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脱贫攻坚变化八百字

合集下载

共圆小康梦——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脱贫攻坚工作扫描

共圆小康梦——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脱贫攻坚工作扫描
68 8守底线 走新路 奔小康 l脱贫,
共 圆小康梦
六盘水市钟 山经济开 发 区脱 贫攻坚工作扫描
文 当 代 贵 州 全 媒 体 见 习记 者 / 谌 晗
自 “春风行动”号角吹响 ,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 四场硬仗” ,下基层 、解难题 、补短板 ,向贫 困发起总攻。
“精准” “创新 ” “实干”……梳 理六盘水市钟 山经济开发区的脱贫攻 坚工 作 ,— 饱 含温度的关键词跃然眼前。
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再硬 再 大 的 骨 头 ,也 要 啃 下 来。”这是钟 山经济开发区工管委一班 人的使命和担当。
高位 推进 ,一项 项部署相 继落地 开 花 。今 年 初省 委 “春 风 行动 ”令 发布 后 ,开 发 区 第一 时 间组 织 召 开全 区脱 贫 攻坚 “春风 行动 ”专题会、调度会、 中 刺阶段推进会 :高标准谋划印发开发区 脱贫攻坚 “春风行动”实施方案 :抽调 各部 门骨干精英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专 班 … …
彰显产业扶贫成效
盛夏七月,走进钟山经济开发 区严 家寨村尖坡组 ,各个山头绿浪翻涌 ,村 民穿梭其问 ,挖坑、丈量株行距 、种树 苗、锄草、修枝 、施肥 … ·-一派热火朝 天 的景 象 。
“从 5月 16日开 始 ,已 种植 红 豆杉 3100余亩 ,涉及双 龙、石桥 、红 山3个 社区服务 中心7个 村 (居 )。”正在现 场 指导 村 民 丈量 株 行距 的 六 盘水 市 老兵 园林 科 技 有 限公 司 总 工程 师 沈 家 国停 下 手 中 的活介 绍 道 。
“201 8年完成25度 以上坡耕地 种 植红豆杉 1万亩 ”,为 圆满完成开发区 脱贫攻坚 “春风行动”实施方案 中定下 的 目标 ,区 工管 委 、 职能 部 门 、平 台 公 司、施工方多方联动 ,以 “钉钉子”精 神 扎根 产业 结 构 调整 一线 。

关于脱贫攻坚作文800字精选5篇

关于脱贫攻坚作文800字精选5篇

关于脱贫攻坚作文800字精选5篇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脱贫攻坚作文800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脱贫攻坚作文800字1强化内生动力,刻不容缓。

水和路,依然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马汉成代表);盲目跟风投资失败、受婚俗陋习影响攀比致贫……这都与教育不足相关(庞达委员);让群众学习技术、积累资金,就不会再留恋光靠救济的紧巴日子(胡胜宝代表);落实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唐晓明代表)。

脱贫工作是事关民生工程,事关祖国千秋大业和群众奔小康的重大使命。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是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

习总书记曾讲道“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多地驻村干部和党政领领导采取了进村入社到户、座谈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指导计算人均纯收入和贫困户同吃同住等方式,认真做好脱贫工作。

在打赢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短板:如,信息不一致;部分贫困户未达标;住房保障、医疗卫生方面不足;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领导干部还存在察桌边球观念等问题,笔者认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全面脱贫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切实发挥驻村干部、政府和群众的力量。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时,要主动作为,措施精准,务求实效。

从实际和特色优势出发,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帮扶贫困村村民思想教育,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减轻其“等、靠、要”思想,从思想、意志上先扶贫,引导村民转变脱贫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文精选5篇

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文精选5篇

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精选5篇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

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朝⼀⽇的事情。

借助外⼒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

今天⼩编就给⼤家整理了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希望对⼤家的⼯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1近两年来,农村的脱贫攻坚政策是越来越深⼊⼈⼼了,农村的变化⽇新⽉异,党的富民政策促使落后的农村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忆起我的家,原来住在荒⼭野岭,就像歌谣⾥唱到的“⼭⾼⽯头多,出门就爬坡,地⽆三尺平,年年受灾磨。

”这不光是出⾏难,⽽且居住的房⼦⾥也是破乱不堪。

房顶是⽤⽯板盖成的像鱼鳞⼀样的遮⾬层,墙壁是⽤泥⼟筑成的粗糙墙⾯,在长年的风吹⾬淋中,不断脱落泥块,显得那样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时时威胁着我们⼀家⼈的⽣命安全。

当时我家⼈⼝挺多,没有经济来源,哪⾥有钱盖房呢?只能默默地苦熬岁⽉。

正在贫困之时,家乡迎来了脱贫攻坚的好政策。

我们村⾥建设了居民点,我家也借政策机遇盖起了两层楼房,爸爸拿在外打⼯的积蓄,对房屋进⾏了简单的装修,家⾥添置了新家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我们全家⼈都陶醉在幸福之中,搬家那天我爷爷激动地流着热泪说:“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不然我这辈⼦恐怕都住不上楼房了。

”村⾥不光是我们⼀家改变了⾯貌,整个村⼦的⾯貌也发⽣了变化,贫困户都住上了新房,周围的环境也焕然⼀新。

出门是宽阔的⽔泥路⾯,居民点的中⼼还修建了⼩公园,园⾥种满了各种花草树⽊,还安装了各种健⾝器材,让⼭⾥⼈出门既能看美景⼜能锻炼⾝体,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看着眼前的⼀切,我感到⽆⽐⾼兴!这都是党的脱贫政策给予的。

我想,从现在起,我⼀定要发奋学习,努⼒学好科学⽂化知识,长⼤⽴志成才,不忘党的教导,牢记党的恩德。

有关脱贫攻坚优秀作⽂2我家住在⼤⼭上,我是穷⼈家的孩⼦,妈妈⾝体不怎么好,爸爸要照顾妈妈,出不了远门,家⾥⼟地贫瘠,爸爸累死累活地忙⼀年到头,还是挣不了⼏个钱,有时家⾥紧张了好⼏个周都不给我零⽤钱,买铅笔、买作业本都成问题。

贵州六盘水的三变改革观后感

贵州六盘水的三变改革观后感

贵州六盘水的三变改革观后感前言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贵州六盘水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其中,贵州六盘水市在三变改革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学习。

本文将就贵州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探讨,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分析其特点、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贵州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的背景贵州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具备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合理和资源配置的不当,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六盘水市开始了三变改革,以求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转型。

二、三变改革的主要内容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产业结构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1 产业结构的转变六盘水市通过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将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变。

同时,还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农业产业,为贵州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产业结构的转变不仅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还为六盘水市带来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巨大收益。

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变,六盘水市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2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六盘水市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发展。

其次,积极探索外贸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拓宽外贸渠道和市场。

最后,注重培育现代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应用。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六盘水市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3 政府职能的转变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还包括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六盘水市政府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转变传统的行政主导模式,加强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鼓励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精准发力 产业带动——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精准发力 产业带动——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据 合作社 总经理 陈友兴介绍 ,承接 修 路 、绿化 T程 时 ,不少 _ 丁 人是石龙 村
力 ,钟 山经 济 开发 区 一 直 在探 索 更 好更快 更有效 的脱贫路径 。2 0 1 5 年以 来 ,双 龙社 区 石 龙 村 积 极 响 应 “ 三
变”改 革政策 的号召 ,抢抓 “ 三变 ” 改革机遇 ,成立 了 “ 三变 ”改革经 营
步伐 。
随着 “ 脱贫攻坚 春季 攻势 ”号角
的全面 吹 响 ,六盘 水市钟 山经 济开发 区结 合实际 ,按照 “ 产业 生态化 ,生 态产业 化 ”发 展思路 ,通 过到贫 困 乡 村蹲 点调研 .对建 档立卡 贫困 户进行 L 口 ] 访 等 ,集 众智聚群 力谋 好脱 贫策 、
文拿着 自家的 “ 三 变 ”改 革股权证 和 签订 的 《 合作协议 书 》,给 记者 算了

通 过前期 的蹲点调 研 ,石 桥社区 认真 研究制定 了 《 石桥社 区服 务中心
笔账 。
贫一人 ”的既定 目标 ;民政 兜底3 3 户
4 6 人 ;易地扶 贫搬迁 5 5 户2 3 6 人。集合 实施退耕 还林 ,实现生态效 益 、贫 困 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 “ 双赢”。
集中 力量加 大力度打 好脱 贫攻坚 战 , 做到 “ 真扶 贫 、 扶 真贫 ” ,力争 让贫
困群 众早 日脱贫致富。
精准帮扶开 “ 良方”
பைடு நூலகம்石 桥社 区 ,位 于钟 经济 开发 区 中部 ,辖 白泥 、石桥 2 个居委会2 6 个居
准 “ 病因” ,对症下药 。
同 时 ,组 织 人 事 部 、社 会 事 务
最大规模的3 万 亩红豆杉产业园 ,以红 豆杉提 取紫杉醇 大力发 展生物 医药产 业 ,壮 大村集体 经济 并带 动贫 困户 、 低收入农 户脱贫致富 。 目前 ,石桥社 区共 完成 流转村 级 集体荒 山4 0 0 亩 ,农 户土地5 0 0 亩。按 照 “ 公司+ 合 作社 +农 户 ”的模 式 ,

2020关于脱贫攻坚高中作文800字范文5篇

2020关于脱贫攻坚高中作文800字范文5篇

2020关于脱贫攻坚高中作文800字范文5篇“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 “脱贫摘帽”无疑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小偏整理了2020关于脱贫攻坚高中作文800字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脱贫攻坚高中作文800字一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村子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好处,他们给村子换了新衣,他们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他们还让村里的男女老少懂得了许多知识。

我身在振太镇介牌村习兔河小组,几年前,柏油路铺到了村里,赶牛的老大爷呟喝着说:“这下,我放牛,就不怕被黄沙追捕啦!呵——呵——呵——”含着棒棒糖的小妹妹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说:“这个糖好吃极了!是不是以后坐车就不用疼屁股了呀?”在场的人们都张开大嘴巴开怀大笑……记忆难却的是今年的一个下雨天,为脱贫攻坚“站岗”的罗支书、夏阿姨……淋着冰凉的大雨来到了我家,我急忙请他们坐下,给他们洗水果、倒水……爸爸对他们说:“这么大的雨,还这么冷,辛苦你们了。

”他们一阵谈笑后就是谈一些家庭了解,我坐在一旁,也不敢出声,屏息倾听着,爸爸不慌不忙地跟他们谈起我们家茶树的问题……提起茶树,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采茶时,从茶树上掉下的那一回,我为我那时的笨拙而想笑,又为我那个很久才能消失的伤痕而想哭。

那棵古老的茶树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慈祥。

但那时,有的人毫无条件地说,那棵茶树不是我家的了,妈妈知道后火气冲天……我什么也不说,嘟着嘴巴,一到伤心的时候就去摸摸那棵老茶树健壮而青绿的枝干,扶着她倾诉衷肠,用她的慈祥为我解愁。

一个星期五,罗支书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抽出时间来小组解决了我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

当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到家的时候,妈妈说出茶树物归原主时,我的心情像“锦上添花”一般。

不过那时他们已经走了,我那颗炽热的心又被泼了一盆“冰水”,我还没有来得及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此事过了许多天,我又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上学,路上,我又看到了他们为解决村民的一些问题而奔波的身影,我抽动了嘴角,笑了。

结合脱贫攻坚,六盘水的变化800字

结合脱贫攻坚,六盘水的变化800字

结合脱贫攻坚,六盘水的变化800字这是一座朝气蓬勃发展的城市,在短短四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六盘水的地区生产总值从4亿元提高到1526亿元,增长了380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不到4000万元,提高到142亿元,增长了359倍。

六盘水用排名全省第七位的国土面积和常住人口,创造了排名全省第四的经济总量和排名全省第二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

今天,一座高颜值、高气质、高品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已经在乌蒙深处崛起。

从传统“三线”工业城市,到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六盘水协同推进转型升级与脱贫攻坚,促进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4年以来,六盘水探索推进了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股份把贫困群众联结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

近年来,六盘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超过21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6.3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全市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60.37万人减少到现在的9.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3%下降到3.74%,六枝特区、盘州市脱贫摘帽获省政府批准。

发源于六盘水的“三变”改革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六盘水市获批创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当前,六盘水正积极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使其成为农民致富的“黄金腰带”、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工商资本的下乡通道、乡村善治的有效激励。

同时,六盘水加快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围绕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的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这一目标,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要求,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达397万亩,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全国第一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农业已成为六盘水异军突起的产业。

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打农产品,尤其是“凉都三宝”逐步风行天下,水城春早春茶以出茶时间早独步天下,“弥你红”红心猕猴桃远销海外,刺梨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脱贫攻坚作文优秀5篇

脱贫攻坚作文优秀5篇

脱贫攻坚作文优秀5篇脱贫攻坚作文篇1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涌现了一批批“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奔赴扶贫第一线”基层工作者。

面对这场脱贫战役,人人都是战士,我们要勠力同心,吹响战争号角,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稳不稳,关键看基层基础牢不牢。

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

面对部分党支部的组合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第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要以党建为抓手,全力抓好脱贫攻坚。

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

把重点放在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的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上。

要健全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注重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上建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真正把贫困人口组织起来,把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把贫困户与市场联结起来。

选好用好扶贫干部是基础。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让精兵强将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集结冲锋,使各级党员干部人才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建功立业,是组织部门的使命担当。

要紧扣“选干部、配班子”核心职责,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磨砺干部的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和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配齐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选优派好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努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可靠的中坚力量。

抓住党建为引领,要提升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

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作文篇2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组织部门要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这要求组织部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抓党建、强基础、谋发展、兴产业、促脱贫”为主线,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脱贫攻坚注入党建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盘水脱贫攻坚变化八百字
我的家乡是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年平均气温15°C.夏季平均气温19.7°C,冬季平均气温3°C。

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子“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曾看过一个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到“六盘水4个县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615个贫困村,2014年农村贫困人口50.99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9.55%”。

可见几年前的六盘水面临多的大贫困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2019年,六盘水提前一年全域整体摆脱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名列全省前三、2019年位列全省第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为“好”。

在2021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二场集中访谈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六盘水市市长李刚讲述了六盘水农村产业结构在脱贫攻坚中呈现的新面貌。

2020年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水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六盘水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6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整体摆脱绝对贫困……
一年多以来,六盘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六盘水积极借助中山宣传媒体、地区品牌和销售渠道,将六盘水特色产品推介出去。

“凉都高山珍品”跨越山水,猕猴桃、刺梨、茶叶、人民小酒、岩脚面、盘县火腿……走进中山、火爆广东、畅销全国。

一年来,中山市先后派出优秀挂职干部14名,医疗、教育等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45人;六盘水派往中山挂职锻炼干部10名,专业技术人才81人。

这些中山干部扎根中国凉都的乌蒙山深处,与360万六盘水人民一道,共谋产业发展,共推劳务就业,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