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第一框 诚信是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做诚信的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做诚信的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诚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知道诚信守则的要求,对诚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认识。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诚信的能力。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诚信意识,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

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及诚信守则的要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教学方法]情境体验、设疑解疑、讨论反思法[教学过程]音乐配画面,放松学生心情课题:做诚信的人谎言虽然能取悦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最终结果是即使说了真话也可能再也没有人相信你了。

而且不说老实话,不做老实事,往往会引起自己内心的不安,有损身心健康。

结论: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真实不欺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过渡:从刚才的案例中,我们懂得了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但是不是社会上每个人都把诚信深埋心中呢?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略过渡:下面我想请同学一起来思考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你可以结合前面事例,也可以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你想一想:做诚信的人,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总是会有不诚信的现象,总是会有不诚信的事情发生呢?生:(1)生命威胁(2)金钱诱惑(3)物质诱惑(4)名利诱惑(5)情感约束师:从刚才几位同学所举的例子,我们知道了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在金钱、名利、物质受到诱惑时,人们往往会动摇,虽然原因不同,但是我们从中其实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不能总结出来,在这些事情当中都存在什么?生命威胁金钱诱惑物质诱惑名利诱惑情感约束过渡:虽然内容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时,当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利益的冲突时,人们最容易头脑不清,平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时,人们谁都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

但当生活中发生了利益冲突时,就要考验人的道德品质了,那么往往有一些人就会违背诚信原则。

人教版八年级思品上册《诚信是金》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品上册《诚信是金》教案

课题名称: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课时: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评价;明确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2.提高学生对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的评价能力;在辨别是非的过程中,明确应该怎么做。

3.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的道理,确立“诚信从我做起”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友的原则难点:运用交友原则解决交友时遇到的困惑【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百分导学)。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115—118。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①完成《百分导学》P55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6分钟)②演练单项选择题。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核对单项选择答案,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为什么要讲诚信?4、巩固记忆。

(10分钟)为什么要讲诚信?①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失信于人,就会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②不讲诚信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③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9分钟)独立完成辨析题。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诚信是金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十课第一框

诚信是金 八年级思品上册第十课第一框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一框《诚信是金》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对应的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诚信是金》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由“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和“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两目构成,着重讲诚信的重要性。

第一目“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主要讲为人处事要诚信的道理,大致有三层意思:其一,什么是诚信;其二,承诺就要兑现;其三,不诚信的危害。

第二目“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主要讲诚信的基本要求。

大致有三层意思:其一,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其二,慎重对待承诺;其三,大事小事都要践行诚信。

它着重于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是本教材中思想教育的重点之一。

2.学生学情的分析:初二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特别是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仍然是直观形象为主,尤其是农村地区,家长的水平有限, 对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信、理解诚信,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事例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

教学难点是正确把握承诺,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二、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把握诚信的基本内涵,认识到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为人处事上说实诚话、做诚实事,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树立诚实做人,讲究信用的观念,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2 教学重点:1.诚信的内涵。

2.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1框 诚信是金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1框 诚信是金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诚信是金●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〇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〇课前准备:学生:收集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

●〇教学设计导入:1、设计情境,情景再现一位彩票售票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X彩票中了500万大奖。

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你会怎么办?你认为她的做法是不是很傻?为什么?引出课题《诚信是金》2、阅读故事,导出概念学生搜索了诚信故事,挑选了两个能较好体现诚信概念的故事,让同学体会故事的启发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谈谈诚信是什么?同学回答,教师小结板书:诚信即诚实守信。

就是实事求是,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让同学分组讨论回答“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事例?生活中一个讲诚信的人他是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的呢?有什么样的具体行为表现呢?”多媒体展示:一个如名字一样美丽的女人陈美丽,思考她美丽在何处?教师总结板书:诚信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做人的核心:践约守信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哪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呢?请举例说明,板书: 社会生活:拖欠工资、短斤少两,制假售假校园生活: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等课堂大讨论:在诚信做人方面,有人认为偶尔不诚信关系不大,在小事上没有尽到责任也无关大局。

提出“小节无害论”,你赞成:小节无害论吗?理由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生活是由点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

初二政治第十课教案

初二政治第十课教案

初二政治第十课教案初二政治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备课人:使用时间:星期:课时序号: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践约守信,诚实做人的习惯,学会为人处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把诚信作为自己立身之本。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难点: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从内心中认同“诚信是金”的处事交往原则,并升华为实际行动的指导。

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点拨法。

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演讲二本节新授1、自主预习:要求:书端起来,声音要大,语速要快。

内容:课本115-118页,大字部分时间: 4分钟2、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115页“美国自然博物”的材料,完成课本问题。

2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各自含义是什么?3阅读课本116页“相关链接”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诚信的意义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5阅读课本117页“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6怎样才能做到诚信?你是如何理解的?3、故事纪实:1中国留学生就业的遭遇: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精明能干。

毕业后,他想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找到一份好工作。

请看他的个人资料,屏幕显示文字──留学生个人资料:1.学习成绩优异;2.精明能干;3.诚信记录:曾三次逃票。

1、故事欣赏并分析讨论:这个故事给你的感悟是什么,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小结: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

人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像那位留学生一样,即使有着聪明的头脑,出众的能力,也不会被社会认可,更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可见,做人首先应当是诚信。

4、视频赏析,《乔家大院》引入:同学们,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热播了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清朝末期,一代晋商乔致庸闯荡商场,振兴民族商业的传奇人生。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是金》(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是金》(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诚信是金》(第一课时)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一、课程标准:“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

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

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四、课前预习导学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1)什么是诚信: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的涵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1)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不要轻易许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

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课堂研讨:活动一(课本第115页)1、“废石”主人的决定表明了什么?答:说明相对于价值连城的水晶,诚信更可贵,更值得珍惜。

2、你如何看待他的决定?答: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 第一节《诚信是金》教案 人民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 第一节《诚信是金》教案 人民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教案人民版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诚信是金》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上的失落、迷茫以至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已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加强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首当其冲的问题。

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二)、说学习目标:1、学生结合(我来解决)环节快速在课本上标注出基础知识,并熟读诚信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2、在情景二中通过对不诚信的事例——因失信而倒闭、破产、等等的分析探讨,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突破难点。

3、结合情景三中的问题讨论使学生懂的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4、通过反思行动使学生将诚信内化为行动,明确诚信无大小事之分,,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说本课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设计依据: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做一个诚信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教学目标的重点要求也是学生能够与人友好交往的关键所在,把握好好这个重点就好比把握本课的钥匙,使本课的内容迎刃而解。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设计依据:学生们在观念上知道为人要诚信,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做到诚信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立此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启发式教学3、集体讨论法三、说学法: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思想品德:10.1《诚信是金》教案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思想品德:10.1《诚信是金》教案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本框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入手,通过具体事例揭示了为人处事要讲究诚信的道理,使学生明白诚信是做人之本。

本框的第二部分以“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为中心展开,通过对诚信的理解来认识:“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再接着提出了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的品质,最后明确提出在做人方面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在做大事的时候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学会诚信做事,诚信做人。

【学生分析】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因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生活中不乏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

这些现象初中学生的产生了不可轻视影响。

再加上中学生因为对诚信的认识不足,学生中发生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视诚信为儿戏等现象在初中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以学习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学会为人处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把诚信作为自己立身之本,为人诚实言而有信,从而使自身道德得到升华。

【重点】: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中认同“诚信是金”的处事交往原则,并升华为实际行动的指导。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教案人教新课标

对应的课程标准: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市诚信的基本要求,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美德。

学情分析:
1、自身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2、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无视原则、公平出
现的“诚信缺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28309 6E95 溕x20803 5143 元~40811 9F6B 齫35537 8AD1 諑34113 8541 蕁32412 7E9C 纜-30457 76F9 盹;29564 737C 獼31965 7CDD 糝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