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控制率》医学解读-Robert_Du
中国糖尿病报告

中国糖尿病报告引言糖尿病,又称为糖尿病症,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率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中国糖尿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慢性代谢疾病。
根据病因和特点,糖尿病可分为类型1糖尿病、类型2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特征为血糖浓度升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2. 中国糖尿病流行状况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 1 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 9%。
其中,类型2糖尿病是主要的糖尿病类型,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病例。
3. 影响中国糖尿病的因素3.1 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粗粮为主转变为富含高脂肪、高糖分的西式饮食。
过量的能量摄入、不良的膳食习惯导致了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3.2 缺乏运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人的运动水平显著下降。
长期久坐不动导致肥胖率上升,进而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3.3 高压生活和心理压力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和日益增长的心理压力也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因素之一。
压力使得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导致血糖升高。
3.4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多个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4. 糖尿病防控策略为了有效应对糖尿病的流行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4.1 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鼓励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有效管理心理压力。
4.2 早期筛查加强对于潜在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病因和诊断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 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和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诊断2型糖尿病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种族、肥胖程度和家族史等因素。除了血糖检测外,还应其他代谢指标如血 脂、血压和尿酸等。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专家们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法:
1、健康教育: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宣传单、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糖尿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起 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调整。
四、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EOT2D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 展及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自我监测: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监测:EOT2D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 病变、肾脏病变等。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五、预防与教育
1、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EOT2D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2、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教育内容包括饮食 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等。同时,应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焦 虑和抑郁症状。
在预防方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 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均有助于改善代谢,预防2型糖 尿病的发生。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代谢综 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定期检测血糖、加强健康教育等。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糖尿病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其发展的原因以及对个体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中国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1%,且预计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这一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生活方式与糖尿病的密切关系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相应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
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运动的需求减少、工作压力的增加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首先,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传统饮食以谷类为主,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糖高脂的西式快餐逐渐进入人们的餐桌,而且中国传统美食也开始添加过多糖分和油脂。
这些改变导致了人们每天摄入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增加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其次,人们对运动的需求减少也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大部分人都是以坐姿工作为主,缺乏运动的机会。
长期以来的习惯使得人们缺乏锻炼,导致体内脂肪沉积增加,引发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工作压力的增加也是导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
长时间坐姿工作、过度加班、高度竞争等因素,都会引发身体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糖尿病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了健康问题,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糖尿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饮食、体重等指标,同时可能面临并发症的风险。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过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一、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已达1.16亿人,占成年人口的比例为12.8%。
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到了绝大多数。
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更是高于城市地区。
二、不健康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使得中国人民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此外,遗传因素和遗传背景也对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糖尿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糖尿病对个人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患糖尿病会给个人带来长期的健康隐患,诸如视觉问题、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等等。
其次,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此外,糖尿病也会增加社会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就医负担。
四、加强糖尿病防控的必要性面对中国糖尿病的严峻形势,加强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公众对糖尿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个人应该调整生活方式,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元化,增加运动量,避免不良习惯的养成。
另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社会的监管和管理,为糖尿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五、未来展望尽管中国糖尿病的现状非常严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糖尿病的防治形势将会得到改善。
未来,我们期待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糖尿病的早期筛查与精确治疗成为可能。
同时,通过大力推动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我们有望提高整个国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我国一半成人是糖尿病“后备军”吸烟是重要因素

我国一半成人是糖尿病“后备军”吸烟是重要因素*导读: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
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专家提醒:如果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三分之一“后备军”会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一半为男性烟民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
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专家表示,我国的糖尿病病人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这些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不立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有1/3会最终走向糖尿病。
过半中国成年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2013年9月4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了一篇文章,根据2010年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糖尿病总患病率是11.6%,其中男性12.10%,女性11.0%。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其中男性是52.1%,女性是48.1%。
老年人群、城市居民、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在糖尿病患者中,仅有25.8%的患者接受了治疗。
在已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9.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这篇名为《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的论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研究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研究员团队共同完成。
调查覆盖了国内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98658名18岁及以上成人,这也是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的最新的大规模流行病调查。
大约一半患者是抽烟男性在这份调查当中,还有一个关注点是:在糖尿病患病人群中,大约50%是抽烟男性。
国际上多项研究证实,吸烟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据了解,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
国内糖尿病整体情况及糖尿病前期的预防

国内糖尿病整体情况及糖尿病前期的预防(一)糖尿病患病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资料显示,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根据我国14个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0.67%。
1994~1995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2.12%。
2002 年,城市人群患病率上升到4.5%。
2008年调查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3年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 。
(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是指血浆葡萄糖水平在正常人群与糖尿病人群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糖尿病前期包括两种异常的糖代谢状态,即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CT),或二者兼有。
通俗地讲,糖尿病前期即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程度。
所有糖尿病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要经过糖调节受损阶段,糖调节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前奏和必经之路,糖调节受损者被认为是“糖尿病后备军”。
尿病前期病人,开不是所有人都会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但其中约有1/3的人,如果不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最终必然会走上糖尿病这条路。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 -6.9mmo/L 和(或)糖耐量试验2h血78-11mmol/L。
2017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Prevalonce andEhatcPatter of Diabeate and Pediabete in Chin in2013)。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
(三)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1.1型及妊娠糖尿病等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以2型为主,约占90%。
2.男性略多于女性(11.1%比9.6%)3.民族间有差异,满汉较多(约14.7到15.0%),藏族较低4.3%。
4.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特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重要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先,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惊人增长引人注目。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最新数据,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10%,约有1.1亿中国人患有这一疾病。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
这一数字的增长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化,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其次,中国糖尿病的年龄特点也值得关注。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更年轻化。
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下,而在其他国家通常在55岁以上。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是否易患糖尿病的担忧。
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肥胖问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这也说明了预防和干预措施的重要性,以及教育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紧迫性。
那么,为什么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此高呢?还有哪些因素对糖尿病的流行起到关键作用?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饮食以主食为主,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较高。
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尤其是精白米面的大量消费,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次,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很多人缺乏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另外,烟草和酗酒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使得机体更加易患糖尿病。
除此之外,一些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例如,肥胖和遗传因素被普遍认为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中国特点是人们普遍喜欢吃高糖、高脂的饮食,如油炸食品等,这导致了肥胖率的显著上升,并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遗传因素也对糖尿病的患病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控制率》医学解读-Robert_Du

9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男性女性患病率均随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 村,无性别差异
年龄增长而增高, 男 性50岁以上患病率更 高,而女性60岁以上 患病率更高
经济越发达,患病
率越高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特点
2013年9月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Company Logo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和控制率》
医学解读
Robert Du Sep 10, 2013
中国最新大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
2013年9月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研究负责人及通讯作者:宁光教授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98 658例 首次采用2010年ADA FPG、75克葡萄糖 OGTT 2hPG和HbA1c
6
Hale Waihona Puke 究结果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7
糖尿病患病率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 率:8.1%
男性:8.5% 女性:7.7%
11.6%
男性:12.1%
既往史糖尿病患病 率:3.5%
男性:3.6% 女性:3.4%
女性:11.0%
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13
讨论
2010年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越为11.6% 中国18岁以上成人有一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50.1%) 中国糖尿病患者病情知晓率不到1/3 (30.1%),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
括心血管疾病、中风及 慢性肾病
14
中国人口估计糖尿病患病率与美国(11.3%)非常相
似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该研究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样本人群具有广泛代表性 同时检测FPG, 2hPG, and HbA1c,可综合评估中国人
患病率:50.1%
女性:52.1% 男性:48.1%
单测2hPG诊出 率远远低于单测 FPG或HbA1c
农村患病率稍高 于城市,尤其是 男性 经济欠发达地区 患病率较高
患病率随年龄增 长而增加,低于 50岁男性患病率 高于同龄女性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知晓率:30.1%
男性:29.7%
女性:30.5%
治疗率:25.8%
男性:25.5% 女性:26.2%
控制率:39.7% (HbA1c<7.0%) 男性:40.7% 女性:38.6%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6
研究结果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7
糖尿病患病率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 率:8.1%
男性:8.5% 女性:7.7%
11.6%
男性:12.1%
既往史糖尿病患病 率:3.5%
男性:3.6% 女性:3.4%
女性:11.0%
系统从而使健康成为现实。”
Logo
16
该研究对我们最有利的数据
既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患者无论是新诊断还是有既往史者,均以餐后血糖增
高为主,这成为预混概念推广的最有利理论依据之一
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新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
者均以空腹血糖增高为主
为基础理念的推广提供了又一有利的理论依据
中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13
讨论
2010年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越为11.6% 中国18岁以上成人有一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50.1%) 中国糖尿病患者病情知晓率不到1/3 (30.1%),仅
Logo JAMA Sember 9
中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以FPG增高为主
中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以空
腹血糖增高为主
FPG>7.0mmol/L:4.5% HbA1c>6.5%: 4.6% 2hPG>11.1mmol/L:3.5%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评论:糖尿病与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可防止的疾病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IDF教 育中心的Juliana C. N. Chan, M.D., F.R.C.P.为该研究撰写了一则评论性文章:
“快速的现代化导致了产生肥胖的环境,其特征为食 物丰富、身体缺乏运动及社会心理应激。” “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信息及反馈导致许多人在不知 不觉之中进行着带有风险的行为。” “WHO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全面的生理、心理及社会 性的康乐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体弱的状态。为 此,需要有政府的领导、合作并赋予社区授权来创建 一个促进健康的环境、鼓励自我管理并强化卫生医疗
mmol/L<FPG<7.0 mmol/L ,这是否对结果有影响?
为什么农村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城市,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于城市? 既往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如杨文英等2007年流调)均显示中国糖尿
病患者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而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与西 方人群一样,也是以空腹血糖增高为主,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17
常见问题
中国尚未将HbA1c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更没有诊断参考数据,这样
的结果是否可靠?
本研究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ADA2010年标准,其IFG诊断标准为:
5.6 mmol/L<FPG<7.0 mmol/L,而中国目前IFG标准为6.1
2013年9月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Company Logo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和控制率》
医学解读
Robert Du Sep 10, 2013
中国最新大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病学调查
2013年9月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研究负责人及通讯作者:宁光教授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98 658例 首次采用2010年ADA FPG、75克葡萄糖 OGTT 2hPG和HbA1c
9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男性女性患病率均随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 村,无性别差异
年龄增长而增高, 男 性50岁以上患病率更 高,而女性60岁以上 患病率更高
经济越发达,患病
率越高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及特点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18
Company Logo
Thank you
1/4接受过治疗 (25.8%)
从中国总人口角度看,
其糖尿病总体规模可能
已达“警戒级别” 。 如果没有一个覆盖全国
接受过治疗的中国糖尿病患者,仅有略高于1/3血糖达
标
的有效干预措施,中国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大 量出现与糖尿病相关的
2010年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139
亿(男性6050万,女性5340万);糖尿病前期总数为 4.934亿(男性2.601亿,女性2.333亿)
2
JAMA : 美国医学会杂志
1883年创刊;周刊 影响因子(2013.9):29.978 网址:/ 简介: JAMA全称为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和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医学学术 杂志之一,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和《柳叶 刀》杂志号称为全球4大医学周刊。为同行评议的国际性综合医学 期刊
局限性
用毛细血管血液替代静脉血 检测HbA1c 未区分1型及2型糖尿病
口糖尿病患病率和血糖控制
情况 研究的每个层面均进行严格 的质量控制,保证数据可重
由于横断面研究本身固有的
特性及可能的因果关系偏倚 、一些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
复性
导致意外的结果
各省间受试者初始招募后变 化不一致,城市受试者接受 度低于农村
由于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未检测HbA1c,糖尿病患病率
可能被低估,而且未评价血糖控制状况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4
研究方法简介
研究团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
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于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的162个研究基
1. 糖尿病定义为:
(1)自述既往曾被专科医生诊断为糖尿病 或
(2)FPG≥7.0 mmol/L (126mg/dL) 或 (3)2hPG≥11.1 mmol/L (200mg/dL) 或 (4)HbA1c≥6.5%
2. 糖尿病前期定义为:既往无糖尿病史
(1)5.6 mmol/L<FPG<7.0 mmol/L 或 (2)7.8 mmol/L<2hPG<11.1mmol/L 或
(3)5.7%<HbA1c<6.4%
知晓率定义为:自述既往曾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占全体糖尿病患者的比率 治疗率定义为: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占全体糖尿病患者的比率 控制率定义为:HbA1c<7%的糖尿病患者占全体使用降糖药物患者的比率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3
研究背景
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 近10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并正呈蔓延趋势
Prevalence in China %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1980 1994 1996 2000-2001* 2007-2008 1.00% 2.51% 3.10% 7.40% 9.70%
地,覆盖全国。选取具代表性的近98,658名18岁及 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并对参与者进行了FPG、2hPG 和HbA1c等测定
采用复合、多层、概率抽样法、横断面研究
Logo JAMA September 4, 2013 Volume 310, Number 9
5
本研究采用部分标准
根据ADA2010年标准,
标准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
估计中国成人整体糖尿病患病率为11.6% 估计中国成人整体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50.1% 加权处理后提示: 2010年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约
为1.139亿(男性6050万,女性5340万);糖尿病前期总数为 4.934亿(男性2.601亿,女性2.33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