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并作一步走步步迈上新台阶——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与小康创建工作纪实

合集下载

2023年乡村扶贫工作总结10篇

2023年乡村扶贫工作总结10篇

2023年乡村扶贫工作总结10篇乡村扶贫工作总结15月11日,黔南州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召开,安排部署全州下步工作。

黔南州人大主任罗毅、州委副书记吴胜华、副州长陈有德、州政协副主席梨燕萍等州领导出席会议,三都县领导梁嘉庚、潘仕进、韦其贤、陈木林、严军和其他12个兄弟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长、分管领导,州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现场推进会。

当天,在三都,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普安镇交梨社区高平村乡村旅游项目和普安镇普屯村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接着一路乘车前往大河镇参观政务大厅,然后又参观万户水寨生态移民项目、周覃镇廷牌社区马铃薯基地,最后实地观摩了周覃供港粤蔬菜基地发展情况。

下午,前往荔波参加总结会,共商全州扶贫发展大计。

时值初夏,三都大地绿树成荫,田间忙碌,生机勃发。

从高平乡村旅游之地到大河果蔬菜基地,从万户水寨到廷牌马铃薯基地……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听、一边想,纷纷用手机、相机拍照摄像,记录下好经验、好做法。

一路上,参会人员下车看点参观,上车交流体会,全程热闹而有序,就连在大河吃简便午餐时,也是边吃边聆听三都干部有关扶贫创新做法和建设思路情况介绍,以便更好地为黔南州精准扶贫工作把脉,让广大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近年来,三都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同步小康和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路线图、总目标、总任务,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民族文化旅游带动三大战略,以旅游为主轴深入推进同步小康"六大工程",以坚决打赢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三场战役的决心。

以农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为引领,抢抓省委办公厅定点帮扶、深圳及广州珠海区对口帮扶以及"集团帮扶、整乡推进"、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等项目实施机遇,按照扶贫攻坚三年大会战各项任务要求,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建设,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三都通过围绕果、菜、畜、茶四大产业,扶持带动广大群众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致富新路子。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分享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分享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分享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这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案例,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本文将分享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典型案例的魅力所在。

一、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为例,当地政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高原峡谷,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脱贫攻坚战中,当地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业、农业和手工业等产业发展。

通过扶持乡村旅游、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等措施,泸水市成功实现了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正安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引导贫困人口向县城和集镇集中,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在搬迁过程中,正安县注重培育新兴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机会,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同时,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正安县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在教育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兴国县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兴国县还通过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开展技能扶贫,帮助贫困人口提升就业技能,实现稳定脱贫。

通过教育扶贫,兴国县成功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生态扶贫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在生态扶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临县地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

在脱贫攻坚战中,当地政府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生态扶贫项目,引导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黔东南州区域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黔东南州经济在全省一直处于显著的落后地位。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黔东南州经济现状进行调查,调查该区域概况、三大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经济状况,分析出该区域的优势产业,并对该区域经济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面对这些问题,该区域应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是当前黔东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区域经济;GDP;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AbstractThe economy of southeast Qian is always behinds other cit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vestigated of southeast Qian’s economic state that researched its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economic position o f three main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industrial. Then inputs its advantages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economic problems.Facing those questions,it must speed up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ra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achieve a economic path that good and rapid.Nowadays,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of Qian,is that accelerate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and so on.Keywords:Regional economy;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dustrial clust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1引言 (1)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1选题的目的 (1)1.1.2选题的意义 (1)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2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3)2.1区域经济发展 (3)2.1.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2.1.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3)2.1.3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5)3黔东南州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 (7)3.1黔东南州概况 (7)3.1.1黔东南州的地理位置 (7)3.1.2黔东南州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8)3.1.3黔东南州的人口及民族状况 (10)3.1.4黔东南州的交通网络状况 (10)3.2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现状 (10)3.2.1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10)3.2.2经济发展亮点 (14)3.2.3 “三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5)3.2.4 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15)4现阶段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6)4.1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16)4.2“三化”程度低 (17)4.3“软实力”发展潜力大 (17)5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8)5.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8)5.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8)5.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8)5.3.1可持续发展概念 (19)5.3.2实施可持续发展 (19)5.4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3)1引言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的目的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情况工作总结报告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情况工作总结报告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情况报告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各族儿女的乡愁,是大美黔东南的名片。

目前,我州共四批30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4153个传统村落的7.44%,占贵州省545个的56.70%,位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

近年来,我州在强化组织领导、建章立制等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在加大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投入上下功夫,在举办“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打造村落旅游示范村等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推进传统村落又好又快发展。

一、保护发展工作现状(一)建立健全保护机制。

一是在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基础上,2017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单位职责,规定建设红线范围,制定奖惩措施,进一步加强我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二是为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督查、研判,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调整州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村寨建设中心人才配置,建立黔东南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州级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及组建黔东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联盟。

(二)强化保护发展规划。

一是完成309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和建档。

其中,300个已通过住建部技术性审查,9个正在整改完善,273个通过县级人民政府批复。

二是下发《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州传统村落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是编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传统建筑参考图集》,免费提供村民建房使用,规范村民建房。

四是出台《黔东南州中国传统村落“十三五”保护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产业等工程,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资金投资。

充分用好用活各级资金,启动实施污水垃圾处理、民居修缮、文物保护、步道建设等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

2023年贵州乡村振兴报告

2023年贵州乡村振兴报告

2023年贵州乡村振兴报告作者:李华红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03期2023年,贵州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強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落实,强化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

涌现出习水县打造“乡村提调官”助推乡村治理实践、关岭县坡贡镇抓牢“四要素”创建宜居和美乡村等典型案例。

2024年,贵州必须牢牢守住保障粮油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两条底线”,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乡村建设补短板,坚持农民主体抓治理,进一步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任务,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抓牢抓实“两个环节”(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两个关键”(产业和就业工作)、“两个重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力量”(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取得实效。

主要做法:强化“三落实”(一)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压实主体责任。

贵州省始终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以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即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聚焦“四个不摘”要求,坚持高位谋划、高标推进、高效落实,持续压紧压实责任,全力推动各项惠农、助农、富农措施落地落实。

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全年共有43位省领导联系54个县的乡村振兴工作,实现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覆盖。

与此同时,贵州省还全面梳理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出台了贵州省《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3项配套文件。

二是压实部门责任。

为了及时将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进行责任分解,全省制定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每项工作的具体牵头单位、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完成时限等,推动各部门、各市(县)各司其职,不断健全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统筹有力的工作体系,以及调度、协调、督办、信息倒逼工作机制等。

决战贫困的贵州实践

决战贫困的贵州实践

决战贫困的贵州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23万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4年综合评价为‘好’,由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转变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肯定我省“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20年7月22日至23日,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要认真总结宣传好脱贫攻坚‘贵州战法’,讲好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故事。

”为贯彻好全会这一重要精神,本文就脱贫攻坚的贵州战法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贫困人口,情寄贵州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特别是视察贵州及“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2012年4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明确“ 扶贫开发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要奋战五年,全力总攻‘绝对贫困’,让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2015年11月11日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十三五”时期全省要“突出抓好大扶贫战略行动”。

2015年12月7日召开的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明确:“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16年9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贵州省大扶贫条例》,这是扶贫领域第一部省级层面的立法。

2018年6月25日至26日,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这是贵州省委首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对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对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

113经济智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对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扶贫对象的自我认识相对薄弱:在我国大多数贫困群众中,多数扶贫对象意识相对薄弱,对贫困认识不到位,部分贫困对象甚至以贫困为荣以被国家救助为荣,存在思想贫困,使得整体扶贫工作推进相对困难,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我国因地制宜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具有着突出的现实优势,精准扶贫的推行使整体扶贫工作的开展进度得到有效提升。

然而在具体的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帮扶干部虽然能够将相应的扶贫内容于以有效的应用于整体扶贫对象,但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往往尚缺乏优质的扶贫意识,而使整体扶贫工作存在较为严重的被动推动问题,大部分扶贫对象在接受扶贫工作中往往采取被动接受的工作方式,而不去主动增强自身脱贫意愿和增强脱贫技能,进而使扶贫工作存在无效化的风险,脱贫扶贫工作具有极为突出的施舍性质。

扶贫对象自身的差异性特征相对突出:虽然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较为突出的现实进展,但大部分扶贫对象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差异性变化,扶贫对象自身的差异性变化使得整体扶贫对象的脱贫意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影响,导致部分扶贫对象不愿对政府所传递的优质扶贫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使其所想传授的脱贫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构建,是扶贫工作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的中梗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对精准扶贫予以进一步优化的具体方式以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为引领,对精准扶贫予以细化: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将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作为整体扶贫工作的思想引领。

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在脱贫工作中其主要的内涵便是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由此使教育脱贫能够成为我国精准脱贫的有效推进力,在进行精准扶贫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扶贫流程进行有效的设计,在具体的流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应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整体扶贫工作的流程进行有效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以及精准考核四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细化。

黔东南州

黔东南州

黔东南州作者:来源:《晚晴》2019年第04期台江县召开老干部、老年教育、老年体育暨关工委工作会议3月13日,台江县召开2019年老干部、老年教育、老年体育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要以提高政治站位为核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方式创新为抓手、以精准服务为目标、以破解难题为动力、以党建带动为引领、以强化统筹为着力点,积极开创新时代老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台江县委老干部局)岑巩县召开老干部(老年教育)暨关工委工作部署会2月27日,岑巩县召开2019年老干部(老年教育)暨关工委工作部署会。

县委书记杨伟对做好老干部、关工委工作作批示。

县委副书记杨丽春,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刘光富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四大班子联系分管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祥主持。

(岑巩县委老干部局)锦屏县老年大学赴黎平、天柱老年大学考察学习为进一步提升锦屏县老年大学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思路,3月12日,锦屏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青鸾,县老年大学校长姜先光一行22人赴黎平、天柱两县老年大学(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考察学习老年教育工作。

(锦屏县老年大学)三穗县委老干部局深入开展春季大走访活动3月14日,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检查验收的关键期,三穗县委老干部局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春季大走访贫困户活动,为帮扶村迎检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吴昌敏)剑河县老年大学学员积极参与“三八”妇女节旗袍展3月11日,剑河縣在阳光广场举行“三八”妇女节旗袍展示比赛。

剑河县老年大学的学员积极参与,木鼓舞协会、舞蹈一班、三步踩舞蹈分会、老年大学二班等分别献上了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与掌声。

(剑河县老年大学彭章兰范瑛钰)天柱县委老干部局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及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3月13日,原天柱县委离退局副局长潘增文一行4人到邦洞街道铁厂和兰田镇地锁村走访慰问退休老领导杨凤亭、离休干部遗孀杨菊娥,向他们转达县委、县政府的亲切问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