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优秀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优秀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优秀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一等奖篇一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突破措施: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多遍,达到熟练。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从而突破难点。

四、导学准备:竺可桢研究科学过程及杏花图片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读拼音写词语Yī zhū fàn qǐ yǎng tóu zhòu méi( ) ( ) ( ) ( ) zhǎng wò Céng jīng dí què dà gài( ) ( ) ( ) ( )Míng mèi chéng dù zhàn kāi Zhèng zhòng(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古()曾()却()朱()估()增()确()珠()故()赠()缺()株()2.导学案(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出示课件:杏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杏花)生答。

你们对它有多少认识呢?可能很多同学对它都不了解,想不想去认识它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块去研究研究这杏花,出示课题:第一朵杏花(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

(完整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完整版)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思考:小朋友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思考:
(1)小朋友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3)小朋友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朋友怎么了?(睡不着)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

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字词;
2.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3.学会感受课文的温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2.难点: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步骤
1.导入:呈现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2.研究:分组阅读,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
3.探究:讨论课文中的道理;
4.体验:组织学生做游戏,感受课文的温情;
5.检查: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中的典故;
2.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中的道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感受课文的温情,在
老师引导下了解了课文中的道理,对学生的人生观有了一定的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
②教学难点:1.能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2.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快乐,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小小的船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①文化自信: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①文化自信: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④审美创造: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思政元素: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象,体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二)字宝宝真调皮,一下跳到了老师手里,你还认识他们吗?(读生字卡)
(三)我们来比比赛,看哪个组的孩子读得又快又准。(小组读)
这么快大家认识了101个新朋友,回家后你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学生活动:
学生认读生字:
船弯儿两头
在里看见闪
生交流识记方法①编字谜②做动作模拟字形:③熟字组成新词:船头、两头、看见、里头
二、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单元内各部分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文本连接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的内容,如学生经验不足,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或其他图片、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介绍的常识。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部教案(定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部教案(定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部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书写生字并理解生字的词义。

3.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

4.能够运用书写规范写一篇简短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1.生字认读和书写。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书写规范。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部分内容的理解。

2.书写规范。

四、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七单元。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卡片、幻灯片等。

3.学具:练习册、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欢迎学生进入教室并准备好教学用具。

•复习上一单元内容,引入本单元主题。

2. 学习新知识1.呈现新课文内容,同学们跟读。

2.解释生字,让学生读音、认读。

3.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主要情节。

3. 练习1.黑板书写生字,学生跟写。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4. 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知识。

•准备好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用具。

2. 学习新知识1.复习生字。

2.演读课文,学生模仿跟读。

3.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和总结。

3. 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要求学生书写一篇练笔作文。

4. 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内容,强调书写规范。

六、课后作业1.默写本节课生字。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作业。

3.仔细阅读下一课课文,做好预习工作。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在…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下节课需要重点关注。

同时,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参与积极,需要继续保持。

以上是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全部教案(定稿),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新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应该能够理解关于“鸟”的知识,如鸟儿的身体结构、鸟儿的飞行方式、鸟类的生存环境等。

•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然流畅地进行观察、感知和描述。

能力目标•能够发挥好观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然的学习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内容。

•能够团结协作,理性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目标•意识到动物的保护是我们个体与整个社会的责任。

•热爱自然,保护动物,展现关爱之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观察与感知的能力。

•沉浸式学习体验。

让学生通过情境、角色扮演以及听说读写的全方位学习方式,体验并巩固所学。

教学难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的参与度。

如何在互动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这门学科的学习,并在体验过程中更好地练习即将学到的掌握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步骤一:分享课前计划(预计时间:5分钟)老师在上课前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预备知识和好奇心点。

课前十五分钟让孩子们自主准备并打印他们在了解鸟类过程中的思维导图,回到班级后,每位同学展示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学习观察所得。

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想法。

步骤二:带着课本进行实地观察(预计时间: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花园并树立鸟窝,在安全情况下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并描述鸟儿在进行翅膀展开及飞行时的各种特点,并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寻找各种鸟儿和它们的飞行方式。

要求学生用手机或Pad拍下观察到的鸟儿照片和描绘手稿,作为课堂的票证。

观察完毕后,老师引导学生向小组成员、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汇报所观察到的内容并互相交流。

步骤三:继续观察和描述鸟类(预计时间:10分钟)让学生通过展示的方式,将各自用手机拍摄的照片和所做的观察、描述告诉大家。

提示同学们它们的外表(带有什么样的羽毛、长什么样子等)、它们飞行的方式、它们生活所在的环境等问题。

让学生开发自己的详细描述,同时引导他们借鉴和采纳其他同学的看法和观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本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高兴)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高境界为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情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情感朗读。

三、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生字的?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2.书写生字。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生字的结构是怎样的?(“衣”是独体字。

)(2)请同学们看好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重点强调笔顺,要先撇后捺。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提示书写姿势。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强调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

“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四、总结,再次质疑1.此时你能解答一下课前的两个问题吗?(指名解答) 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问题预设:“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启发表达:“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17 咏鹅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咏鹅》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读课文教具准备1.远程教育光盘、DVD、电视机2.生字卡片3.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

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

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很多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能够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不过,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

(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表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3)播放光盘,展示动态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2)多种形式的读、背。

(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不过,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第二课时(一)复习。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集体、分组、个人)2.学习生字:咏、曲、项、毛、浮、绿、掌、波、拨、马、乌、鸟、写、毛、车。

(抽读生字卡片)(二)新授。

1.理解新笔画:竖折折钩。

出示新笔画,说明名称、写法。

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2.学习写字。

(1)出示:马、乌、鸟、写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

(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毛、车、火”。

(观察:与前面学的几个字有什么不同)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相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相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17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8 小青蛙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小青蛙》授课内容:新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新笔画:撇点。

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写7个生字和会认14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青蛙的习性教学准备:青蛙图片两张,生字卡片,课前布置收集相关青蛙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青蛙)老师板书课题贴图。

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青蛙呢?学生发言后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拼音来自读课文,也能够问一问同桌。

2.同桌之间互相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自学本课生字。

1.学生再次读课文,把生字用“○”画出来,把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来,想想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读一读,说一说,看谁的办法多,生字记得多。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给图片贴生字,增加记忆。

3.找朋友认读生字。

4.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5.把生字放回文章中,全班再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理解笔画:撇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2.学生描红,仿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

青蛙回答捉回家放学为什么等爱妈妈(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捉——放。

2.全班自由读,数数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三句话)。

3.指名分别读这三句话,其余的同学想一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4.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5.小组汇报,汇报时先读句子,再说意思,其余的小组给予补充。

(第一句写我爱小青蛙,所以捉了一只带回家)板书:捉。

师:如果你就是那只青蛙,你被捉走了,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启发学生想象,教师贴图“难过的小青蛙”)。

师:妈妈看到后,是怎样对我说的?另一组汇报第二句,教师板书:劝、放教师质疑:这句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协助学生理解“劝”的意思。

妈妈的心情怎样?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导朗读:让学生看板书试着背诵前两句话。

学生齐读第三句,想一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妈妈让我放小青蛙的原因)。

你知道妈妈让我们放小青蛙的原因吗?教师板书:笑、也爱,让学生谈谈什么叫“也爱”。

启发学生想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再结合课文理解妈妈的话。

(一个“笑”字能够看出,妈妈爱我,喜欢我)指导朗读这句话。

6.启发想象。

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怎样做?课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你能补充完整吗?出示练习:听了妈妈的话,我。

教师:老师被你们的行动打动了,你们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此时小青蛙也回到了妈妈身边,它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出示图:“快乐的青蛙”,放音乐《小青蛙快回家》。

7.小青蛙终于回到了妈妈身边,我们都替它感到高兴,现在,我们一起带着感情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配音乐读)这么好的一首诗,你愿意把它背下来吗?8.指导背诵,学生自由背诵,再填空。

我爱(),提了一只(),妈妈见了(),()放了它,我问妈妈(),妈妈()来回来:青蛙妈妈(),等它()。

指名背诵,介绍方法。

(三)总结全文。

同学们,听说你们在课外搜集了大量相关青蛙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学生汇报)(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主积累词语库。

板书设计:18 小青蛙19 蜘蛛织网教学内容:第七单元《蜘蛛指网》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自主积累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蜘蛛是如何织网和织好网有什么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写4个生字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准备:DVD 、光盘、电视机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我们昨天在童话森林中看到了一只小蜘蛛,今天我们要再去拜访这只蜘蛛,想和它做朋友的小朋友请跟大朋友一起穿过叮当的随意门,下面小朋友们打开课本94页。

看看我们的蜘蛛朋友今天做成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二.学习最后一段。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捉着飞来的小虫。

小朋友们读得很好,但大朋友很不明白,你们是怎么知道蜘蛛的心情的,是不是小蜘蛛悄悄告诉你的?(引导学生说出”高兴”这个词)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读最后一段。

创设情境,学习1—4自然段小蜘蛛真是勤劳,不知道它的这张网是怎么织成的,我们一起看看去。

出示第一张图。

师:小朋友觉得刚才你们看这张图好看吗?大朋友也觉得很好看,不过,大朋友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对了,缺少一些声音,如果再给这幅图添上有动听的.有感情的声音那就更好了!下面我们要给第一个片断配音。

(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师:我们的配音员都准备好了吗?有信心当好配音员的小朋友请举手。

师:请问**小朋友,你有信心成为最棒的配音员吗?那你想为哪个片断配音?有没有小朋友认为自己能够比**读得更好的?(板书:风)你是从哪看出遇到了风的?(一阵风吹来板书:吹)哪个配音员能够把句子中描写风婆婆路过,不小心把小蜘蛛的家弄坏了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的?(板书:刮断)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蜘蛛刚织网就被风婆婆刮断了,它是不是就不再织了呢?我们看下一个动画。

观看动画。

(播放)想给第二个片段配音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够把大朋友苦恼的问题说出来的让大家协助我解决的?(引导学生说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遇到谁(雨点)怎么样?(打破)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大朋友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为了谢谢你们,大朋友决定给你们放一个动画片。

放映三自然段课件开头部份。

这回小蜘蛛的网应该织成了吧?(齐读第三段)从动画中,我们看到小蜘蛛的网被冰雹大哥砸破以后它又重新开始织了,这次你们看到它的网织成了没有?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它织成了网的。

三、思想升华.学习小蜘蛛的精神。

小蜘蛛织网的过程中遇到了风婆婆.雨点儿妹妹.冰雹大哥给它带来的麻烦,让它不得不一次次得重新开始织网,但它一直都没有放弃,最后终于织成了一张大大大的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