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娲皇宫导游词
娲皇宫导游词解说导游

娲皇宫导游词解说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娲皇宫!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瑰宝的宫殿。
娲皇宫位于中国的河南省,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女娲造人的故乡。
相传,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她用黄土捏制出人形,创造了人类。
因此,娲皇宫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之一。
宫殿建筑群占地广阔,包括大殿、殿堂、花园等等。
宫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展现出了宏伟壮丽的气势。
让我们首先来到大殿。
大殿是宫殿的核心建筑,也是女娲神像所在之处。
女娲神像是由石雕而成,形象逼真,给人一种肃穆庄严的感觉。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女娲祭祀的日子,成千上万的人们会来到娲皇宫,向女娲祈福祭拜。
接下来,我们参观宫殿的殿堂。
殿堂是娲皇宫文化活动与展览的场所。
在殿堂里,您可以欣赏到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古代绘画、陶瓷、翡翠等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人感叹古代文明的辉煌。
最后,我们来到宫殿的花园。
花园是娲皇宫的绿色心脏,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卉。
在花园里漫步,您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自然气息,享受宁静和平和的美好时光。
娲皇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希望通过这次导游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
谢谢大家!。
娲皇宫导游词

娲皇宫优秀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
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
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
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
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
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
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
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
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
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
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娲皇宫导游词

娲皇宫导游词各位游客: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总投资1.6亿元,已建成园门景区、笼养动物区、猛兽区、非洲动物区、猴园、娱乐中心广场、草食动物区、动物幼儿园、孔雀园、百花园、游禽园、涉禽园、走禽园等景区二十多处。
经过几年的运营,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野生动物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逐年提高,先后荣获“秦皇岛市科普教育基地”、省市两级“文明旅游风景区(点)示范点”、“三星级文明窗口单位”和“河北省优秀企事业单位”等光荣称号,并于2000年底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2001年4月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又成功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使企业在管理和档次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厦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余旭芸,大家叫我余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要去列入世界遗产的一座宫殿------北京故宫.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
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
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
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
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八仙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神仙群体之一,但八仙的产生与定型却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
今天各位熟知的道教八仙先后见于唐宋文人的记载,但他们凑成一个班子是在元代,而这个班子的定型却是明代的事,并沿用至今,这显示了民间造神的随意性。
【最新文档】悬空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5页)

【最新文档】悬空寺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悬空寺导游词引导语: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悬空寺,又名娲皇宫,始建于北齐,也就是公元550年到公元57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
山西悬空寺-山西悬空寺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是建在平地之上,但是在中国北部的山西省,却有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庙,这就是著名的悬空寺。
下面贴心的YJBYS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并分享几篇关于悬空寺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山西悬空寺导游词范文1: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风景名胜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历史文化悬空寺,不仅以它建筑的惊险奇巧著称于世,而且独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内涵同样精彩纷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内容,在作为边塞民族融合之地,和历代战争此起彼伏的金戈铁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保存完好,未受损害,堪称奇迹中的奇迹。
正因为悬空寺三教合一,历代统治。
邯郸旅游导游词

邯郸旅游导游词邯郸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个旅游的胜地,很多来自异乡的游客来参观,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景点的介绍。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邯郸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邯郸旅游导游词篇一邯郸,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位于河北省南端,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地处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9个县(市)区,人口884万,其中市区人口126万。
游客朋友,您知道“邯郸”两个字的来历吗?据《汉书》记载:“邯,山名;单,尽也。
邯山至此而尽,故名邯郸”。
游客朋友,如果您是初次到邯郸,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她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的厚重。
有人曾形象地讲,在邯郸两脚就能从地下踢出个文物来,三句话就能带出个成语典故来,抓一把泥土也能攥出古老文明的汗液!早在75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聚居,并在世界上最早开始了粟、胡桃的种植和家鸡的饲养,由采食经济迈向产食经济,开启了人类的农业文明,诞生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郸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此定都158年,立志改革图强的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异军突起令邻国胆寒;西汉时期,邯郸经济繁荣,商家如云,时人称之为“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并称“五大商都”;邯郸名人辈出,英才荟萃,千古一帝秦始皇出生在邯郸;三国时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踞邯郸临漳境内的邺城并葬于此。
“三曹”、“七子”扬起的“建安文学”猎猎大旗,使“建安风骨”彪炳中国文学史册;北宋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崛起,作为陪都“北京”而声名远播;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面向民众,种类繁多,在众多窑系中独树一帜,进入鼎盛时期;近代,邯郸的永年广府古城是杨式、武式太极拳的故乡。
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武式太极拳小巧紧凑,两种拳式柔中寓刚,刚柔并济,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
100多年来,杨式、武式太极拳,从开宗传至五代,从永年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河北娲皇宫导游词

河北娲皇宫导游词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 XX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娲皇宫参观游览。
我是此次娲皇宫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娲皇宫。
步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 9 米宽 12 米的石牌坊,“娲皇宫”三个镏金大字是我国原书协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为我们题写的。
娲皇宫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娲皇圣母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古建群分山下、山上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计有房屋建筑 135 间,历代碑刻 75 通,经扩建占地面积达五百五十亩。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经过三个文化广场,然后攀登十八盘,通过十八盘到达山上的主体建筑娲皇宫,最后游览山下建筑:广生宫、停骖宫、朝元宫。
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女娲塑像,它通高 9.9 米,象征九九归一,至高无上。
女娲是上古时期的女神,所以塑像强调了返朴归真,她的头顶是高高挽起的一个发髻,中间点缀着一朵牡丹花,牡丹花是国花,象征女娲是华夏始祖,她树叶披肩,腰缠兽皮,系虎扣,裙带上点缀着鲜花和小草,一幅原始社会的女性形象。
在她脚下踏着一只被她征服了的龙首龟背的猛兽,这象征着勇敢而又正义的女娲终将一切邪恶踩在了脚下。
在塑像基座的四周有四幅红砂岩的浮雕,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怒斩恶龙、拯救苍生”的传说故事一一展现。
漫步十八盘让我们了解一下娲皇宫的历史。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建都于邺城。
在位期间,因军事及政治的需要,经常来往于邺城与晋阳之间,而涉县正好作为途中的中转站,在这里建起了行宫别馆,还在这山崖上凿刻了五块佛经,开凿了三个石窟,现遗迹保留完好。
正式供奉女娲虽是明代的事,但在民间,很早以前就有女娲的传说了。
明代时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普遍信奉道教,才在这里建庙供奉女娲。
涉县娲皇宫导游词

女娲故里——娲皇宫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国家4A级景区涉县娲皇宫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小王,希望我的服务,能给您带来愉快和收获。
步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9米宽12米的石牌坊,“娲皇宫”三个镏金大字是我国原书协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为我们题写的。
娲皇宫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娲皇圣母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古建群分山下、山上两部分,中间以十八盘山道相连,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计有房屋建筑135间,历代碑刻75通,经扩建占地面积达五百五十亩。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经过三个文化广场,然后攀登十八盘,通过十八盘到达山上的主体建筑娲皇宫。
大家请看,广场上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女娲塑象,它通高9.9米,象征九九归一,至高无上。
女娲是上古时期的女神,所以塑像强调了返朴归真,她的头顶是高高挽起的一个发髻,中间点缀着一朵牡丹花,牡丹花是国花,象征女娲是华夏始祖,她树叶披肩,腰缠兽皮,系虎扣,裙带上点缀着鲜花和小草,一幅原始社会的女性形象。
在她脚下踏着一只被她征服了的龙首龟背的猛兽,这象征着勇敢而又正义的女娲终将一切邪恶踩在了脚下。
在塑像基座的四周有四幅红砂岩的浮雕,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怒斩恶龙、拯救苍生”的传说故事一一展现。
漫步十八盘让我们了解一下娲皇宫的历史。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建都于邺城(临漳)。
在位期间,因军事及政治的需要,经常来往于邺城与晋阳之间,而涉县正好作为途中的中转站,在这里建起了行宫别馆,还在这山崖上凿刻了五块佛经,开凿了三个石窟,现遗迹保留完好。
正式供奉女娲虽是明代的事,但在民间,很早以前就有女娲的传说了。
明代时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普遍信奉道教,才在这里建庙供奉女娲。
因此,从娲皇古建到摩崖石刻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见证。
关于十八盘,大家听说过十八层地狱吧?传说,若人生在世不犯伦理纲常,死后的灵魂可上攀到天堂享福,转生来世也可福寿俱臻、子满堂;否则,死后的灵魂就必然被天神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来世再转为牛马偿还罪过。
娲皇宫景区介绍-娲皇宫景点PPT(经典版)

国家5A级景区
景区概况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当地的庙会,女娲祭典之日。 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是 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 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
2
景区历史
景区历史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时期,初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建离宫, 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娲皇宫 现今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如今建筑多为明清时期, 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共6部,是中国现存 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
摩崖刻经
山顶娲皇阁外山崖上有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6部,多达 13万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在我国佛教文化 中享有盛名。
4
旅游攻略
景区门票
70元 /人(从2018年10月1日起) 学生持证半价
开放时间
每天08:30-17:00
景区交通
从邯郸客车站乘坐到涉县的客车,票价约 20元/人;到涉县县城后有面包车前往景区, 票价3-5元/人,车程大约十几分钟,也可打 车前往。
1
景区概况
景区概况
娲皇宫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中皇山上,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服务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 天谷五个园区组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 “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 早的祀奉人类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祭祖圣地 Nhomakorabea一华夏祖庙
娲皇宫
当地用9个数字形象地概括了娲皇宫特点:1座吊楼,2 种宗教,3个石窟,4组古建,5种刻经,6部经文,7尊 塑像,8大功绩,9根铁索。其中所指的宗教,指的是 佛教与道教,9根铁索是说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 用9根铁索与山体相连。庙是明代建筑,清代咸丰年间 重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娲皇宫导游词
2008-11-28 11:05:46 来源:网络查看评论[0] 我来说两句收藏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
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
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
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
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
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
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
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
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
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
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
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
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
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
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
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
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
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
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
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
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
纵观娲皇阁,嵌于绝壁,雕梁画栋,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
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娲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蚕姑姑”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较为完好。
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
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18平方米,字数也多达4.1万有余。
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
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
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
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娲皇阁亦称三阁楼,坐东面西,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从下向上依次名之为"清虚"、"造化"、"补天",通高23米,建筑式样为歇山顶,七踩三下昂斗拱,龙形要头,属典型的清式建筑,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
它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设深壑,犹如桂殿兰宫嵌于绝壁,故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重碧灿然,坐若霞蔚"之赞。
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夺天工的建筑风格堪称一奇。
各层均三面设廊,背依悬崖,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据传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啷啷作响,故素有"话楼"、"吊庙"之称。
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
摩崖刻经共有六部,分五处镂于崖壁上,刻经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刻石1187行,共刻经文137400余字,字体为魏碑字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它是北齐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好,游客朋友们,娲皇宫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