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改病句常见的修改病句及答案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改病句常见的修改病句及答案

初中语文常见的修改病句常见的修改病句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修改病句1.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这是三本我买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义的中文小说。

②他把红烧肉没有做好。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④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

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这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医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

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4.下面语句有语病,找出来并修改。

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斗中,无数英雄无畏的医务工作者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泪的代价。

5.下封贺信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滨江医院传染科全体同志:欣闻你科被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全体师生谨致热烈祝贺。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初中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初中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初中【篇一: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大全(附答案)】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8分)a.主语残缺 b.谓语残缺 c.宾语残缺 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f.语序不当g.不合理①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b )②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e )③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 g)④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 c )⑤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a )⑥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g )⑦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f)⑧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 d)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 c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c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修改病句习题及答案(一)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修改病句习题及答案(一)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修改病句习题及答案(一)1.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2.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3.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4.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5.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6.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7.公孙龙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谁也不能否认他对后世没有影响。

8.看到老师傅们认真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受感动。

9.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的高峰。

10.校党支部研究了关于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1.家长切忌不要用老师来吓唬孩子。

12.这个班优秀生大约占到30人左右。

13.这张报纸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14.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能侃侃而谈,废话连篇。

15.她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真是巧言令色。

16.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17.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18.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19.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

20.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21.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22.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23.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2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25.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6.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27.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初中通用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初中通用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初中通用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由于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或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相应的修改方法和答案。

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使得句子不完整。

- 错误示例:他认真学习,成绩提高。

- 修改方法:添加主语。

- 正确答案:他通过认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2. 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

- 错误示例:我昨天去了书店买了一本书。

- 修改方法:调整语序,使之符合逻辑。

- 正确答案:我昨天去了书店,买了一本书。

3. 搭配不当: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 错误示例:他的心情非常愉快。

- 修改方法:使用合适的词语搭配。

- 正确答案:他的心情非常愉悦。

4. 前后矛盾:句子前后意思相矛盾。

- 错误示例:他可能去了图书馆,也可能没有去。

- 修改方法:去除矛盾的部分。

- 正确答案:他可能去了图书馆。

5. 重复累赘:句子中使用了不必要的重复词语。

- 错误示例:他反复多次地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 修改方法:去除重复的词语。

- 正确答案:他多次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6. 逻辑混乱:句子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或错误。

- 错误示例: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带伞。

- 修改方法:调整逻辑关系。

- 正确答案:因为没带伞,所以下雨时我被淋湿了。

7. 用词不当:使用不恰当的词语,影响句子表达。

- 错误示例:他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高兴。

- 修改方法:使用更准确的词语。

- 正确答案:他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兴奋。

8.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 错误示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 修改方法:使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保持一致。

- 正确答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9. 时态错误:句子中的时态使用不当。

-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了图书馆,他正在那里。

- 修改方法:调整时态,使之一致。

部编版初中病句类型及例句——答案版

部编版初中病句类型及例句——答案版

病句类型及例句一、语序不当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最新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答案

最新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病句及类型(一)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一、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一)举例: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主语。

造成了歧义。

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

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

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

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

病因:缺主语。

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

应作如下修改: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初中语文病句分类修改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分类修改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病句分类修改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句意歧义、不合事理、用词不当(一)搭配不当1.风夹着豆大的雨点哗哗地下起来了。

2.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3.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

4.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5.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6.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二)成分残缺1.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2.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3.我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6.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

(三)成分赘余1.我们这些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做好笔记。

2.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3.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

4.清明节前,红卫中学的全体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

5.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6.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悲剧》的编写。

(四)语序不当1.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2.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3.许多同学在教室里昨天都同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4.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初中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病句练习题及答案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存在语法错误或逻辑问题的句子。

掌握病句的识别和修改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生的病句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练习题1:原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乐于助人。

问题:这句话存在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但逻辑上存在问题。

“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但“学习好”和“乐于助人”是并列关系,应使用“既...又...”来表达。

练习题2:原句: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

“因为”和“所以”都表示因果关系,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练习题3: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但是“一读”用法不当,应改为“阅读”。

练习题4:原句: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存在逻辑错误。

“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但“很努力”和“成绩不理想”之间不是转折,而是因果关系,应使用“虽然...但是...”来表达。

练习题5:原句:这个故事非常感人,让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

“感人”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都表达了感动的程度,去掉“非常感人”或“让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中的一个即可。

练习题6:原句: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除了小明。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存在逻辑错误。

“除了”表示排除,但“都参加了”与“除了小明”矛盾,应改为“我们班的同学除了小明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练习题7:原句:他昨天没有来上课,因为家里有事。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因为家里有事”是原因,应放在前面,改为“他昨天因为家里有事没有来上课”。

练习题8:原句: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这句话有什么问题?答案: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用法不当,应改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病句及类型病句及类型(一)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一、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一)举例:1、我有一个女孩,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一些。

病因:缺主语。

造成了歧义。

应该在“同”的前面加上主语“我”。

2、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

因为句中有一个介词“为”,这就使“为建设……强国”成了一个状语,状语是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后面却缺少了这个作谓语的成分“而奋斗”或“而工作”。

3、边维兰曾在1983年出席了区的五好家庭先进个人。

病因:缺宾语。

先进个人只是个定语,缺少了被它修饰的宾语中心语“代表大会”。

4、它使人们增强改造旧世界的信念,为打碎旧世界而斗争的决心。

病因:缺谓语。

在后一部分中,“为打碎……而斗争”是宾语“决心”的定语,但是宾语“决心”没有谓语,应当在“为”的前面加上动词“坚定”做谓语。

5、杨排长满怀悲愤,情不自禁,双手打在悬挂着的煤油灯上,摆动着,颤动着。

病因:缺主语。

应在“摆动着”前面加上“煤油灯”。

(二)练习试试看: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二、搭配不当。

(一)举例: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

应作如下修改: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

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

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

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

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

可将“行动”删掉。

1、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

2、一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高潮正在全国展开。

3、三年来,我战胜了不少难题,然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4、学习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三、语序不合理。

(一)举例:1、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病因:“听取”和“讨论”有一定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把它们倒过来不合事理。

2、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这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900年前出土的。

应该改为“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3、每一个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病因:这个句子中的“将来”本应用在“成为”前头作状语,却用在“希望”的前头,表达不合事理。

1、这次大会对工作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2、我们普遍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3、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谊比赛。

四、句式杂糅。

(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一)举例: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病因:这句话是由一个主谓句和一个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的,可以改用下边两种句式中的一种来表达。

(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

(2)、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

2、我们的部队一队一队一批一批扛着枪支火药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病因:一个意思应该分成两句话来说,却并在一句话里说,思想跳跃得太快,语言表达跟不上,造成句式杂糅。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我们的部队一队队都扛着枪支弹药,这些武器都运在济南城外了。

”3、正如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的形象真的使我感动啊!病因:应当用两句话说的,放在一起,使句式杂糅了。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江姐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坚强勇敢,她的英雄形象真使我感动啊!”五、不合事理。

(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举例: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

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

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

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

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

应当删掉后一句。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初中记叙文常见考题答题格式(一)某句话或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

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等;语句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强调某方面内容、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等。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进行分析。

1、比喻:答题格式: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答题格式: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或表达某种强烈感情)。

3;设问:答题格式:无疑而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夸张: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6、拟人: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7﹑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等;8﹑对偶:句式整齐,结构对称,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等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意思,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