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炸药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高一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复习要点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再来复习一下要点吧!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了高一化学第二章复习要点,希望你可以掌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 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反应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反应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粒子直径<1nm1~100nm>100nm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Fe(OH)3胶体泥浆水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聚沉,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卤水点豆腐、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形成都是由于胶体的聚沉。

电泳,见教材P28科学视野关于Fe(OH)3胶体,静电除尘就是胶体电泳的应用。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4)胶体的净化:渗析法,净化血液利用的就是渗析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注意事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课件ppt

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 缓解胃部不适.
(2)种类及作用原理
主要成分 碳酸氢钠
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CO2↑+H2O
碳酸钙
碳酸镁
CaCO3+2HCl===CaCl2+CO2↑+H2O
MgCO3+2HCl===MgCl2+CO2↑+H2O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Al(OH)3+3HCl===AlCl3+3H2O
(2)非处方药(OTC): 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 方就可以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 3.避免药物依赖、远离毒品 (1)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 能 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
(2)毒品的种类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 大麻、可卡因等. (3)远离毒品 吸毒危害巨大, 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
自主体验 1.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一直在扩大, 人们不
断发现它的新作用, 现在暂时没有发现的是
( ) A.防止心脏病发作 B.减缓老年人的视力衰退 C.治疗癌症
D.提高免疫功能
解析: C. 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确实在扩大, 但 是治疗癌症的作用暂时还没发现.
2.某同学胃酸过多, 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药品治
最新人教版必修+选修+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
课程标准导航 1.了解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制备方法、疗
效和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2.了解青霉素的疗效及使用方法. 3.了解抗酸药的化学成分、疗效以及麻黄碱 的结构简式、疗效及不良反应. 4.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远离毒品的重要意
义.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要点归纳 人工合成药物
类别 定义 典型实例 结构式(化 学式) 解热镇痛药 具有解热、镇痛药理作用, 同时还有显 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哎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先来说说物质的分类吧。

就像我们的班级同学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

物质也有不同的类别呀!混合物和纯净物,这不就好比一群人乱糟糟地站在一起和整整齐齐排成一排的区别吗?混合物里面啥都有,像空气,里面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等。

纯净物呢,就很“专一”啦,比如氧气,纯纯的就是O₂。

再讲讲分散系。

你能想象到吗?分散系就像是一场大派对!分散质是被邀请来的嘉宾,分散剂就是那个举办派对的大场地。

胶体这个家伙可神奇啦,它能让一束光通过的时候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不就像黑暗中的手电筒照亮了前路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俩就像是一对性格完全不同的双胞胎。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像氯化钠,在水里就“嗨”起来,能让电流通过。

非电解质呢,不管在啥情况下都不导电,比如说酒精。

离子反应可有意思啦!离子之间就像在玩“牵手”游戏。

当它们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的时候,就手牵手跑掉啦,这就是发生了离子反应。

比如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一见面,就变成水跑掉了,这反应不就发生了吗?氧化还原反应更是像一场激烈的“战斗”!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就像是战败了;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那就是胜利啦。

氧化剂和还原剂,一个是英勇的战士,一个是“倒霉蛋”,它们之间的较量可精彩了!你说,化学是不是很神奇?就这第二章的知识,不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大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吗?我觉得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虽然知识点有点多,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就像解开一个个神秘的谜题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咱们可不能怕困难,得勇往直前,把这些知识都装进我们的脑袋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很多高中生感觉化学很难一方面是化学公式太多另外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少理解化学现象的难度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很多高中生感觉化学很难,一方面是化学公式太多,另外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少,理解化学现象的难度大。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现店铺整理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档为doc格式

最新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doc

最新2020年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doc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篇一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篇二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知识点总结篇三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四、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OH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O32+H2O+CO2H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A4 -终极版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A4 -终极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Δ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 分子胶体 如:蛋白质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胶体(淀粉溶液)粒子胶体 如: 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气溶胶 如:烟、云、雾、灰尘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液溶胶 如: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2)硅酸胶体的制备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 2SiO 3溶液(饱和的Na 2SiO 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AgNO 3=AgI (胶体)+KNO 3思考:若上述(1)反应中,没有及时停止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若上述(2)(3)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1)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2)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生成白色沉淀 (3) KI+AgNO 3=AgI↓+KNO 3 生成黄色沉淀 (1)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最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最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2 一.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3 分类法:交叉分类法4 树状分类法5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6 1.分散系及其组成7 ①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8 ②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9 分散系10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11 2.分散系的分类:1213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14Ⅱ)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对比如下:15Ⅰ)胶体的分类:16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17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18 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19 Ⅱ)Fe(OH)3胶体的制备20 [实验步骤]取一烧杯,加入25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21 1~2mL 。

继续煮沸,待液体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2 [实验现象] 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且澄清透明。

23 [实验结论] FeCl 3+3H 2O = Fe(OH)3(胶体)+3HCl 24 4.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25 [实验步骤] 用光束分别照射Fe(OH)3胶体和CuSO 4溶液26 [实验现象] 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Fe(OH)3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CuSO 4溶液中无27 光现象28 [实验结论] 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29 ①[科学探究3:胶体的净化]30 5.胶体介稳性的原因31 主要原因:胶粒吸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沉。

32 次要原因: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33 则的运动) 34 6.胶体的聚沉35 [实验步骤] 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36[实验现象] 有沉淀析出37 [实验结论] 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胶粒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38 成沉淀析出39 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①加电解质(酸、碱及盐)、②加热、③加带相反电荷的微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