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电院电创实验设计报告
电子创新设计实训报告

电子创新设计实训报告一、实训概述本次电子创新设计实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
实训内容包括电路设计、PCB布线、程序编写等方面。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在实训前期,学生先进行了项目讨论,明确了设计目标和要求。
大家从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做了充分的市场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学术前沿技术。
2. 实训中期进入实训中期,团队开始进行电路设计、PCB布线优化、程序编写等实践操作。
在经过多次测试调试后,团队成功实现了电子产品的开发。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也提高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训后期在实训后期,团队进行了项目总结,对实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
同时,也反思了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践操作积累了经验。
三、实训成果经过团队不懈的努力,在本次实训中,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该产品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显示器等电子元器件,具有较高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四、实训感受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通过本次电子创新设计实训,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实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
五、实践意义本次实训的成功实现,不仅是对于学生个人电子设计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展现了学校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推动专业教育改革打下的坚实基础。
从这个角度,电子创新设计实训的职业化、实践化、创新化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现。
六、结语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明白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相信今后,我们会把这种实践精神和合作共赢的理念贯彻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子设计工程师。
西电《单片机应用系统创作设计》 课程实验报告

图5
三、原创功能子函数分析:(2,用的是什么原理)
void Key_Touch_Slid() //滑动触摸检测程序
{
uchar key_check;
uchar key_temp1,key_temp2;
key_check = KeyPort01;//读取IO口状态,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key_temp1 = key_check&0xE0;
四、如何实现高亮LED亮度调节:(如何实现的及遇到的困难)
1、调节高亮LED的亮度市面上基本分为恒压法和恒流法调节,假设本次课设采用恒流驱动来调节大功率(1W及以上功率)LED亮度,那么就需要大功率LED灯珠进行有效散热,以及对专用恒流芯片放置体积较大的散热片进行散热,但是题目中限制了PCB板的大小,客观条件下无法增大PCB面积,增加散热用铝基板,所以方案最终决定使用小功率高亮LED作为发光元器件,用5V1A充电头作为电源,用直插封装耐流值高的三极管作为开关管,来控制高亮LED的亮度。
图6
如图6所示,即为PWM占空比调节原理,在单位周期内,如果高电平为有效电平,则占空比分别为:40%、60%、80%,可以简单理解为有效电压值所占单位时间的比例。
2、由于PCB板的大小限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节约空间,触摸按键的铜层设置的不易过大,间隔也不易过大,当TTP226没有设置灵敏度的时候,会出现按下一个按键的时候,旁边的按键也会出现干扰,也会被同时按下。经过调试测试,最终将TTP226的灵敏度调节为1档时,按键按下时不会相互干扰。
课设试验报告
一、硬件电路分析
图1
图1所示为整个触摸调光系统的电源部分,整体供电采用的为5V1A小型手机充电开关电源,接口为普通USB接口,如图所示,5V电源经过电容滤波,再经过1117-3.3V稳压芯片降压为3.3V,最终将干净的3.3V电压供给给MSP430使用。
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近年来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物理实验被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试题本着“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要求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验能力,成为试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其中电学实验又是实验考查的主阵地,原因有二:一是内容丰富,可以从仪器及量程的选择、读数、电路的选择、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角度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二是便于改编,只要电路稍加变化,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实验,如电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几知识点,几乎每年必考,而且命题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003年前理综卷物理实验题只有一道,所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一般是一道电学题;2003年开始采用一大一小的考查方式,而且几乎全是大题电学实验,小题来源教材上的学生实验,考查的内容较为基础,如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等;而2006年则又发生了变化,一个实验题甚至分为三或四个小题,如天津卷为一力二电,江苏物理卷一道题考了三个电学实验。
预测2007年实验题将继续考查考生的各种实验能力,如对原理的理解迁移能力、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析误差的能力等。
另外,仪器使用中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也有可能成为考查考生能力的载体,需要引起注意。
由于设计类实验和改编类实验是考生实验能力的较高体现,通过它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完成实验的一般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方法、原理处理新情境实验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
所以预测2007年高考在兼顾考查课本实验的基础上,会更注重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延伸考查,甚至会在全新的实验环境中进行考查,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将精力放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上,再通过训练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思路。
一.设计型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思路1.设计原则(1)科学性:设计的方案应有科学的依据及正确的方法。
(2)安全性:按设计方案实施时,应安全可靠,不会损坏器材。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应用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与特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科研态度。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电路原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元件的原理与特性,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并实践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数字逻辑电路:讲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原理,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如音频放大器、数字时钟等,综合应用前三章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基本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第三周:数字逻辑电路原理学习;第四周:电子电路仿真训练;第五周: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第六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反馈。
西电EDA实验报告

西电EDA实验报告交通灯控制器设计报告交通控制器一.选题目的尝试用所学eda和vhdl编程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做到学而时习之。
二.设计目标(课题内容)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系统,其东西,南北两个方向除了有红、黄、绿灯指示是否允许通行外,还设有时钟,以倒计时方式显示每一路允许通行的时间,绿灯,黄灯,红灯的持续时间分别是40、5和45秒。
当东西或南北两路中任一道上出现特殊情况,例如有消防车,警车要去执行任务,此时交通控制系统应可由交警手动控制立即进入特殊运行状态,即两条道上的所有车辆皆停止通行,红灯全亮,时钟停止计时,且其数字在闪烁。
当特殊运行状态结束后,管理系统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正常运行。
三.实现方案(包括原理框图和hdl设计流程图)1原理框图从题目中计数值与交通灯的亮灭的关系如图(1)所示1.交通灯的显示状况:东西南北图(1)计数值与交通灯亮灭的关系2.交通等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图(2)交通灯的示意图3.hdl设计流程图如图(3):四.设计过程(包括关键模块的仿真结果)1.总体思路第一部分:clk时钟秒脉冲发生电路在红绿灯交通信号系统中,大多数情况是通过自动控制的方式指挥交通的。
因此为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电路必须给一个稳定的时钟(clock)才能让系统正常运作。
模块说明:系统输入信号:clk: 由外接信号发生器提供10hz的时钟信号;系统输出信号:clk_out:产生每秒一个脉冲的信号;第二部分:计数秒数选择电路计数电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数负责显示倒数的计数值,对下一个模块提供状态转换信号。
模块说明:系统输入:clk_out: 接收由clk电路的提供的1hz的时钟脉冲信号;系统输出信号:countnum:倒计数值;第三部分:红绿灯状态转换电路本电路负责红绿灯的转换。
模块说明:系统输入信号:clock,hold,countnum;系统输出信号:numa,numb: 接收计数秒数选择电路状态转换信号;reda,greena,yellowa,redb,greenb,yellowb :负责红绿灯的状态显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计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拟立项项目公示
各单位:
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西电教〔2007〕270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通知》(西电教〔2010〕8号)精神,各学院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共收到申报项目110项。
经学生答辩,学校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现拟对40个项目予以立项(具体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注:公示项目中若出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有不符现象的,请尽快与教务处教研科联系)。
公示时间:2010年5月18日至5月25日。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南校区办公楼二层203室
联系电话:81891764
Email:jyk@
附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西电电院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老师:杨明磊姓名:同作者:学号: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一:QUARTUS II软件使用及组合电路设计仿真一、实验目的:学习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掌握软件工程的建立、VHDL源文件的设计和波形仿真等基本内容;二、实验内容:1.四选一多路选择器的设计首先利用QuartusⅡ完成4选1多路选择器的文本编辑输入和仿真测试等步骤,给出仿真波形。
1.、功能及原理原理:数据选择器又称为多路转换器或多路开关,它是数字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典型电路。
其主要功能是从多路数据中选择其中一路信号发送出去。
所以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功能:当选择控制端s10=00时,输出;s10=01时,输出;s10=10时,输出;s10=11时,输出。
2.、逻辑器件符号3.、VHDL语言4.、波形仿真5.、仿真分析由波形可知:当s10=00时,y的波形与a相同;当s10=01时,y的波形与b相同;当s10=10时,y的波形与c相同;当s10=11时,y的波形与d相同;与所要实现的功能相符,源程序正确。
2.七段译码器程序设计仿真1.、功能及原理7段数码是纯组合电路,通常的小规模专用IC,如74或4000系列的器件只能作十进制BCD码译码,然而数字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和运算都是2进制的,所以输出表达都是16进制的,为了满足16进制数的译码显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VHDL译码程序在FPGA或CPLD中实现。
实验中的数码管为共阳极,接有低电平的段发亮。
例如当LED7S输出为"0010010" 时,数码管的7个段:g、f、e、d、c、b、a分别接0、0、1、0、0、1、0,于是数码管显示“5”。
2.、逻辑器件符号3.、VHDL语言4.、波形仿真5.、仿真分析由仿真波形可以直观看到,当A=“0000”时,led7s=1000000,数码管显示为0;A=“0001”时,led7s=1111001,数码管显示为1;....依此可验证波形仿真结果完全符合预期,源程序正确。
西电电院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老师:杨明磊姓名:同作者:学号: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一:QUARTUS II软件使用及组合电路设计仿真一、实验目的:学习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掌握软件工程的建立、VHDL源文件的设计和波形仿真等基本内容;二、实验内容:1.四选一多路选择器的设计首先利用QuartusⅡ完成4选1多路选择器的文本编辑输入和仿真测试等步骤,给出仿真波形。
1.、功能及原理原理:数据选择器又称为多路转换器或多路开关,它是数字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典型电路。
其主要功能是从多路数据中选择其中一路信号发送出去。
所以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功能:当选择控制端s10=00时,输出;s10=01时,输出;s10=10时,输出;s10=11时,输出。
2.、逻辑器件符号3.、VHDL语言4.、波形仿真5.、仿真分析由波形可知:当s10=00时,y的波形与a相同;当s10=01时,y的波形与b相同;当s10=10时,y的波形与c相同;当s10=11时,y的波形与d相同;与所要实现的功能相符,源程序正确。
2.七段译码器程序设计仿真1.、功能及原理7段数码是纯组合电路,通常的小规模专用IC,如74或4000系列的器件只能作十进制BCD码译码,然而数字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和运算都是2进制的,所以输出表达都是16进制的,为了满足16进制数的译码显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VHDL译码程序在FPGA或CPLD中实现。
实验中的数码管为共阳极,接有低电平的段发亮。
例如当LED7S输出为"0010010" 时,数码管的7个段:g、f、e、d、c、b、a分别接0、0、1、0、0、1、0,于是数码管显示“5”。
2.、逻辑器件符号3.、VHDL语言4.、波形仿真5.、仿真分析由仿真波形可以直观看到,当A=“0000”时,led7s=1000000,数码管显示为0;A=“0001”时,led7s=1111001,数码管显示为1;....依此可验证波形仿真结果完全符合预期,源程序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创实验设计报告题目:汽车倒车防装警报器团队成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我国的汽车数量正逐年增加。
然而,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倒车时的后视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公路、街道、停车场、车库等拥挤、狭窄的地方倒车时,驾驶员既要前瞻,又要后顾,稍微不小心就会发生追尾事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响应快,可靠性高且较为经济的汽车倒车防撞预警系统势在必行。
为此,我这次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超声波实现无接触测距的倒车雷达防撞警报系统。
倒车雷达是一种辅助车主泊车或者倒车的装置,当车主将档位挂入倒档,启动倒车雷达系统时,它能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探测周围障碍物的情况,并以声音或者影像告知车主,帮助车主了解汽车尾部倒车情况,解除车主视角死角,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其利用的原理是超声波非接触测距技术。
利用超声波作为探测猎物的技术是蝙蝠等一些无目视能力的生物作为防御以及捕捉猎物的生存手段,也就是生物体发出不被人们所听到的超声波,借助空气媒介传播,由被捕捉的猎物或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时间间隔长短判断猎物或障碍物位置的方法。
由于超声波的速度相对于光速要小得多,其传播时间就比较容易检测,并且易于定位发射,方向性好,因而人类采用仿真技能开始利用超声波测距。
随着汽车的迅速增加,停车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狭小的停车场地常常令有车一族无所适从,稍不慎,则闯祸,烦事又烦人。
虽然每辆车都有后视镜,但不可避免的都存在一个后视盲区。
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驾驶车辆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使用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倒车雷达的发明是迫在眉睫的,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超声波测距由于其能够进行非接触测量和具有相对较高的测量精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就目前形势来看,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倒车雷达的发展。
国内倒车雷达主流市场已经开始由高档汽车向中低档汽车发展,技术上向着单芯片功能的灵敏度更高、可视化发展,设备趋于小型化、人性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超声波汽车倒车雷达系统将会在人类今后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为人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采用51系列单片机中的简易型STC89C52作为中央处理器,选用专用配置的超声波模块,进行超声波信号和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对超声波信号进行幅值判断,从而达到不同距离的选择和报警目的。
超声波测距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发射后碰到障碍物后会反射回来,记录其从发射到反射的时间,然后以时间的一半乘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可得出及障碍物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在中长距离的精度高,易于控制方向,能量消耗低。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距离公式为d=340*t/2。
超声波传感器的特性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有频率特性和指向特性:(1)频率特性如图2.2是超声波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
其中,f0=40KHz 为超声发射传感器的中心频率,在f0处,超声发射传感器所产生的超声机械波最强,也就是说在f0处所产生的超声声压能级最高。
而在f0两侧,声压能级迅速衰减。
因此,超声波发射传感器一定要使用非常接近中心频率f0的交流电压来激励。
另外,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及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类似。
曲线在f0处曲线最尖锐,输出电信号的幅度最大,即在f0处接收灵敏度最高。
35951001051101154045f(KHz)发射灵敏度(dB )超声发射传感器频率特性因此,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频率选择特性。
超声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和输出端外接电阻R 也有很大关系,如果 R 很大,频率特性是尖锐共振的,并且在这个共振频率上灵敏度很高。
如果 R 较小,频率特性变得光滑而具有较宽得带宽,同时灵敏度也随之降低。
并且最大灵敏度向稍低的频率移动。
因此,超声接收传感器应及输入阻抗高的前置放大器配合使用,才能有较高得接收灵敏度。
(2) 指向特性实际的超声波传感器中的压电晶片是一个小圆片,可以把表面上每个点看成一个振荡源,辐射出一个半球面波(子波),这些子波没有指向性。
但离开超声传感器的空间某一点的声压是这些子波迭加的结果(衍射),却有指向性。
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及实现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一般采用渡越时间法TOF(time of flight)。
首先测出超声波从发射到遇到障碍物返回所经历的时间,再乘以超声波的速度就得到二倍的声源及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测量距离的方法有很多种,短距离的可以用尺,远距离的有激光测距等,超声波测距适用于高精度的中长距离测量。
因为超声波在标准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由单片机负责计时,单片机使用11.0592M晶振,所以此系统的测量精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毫米级。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距离远,因而超声波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
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本设计属于近距离测量,可以采用常用的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来实现触发单元。
利用超声波测距的工作,就可以根据测量发射波及反射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达到测量距离的作用。
其主要有三种测距方法:(1)相位检测法,相位检测法虽然精度高,但检测范围有限;(2)声波幅值检测法,声波幅值检测法易受反射波的影响;(3)渡越时间检测法,渡越时间检测法的工作方式简单,直观,在硬件控制和软件设计上都非常容易实现。
其原理为:检测从发射传感器发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传播到接收传感器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渡越时间。
其原理图如图。
超声波测距原理本设计的超声波测距就是使用了渡越时间检测法。
在移动车辆中应用的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定向传播和固体反射特性(纵波),通过接收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反射信号,根据超声波发出及回波接收的时间差和传播速度,计算传播距离,从而得到障碍物到车辆的距离。
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 及温度有关,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温度下的声速。
超声波速度及温度关系表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温差不超过40(-10到30)摄氏度,且本系统测距范围(车后4到5米)比较小,单片机以微秒计时,故温度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系统设计要求 温度(℃)-30 -20 -10 0 10 20 30 100 声速(m/s )313 319 325 323 338 344 349 386按照系统所需功能,系统硬件结构可以划分为三大主要模块:测距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显示和语音报警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当车挂入倒档后,超声波发射电路开始连续不断的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超声波接收电路接收,控制电路通过相应的计算,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距离,并送至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如果所测距离小于预先设置好的报警距离,那么,报警电路则会发出一定的声音进行报警提醒驾驶者。
其中测距系统有超声波发射、接收子系统构成;控制部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其P2.0口输出10us的触发信号制超声波发射电路产生40KHz的超声波,利用外部中断监测超声波接收电路输出的返回信号;显示报警部分由显示系统及语音系统构成,其中显示系统采用简单实用的4位共阳8段数码管。
单片机的选择一般在系统的设计当中,能否完成设计任务最重要的就在于系统的核心器件是否选择合适,而单片机更是是系统控制的核心,所以对单片机的选择更是异常重要。
如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单片机不仅可以最大地简化系统的操作,而且其功能可能是最好的,可靠性也比较高,对整个系统来说更方便。
目前,市面上的单片机的种类繁多,并且他们在功能方面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在一般的情况下来讲,在选择单片机时要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有:(1)单片机最基本性能参数指标。
例如:执行一条指令的速度、程序存储器的容量,I/O口的引脚数量等。
(2)单片机的某些增强的功能。
(3)单片机的存储介质。
例如:对于程序存储器来说,最好选用的是Flash的存储器。
(4)单片机的封装形式。
封装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双列直插封装、PLCC封装及表面贴附等。
(5)单片机对工作的温度范围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设计户外的产品时,就必须要选用工业级的芯片,以达到温度范围的要求。
(6)单片机的功耗。
例如,如果信号线取电只能提供几mA的电流,所以为了能满足低功耗的要求这个时候选用STC的单片机是最合适的。
(7)单片机在市面上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其价格是否便宜。
(8)单片机技术的支持网站如何,卖家提供的芯片资料是否足够完善,是否包含了用户手册,设计方案举例,相关范例程序等。
(9)单片机的保密性是否很好,单片机的抗干扰的性能如何等。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STC89C52作为本系统的控制部件。
STC89C52单片机简介1.STC89C52是一种带8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COMOS8的微处理器,该器件采用ATMEL搞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及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单片机(STC89C52)外观如图:单片机(STC89C52)引脚功能图如图2.STC89C52引脚具体介绍如下:①主电源引脚(2根)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GND(Pin20):接地线②外接晶振引脚(2根)XTAL1(Pin19)和XTAL2(Pin20)为了产生时钟信号,在STC89C52单片机的芯片内部已经设置了一个反相放大器,其中XTAL1端口就是片内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端则是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单片机使用的工作方式是自激振荡的方式,XTAL1和XTAL2外接的是11.0592MHz的石英晶振,使内部振荡器按照石英晶振的频率频率进行振荡,从而就可以产生时钟信号。
它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
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上。
时钟信号电路如图所示。
晶振电路控制引脚(4根)RST/VPP(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复位电路如图:复位电路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PSEN(Pin29):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④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32根)STC89C52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每个口有8位(8根引脚),共3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