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总结
医院肿瘤科工作总结

医院肿瘤科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在肿瘤科的工作期间,我负责了许多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1. 临床工作:作为肿瘤科的医生,我负责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这包括参与病例讨论、开展临床检查和实施治疗计划等。
我还与其他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团队进行合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2. 科研项目:除了临床工作,我还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
我与其他科研人员合作,进行肿瘤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研究。
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对肿瘤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3. 教育和培训: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还负责培训和指导住院医师、研究生和实习生。
我会与他们分享我的经验和知识,并帮助他们提高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
4. 团队合作:在肿瘤科,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与其他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紧密合作,确保医院良好运作。
我们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进展和解决问题。
5. 患者关怀:作为医生,我非常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关系建立。
我尽力提供关怀和理解,帮助他们应对病情和治疗过程中的困难。
我通过定期与患者的面谈和电话咨询,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个工作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肿瘤科的知识和技能。
我也深刻理解了肿瘤患者的需求和挑战。
我将继续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总结(2篇)

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总结目录1.医师查体操作2-72.胸腔穿刺术3-9医师查体规范血压测量⑴间接测量法操作规程:①被检者半小时前内禁烟,在安静环境下休息____分钟,取仰卧或坐位。
о②测量上肢血压常以坐位右臂血压为准,嘱被检者脱下该侧衣袖,前臂轻度外展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
③将气袖均匀展平地缚于上臂,其下缘距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④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上(不可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
然后,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使汞柱慢慢下降以2mm/s为宜。
双目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
听到动脉搏动声第一响时的血压值为收缩压,随后声音突然变强或弱直至消失的血压值即舒张压(个别人声音持续不消失,可采用变音值应注明)。
⑤每次测量应连续两次或以上,以平均值作记录,重复测量时,应待血压计回零点,被检者的手臂放松数分钟后再行测量。
⑥血压记录方法。
收缩压/舒张压kpa(mmhg)。
淋巴结检查方法⑴颌下:检查者用右手扶被检者头部使头倾向右前下方,再以左手并拢3指触摸右颌下淋巴结。
同法用右手检查左颌下淋巴结。
⑵颈部:双手并拢4指,同时检查左右两侧,每侧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前后两区,依次检查。
⑶锁骨上窝:使被检查者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双手并拢4指,分别触摸两侧锁骨上窝处,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
⑷腋窝:先让被检者将左上肢稍外展,前臂略屈曲,检查者用右手并拢4指,稍弯曲,插入被检者左腋窝处,沿胸壁表面从上向下移动进行触摸,同法用左手检查被检者右腋窝。
⑸腹股沟:被检查者平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手触摸。
记录:如发现有肿大淋巴结应记录其部位、大小、数目等。
结膜检查下睑结膜时用拇指将下睑边缘向下牵引,瞩患者向上看,下睑结膜即可露出。
检查上睑结膜时检查者用示指按在睑板上缘,然后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上睑皮肤嘱患者向下看,同时用示指迅速将上睑缘轻轻下压,拇指将上睑皮肤捻卷,上睑结膜即被翻露,检查完毕嘱患者向上看,眼睑即可复位。
肿瘤内科实习医生总结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关键要点总结

肿瘤内科实习医生总结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关键要点总结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肿瘤内科在癌症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实习医生,我有幸参与并观察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关键要点,希望对未来的实习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
1. 疾病评估和诊断在肿瘤内科,准确的疾病评估和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对于每位患者,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诊断方面,确诊癌症类型、分期及分级非常关键,这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
2. 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各异,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状况、病理类型、分期和分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多学科团队合作在肿瘤内科,多学科团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专业的医生、护士、放射科、病理科等都需要共同努力,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团队讨论,能够充分利用各专业的优势,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4. 有效的疼痛管理在肿瘤内科治疗中,许多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同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和需求,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痛苦。
5. 副作用管理和护理在接受肿瘤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有效的副作用管理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
6. 治疗效果监测和随访治疗效果监测和随访是治疗的补充和评价。
我们应该定期进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随访是确保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度过治疗后期的困难和挑战。
肿瘤内科实习总结在肿瘤治疗中的困难与突破

肿瘤内科实习总结在肿瘤治疗中的困难与突破肿瘤内科实习是医学生接触肿瘤治疗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随着实习的进行,我逐渐认识到肿瘤治疗中所面临的困难,并在实践中寻找突破的方法。
一、困难的来源和挑战1. 多学科协作困难: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外科、放疗、化疗等。
在实习中,我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困难,信息交流不畅,影响了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2. 治疗方案选择困难:针对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肿瘤,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在实习中,我发现对于一些罕见或复杂病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一项挑战。
3. 患者心理困扰:肿瘤患者常常伴随严重的心理困扰,包括焦虑、恐惧和绝望。
在实习中,我面对这些情绪困扰,需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支持。
二、突破的方法和经验1. 加强多学科协作:为了克服多学科协作的困难,我积极参与不同学科的会议和病例讨论,主动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更好的团队合作,能够提供更全面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2. 学习和思考:在面对治疗方案选择困难时,我努力学习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和临床经验。
我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与资深的医生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 专业援助和心理支持:针对患者的心理困扰,我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援助,并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三、实习中的收获和感悟1. 扩展知识和技能:肿瘤内科实习期间,我能够接触到更多各种各样的肿瘤病例,加深了对肿瘤的认识和理解。
我也通过实践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断判断等方面。
2. 学会交流和团队合作:在实习中,我逐渐学会了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通过与患者的接触,我深刻体会到了肿瘤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
肿瘤内科实习总结范文

很荣幸能够在最新肿瘤内科实习中有机会参与,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这次实习中,我从专业技能到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的总结。
一、技能提升
通过和实习导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了很多实际医疗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药物使用等等。
同时,我还参与了临床病例的讨论,自己也主动寻找病历进行分析和讨论,积极地向同事和导师请教。
这次实习中,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提升。
二、团队合作
在实习中,我和其他实习生、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疗工作者共同工作,形成了一个团队。
在团队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解决医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我也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技能为团队出谋划策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密切合作,配合协作完成共同任务。
三、社交能力
在实习中,我也积极参加了每周例会和别的活动。
在这些场合中,我认识了很多有志于从事医疗工作的青年,并学习了如何在社交场合中与人互动、发展自己的人脉网。
我学到了如何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在特定的场合中进行交流建议等等的战略技巧。
在未来,这些技能不仅对我从事医疗工作有帮助,也对我的生活和事业路径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总结:在这次肿瘤内科实习中,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对我的未来职业和生活中产生积极作用。
这次实习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前途,并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技能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总结

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总结肿瘤内科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科,负责诊断和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医疗技能操作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对肿瘤内科医疗技能操作进行总结。
一、肿瘤内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肿瘤内科病史采集是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发生的经过、症状的表现、家族病史等。
体格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观察、触诊等方式来获取诊断和治疗所需的体征信息。
二、肿瘤内科常用检查技能操作1.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血常规可以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血生化可以检测肝、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PET-CT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有助于确定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3. 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组织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点,细胞学检查可以通过细胞形态和染色体改变等特征来诊断肿瘤。
4. 腹腔镜和胸腔镜检查:通过在腹腔或胸腔内插入镜头和显像设备,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情况和进行组织活检。
三、肿瘤内科治疗技能操作1. 化疗技能操作: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计算、给药途径的选择等。
化疗是常见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2. 放疗技能操作:包括剂量的计算、治疗部位的定位、设备的操作等。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一种治疗手段。
3. 靶向治疗技能操作:包括靶向药物的选择、给药途径的选择、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靶向治疗是利用针对特定肿瘤分子靶点的药物来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4. 免疫治疗技能操作: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细胞免疫治疗的操作等。
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四、肿瘤内科护理技能操作1. 给药技能操作: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等。
肿瘤内科医生业务及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肿瘤内科医生业务及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在工作17年以来,本人秉承积极创新,发挥医院优势,及专科
特点,不断开展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成为科室优秀骨干,现将开展有关业务及专业技术情况介绍如下:
一、专业技能:
开拓创新,为专科建设创造价值。
本人自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后,从肿瘤治疗方面得到一次跃的发展,学习到各肿瘤学CNNC指南正规
治疗,从疑难疾病少见病的掌握及分析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表各
核心杂志论文多篇,发表有关肿瘤化疗,靶向治疗及并发症上有独
特创新理念。
第二、不断摸索,在晚期癌症上为减轻患者痛苦为主,提高生存质量,在我科,本人开展专业技术水平,如肺穿刺活检术,输液港
置入术、经皮肺肿瘤穿刺注化疗药观察,经皮肝肿瘤穿刺无水酒精
注药术,晚期癌症各内科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等治疗。
开展病例数的300例,并积极学习癌症疼痛正规处理,得到病人的
肯定。
为当地群众带来福音,为他们在本地区治疗肿瘤提供方便。
第三、学习国内、外先进肿瘤治疗水平,外出参加国内学习会议及学术讨论,如国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举办第17届全国临床
肿瘤学大会暨2014CSCO学术年会等受益菲浅,参加刚刚在南京举行2019年CSCO指南会,通过与各专家讨论晚期癌症与我科情况,提
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第四、立足本科情况,本人在努力同时,也不断改进与创新,在晚期癌症治疗上突破,为晚期癌症治疗上创新,如晚期癌症化疗+靶
向细胞结合研究,生物免疫治疗开展,与医院“精准医学”开展等等。
为将来晚期癌症治疗在肿瘤学占有重要地位。
17年来,随着业
务及专业技术的开展,不管是业务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肿瘤内科科出科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在肿瘤内科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受益匪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的实习总结。
一、临床技能方面1. 熟练掌握了肿瘤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2. 学会了如何进行肿瘤患者的病情评估,包括体力状况、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等。
3. 掌握了肿瘤内科药物的应用原则和副作用处理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
4. 学会了如何进行化疗、放疗的护理,包括化疗药物输注、放疗照射部位皮肤护理等。
5. 提高了临床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二、护理技能方面1. 熟练掌握了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注射、换药等。
2. 学会了如何进行肿瘤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 掌握了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4. 学会了如何进行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包括饮食指导、营养补充等。
5. 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能力,能够准确、规范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三、心理素质方面1. 学会了如何面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他们关爱、鼓励和支持。
2. 提高了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
3. 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面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四、团队协作方面1. 在实习过程中,与科室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3. 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增进与同事之间的友谊。
五、不足与改进1.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2. 在临床操作中,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需要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3. 在与患者沟通时,有时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总之,在肿瘤内科的实习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内科
医疗技能操作指南
目录
1.医师查体操作 2-7
2.胸腔穿刺术 3-9
医师查体规范
血压测量
⑴间接测量法操作规程:
①被检者半小时前内禁烟,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取仰卧或坐位。
②测量上肢血压常以坐位右臂血压为准,嘱被检者脱下该侧衣袖,前臂轻度外展45о,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
③将气袖均匀展平地缚于上臂,其下缘距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④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上(不可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
然后,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使汞柱慢慢下降以2mm/s为宜。
双目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
听到动脉搏动声第一响时的血压值为收缩压,随后声音突然变强或弱直至消失的血压值即舒张压(个别人声音持续不消失,可采用变音值应注明)。
⑤每次测量应连续两次或以上,以平均值作记录,重复测量时,应待血压计回零点,被检者的手臂放松数分钟后再行测量。
⑥血压记录方法:收缩压/舒张压Kpa(mmHg)。
淋巴结检查方法
⑴颌下:检查者用右手扶被检者头部使头倾向右前下方,再以左手并拢3指触摸右颌下淋巴结。
同法用右手检查左颌下淋巴结。
⑵颈部:双手并拢4指,同时检查左右两侧,每侧以胸锁乳突肌为界分前后两区,依次检查。
⑶锁骨上窝:使被检查者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双手并拢4指,分别触摸两侧锁骨上窝处,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
⑷腋窝:先让被检者将左上肢稍外展,前臂略屈曲,检查者用右手并拢4指,稍弯曲,插入被检者左腋窝处,沿胸壁表面从上向下移动进行触摸,同法用左手检查被检者右腋窝。
⑸腹股沟:被检查者平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手触摸。
记录:如发现有肿大淋巴结应记录其部位、大小、数目等。
结膜
检查下睑结膜时用拇指将下睑边缘向下牵引,瞩患者向上看,下睑结膜即可
露出。
检查上睑结膜时检查者用示指按在睑板上缘,然后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上睑皮肤嘱患者向下看,同时用示指迅速将上睑缘轻轻下压,拇指将上睑皮肤捻卷,上睑结膜即被翻露,检查完毕嘱患者向上看,眼睑即可复位。
瞳孔
①对光反射:嘱患者背光向前看,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当瞳孔受到光刺激后,双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迅速复原,为直接对光反射。
再用手隔开双眼,当一侧瞳孔受到光的刺激后,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为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临床常以灵敏、迟钝、消失表示。
②集合反射:嘱患者注视1m以外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将示指逐渐移近眼球约10cm处,正常人双侧瞳孔内聚,瞳孔缩小。
鼻窦压痛检查
①额窦:检查者双手固定于患者双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左右眼眶上缘内侧,向后、向上按压。
②上颌窦:检查者双手固定于患者双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③筛窦:检查者双手固定于患者双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于眼内眦向后上方按压。
咽部及扁桃体
检查时嘱被检者头略向后仰,张口发“啊”音,此时检查者用压舌板在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软腭及上抬在手电筒光的配合下可观察咽腭弓、舌腭弓、软腭、腭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注意咽部有无充血、肿胀、分泌物,扁桃体有无肿大及分泌物。
甲状腺
触诊:
⑴前面触诊:检查者一手拇指按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⑵后面触诊:一手示、中指按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气管
⑴三指法:检查时嘱患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
⑵二指法: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乳房触诊
被检者取坐位,两臂先自然下垂然后高举过头或双手叉腰。
平卧检查时,肩部可垫一小枕。
先健侧,后患侧。
检查者将手或手掌置于乳房上用指腹轻施压力,以旋转或来回滑动触摸进行触诊。
检查左侧乳房时有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潜入深抚摸全乳房,最后达到乳头。
同样方法以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侧乳房。
触诊时,切勿用手将乳房捏起,这样易触机及乳房中的小叶结节,而不易触及乳房内的包块。
为便于记录,通常以乳头为中心分别作一垂直线和水平线,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
发现病变时应详细记录部位、肿块外形、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边缘是否清楚,与周围皮肤及组织是否有粘连等。
检查乳房后,还应用手指按压乳晕周围,检查有无分泌物被挤出并用拇指及食指按压乳头,观察渗出液的情况。
胸廓扩张度
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
一般在胸廓前部呼吸运动最大的部位检查。
检查者两手掌张置于胸廓前下侧部对称部位,左右拇指分别沿肋缘上方指向剑突,4指伸展置于前侧胸壁患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
语音震颤
将双手掌的尺侧缘置于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嘱患者用同等的强度低音调重复发出“yi”的长音,自上而下,先前胸后背部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
呼吸机操作方法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
(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至2小时。
(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昏迷的重症患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
呼吸机的调节
(1)通气量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
(2)、吸气/呼气时间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或1: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
应用呼吸机时一般频率为16-20次/分。
(3)、通气压力肺内轻度病变时常15-20cmH2O压力,中度病变为20-25cmH2O压力。
(4)、给氧浓度低浓度氧(24%-28%)不超过40%,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浓度氧(40%-60%)适用于缺O2而CO2潴留时;高浓度氧(>60%)适用于中毒、心源性休克,吸入高浓度氧不应超过1-2天。
通气方式
(1)、控制呼吸患者的呼吸频率、通气量、气道压力完全受呼吸机控制,适用于重症呼吸衰竭者的抢救。
a、容量控制通气是最常用的呼吸方式,优点是可以保证通气量;b、容量控制通气+长吸气,又称自动间歇肺泡过度充气,在容量控制的基础上,每100次呼吸中有一次相当于2倍潮气量的长叹气;c、压力控制通气,优点是气道压力恒定,不易发生肺的气压伤。
(2)、辅助呼吸在自发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的不足,呼吸频率由患者控制,吸气的深度由呼吸机控制,适用于轻症或重症患者的恢复期。
压力支持通气,特点是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后,呼吸机给予病人一定的压力,达到提高通气量的目的。
(3)、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呼吸机在吸气时将气体压入肺脏,在呼气时仍保持气道内正压,至呼气终末仍处于预定正压水平。
一般主张终末正压在5-10cmH2O,适用于肺顺应性差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DRS)及肺水肿等。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在患者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在吸、呼两相均给予一定正压,把呼吸基线从零提高到一定的正值,使肺泡张开,用于肺顺应性下降及肺不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5)、间歇强制通气(IMV)和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在自主呼吸的过程中,呼吸机按照指令定时、间歇地向病人提供预定量的气体,称IMV;如呼吸机间歇提供的气体与患者呼吸同步,称SIMV。
呼吸机的频率一般为2-10次/分。
优点是保证通气量,又有利于呼吸肌的锻炼,作为撤离呼吸机的过渡措施。
选择适当的通气方式。
接通电源,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调试呼吸机的送气是否正常,确定无漏气。
然后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病人面罩或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紧密连接好,呼吸机的机械通气即已开始。
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
如果呼吸音双侧对称,即可将气管导管或金属套管上的气囊充气(4-6ml),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间的空隙密闭。
在呼吸机通气期间,可根据病人自主呼吸情况选择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
监测血气变化及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要自始至终保证呼吸道通畅。
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达到停机要求时,应及时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