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3期 世 界 农 药
2020年3月 World Pesticides ·7·
作者简介:李洋(1978–),男,甘肃省靖远县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药制剂研究。

Tel: 024-********,E-mail: liyang1@ 。

收稿日期:2020-02-02。

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
李 洋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021)
摘要:对2019年国内正式登记的新农药品种进行了分析,包括19个杀菌剂、7个杀虫/杀螨剂、7个除草剂和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这些新品种的基本情况、作用机制与特点、作用谱、适用作物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新登记农药品种;综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中图分类号:TQ4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85(2020)03-0007-13 DOI :10.16201/10-1660/tq.2020.03.02
New Pesticides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19
LI Y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Pesticide, Shenyang Sinochem Agrochemicals
R&D Co., Ltd., Shenyang 110021,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The new pesticides officially registered in China in 2019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new varieties of 19 fungicides, 7 insecticides/acaricides, 7 herbicides and 1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pectrum of control, application crops and registrations were introduced. Keywords: new pesticide registered; overview; fungicide; insecticide; herbicide
面对新化合物开发难度增大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为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优化产品组合的形势,农化行业掀起了兼并重组的浪潮,合并后的公司以及行业排名靠前的公司拥有相对完善的产品线,对农药品种的登记需求降低。

我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和新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新增了很多农药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的登记要求提高了农药登记的门槛,导致农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登记风险和登记成本显著增加。

农化行业对产品登记变得更加谨慎,我国2019年获得正式登记的农业用途农药较过去5年显著减少至264个,2018年4 326个,2017年3 358个,2016年1 627个,2015
年2 669个[1]。

2019年新登记的264个产品中包括化学原/母药26个,其中23个化学原/母药为首次正式登记,也有11个生物农药获得首次正式登记,本文将对首次正式登记的品种进行介绍。

1 杀菌剂
2019年登记的杀菌剂共100个,涉及化学原药14个,其中12个品种是国内首次正式登记,涉及4个生物杀菌剂母药,其中3个是国内首次正式登记,此外还有4个生物杀菌剂以单剂的形式首次获得正式登记。

新登记的化学杀菌剂品种包括近年来热门
综述专论
·8·世界农药第42卷
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苯
胺、吡噻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麦角甾醇生物合成
抑制剂氯氟醚菌唑、丙硫菌唑和叶菌唑,rRNA生物
合成干扰剂精苯霜灵,纤维素合成酶抑制剂缬菌胺,
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的环氟菌胺,胍类化合物多果定,
以及新型杀线虫剂氟烯线砜。

新登记的7个生物源
杀菌剂包括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补骨脂种子提取
物、侧孢短芽孢杆菌A60、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和
盾壳霉ZS-1SB。

1.1 氟唑菌酰羟胺
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发现的新型酰胺类杀菌
剂,英文通用名:pydiflumetofen,CAS登记号:
1228284-64-7,分子式:C16H16Cl3F2N3O2,分子量:
426.67,化学结构式如下:
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上市的划时代意义的杀
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谱,对叶斑病和白粉病的活
性达到新高度,对赤霉病高效,兼具杀线虫和促进
植物健康的作用。

氟唑菌酰羟胺突破了传统SDHI
类的杀菌谱,可高效防治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在作
物上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极佳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氟唑菌酰羟胺可以用于谷物、玉米、大豆、花生、
油菜、藜麦、蔬菜、干豌豆、果树、特种作物、草
坪和观赏植物等作物的多种病害防治[2]。

先正达具
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IN2008DE2764。

先正达在
国内登记了单剂产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商
品名:麦甜®),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
用量750~975 mL/hm2,也登记了混剂200 g/L氟唑
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商品名:美甜®),用于
防治黄瓜白粉病和西瓜白粉病,用量600~750 mL/hm2。

1.2 氟唑菌苯胺
氟唑菌苯胺是拜耳发现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
英文通用名:penflufen,CAS登记号:494793-67-8,
分子式:C18H24FN3O,分子量:317.40,化学结构
式如下:
氟唑菌苯胺是拜耳推出的市值上亿美元的重要
杀菌剂,可防治担子菌和子囊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病
害,兼具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持效期长,主要
用于种子处理。

氟唑菌苯胺可高效保护玉米、大豆、
油菜、马铃薯、棉花、花生、洋葱和豆类等植物的
幼苗免遭由担子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种传和
土传病害,还可以有效防治黑粉菌、丝核菌和旋孢
腔菌等引起的谷类作物病害[3]。

拜耳具有优先权的
化合物专利是DE200110136065,拜耳在国内登记了
95%氟唑菌苯胺原药和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
浮剂(商品名:阿马士),阿马士通过薯种包衣防治马
铃薯黑痣病,有效成分用量为1.76~2.64 g/100 kg种薯,
拜耳也将其扩展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用
药量为200~300 g/100 kg种子。

1.3 吡噻菌胺
吡噻菌胺是日本三井化学农业株式会社发现的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penthiopyrad,CAS
登记号:183675-82-3,分子式:C16H20F3N3OS,分
子量:359.41,化学结构式如下:
第3期 李洋: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 ·9·
吡噻菌胺由三井、杜邦、曹达和先正达开发,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性,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为第一个广谱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吡噻菌胺可以防治由白粉菌属、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壳二孢属、丝核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茎腐病和褐斑病等,果树上的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等,以及草坪的炭疽病和币斑病等,可用于油菜、谷物、蔬菜、果树、坚果树、观赏植物、马铃薯、向日葵、草坪和其他大田作物的多种病害的防治[4]。

日本三井化学农业株式会社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199585601。

日本三井在国内登记了99%吡噻菌胺原药和20%吡噻菌胺悬浮剂(商品名:克必拿),制剂由世科姆进行市场化运作,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葡萄灰霉病,防治黄瓜白粉病用量为375~ 496 mL/hm 2,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剂量是1 500~3 000倍稀释液。

1.4 苯并烯氟菌唑
苯并烯氟菌唑是先正达开发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benzovindiflupyr ,研发代号:SYN545192,CAS 登记号:1072957-71-1,分子式:C 18H 15Cl 2F 2N 3O ,分子量:398.23,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并烯氟菌唑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能够紧密结合植物的蜡质层,缓慢渗透到植物组织中,通过干扰真菌细胞的正常呼吸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苯并烯氟菌唑具有广谱、高效和持效期长的特性,叶面喷雾或土壤处理可防治多种作物、草坪和花卉的叶面病害和土传病害,对小麦全蚀病、叶枯病和基腐病,花生黑斑病等防效良好,对大豆亚洲锈病具有杰出
防效,对玉米小斑病、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有特效,可以防治块茎植物的早疫病,马铃薯黑痣病,豆类的叶斑病、炭疽病、斑枯病、灰斑病、荚秆枯腐病和白粉病等[5]。

先正达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EP05023222。

先正达开发的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混剂(商品名:Elatus )是大豆锈病防治领域的明星产品。

先正达在国内登记了96%苯并烯氟菌唑原药和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产品防治观赏菊花白锈病剂量为稀释 1 700~ 2 500倍液,防治花生锈病剂量为255~345 g/hm 2。

1.5 氯氟醚菌唑
氯氟醚菌唑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三唑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mefentrifluconazole ,CAS 登记号:1417782-03-6,分子式:C 18H 15ClF 3N 3O 2,相对分子质量:397.78,化学结构式如下:
O
CF 3
OH
N
N
N CH 3
Cl
氯氟醚菌唑(mefentrifluconazole)
氯氟醚菌唑是甾醇生物合成中的C 14-脱甲基化抑制剂,是巴斯夫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

氯氟醚菌唑具有广谱、高效和内吸传导性的特性,兼具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防控许多壳针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对壳针孢菌的活性优于同类产品,适用于大田作物如玉米、
谷物、大豆和水稻等,经济作物青椒、葡萄等60多种作物,也可以用于草坪和观赏植物。

氯氟醚菌唑既可叶面喷雾,也能用于种子处理[6]。

巴斯夫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EP2011173846。

巴斯夫在国内登记了97%氯氟醚菌唑原药和锐收®系列产品,锐收®系列产品包括400 g/L 氯氟醚菌唑悬浮剂,用于防治苹果褐斑病,剂量为稀释3 000~6 000倍;400 g/L 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和番茄早疫病,防治葡萄炭疽病时稀释1 500~
·10· 世 界 农 药 第42卷
2 500倍,防治番茄早疫病用量为300~600 mL/hm 2;240 g/L 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乳油用于防治玉米大斑病,用量720~825 mL/hm 2。

1.6 丙硫菌唑
丙硫菌唑是拜耳开发的三唑硫酮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prothioconazole ,CAS 登记号:178928-70-6,分子式:C 14H 15Cl 2N 3OS ,相对分子质量:344.26,化学结构式如下:
丙硫菌唑是新型C 14-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杀菌谱广、使用时机灵活、植物吸收迅速、良好的耐雨水冲刷和持效期长等特性,全面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防治植物病害的新标杆。

丙硫菌唑具有良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花生、油菜、水稻、小麦、大麦、豆类、甜菜和大田蔬菜等作物的众多病害,对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和云纹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可用于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

相比传统的三唑类杀菌剂,丙硫菌唑具有更广泛的杀菌谱[7]。

拜耳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DE199********。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丙硫菌唑原药,久易农业登记了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商品名:久幺久®),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使用量600~675 mL/hm 2;海利尔登记了28%丙硫菌唑·多菌灵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用量1 755~1 995 mL/hm 2;江苏省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登记了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的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用量495~750 mL/hm 2。

1.7 叶菌唑
叶菌唑是吴羽化学工业发现的三唑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metconazole ,CAS 登记号:125116-23-6,分子式:C 17H 22ClN 3O ,相对分子质量:319.83,化学结构式如下:
叶菌唑作为一种新型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兼具优
良的保护及治疗作用。

叶菌唑主要用于防治麦类作物的壳针孢、穗镰刀菌引起的病害以及叶锈病、条锈病、白粉病和颖枯病,尤其对壳针孢属引起的病害和锈病活性优异,对小麦的颖枯病特别有效。

叶菌唑作用机制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雷同,但活性谱则差别较大,与其他脱甲基抑制剂无交互抗性,既可茎叶处理又可种子处理[8]。

吴羽化学工业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198833773。

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登记了95%叶菌唑原药、50%叶菌唑水分散粒剂和8%叶菌唑悬浮剂。

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用量135~180 g/hm 2,悬浮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用量840~1 125 mL/hm 2。

1.8 精苯霜灵
精苯霜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报道,意大利的意赛格进行了商业开发,英文通用名:benalaxyl-M ,CAS 登记号:98243-83-5,分子式:C 20H 23NO 3,相对分子质量:325.40,化学结构式如下:
第3期李洋: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11·
精苯霜灵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
丝体的生长,兼具保护、治疗及铲除作用。

精苯霜
灵能够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被传导到植
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包括生长点。

精苯霜灵对卵菌
门真菌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特别对霜霉科真菌,
例如疫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指梗霉属、盘
霜霉属和腐霉属等具有良好防效,可以用于防治马
铃薯和番茄等茄果类作物的晚疫病,啤酒花、葡萄、
莴苣、洋葱、大豆和烟草等作物的霜霉病,以及疫
霉属真菌引起的草莓疫病,观赏性植物疫病和腐霉
属引起的草坪根腐病等[9]。

精苯霜灵可用于叶面处
理和种子处理。

原汽巴-嘉基公司具有优先权的化合
物专利是CH19942207。

意大利意赛格公司登记了
95%精苯霜灵原药和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水分
散粒剂,其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用
量1 800~2 400 g/hm2。

1.9 环氟菌胺
环氟菌胺是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新型酰胺类杀
菌剂,英文通用名:cyflufenamid,CAS登记号:
180409-60-3,分子式:C20H17F5N2O2,相对分子质
量:412.35,化学结构式如下:
环氟菌胺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研究表明
其能够通过抑制白粉病菌的菌丝分生吸器的形成和
生长及次生菌丝的生长来防控病害,对孢子萌发、
芽管的延长和附着胞的形成没有抑制作用。

环氟菌
胺是一种新型白粉病专用杀菌剂,具有优异的保护
与治疗活性,持效期长和耐雨水冲刷,与目前市场
上广泛使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草莓、黄
瓜、西瓜、茄子、辣椒、苹果、葡萄和小麦等多种
作物白粉病的防控[10]。

日本曹达公司具有优先权的
化合物专利是JP1994334497,在国内登记了98%环氟
菌胺原药,龙灯化学登记的11%环氟菌胺·戊唑醇悬
浮剂用于防治小麦锈病,活性成分用量33~66 g/hm2。

1.10 缬菌胺
缬菌胺是意大利意赛格发现的含氨基酸的酰胺
类杀菌剂,英文通用名:valifenalate,CAS登记号:
283159-90-0,分子式:C19H27ClN2O5,相对分子质
量:398.88,化学结构式如下:
缬菌胺是纤维素合成酶抑制剂,对各种霉病有
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霜霉病有特效,主要用于
防治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病害。

意赛格具有优先权的
化合物专利是IT1998MI2583。

比利时比尔清植保有
限公司在国内登记了98%缬菌胺原药,富美实推出
的66%缬菌胺·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黄瓜
霜霉病,用量1 950~2 250 g/hm2。

1.11 多果定
多果定的杀菌活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报
道,其英文通用名:dodine,CAS登记号:2439-10-3,
分子式:C13H29N3·C2H4O2,相对分子质量:287.44,
化学结构式如下:
多果定能破坏细胞的渗透性,导致细胞内含物
的外渗和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和一定治疗作用。


果定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例如苹果、梨、
山核桃、樱桃、草莓、桃、无花果树和黑胡桃等果
·12·世界农药第42卷
树,以及蔬菜、坚果和观赏植物等作物的黑斑病、
叶斑病、褐腐病、花烂病、枯萎病和霜霉病等,既
可茎叶处理又可土壤处理。

如东县华盛化工有限公司
登记了98%多果定原药和50%多果定悬浮剂,其悬
浮剂用于防治黄瓜枯萎病,用量1 800~2 400 g/hm2。

1.12 氟烯线砜
氟烯线砜是马克西姆(现安道麦)发现的噻唑砜
类杀线虫剂,英文通用名:fluensulfone,开发代号:
MCW-2,CAS登记号:318290-98-1,分子式:
C7H5ClF3NO2S2,分子量:291.70,化学结构式如下:
氟烯线砜是非熏蒸性杀线虫剂,作用机制是通
过触杀作用于线虫。

线虫接触到此物质后活动减少,
进而麻痹,暴露1 h后停止取食,侵染能力和产卵
能力下降,卵孵化率下降,孵化的幼虫不能成活。

此物质具有不可逆的杀线虫作用,作用机制不同于
传统杀线虫药剂。

氟烯线砜可以防治农业中多种有
害线虫,例如爪哇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
根结线虫、刺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哥伦比亚根结
线虫、玉米短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等,适用于番
茄、辣椒、秋葵、茄子、黄瓜、西瓜、哈密瓜和南
瓜等水果和蔬菜作物的线虫防治[11]。

日本拜耳具有
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1999191638。

安道麦马克
西姆有限公司在国内登记了氟烯线砜95%原药和
40%氟烯线砜乳油,用于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制剂
用量7 500~9 000 mL/hm2。

1.13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含有一种天然的萜烯醇物
质,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英文名称:Melaleuca
alternifolia extract,含有的萜烯醇为4-甲基-1-(1-甲
基乙基)-3-环己烯-1-醇,英文通用名:terpinen-4-ol,
CAS登记号:562-74-3,分子式:C10H18O,分子量:
154.25,化学结构式如下:
CH3
CH3
OH
H3C
terpinen-4-ol
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的活性物质是萜烯醇,作
用机制是使病原菌细胞破裂。

斯托克顿(以色列)
有限公司登记了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的40.2%母液
和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9%乳油,其乳油用于防治番
茄早疫病和草莓白粉病,用量1 005~1 500 mL/hm2。

1.14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中的杀菌活性物质是苯丙烯
菌酮,补骨脂种子提取物英文名称:Fructus psoraleae
extract,苯丙烯菌酮英文通用名:isobavachalcone,
CAS登记号:20784-50-3,分子式:C
20
H
20
O4,相对
分子质量:324.37,化学结构式如下: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具有杀菌谱广、免疫诱抗和
促进生长的特点,并且无残留隐患,对环境安全。

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线
粒体膜和核膜等壁膜系统,干扰细胞代谢过程而达
到杀菌的目的。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
苹果腐烂病、早晚疫病和炭疽病等植物病害防治效
果显著[12]。

沈阳同祥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登记了补骨
脂种子提取物 1.5%母药、补骨脂种子提取物0.2%
微乳剂,其微乳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用量为
675~900 mL/hm2。

1.15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的英文通用名:Bacillus
parasporus A60。

第3期李洋:2019年国内新登记农药品种·13·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是微生物类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和休止孢萌发,对辣根疫霉菌有强烈的抑制及杀灭作用,也可以保护辣椒幼苗免受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致病性的伤害。

活性成分喷洒在作物叶片上后,成功定植到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与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位点,改变周围菌群环境和种类,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效果[13]。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记了50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母药、5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悬浮剂,用于防治辣椒疫病,制剂用量是750~900 g/hm2。

1.16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的英文通用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发的生物杀菌剂,用于水稻病害防治。

该菌株能代谢产生surfactin、bacillomycin D和fengycin等3类脂肽类抗生素,诱导植株3个防卫反应基因PR-1a、PR-1b、P AL和1个转导基因NPR1的超量表达,在处理24 h后这些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可以显著降低细菌性条斑病菌对水稻植株的侵染[14]。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了60亿cfu/mL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悬浮剂(商品名:叶斑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用量7 500~ 9 750 g/hm2。

1.17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的英文通用名:Banda de Lupinus albus doce,简写为BLAD。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是白羽扇豆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天然多肽,从白羽扇豆发芽种子提取获得。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防治白粉病菌、灰霉病菌和念珠菌等的效果,可与化学杀菌剂媲美。

活性物质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极高亲和力,通过高亲和力及非特异性结合后,与真菌交互作用,导致真菌细胞因许多细胞膜上气孔堵塞或关闭,在几小时内死亡。

该产品可用于草莓、葡萄、番茄和核果等[15]。

葡萄牙塞埃韦有限责任公司登记了20%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的可溶液剂,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使用剂量603~840 g/hm2。

1.18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
嗜硫小红卵菌HNI-1的英文通用名: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S。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生物杀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是2亿CFU/mL,防治辣椒花叶病用量2 700~3 600 mL/hm2,防治水稻稻瘟病用量4 500~9 000 mL/hm2。

1.19 嗜硫小红卵菌HNI-1
嗜硫小红卵菌HNI-1的英文通用名:Rhodovulum sulfidophilus HNI-1。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的生物杀菌剂嗜硫小红卵菌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是2亿CFU/mL,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用量6 000~9 000 mL/hm2,防治番茄花叶病用量2 700~3 600 mL/hm2,防治水稻稻曲病用量是3 000~6 000 mL/hm2。

2 杀虫剂
2019年新登记的杀虫/杀螨剂共54个,包括首次登记的化学原药4个和生物杀虫剂3个。

化学杀虫剂包括取食抑制剂类的杀虫剂双丙环虫酯、电子传递抑制剂类的杀虫杀螨剂唑虫酰胺、脂肪合成抑制剂类的杀螨剂螺螨双酯以及线粒体抑制剂类的杀螨剂腈吡螨酯。

生物杀虫剂包括银杏果提取物、绿盲蝽性信息素和二化螟性诱剂。

2.1 双丙环虫酯
双丙环虫酯是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与北里研究所共同研发的生物源衍生物杀虫剂,英文通用名:afidopyropen,开发代号:ME5343CAS,登录号:915972-17-7,分子式:C33H39NO9,相对分子
·14· 世 界 农 药 第42卷
质量:593.66,化学结构式如下:
双丙环虫酯拥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新颖的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吡啶甲亚胺衍生物杀虫剂吡蚜酮和pyrifluquinazon 类似,属于弦振器官香草素受体亚家族通道调节剂,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而显示出杀虫活性,施药数小时内害虫停止取食,击倒作用慢,持效期长,叶片渗透力强。

双丙环虫酯能有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吮吸式口器害虫,例如蚜虫、粉虱、木虱、介壳虫、粉蚧和叶蝉等,可降低昆虫介体传播的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适用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可叶面处理、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16]。

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与北里研究所拥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2005161019。

巴斯夫公司登记了92.5%双丙环虫酯原药、50 g/L 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商品名英威®)和75 g/L 双丙环虫酯·阿维菌素可分散液剂(英雷®)。

英威®用于防治多种果蔬作物的蚜虫和粉虱,防治蚜虫的用量为150~240 mL/hm 2
,防治粉虱的用量是825~975 mL/hm 2;英雷®防治番茄烟粉虱、黄瓜蚜虫和辣椒烟粉虱,其中防治蚜虫和烟粉虱的用量分别为135~195 mL/hm 2和675~795 mL/hm 2。

2.2 唑虫酰胺
唑虫酰胺为原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其农药部分现属日本农药公司)发明的新颖杀虫杀螨剂,英文通用名:tolfenpyrad ,登录号:129558-76-5,分子式:C 21H 22ClN 3O 2,相对分子质量:383.87,化学结构式如下:
唑虫酰胺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螨活性,对白粉病等真菌病害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作用机制是抑制电
子传递体系组成之一的复合体I (Complex I)的电子传递,对昆虫与真菌为同一作用机制。

唑虫酰胺具有广谱、高效和速效性好的特性,对鳞翅目、半翅目、蓟马目、甲虫类、膜翅目、双翅目和螨类均防效良好。

唑虫酰胺不仅对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高活性,而且对鳞翅目和甲虫类害虫还有抑食作用,在低剂量下可忌避害虫。

唑虫酰胺广泛用于甘蓝、大白菜、黄瓜、茄子、番茄、菊花、萝卜、西瓜和茶树等作物的多种害虫的防治[17]。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具有优先权的化合物专利是JP1988258930。

唑虫酰胺曾经在国内获得多个原药和制剂产品的临时登记,但均已失效。

2019年海利尔获得98%唑虫酰胺正式登记,登记的15%唑虫酰胺悬浮剂和20%虫螨腈·唑虫酰胺悬浮剂均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前者用量450~750 mL/hm 2,后者用量450~600 mL/hm 2。

2.3 螺螨双酯
螺螨双酯是青岛科技大学发现,浙江宇龙开发的季酮酸酯类杀螨剂,英文通用名:spirobudiclofen ,CAS 登记号:1305319-70-3,分子式:C 20H 22Cl 2O 5,相对分子质量:413.29,化学结构式如下:
螺螨双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害螨体内脂肪合成和阻断能量代谢。

螺螨双酯属于非内吸性杀螨剂,通过触杀和胃毒防治卵、弱螨和雌成螨。

螺螨双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