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五下《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和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图形的旋转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做平移和旋转运动,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而本课学习的图形的旋转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度。
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一、一条明线由于本节课教材呈现的图形变换容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每个图形的变换都有多次的操作过程,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是请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图形变换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接着,让学生按教师的指令用数学书做平移和旋转运动,进行铺垫练习。
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并让学生交流自己操作过程的不同方法,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不同图形的变换过程。
这样逐步地将一道综合性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熟悉这些变换,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就可以少一些。
从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这种教学设计还是较为合理的。
二、两个关注1、关注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
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
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
此外,不仅我自己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的表象和形象化的演示,我还让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不论计算机上的演示,还是实物展示台上的操作都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时代的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在条理叙述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
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我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平移突出方向和距离,旋转突出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旋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旋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旋转现象,理解旋转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特征,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旋转卡片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旋转吗?谁来说说旋转的特征?”(二)探究旋转现象1.学生分小组,每组发一张旋转卡片,要求学生在卡片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进行旋转。
2.各小组展示旋转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三)学习旋转的基本方法1.老师示范旋转一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旋转的方法。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旋转图形,体验旋转的过程。
3.老师讲解旋转的基本方法:确定旋转中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角度进行旋转。
(四)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1.老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
例:一个正方形花园,要在花园中心位置建一个圆形喷泉,如何设计才能使喷泉覆盖到整个花园?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旋转练习题。
2.老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设计一个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旋转的特征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但课堂练习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未能完成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特征,掌握旋转的基本方法1.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当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时,哪些部分是保持不变的,哪些部分是发生变化的吗?”学生回答:“大小和形状不变,位置和方向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定义,感悟特性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想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我们都学习过图形的运动,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动态图片)预设:生:旋转现象2.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生: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
3.这些现象是不是旋转呢?(出示秋千等动态图)这些也是旋转现象,也是物体绕一个点转动,只不过进行的是局部的圆周运动。
4.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生:螺旋桨,风扇,钟表等)5.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最密切的钟表开始,来探究图形的旋转吧。
(板书课题)二、展开探索,学习新知(一)认识旋转方向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表的指针是怎样转动的?一起来比划一下。
引出:与钟表指针转动的方向一样的叫做顺时针旋转。
与钟表指针转动相反的方向叫什么?(逆时针)一起来比划一下逆时针旋转。
2.旋转有几种情况?(两种: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3.这里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指的是旋转的方向(板书)(二)借助钟面,明确旋转三要素1.动态出示指针从“12”旋转到“1”、从“2”旋转到“6”。
师提问:(1)仔细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不同点?板书:角度、起止位置(2)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的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板书:方向、中心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怎样从起止位置、旋转中心、方向、角度等方面描述一下指针从“12”旋转到“1”的过程呢?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新人教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案

图形的运动(三)——《旋转》教学设计1、借助钟面指针,认识旋转三要素。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都是什么运动现象吗?抢答到的同学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深入的学习旋转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旋转)师:那就从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钟表开始研究吧!问题:仔细观察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想一想指针是怎样旋转的?说一说你的发现。
课件演示指针顺时针运动。
师:点O就是旋转中心,它是固定不动的。
(板书:点O)师:你理解的顺时针是怎样的方向?用手比划比划。
师:跟钟面上指针转动方向一出示动画,指针从6到12。
师:现在指针又是怎样运动的呢?师:我们把刚才几次旋转的过程归纳一下。
师:描述这些现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师:找到旋转中心。
(板书:旋转中心)师:明确旋转的方向。
(板书:旋转方向)师:确定旋转角度。
(板书:旋转角度)小结:所以在描述旋转时,我们要清楚地描述出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它们三个叫作旋转三要素,缺一不可。
2、借助车杆、深化理解。
师:左侧有车通过,车杆应该做怎样的运动呢?师:右侧有车通过,车杆应该做怎样的运动呢?(向全班学生发送互动,让学生连线后提交。
)(结束作答后,通过大屏向学生展示大数据分析后的班级学生答题情况。
)3、理解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师: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师:试一试,旋转一下吧。
师:观察图形的旋转过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出示动画)师:其他图形的旋转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图形呢?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向学生屏幕推送数学探究活动)4、展开想象,激活思维。
师:用另一把三角形绕O点逆时针旋转90°,想象一下,是什么样子?出示动画。
师:观察不同图形的旋转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不管怎样旋转,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有位置变了。
(板书:性质: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1、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把练习推送给学生端平板)(借助平板操控大屏,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作业。
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
杂图形的过程。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会表述图形旋转的变化
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运用观察、操作、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
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确定旋转时的中心点、方向和角度,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
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确定旋转的角度,能在方格纸上准确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
后的图形,并能叙述旋转过程。
三、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三角板,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观看生活中有关旋转的动画,使学生对旋转的概念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
2、使学生认识旋转和平移的区别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认识“旋转的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
2、能让学生完整地描述旋转(要求学生重点突出中心点、方
向、角度)
(1)描述钟表在不同时刻的旋转情况
(2)描述汽车通过车杆,车杆的旋转情况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旋转的特征)
1、组织学生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2、搭配动画演示
(四)解决问题
1、风车的旋转(搭配动画放大解释)
2、寻找旋转的基本图形
3、钟摆的旋转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景泰小学彭伟良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P83~84.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欣赏图形旋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呈现生活实例,感受旋转现象(动画)问题:图中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板书:图形的旋转)二、新授知识1.认识旋转三要素问题1:它们转动时有什么相同点?预设: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引出:旋转概念——物体绕一个点转动的现象就叫做旋转。
同时介绍旋转中心,通常用点O表示。
问题2:它们转动时有什么不同点?预设:1、方向不同,引出旋转方向(顺/逆时针)2、角度不同(90度或360度),引出旋转角度小结: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叫做旋转三要素2.借助钟面指针,体会三要素作用拿出钟面模型(实物)问题:从“6”到“9”,指针是怎样旋转的?请拨一拨,并描述它的旋转过程。
预设:学生可能顺时针旋转90度,也可能逆时针旋转270度小结:要把旋转过程描述清楚,必须说清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即说清旋转三要素)。
3.借助钟面指针,用三要素描述线段(指针)旋转出示钟面问题:从“12”到“1” 指针是怎样旋转的,你能利用三要素清楚描述吗? 引出:从“12”到“1” 指针绕点O 顺时针旋转了30度拨指针练习:老师拨,请你利用三要素清楚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从“ ”到“ ”,指针绕点O 按( )时针方向旋转了( )°4.动手操作,探索图形旋转特性(1)借助车杆,探索线段旋转特性活动:把左手放在桌面上,模拟车杆打开和关闭过程,观察车杆(线段)旋转前后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出:(线段)位置变了,长度不变,旋转中心点O 不变。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83页例1、84页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意义和旋转三要素,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感受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意义,感悟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规范的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钟面),学具(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两种运动现象,谁能说说是哪两种现象?”学生:平移和旋转。
(若学生忘记了,教师可做适当提示:一种是沿直线运动,一种是曲线运动。
若学生能顺利说出两种运动,则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比划是怎样运动的)(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后面新内容的学习找到连接点和起点。
)2、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下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物体的运动,请同学认真观察,判断分别属于什幺现象?学生:旋转现象。
教师:你是怎幺判断出来的?学生交流。
3、小结揭题。
教师:物体围绕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板书)同学们能轻松得判断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现象里还有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图形中的旋转。
(板书课题:旋转)(设计说明: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旋转现象给“旋转”定义,为后面深入探究旋转现象作铺垫。
)(二)新课。
1、教学例1:感知旋转三要素,深入体会旋转的意义(1)感知旋转方向:(出示钟面)教师: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普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钟面,谁能找找钟表里的旋转现象?学生交流。
(钟面指针的转动)教师小结:我们把和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旋转方向叫顺时针方向,与钟表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3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二、新课讲授1.探索旋转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教师再次演示风车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汇报。
(教师注意引导)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①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②点O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学习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教师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教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组织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①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O的距离是6格;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③然后把点OA,OB,AB连接起来。
(2)组织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1课时)教学设计
郭家屯中心小学---徐华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欣赏图形旋转变换所创造的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呈现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
(1)出示生活图片,认识物体在做旋转运动。
问题:看一看图上哪些物体在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运动?
(2)师生举例,温故引新
①学生举例。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
举几个例子吗?
②教师举例。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动态)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说说它是怎么旋转的?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就是旋转?
出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二.借助钟面指针,明确旋转三要素
(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
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解释一下,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导入:通过观察时钟指针和水车旋转,我们发现旋转要具备的一个特征是要按一定方向旋转。
旋转还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从大家最熟悉的表针旋转入手研究。
为了研究方便,只从中选取一根指针来研究。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指针从“12”到“1”、从“2”到“6”。
注意观察,甲乙两个钟面上的指针分别是怎么旋转的?任意选择一个钟面来说一说指针的旋转过程。
:两个钟面上都是指针在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有相同的地方吗?
问题4:你是怎么知道甲钟面上的指针旋转了30°?
问题5: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指针的旋转表述清楚?小结: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几点。
(3)想象操作,加深理解。
问题1:想象一下,指针如果从“6”到“9”,你知道是怎么旋转的吗?一边演示一边说。
问题2:指针只能从“6”顺时针旋转到“9”吗?一边演示一边说。
问题3:同学们又是怎么知道是逆时针旋转270度呢?
(4)借助教具,突破难点。
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旋转?
三、拓展探究:
1.研究线段的旋转
问题:我们能够清楚地描述指针的旋转了,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OA来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可以绕点O,也可以绕点A;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
(2)画中理解。
问题:想象一下,线段OA如果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会旋转到什么位置,并把它画在方格纸中。
2.研究面的旋转
课件动态演示风车旋转过程。
四、巩固练习
1.欣赏图案,感受旋转创造的美
(1)动态呈现:菱形旋转、等边三角形旋转、圆形旋转。
(2)多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基本图形。
2.拓展延伸,感受旋转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当小小设计师,利用七巧板中的一块通过旋转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并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旋转
起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