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述台湾黑帮往事的电影是我看过的最生猛最华丽的青春片了
让人看了感动的电影观后感

让人看了感动的电影观后感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画面、音乐、剧情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有一些电影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让人们流连忘返。
就我个人而言,有一部电影令我触动颇深,那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这部影片是根据九把刀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团子影业出品,2011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群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们在台湾南部小镇度过漫长学年的故事。
影片以男主角柯景腾的视角展开,他回忆起自己与女主角沈佳宜以及其他好友们在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
整部影片充满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它以温暖而真实的方式描述了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爱情、友情和成长。
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了柯景腾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悄悄地伸出一只手牵住了旁边女孩的手,这简单的一幕瞬间勾起了我对青春时光的记忆。
影片通过精心搭建每个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让观众们在片中找到共鸣。
其中,柯景腾和沈佳宜的爱情故事是整部影片的主线。
他们从校园初恋到分隔两地,再到久别重逢,尽管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的爱情却依然延续着。
这种对真爱的坚持和努力令人感动。
尽管柯景腾曾经伤害了沈佳宜,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用尽浑身解数追回了她的心。
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令人难以忘怀。
例如,柯景腾的朋友队伍中的几位角色,他们的友情犹如那个年代的青春,纯真而又纠结。
尤其是男主角的闺蜜林肯,他是一个为友情付出一切的典型代表。
林肯在整个影片中默默支持柯景腾,为他排忧解难。
他们之间的友情展示了无私和背后的坚守,让人不禁感动。
此外,影片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柯景腾虽然被设定为男主角,但他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英雄。
他有自己的缺点和不成熟的地方,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使得他变得更加接近观众们自身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瑕疵和过去,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并学会如何面对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音乐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
影片中的插曲和配乐完美地搭配了剧情,使得观众们更能够沉浸在影片的世界里。
痞子英雄观后感

痞子英雄观后感《痞子英雄》影评:全面开战。
一部我不敢相信是台湾电影的台湾片,完全的国际范儿,无冷场,情节非常≪24小时≫,台湾人又一次在一个类型片上走到了前面。
风水轮流转,也许台湾商业电影真的到了崛起的时候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证明了台湾电影可以很清新;《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商业;《赛德克巴莱》证明台湾电影可以很热血……而《痞子英雄》则证明了台湾导演拍警匪片同样可以很凶悍!《痞子英雄》从电视剧开始所独创的环环相扣,又递进升级的阴谋斗争体系,在电影剧作中得到更完美的体现,多方势力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相互影响又各自为战的阴谋体系,在几乎毫无尿点,逐渐升级的动作场面设计当中,把剧情节奏推向一个令人惊诧的高潮部分。
这一点,即便是当今好莱坞的动作片剧作模式当中,都是非常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赵又廷与黄渤的组合类型,是最标准的双雄搭配,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恰到好处,黄渤天生的草根喜感,通过几句点睛的台词,显露无疑,“黑社会的上班族”等标签也给人物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赵又廷时隔几年,重抄“英雄”旧业,热血青年的冲动、顽强丝毫未减,男子气概更有增加。
唯一可惜的只是他与Angelababy之间的暧昧戏份过少,估计会让观众感觉稍微有点不过瘾。
伴随着影片最后,被劫持的客机,稳稳地降落在非常有港都特色的长长堤防上,整部《痞子英雄首部曲之全面出击》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落地表演。
所有观众始终被剧情拽着走的情绪,也终于可以稍微缓和下来。
除此之外,华语动作片也终于找到了一个更国际化,同时也符合本土特色的落地模式。
不知是台湾人讲话的口音使然还是别的原因,印象中的台湾电影总让人感觉有些文弱。
然而,最近一部《赛德克巴莱》紧接着一部《痞子英雄》,完全打破了台湾电影的一贯形象,台湾人一样可以很热血很强硬。
《无言的山丘》电影影评

《无言的山丘》电影影评《无言的山丘》是一部深刻反映台湾社会历史的电影,它以 1900 年代末的台湾为背景,展现了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命运。
影片通过讲述一对兄弟的淘金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人性、命运和希望等主题。
电影的开头,便是兄弟俩父母双亡,为了讨生活在地主家做长工。
他们怀揣着淘金梦,来到了金矿。
然而,初进矿区便赶上爆破事故,死掉两兄弟,这也为这对兄弟的命运打下了伏笔。
矿区是 100 年前台湾社会的一个缩影,日本统治者掠夺着绝大部分利益,而工人作为被统治的贫民,只能血汗挣来的钱仅够温饱。
在这两大主体之间,游弋着以妓馆为代表的商人,他们有钱但毫无尊严,随时可能财富清零。
即便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日本矿长来来去去,看似和善,实则心狠手辣。
穷人家的女孩进入妓馆做杂货,开始接客,最终染病绝望死去。
寡妇阿秀的丈夫们便是矿工的巡回,总有一天会丢了性命。
但每个人都靠着梦和信念支撑着自己。
日本人靠交响乐让自己和上流社会保持联系,矿工们则靠偷些金子来积累翻身的财富,妓馆的女人们想着合同期满回家见爹娘,日本人遗留的男孩子幻想有朝一日能够娶到心上人,阿秀则想着各种法子攒钱,等着命里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男人。
然而,他们都无法逃脱时代大命运的牢笼。
阿秀背着三个男人的排位,拉扯着孩子走出了矿区,但她能走出自己的阶级吗?那个时代的台湾,被殖民的百姓赤贫且文盲,天花板太低了,很难想象她的孩子还有什么好的出路。
但全片的弟弟和富美子终成好事,这又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足以让人续命,维持着社会危险而腐朽的运转。
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平淡而波澜壮阔,细腻而扎实,将那个社会讲述得淋漓尽致。
各种社会运转的循环路数清晰可见,然而,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已经看清了未来无望的轨迹,最大的憧憬则是自己能成为跳出轮回的幸运儿。
但凭什么呢?就如同影片中所说:“三两命的人受得起五两命?”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努力去干!此外,我还注意到电影结尾的一个细节,这张图片似乎是在向白先勇致敬。
《艋舺》观后感

《艋舺》观后感濒死的微笑仿佛在嘲弄一切,却掩盖不了染血的青春。
一样的残酷主题,不一样的残酷诠释。
如果说《观音山》里命运许给迷惘的三个少年的是没有前途的未来,他们至少还能贪图现世的安稳,但《艋舺》里的黑道背景,却让几个少年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
由一个鸡腿被抢走而加入黑道的蚊子,经历看似可笑,实际上却很无奈。
黑帮遍地的时代,纯洁的校园也免不了被荼毒。
软弱如他,一个打小没有父亲记忆的遗腹子,只能寻找黑帮的保护。
但他那青涩天真的举止,让你无端地相信,他的善良。
单纯的蚊子不懂,为什么黑道之间要打打杀杀,不懂为什么结拜过的兄弟也要自相残杀。
他只想,只想去樱花烂漫的日本,那个父亲寄来的明信片里出现的地方。
黑道题材的电影大抵如此吧,故事还未展开就已带有血的铁腥。
但《艋舺》不同,虽然一开始为了剧情发展,出现了几个校园小混混欺负弱小,街头小混混打群架的场景,但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波折。
就连后来艋舺真正的黑帮老大出现,也不过是一个头戴浴帽,有点肥胖的邻家大叔形象,让人稍稍意外,又有些宽慰。
黑帮,也可以很家常,好像没那么冷酷。
但——黑道还是黑道,残酷就是残酷。
当蚊子和结拜的太子帮为了泄愤误杀了一直和他们作对的狗仔,事情在慢慢失去控制。
为了争夺地盘,外省人灰狼和狗仔的堂哥合谋,拉拢太子帮的“和尚”杀了艋舺原来的老大(太子帮志龙的父亲)。
出于义气和激愤,原本亲如兄弟的蚊子追杀和尚,最后,真正实现了结拜时的誓言“同年同日死”。
梦断街头,五个少年的青春碎了,家庭碎了。
白猴昏迷,留下了年老的外公;志龙失去了赖以依靠的父亲,失去了庙口人们的尊敬;和尚死了,留下了早年在帮派争斗中断了一只手的父亲;蚊子死了,留下了孤单的母亲,深爱的小凝,还有还来不及见一面的生父灰狼——蚊子还是搞不懂为什么兄弟之间要自相残杀,却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
和尚在最后一刻看到举着双手来拥抱自己的蚊子,选择了相信。
黑道就是这样吧,没有孰对孰错,没有什么道理,就像那些小喽啰看到对方人马就像本能一样选择暴力,以暴制暴。
无间道观后感

无间道观后感《无间道》观后感《无间道》是一部由刘伟强执导,梁朝伟、刘德华、陈慧琳等主演的香港犯罪动作电影。
该片于2002年上映,以其精彩的剧情和角色刻画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影片以警察与黑帮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个黑白正邪不明的世界。
观看《无间道》后,我深受震撼,不禁对剧情、演员的表演和影片的主题思想作了深入思考。
首先,剧情上,《无间道》给人以强烈的紧张感。
不同于一般的警匪片,该片采用了双探密探的设置,一方面展现了警方的努力与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展现了黑帮的狡诈与暴力。
两方的对峙与较量令人屏息以待,紧张感贯穿全片,让观众难以松懈。
其次,演员的出色表演也是《无间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梁朝伟扮演的卧底警察陈永仁与刘德华扮演的卧底黑帮成员韩琛之间的对手戏十分精彩。
两位演员都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复杂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精彩演出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此外,《无间道》所传达的主题思想也引起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影片通过展示黑帮与警察的交错和渗透,告诉观众在现实社会中,好坏、黑白并非绝对。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和取舍,人性中存在着复杂的黑暗面。
而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却并不总是清晰可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道德挣扎和选择的困境。
这激发了我思考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无间道》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它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精彩刺激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无论是从剧情的紧张感,演员的出色表演,还是主题思想的探讨,该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无间道》,我对影片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对电影创作和表演技巧的探索也进一步加深。
这部经典之作无疑为影视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相信它将一直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台湾电影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

台湾电影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台湾电影被遗忘的时光》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名为《台湾电影被遗忘的时光》的电影。
这部电影带我回到了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让我对这段被遗忘的时光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在电影中,导演通过对台湾电影历史的回顾,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丰富多样的电影文化。
电影从台湾电影兴起的年代开始,一幅幅珍贵的黑白照片展现在眼前。
这些照片记录了台湾电影业的起步阶段,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努力。
这段历史让人感叹,台湾电影的发展曾经经历了多少坎坷和困顿。
然而,正是这些艰苦的岁月才孕育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台湾导演和演员,为台湾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影中,导演通过介绍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向观众展示了许多经典的台湾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既有表现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以思想深度和情感而闻名的作品。
在这些电影中,我感受到了导演们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台湾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内心的喜怒哀乐。
《台湾电影被遗忘的时光》还介绍了一些当时备受争议的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超越了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度,勇于探索各种敏感和禁忌的题材,引发了社会对于电影自由和创作自由的讨论。
这些电影虽然在当时受到了限制和批评,但它们依然是台湾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台湾电影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观看电影,我深刻体会到了台湾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间所经历的辉煌与沉寂。
那个曾经令人艳羡和引领潮流的台湾电影圈,如今已经渐渐被观众所遗忘。
导演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表达出他对于台湾电影被遗忘的遗憾和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
他呼吁观众应该重新关注台湾电影,重视本土电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感应该为台湾电影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观众,我们有责任去支持并宣传台湾电影。
我们可以选择观看更多台湾电影,分享观影感受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帮助台湾电影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
此外,政府和电影机构也应该加强对台湾电影的扶持与宣传。
越草根,越泪奔——浅谈电影《艋舺》的多元回归

放 进 便 当 盒 里 的 鸡 腿 被 小 混 混 狗 仔 在 暴 力 的外 壳下戏 仿 、拼 贴着 些许
段 ,西至 淡 水河 。此 地 因河 运发 孩抢 , 引来 一场校 园暴力。 在这场 “ 一 喜剧 色彩 , 让观众觉得 “ 俗搁 有力” 。 闪敏 捷 ,让 狗 仔孩 一帮 人 自己人反 学 ”的范畴。 伤 自 己 人 ,而 后 蚊 子 虽 然 倒 霉 地 踩 暴 力美 学 的内涵 在于 “ 掘枪 挖 到 了粪 便 ,但 灵机 一动 脱 下鞋 子威 战、 武打动 作 和场 面 中 的形式感 , 胁 众 敌 ,趁 一 个小 混 混不 注意 ,将 将 其 中 的形式 美感 发扬 到炫 目的程 鞋 底往 其脸 上 一抹 ,赶 紧逃走 ,看 度 ,忽视 或 弱化其 中 的社会 功能 或
又 强调 出他们 之 间 的距 离 很远。调 见 证他 们情 同手足 的兄 弟之情 下承
动 以往 的经验 ,观众 很容 易 觉察 这 载 的相 互背 叛 、猜疑 、杀戮 等 生命
个 镜 头 语 言 暗 示 G t 仔 可 能 有 无 法 承 受 之 重 。 ea大 危险 , 但在下一秒危 险并没 有出现。 关于樱 花。 樱花 在 片 中将暴 力 唯美 化 ,代 表 了美好 的憧 憬和 现 实 事 实上 ,导演 在 这里埋 了个伏 笔 , 直 到蚊 子第 二 次买鸡腿 ,观 众也 许 的残 酷。 父亲 当年在 日本寄 给母亲
架 斗 殴 ,集 体嫖 娼 ,报复 寻仇 ,亡
命 天涯 。剧 中 四条充 满人情 味 的主
线 ( 鸡腿 、樱 花 、溜 溜 球和 围墙 ) 串成 了他们 腥 风血 雨 的江湖 之路 ,
个别 有用 心 的镜 头 ,他故 意让 蚊 子 这 种 强烈 的反差 效果 并不 是为 了呈
一页台北影评_

《一页台北》一、线索多线叙事的片子现在是越来越不稀罕了,不过当《一页台北》这样一部电影摆在面前,你还是能感受到一股清新之气。
导演陈俊霖是台湾近几年崭露头角的新晋导演,《一页台北》仅仅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在网上甚至很难找到他的资料,不过看到影片里对犯罪、黑帮与警察的各式冷幽默处理,此君想必是80后吧。
陈导解构之刀可谓刀刀不留情面,四条叙事线索中,贼不像贼,警不像警,很有几分荒诞色彩。
整天计划着“干一大票”的阿洪虽然比他手下几个傻兄弟灵光一些,可做起贼来还是显得太不专业;张孝全饰演的警察同样略显笨拙。
但与大陆《疯狂的石头》相比,导演对喜剧桥段的处理还是很节制的,大多时候表现在片中的是一种冷幽默。
阿洪的一班兄弟绑架了高高还会和他打麻将,阿洪其后更是和高高聊起了爱情问题;小凯和Susie来营救高高也遭绑架,阿洪逼问小凯时竟然怕把他打疼;从影片前半段一直争夺到最后的小包裹其实只是一张老照片(金蝉脱壳。
和《天下无贼》何其相似)……如此对犯罪、警匪追逐等桥段加以解构,在我看来都是与爱情桥段的一种对应。
片中唯一未遭解构的正是小凯与Susie的爱情故事,张孝全饰演的警察的爱情同样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所有“现实”中的利益争夺越是荒诞,就越显示出小凯与Susie欲语还休的情感之珍贵。
影片前三十分钟小凯为女友学法语,与女友渐行渐远的段落,为后面的剧情埋伏下了不可逆转的因素,也给小凯的性格刻上了烙印。
也正由此,其后小凯与Susie的爱情情节才被赋予了很难得的含蓄。
如今的爱情片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含蓄,动辄一人最后时刻大彻大悟浪子回头找到真爱,总让人觉得缺少了一份韵味与一点诚意,本片最后虽然小凯和Susie还是走到了一起,但编剧没有心急地让小凯在上飞机前“顿悟”,结尾处理的也意味深长,“飞”与“不飞”之间,其实在考验着电影人的用心程度,于是很欣慰地看到该片的编剧不浮躁的创作心态。
这样一种心态同样融入了导演对情节的掌控上,小凯与Susie为躲避警察混入跳舞的人群中的段落,镜头显得极有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部讲述台湾黑帮往事的电影是我看过的最生猛最华丽的
青春片了
青春片的质量总是良莠不齐,有精彩的,也有狗血的,这些年大湿也看过一些不错的青春片。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的导演处女作,
这部片子在内地的青春片里到现在都无人能及。
透过《阳
光灿烂的日子》,大湿看到了生猛,青春的悸动,萌发,蓬
勃的荷尔蒙。
《海角七号》一部清新,淡雅,浪漫,克制的电影。
阿嘉相拥友子时说的“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是大湿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之一。
《香港制造》一部青春残酷物语式的影片,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一个冷冰冰的残酷,现实的世界,1997年是《古惑仔》盛行的一个年份,人人崇拜英雄化的人物,对古惑仔的世界充满了向往,而陈果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影像告诉你,这是个世界是现实的,你崇拜的古惑仔的世界只是你想象的。
而现实的残酷是你远远想不到的。
《小时代》系列《栀子
花开》《匆匆那年》....除了狗血,傻逼外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或许就是好片与烂片的区别吧。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
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
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这段话
是电影《艋舺》中外省帮老大灰狼跟蚊子说的一番话,道
出了黑道中人物的宿命,以为自己是风,其实都是草。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艋舺》这部电影,一部生猛,华丽的青春动作片。
《艋舺》是由钮承泽导演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柯佳嬿等主演。
什么是生猛?在我看来,我大学里的舍友冬天依然用凉水洗头,洗澡就是生猛。
而在这部电影里,生猛似乎就是在青葱的岁月里为了义气毫无意义的打架。
当然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会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
不过,谁还没傻逼过呢。
《艋舺》豆瓣评分7.7分,这在青春片里算是很不错的一个评分了。
阮经天也凭借在《艋舺》里的精彩表现夺得了第4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众所周知,钮承泽能导能演,他曾导演过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偶像剧,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影片的画面色彩华丽饱满。
整个影片透露着一股怀旧色彩。
影片好似是在怀念一段往事,怀念一段青春,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
《艋舺》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刚刚转学的蚊子因为一根鸡腿踏入江湖,自此他加入了李志龙,和尚,白猴,阿伯一伙,五个人组成了一个太子帮,
一起混黑道。
喝酒,抽烟,打架,光顾妓院,他们肆意的挥霍中青春中过剩的荷尔蒙。
他们打的不是架,是友情,是义气,就像片中白猴说的,义气是三小,你爸只听过义气,没听过意义。
因为李志龙是庙口老大geta的儿子的缘故,所以他们在年轻人里算是混的风生水起的一派。
后来,
后壁的文谦带着外省帮灰狼介入,艋舺原有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艋舺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危机四伏。
灰狼想跟geta合作结果被拒绝了,不甘心再做小弟的文谦害死了自己的老大,成功上位,得知父辈往事的和尚对geta产生了不满,暗涌在一步步扩大,和尚最终在文谦的怂恿下杀死了庙口老大,艋舺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五个人的兄弟情谊产生了破裂,他们在黑道和友情的艰难抉择中,上演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影片后来,白猴入狱当了替死鬼,蚊子死了,和尚也死了,文谦的耳朵被砍掉一个,灰狼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蚊子)......这让大湿想起一句话,一入黑道深似海,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那一晚,混在黑道中的人物死的死伤的伤,而艋舺的其他人们依然在正常的生活着,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
大湿并不觉得蚊子,和尚,李志龙,白猴,阿伯组成的太子帮混的是黑道,就像蚊子在临死前对和尚说的,你以为你混的是黑道,其实你混的也是友情,义气。
只是成人世界的残酷和险恶是他们远远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