井中的青蛙能看到更多的星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空4分,共计20分)
11.在田径100m比赛时,计时员在终点位置进行计时。

如果当时比赛的环境条件是:气温为15℃、逆风、风速为2.5m/s。

声速是与气温有关的,下表提供了声速在静风(无风)时随气温变化的部分值,表示了声速随气温变化的规律。

为了计时准确,计时员应以(填“听到的枪声”或“看到枪冒出的烟”)开始记时。

当时发令枪声传向计时员的实际速度是m/s。

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值
12.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往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接着看到了强烈的爆炸火光。

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1);
(2)。

13、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

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

14.当你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或放开不同的孔就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奏出动听的乐曲,如图甲所示,笛子是靠___发声。

如图乙所示,若将笛孔全部堵上,发出的音调______(选填“最高”或“最低”),若将笛孔全部打开,发音的音调___(选填“最高”或“最低”)。

15.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为及时了解受灾情况,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拍和卫星遥感技术。

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地面物体____(填“反射”或“折射”)的可见光进行拍摄,拍摄时物体距离相机的镜头距离应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倍焦距。

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地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6.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直径AB与屏垂直并接触于A点,一束激光沿CD射向半圆形破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请完成光路图并指出两个光斑的位置。

17.在两相交平面镜a、b之间有一发光点S,如图7所示。

试画出由S发出的一条光线,分别经a、b两镜面各反射一次后,使它仍回到S点。

(注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保留表示你正确作图的痕迹,不得分)
图7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第18、19题每题8分,第20、21题每题12分,共计40分)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实验应在光线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

(2)取两段同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关系;
(3)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甲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造成的。

(4)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观察数据可知:L1比L2大,其原因可能是有一定玻璃板的
次数甲到玻璃板的距离L l/cm 乙到玻璃板的距离L2/cm
l 4.4 4.2
2 6.0 5.8
38.78.5
(5)移走后面的蜡烛乙,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6)小红将蜡烛甲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9.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4分)(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20.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米/秒和10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

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

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秒,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则:
-3 -
(1)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多少米?(2)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多少米?
(3)乙船亮灯时距离甲船多少米?
21.(12分)上周六下午,家住广州郊区的小丽早早来到了亚运会游泳馆50m蛙泳比赛现场,在迫切的等待中,她看到水中有一个半圆形石英钟如图甲所示。

图乙中的P点为小丽的眼睛,Q点为石英钟挂在对面墙上的实际位置。

问:(1)此时实际时刻是多少?(2)过了20min后,水中石英钟又指示什么时刻?(3)再过20min如果比赛还没开始,眼睛在P点还能看到水中石英钟指示的时刻吗?如果不能,应怎么做?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1.B 2.A 3、B 4.B 5、A 6.C 7.D 8.B 9.C 10.B 11.看到枪冒出的烟338
12.(1)不可能听到爆炸声,因为太空是真空(2)即使能听到爆炸声,也不是先听到,因为光速比声速大
13.2cm,0.5m/s
14.空气柱振动最低最高(每空1分)
15.反射大于红外线(每空1分)
16.(1)如图所示
如图,完成入射光线1分,折射光线2分,反射光线2分
17.略
18.(1)较暗垂直(2)大小(3)在两个反射面上两次反射成像(4)0.1 (5)不能虚(6)不变
19.略
20.(1)4830米(2)4620米(3)4623米
21.如图所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墙上的石英钟在水中成像,墙上石英钟在水中的像与墙上石英钟关于水面对称。

(1)3:20(4分)
(2)2:50(4分)
(3)不能(1分)应站起来提高眼睛的高度或向游泳池方向前进(3分)
声速/m·s-1331.5 332.7 333.9 335.1 336.3 337.5
温度/℃0 2 4 6 8 10
甲图乙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