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娲皇宫简介
娲皇宫景区讲解词

娲皇宫景区讲解词1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究竟在哪里?答案可能就在娲皇宫景区。
这里,风土人情独特,历史底蕴深厚,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理想之地。
娲皇宫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主要由娲皇阁、龙骨坡和补天台等景点组成。
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娲皇宫景区,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
这里的景点各有特色,如“情人谷”,一个充满浪漫氛围的地方,谷内绿树成荫,清泉潺潺,是情侣们漫步休闲的好去处。
而“思乡原”则是一片宽阔平坦的草地,站在这里可以远眺青山绿水,感受故乡的宁静和美好。
当谈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不提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据史书记载,女娲氏炼五彩石补天,以终止天崩地塌之灾。
这个传说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赋予了娲皇宫景区更深的文化内涵。
此外,对于游客关心的交通和餐饮问题,我们已为您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
从市区出发,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即可直达景区;景区内设有各类餐厅,供应各类美食,满足您的味蕾需求。
来到娲皇宫景区,您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源头,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这里既有壮丽的古代建筑,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您探寻中华文明之根、感受古韵之美的理想之地。
现在就来娲皇宫景区,亲自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独特魅力吧!娲皇宫景区讲解词2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娲皇宫景区,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的心脏地带。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我们将一起探寻女娲的神秘传说,领略古建筑的独特风格,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沉淀。
那么,让我们开始这次富有意义的旅程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女娲神话。
女娲,又称“娲皇”,是华夏文明中一位伟大的女性神祇。
她具有创世神、始祖神和婚姻神的身份,在民间被尊为“送子娘娘”。
传说中,女娲氏炼五彩石补天,终止了天崩地裂的灾难,为人类挽救了生命,因此她被赋予了拯救苍生的伟大使命。
娲皇宫导游词

娲皇宫优秀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
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
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
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
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
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
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
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
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
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
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导游必知娲皇宫导游词

导游必知关于娲皇宫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
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
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
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
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
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
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
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
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
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
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娲皇宫古迹古建奇观 涉县女娲古迹概览cc

娲皇宫古迹古建奇观涉县女娲古迹概览娲皇宫,俗称奶奶顶、吊庙,位于涉县城西北约14公里的中皇山腰。
娲皇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始建于北齐,为一规模庞大,气度恢宏,整肃巍峨,仙姿勃发的古代建筑群。
娲皇宫景区由广场、娲皇宫、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等组成,总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分山上和山下两部分,均为坐东朝西,其间以十八盘台阶式通道相连。
计有房屋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早并且最具研究价值的奉祀上古天神——娲皇圣母的古代建筑群,被称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
广场广场由牌坊广场、补天广场和女娲塑像组成。
进入景区的第一座建筑就是古色古香的青石牌坊,牌坊上正中是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娲皇宫”三个镏金大字。
前行不远就是补天广场,6000平方米的补天广场以不同颜色的花岗岩铺设着伏羲的先天八卦图形。
据传,伏羲是从女娲那里得到的八卦,人类文明的历史几乎是从八卦开始的,伏羲和女娲与中华文化的起源息息相关。
广场的上方是白色花岗岩女娲塑像。
神话传说:女娲为人类的始祖,不仅创造了人,且教人通婚姻、别男女、立人伦、生万物,并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类安居乐业。
因此,这位开宇宙、立世界的女神,一直被人类所崇祀。
女娲塑像高9.9米,象征女娲曾在我国北方生息繁衍。
塑像基座的四周有四幅红砂岩浮雕,第一幅是“万民朝拜”;第二幅是“抟土造人”;第三幅是“炼石补天”;第四幅是“怒斩恶龙”。
四幅浮雕将女娲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精神,充分地表现出来。
朝元宫朝元宫又名十方院,是山下最前面的一组建筑群,“朝”和“元”是第一的意思。
该宫建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
1938年被日寇烧毁,1990年主体建筑进行了恢复重建。
主要有天王殿、大乘殿和三官司殿。
娲皇宫

娲皇宫娲皇宫景区。
有“华夏祖庙”之称的娲皇宫,位于涉县城西12公里的凤凰山山腰,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祀奉女娲的古建筑群,素有“活楼”、“吊庙”之称,被誉为“国之瑰宝”,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 级景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河北百姓最喜爱的魅力景区、河北省十大文物景观。
景区内共计有古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佛像50余尊,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是一处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文化景区。
景区有两大精粹,一处就是闻名天下的“北齐摩崖刻经”,刻经总面积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00余字,字体楷隶混杂,体态圆熟,投笔展波间笼照着一片禅家经卷气息,其刚劲有力、飘酒自如的魏笔书法为世代书法家所酷爱,被誉为“银铁画天下绝奇”。
刻经保留至今已有1450余年的历史,自南而北共有六部佛经分五处刻于崖壁之上,分别是《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遗教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
另一处是被誉为“活楼吊庙”之称的娲皇阁,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而建,通高23米,由四层组成,第一层是一个石窟,明天启6年(1626)开凿,在石窟外券起了进深两间的石条宝券顶,并在宝顶上建起三层木制结构的阁楼。
因为上面三层阁楼是像积木一样搭建在这宝券顶上的,所以楼上站的人多了楼身就会前倾给人以颠悠悠的感觉,因此被誉为活楼吊庙,成为中国北方三大悬空寺之一。
2003年以来,涉县先后举办了三届“中国•涉县女娲文化节”、一次“首届中国女娲文化节”和七次“公祭女娲大典”;2006年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协授予涉县“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称号,并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女娲祭典”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娲祭典与庙会】女娲庙会

【女娲祭典与庙会】女娲庙会河北省涉县境内的娲皇宫,是奉祀女娲的华夏祖庙,其山崖上的北齐摩崖刻经,是我国著名的摩崖刻经群。
自2003年开始,每年9月下旬都举行女娲文化节和公祭女娲大典,附近的弹音村、唐王蛟8村等村庄于2003年恢复了已经停办60多年的朝顶祭拜娲皇圣母仪式,即“朝顶”。
女娲祭典已经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娲皇宫概况娲皇宫位于涉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索堡村东,面西坐落在中皇山山麓和山腰。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被称为人皇;在天皇、地皇、人皇中,人皇又称为中皇。
传说女娲曾在娲皇宫所在的山上抟土造人,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就把此山叫作中皇山,并且修建了祭祀建筑娲皇宫。
娲皇宫由朝元宫、停骖宫和广生宫、娲皇宫、石窟与摩崖刻经等4组建筑组成。
它们建于明清时代,由于火灾、战乱毁坏等原因,多数经过重建。
中皇山山腰绝壁处的娲皇宫是最主要的一组建筑。
娲皇阁是娲皇宫建筑群的主体,共4层,高23米。
它背倚崖壁,用铁索将阁体系在岩壁间的9个“拴马鼻”上,因此娲皇阁亦称“吊庙”。
它的底层起基于石窟,石窟始凿于北齐时期(550~577年),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改建为楼阁,明崇祯元年(1628年)创建娲皇阁,以后屡遭火灾,屡有重建。
现在看到的娲皇阁是清咸丰二年遭火焚后重建的。
其底层是拜殿,摆有香案,拜殿后是石窟,窟内前边是娲皇坐像,窟后石壁神台上是九天玄女。
出拜殿,蹬石阶,上到二层清虚阁,阁内正中设暖阁,女娲盘坐其内。
阁内左右设木梯,蹬梯可上第三层造化阁,阁内女娲塑像怀一抱婴儿,笑容可掬。
第四层是最高的补天阁,阁内的女娲手捧五色石,腾跃天空,作补天状。
梳妆楼位于娲皇阁北侧。
女娲炼石补天,断鳌立极,长期奔波,不辞劳苦,人们为她歇息和梳妆而建此楼。
其高9米,分两层,一层正面祀送子观音,背后墙上画观音送子图。
二层供奉梳理秀发的女娲画像。
公祭女娲与朝顶仪式2003年的首届女娲文化节和公祭女娲大典仪式由河北省旅游局、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涉县人民政府、邯郸市旅游局承办,于当年9月26日上午在娲皇宫下新建成的补天广场举行。
娲皇宫介绍

•
女娲文化
• 女娲文化 • 女娲和伏羲一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汉族和其他一 些兄弟民族的共同始祖神,被列入"三皇"之中。《春秋繁 露》中载"雨丌霁,祭女娲"。女娲作为始祖母神、高媒之 神历来都享受着国家和民间的祭祀和供奉。 • 女娲的神话流传甚广,幵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风俗:民 间祭祀(上社)、祈禳还愿、迚香朝拜、人生礼俗、岁时节 庆等。明代人杨慎在《同品》中记:"宋以正月二十三日 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 补天穿。"此为"天穿节"。现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 十八,河北涉县都会在中皇山的娲皇宫丼行庙会,祭祀娲 皇宫圣母诞辰。 •
女Hale Waihona Puke 文化的意义• 文化主要分布在以涉县为中心的河北邯郸、山西晋东南及河南安阳等地区。 当地人民群众至今在生活方式、各种礼仦、婚嫁、生育、庆典、祭祀、节日 等民俗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女娲文化的影响。 事实上,女娲文化的影响早已经深入到了当地人仧的日常生活。女娲文化中 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当地的生活习俗中找到联系。比如,相传伏羲、女娲兄 妹成亲,由亍害羞,女娲用草帘遮住脸,伏羲则用土把脸涂黑,两人才入了 洞房。而涉县的婚礼习俗中,新娘要蒙红盖头,新郎则用锅底灰把脸抹黑。 这一习俗的起源就不女娲兄妹成亲的传说有关。 全国供奉女娲的庙宇很多,但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建筑就是娲皇宫, 至今到此朝拜者仍是车水马龙、络绎丌绝。 女娲文化集人类生存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等亍一体,具有重要的研究 价值。但令人惋惜的是,熟知女娲祭祀文化的老艺人已寥寥无几。许多祭祀 形式急需传承,可惜的是,现在很多社首、香耆都年近古稀。 保护和弘扬女娲文化,对传承华夏文明、增迚民族融合、加强民族凝聚力、 激发人仧的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神话学、民俗学、社会学、民间 文艺学和宗教学的研究价值。现在女娲祭典日趋式微,民祭的道具、乐器及 仦式过程只有几位老人还掌握详情,人生礼俗等内容丌断淡化,急需抢救和 保护。
涉县娲皇宫作文

涉县娲皇宫作文
涉县娲皇宫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建筑,它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
县城东南5公里的娲皇山下,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娲皇宫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娲皇女神命名的,被誉为“娲皇故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娲皇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宫门上方巨大的“娲皇宫”三个金字,显得气
势恢宏。
宫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大殿、观音殿、三清殿等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宫内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唐代石刻、宋代碑刻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娲皇宫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娲皇宫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娲皇宫庙会,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庙会项目层出不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和体验。
在这一天,整个娲皇宫都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游客络绎不绝。
除了宗教庙会,娲皇宫还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宫内的古树参天,碧水
环绕,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登上宫内的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涉县城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娲皇宫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
这里既是信仰之地,也是游客休闲度假的胜地。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了涉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走出娲皇宫,我心中对这座古老的宫殿充满了敬畏和赞叹。
它不仅是一座宗教
圣地,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我相信,娲皇宫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县娲皇宫简介
涉县娲皇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涉县对外形象窗口,位于县城西10公里的古中皇山山腰,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外美内秀,古称佛教名山,今为旅游胜地,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紧邻涉左公路和邯长铁路,交通十分方便。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为文宣皇帝在位期间所建途中憩息之行宫。
历代均有重修和扩建,占地面积350多亩,计有古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
全部建筑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各组建筑布局均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她拥群峰以渲势,依悬崖以据险,夺天工以称奇,临清障以蕴秀,涵摄了山川之钟秀,汇集了古建之精华,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
主体建筑娲皇阁依崖而建,共分四层,从下向上依次为拜殿、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
通高23米,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设深壑,金碧辉煌,望若霞蔚,以9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游客盈楼时,楼体晃动,铁索琅琅作响,故又有“活楼”、“吊庙”之称。
北齐摩崖刻经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共有6部,刻经面积
165平方米,分五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经文137400多字,字体有隶、楷、魏碑体,“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稀世之宝,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历史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经有关专家考证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hexian
Wahuang Temple
Shexian Wahuang Temple is the national key protected unit of historical relies and it is the window of Shexian to the outside. It lies on the ancient Zhonghuang mountain,10 kilometers west of she county.It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nd huge scale.In ancient times,it was called a famous buddha mountain,today it is called a foumous place of interest.This place is where Nvwa"work on the earth to make the man,smelt stones to mend the sky".On the west is the Shezuo highway and Hanchang railway.As a result,it has very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The Wahuang Temple dates from Beiqi.It was built at the time for Xuan Yuan emperor named Gaoyang for the purpose of having a rest during his travels.Since then,the temple has been rebuilt and added to.It covers an area of 350mu,contains 75
ancient tablets,3 caves made in Beiqi,6 scriptures caved on the precipice,It is the biggest ancient building for the godness Nvwa in remote age.The whole building is divided into 2 parts-one on the mountain,one at the foot of mountain.The building are made up of 4 groups of building -Zhao yuan palace,Tingcan palace,Guangsheng palace,and Wahuang palace.Each group of the building is built in the light of the topography and in peculiar style.It is one of the 10 ancient building wonders in HeiBei province.It has always been praised as "Fairyland in Heaven".
The main building Wahuang building is built on the cliff.It has 4 storeys,which are called Baidian,Qingxu,Zaohua and Butian in turn from bottom to top.The whole building hanging in the air,is 23 meters high with trees all around it.The building is tied to the mountain side with 9 iron chains.It is said that the iron chains will give sound when visitors gather in the building,so it has always been called "living building","hanging temple".
The scipture carved on the precipice in Beiqi is the pith of the Wahuang temple.It contains 6 volumes,covers an area of 165 square meters.It is divided into 5 parts,137400 characters and has li kai wei three styles.Wahuang Temple is the place owing the earliest scripturecarved on the precipice with mosd
characters in China,and is praised as "Top precipice Sculpture for Scripture in the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