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最新
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1的知识点涵盖了文学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文学鉴赏:学会欣赏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
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风格和艺术特色。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能够翻译和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学习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现代文阅读:提高对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结构、主旨大意、作者观点和写作手法的把握。
4.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5. 诗词鉴赏:学习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韵律、格律、意境等,并能够鉴赏和分析诗词的美学特点。
6. 文学史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和流派,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7. 文化常识:掌握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如古代礼仪、节日习俗、地理环境等。
8. 修辞手法: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9. 逻辑推理: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逻辑推理能力,使文章的论证更加严密和有说服力。
10.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对所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11. 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感染力,避免语言上的冗余和不准确。
12. 文学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也为日后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沁园春》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XXX(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XXX分泌谩骂漫XXX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XXX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2.《诗两首》紧张字音:彷(páng)徨寥寂(liáo)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XXX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XXX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紧张词义:彷徨:(苦衷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未定。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XXX: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3.《大堰河——我的保母》【基础知识】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麦糟(zāo)炖(dùn)肉XXX(jī)XXX(wǔ)叱(chì)骂多音字:XXX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重要字形:碾碎辗转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紧张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他人,换取一笔,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知识点【篇一】1.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
2.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另外还有长诗〈〈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
4.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的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茨冈〉〉等。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5.彼得菲:匈牙利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等。
6.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9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的散文家。
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7.〈〈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绎著。
8.〈〈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9.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
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著作编为<<鲁迅全集>>出版.10.<<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字彦和)著.全书10卷,50篇,分上下编.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杰出的巨著.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以下是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1.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包括孔子的言行和他与弟子的对话,如“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 古代文学名篇: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代经典著作;《诗经》中
的《关雎》、《采薇》等古代诗歌。
3. 古代文学常识:如古代文人的骚体、辞章等文学风格;古代文人的雅号和代表作品,如杜甫的“杜工部”和《登高》等。
4. 元曲常识:如元曲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代表作品和作者,如《西华山》、《窦
娥冤》等。
5. 笔记体小说:如《红楼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和情节,如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纠
葛等。
6. 古代文言文知识:如古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常用修辞手法等。
7. 现代散文、小说和诗歌:如鲁迅的散文《狂人日记》、冰心的散文《雪》、郭沫若
的《诗经·七月》等。
8. 文字的本质和作用:如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文字对人类的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好语文课程是非
常重要的。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语文。
1. 现代文。
-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如“彷徨(páng huáng)”“寂寥(jì liáo)”等,要准确掌握其读音、字形和字义。
- 词语辨析,像“遏制”与“遏止”,“遏制”着重于控制,“遏止”侧重于阻止。
- 文学体裁与手法。
2. 文言文。
- 实词虚词。
- 常见实词,如“爱”有“爱护”“喜爱”“吝惜”等义项,在“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是“吝惜”的意思。
- 虚词“之”的用法多样,可作代词(“君将哀而生之乎”中的“之”指代“我”)、助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相当于“的”)等。
- 句式。
-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
二、数学。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可以用列举法(如A = {1,2,3})、描述法(如B={xx>0,x∈ R})来表示集合。
- 集合间的关系。
- 包含关系:若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则A⊆ B。
当A⊆ B且B⊆A时,A = B。
- 真包含关系:A⊂neqq B表示A是B的真子集,即A中的元素都在B 中,但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
- 集合的运算。
- 交集A∩ B={xx∈ A且x∈ B},例如A = {1,2,3},B={2,3,4},则A∩ B = {2,3}。
- 并集A∪ B={xx∈ A或x∈ B},对于上述A和B,A∪ B={1,2,3,4}。
- 补集,设全集为U,A是U的子集,则∁_UA={xx∈ U且x∉ A}。
2. 函数。
- 函数的概念。
- 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新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新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必修一我国语文教育的转型与发展,使得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修订和更新。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开篇之作,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以及批判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诗歌鉴赏、古代诗词、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四个方面介绍新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的内容。
一、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新高一语文必修一中也不例外。
其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诗歌的格律和体裁:了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律,以及近现代自由诗等不受格律限制的诗歌形式。
3. 诗歌的表现手法:熟悉修辞手法、比喻手法、拟人手法等诗歌的表现方式,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新高一语文必修一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
以下是其中的知识点:1. 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了解从初唐到晚唐的诗歌发展历程,理解不同时代的诗歌特点。
2. 古代诗词的名家作品:熟悉杜甫、李白、苏轼等古代诗词名家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容。
3. 古代诗词的赏析方法:掌握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理解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表达等。
三、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新高一语文必修一中相关的知识点包括:1. 古代文学的分类:了解古代文学按体裁可分为诸子百家、儒家经典、史书、骈文等类型,理解不同文学类型的特点。
2. 古代戏剧:熟悉元曲、杂剧等古代戏剧形式,了解不同戏剧形式的发展及特点。
3. 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理解文言文中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四、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新高一语文必修一中重点讲解的内容之一,下面是其中的知识点:1.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
2.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和作家:熟悉鲁迅、郭沫若、老舍等现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文学风格和主题探讨。
必修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必修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必修一语文课文知识点如下:
1. 《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主要讨论人的修养和道德准则。
2. 《史记·报任少卿书》:这是司马迁写的记载汉代史事的著作,主要讲述报任少卿的故事,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和为天下立言的决心。
3. 《韩愈祭魏文帝文》:这是韩愈写的一篇祭文,以表达对魏文帝的敬仰和对政治的批评。
4. 《陋室铭》:这是刘禹锡写的一篇铭文,通过描绘贫困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为人生价值的追求。
5. 《岳阳楼记》:这是范仲淹写的一篇散文,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并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政治主张。
6. 《望庐山瀑布》:这是杨万里写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奇特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7. 《小石潭记》:这是柳宗元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描述小石潭的风景和传说,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8. 《登鹳雀楼》:这是王之涣写的一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壮丽的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是部分必修一语文课文的知识点,包括作者、主题和写作手法等内容。
具体的文本分析和注释可以参考相关的语文教材和辅导书籍。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兰亭集序》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人。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兰亭集序》既是佳篇,又是名帖,文章书法相得益彰,辉映千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宴集序、赠序之别。
书序,一般是指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一起赋诗后,公推一人所作的序;赠序,是亲友之间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兰亭集序》属于宴集序。
2、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3、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4、禊事: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5、符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2.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寡人之于国也》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王无罪岁(“无”通“毋”,不要)2、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凶,古义: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河:黄河)2、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更;今义:增加)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4、数罟不入洿池(数,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这样做了,却……;今义:表转折)8、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今义:孤家寡人)9、请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请你)1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那么;今义:这)三、固定短语和句式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3.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孔雀东南飞》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最新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必修一语文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13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14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
15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22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
23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24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2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26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7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
29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语文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一
文言虚词
而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以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提宾标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介词,表被动)为之奈何(对,介词)
乃为装谴荆轲(整理,动词)乃令秦武阳为副(做,担任)
为变徵之声(发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作,动词)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举国为内臣(做,动词)
使子婴为相(动词,任,做)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判断,是)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因蒙故业,因遗策(动词,继承、沿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副词,趁势,趁机)
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呢,也可不译,助词)今者项庄拔剑舞(用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助词)
亚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提顿,并判断作用,助词)
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
2、以乱易整,不武。
(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
7、此亡秦之续耳。
(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
7、得复见将军于此。
(介词结构后置)(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1)美景与美政——《望海潮》
柳词给我们的印象是婉约,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无奈、凄清与孤独。
然而,柳永的词也有大气磅礴的豪放,如本首《望海潮》便是。
这首柳永自创词牌而成的词,将杭州市区繁华、钱塘潮涌和西湖景美充分展现,显现出词人婉约之外的另一风格。
在这首词中,词人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安乐生活的热情赞美。
(2)离愁与相思——《雨霖铃》
词人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表达和情人难分难舍的离愁别恨。
在倾吐深深离愁时,抒发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压抑的愤懑。
仕途失意的仰郁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情调凄恻,哀婉,意致绵密。
(3)怀古与思今——《念奴娇·赤壁怀古》
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
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4)风雨与人生——《定风波》
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
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
这首词,诗人以小见大,由偶然遇到的一场风雨,想到了人生路途中的风风雨雨,透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充满了人生哲理。
此等佳构,非大家而不能为。
(5)孤独与愤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全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孤独、寂寞、悲
怆、愤慨之情溢于言表,读来令人扼腕、浩叹!是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
(6)苦闷与理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是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
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既有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又暴露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7)相思与秋意——《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不是一个多愁善感、心事重重的人吗?重阳佳节,把酒赏菊,那份凄凉,那份寂寥,又让人怎能说得尽呢?
(8)遭遇与呼喊——《声声慢》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这千古绝唱——《声声慢》。
全词透过对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词人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
(9)忠勇与团结——《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和他深明大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以及廉颇忠于赵国、勇于改过的可贵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当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哪怕牺牲个人利益也要顾全大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德。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也让我们明白内部的团结对于一个国家的巩固和安全是多么重要。
(10)信念与气节——《苏武传》
两千年前,在北海边上,有一位杖节牧羊的老人,他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
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
为了远大的理想、为了亲爱的祖国,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
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
行。
可以说,苏武,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1)治学与人格——《张衡传》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擒奸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