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成语的解读
两用成语的解读

两用成语的解读在成语的使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中的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略,一旦使用便误认为是错误的,这类两用词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在复习的时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请看下面例子:例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
(2000年高考全国卷)“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
本句中以此来形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非常恰当。
例2.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该来该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2001年北京春季卷)“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了,与“不伦不类”相似,本句使用该词是恰当的。
例3.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001年高考北京春季)“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
也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本句使用该词的这个义项非常正确。
例4.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2004年高考广东卷)“短小精悍”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原意形容人个子矮小,却精明强悍。
该句使用其原意。
两用成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褒贬两用成语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修养好。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品。
场,戏场。
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高考复习】高考语文:两用成语经典36例

【高考复习】高考语文:两用成语经典36例高考两用成语40例高考中成语是语文试卷必考内容之一。
有些成语在褒义、贬义中都可用,考生往往容易错误理解。
现收集一些两用成语供大家参考。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4.灯红酒绿:既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5.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6.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7.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8.高山流水:既比喻知音或者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
9.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10.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11.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12.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志不清。
13.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14.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5.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6.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7.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8.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9.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20.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21.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22.穷形尽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两用成语

两用成语1、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顾影自怜: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也指自我欣赏。
3、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
4、如虎添翼: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5、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6、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7、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8、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
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10、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后也比喻学识丰富。
11、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2、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13、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4、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5、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16、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②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17、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赏玩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
18、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19、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20、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
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21、风花雪月:①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转喻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
②指男女情爱的事。
22、冷眼旁观:指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23、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24、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
褒贬两用的成语

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 、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 、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0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4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两用成语

两用成语看风使舵:①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②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高枕无忧:①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如“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应该抓紧,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连续丰收,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②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如“高层建筑最怕雷击,装上避雷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循规蹈矩:①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如“对于思想好、业务精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提拔,而不该循规蹈矩,论资排辈”;②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褒义词,如“他办事老老实实,循规蹈矩”。
行若无事:①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如“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②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秀色可餐:①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例一,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
②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
例二,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平易近人:①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例一,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②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二,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洋洋洒洒:①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例一,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②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二,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灯红酒绿:①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例一,个别领导干部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人民不满。
②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二,每当夜幕降临,文山步行街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两用成语(一词多义)

灯红酒绿(1992年全国已考):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想入非非。
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左右逢源(2000年全国已考):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
比喻办事圆滑。
指手画脚(2001年北京春季已考):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
(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如:王老师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三不四(2001年北京春季已考):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淋漓尽致(2002年全国已考):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可见,高考出题组对于两用成语很青睐,我们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正确全面理解成语的各个义项。
如下列成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如: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
也形容生活困窘。
(此义项使用较多)。
如今他靠微薄的工资度日,虽然还不至于数米而炊,但已比较困难了。
语文基础知识之两用成语的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之两用成语的总结
1、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3、苦心孤诣:形容尽力钻研、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如: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也形容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费尽心思。
4、平铺直叙:一般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
也指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截了当地叙述,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5、不翼而飞:一般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也可指(言论、消息、诗文等)不待宣传就迅速传播开了。
6、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也指飞速地航行。
7、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
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如: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8、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
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9、粗枝大叶:一般指草率,不认真,也指简略或概括。
如:没有时间了,我只好粗枝大叶地跟你说说了。
10、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
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高中语文两用成语具体介绍

高中语文两用成语具体介绍高中语文两用成语介绍1、惨淡经营:指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某事)。
2、老气横秋:形容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
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3、舞文弄墨:歪曲法令条文或玩弄文字技巧。
4、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人力使经常不缺。
也比喻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
5、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骗人)或故弄玄虚。
6、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大而彻底。
也形容闹得很凶。
7、念念有词: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
也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8、堂而皇之:形容公开而不加掩饰。
也形容体面或气派。
9、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10、万紫千红:多比喻事业繁荣兴旺或事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
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
11、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放雄壮。
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也形容字迹潦草。
12、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13、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
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14、炯炯有神: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
15、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
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16、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
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
17、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也可作褒义词。
18、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
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
19、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
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
20、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
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23、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24、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
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2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
也指自我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用成语的解读在成语的使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用过程中,其中的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略,一旦使用便误认为是错误的,这类两用词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在复习的时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请看下面例子:例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群众深受教育。
(2000年高考全国卷)“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
本句中以此来形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非常恰当。
例2.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该来该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2001年北京春季卷)“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了,与“不伦不类”相似,本句使用该词是恰当的。
例3.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001年高考北京春季)“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
也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本句使用该词的这个义项非常正确。
例4.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2004年高考广东卷)“短小精悍”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原意形容人个子矮小,却精明强悍。
该句使用其原意。
两用成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褒贬两用成语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修养好。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品。
场,戏场。
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奇文共赏。
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把同学的好作文贴出来,称之为奇文共赏”;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如“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如虎添翼。
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如“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标新立异:标,揭示,表明;异,不同的,特别的。
提出新颖的、建立不同一般的。
指特创新意、与众不同。
(褒义。
例:她~地设计出来的时装,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
(贬义。
你遇事总好~,这难免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
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
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
(褒义。
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
(贬义。
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
)(近:炉火纯青。
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它只用于褒义。
无所不用其极,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
今多指干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今只用贬义。
)翻天覆地:把天地翻了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褒义)。
也形容闹得很厉害。
(贬义)例:他为了这点小事闹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旁若无人。
这个成语既可以形容高傲,作贬义词,如“这个人一向自以为了不起,说起话来旁若无人”;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词,如“他上台发言,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高视阔步。
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如“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平铺直叙。
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粉身碎骨。
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如“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处之泰然。
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看风使舵。
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行若无事。
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如“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
(“难”念nà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例二,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
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如: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循规蹈矩。
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如“对于思想好、业务精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提拔,而不该循规蹈矩,论资排辈”;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如“他办事老老实实,循规蹈矩”。
高枕无忧。
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如“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应该抓紧,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连续丰收,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如“高层建筑最怕雷击,装上避雷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面面俱到。
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如“这次运动会的组织工作面面俱到,令人十分满意”;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如“这篇文章介绍了语文学习的经验,虽然是面面俱到,但重点不够突出”。
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
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一塌糊涂。
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如“这篇稿子他不改还好,一改反倒改得一塌糊涂”;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如“听说儿子和媳妇吵得一塌糊涂,老两口连饭都没吃就赶过去劝架”。
海底捞月。
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如“这样不用功的学生,怎样教都是海底捞月,一场空”;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如“他来了一个海底捞月,救起了一个险球”。
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也指胡思乱想。
(贬)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高谈阔论:原指旨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
后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多含贬义)近:夸夸其谈,言语浮夸,不切实际。
它强调说话内容不切实际。
高强调其不着边际。
等米下锅: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
现也比喻急等着某些东西用。
又形容消极等待,不积极创造条件。
(贬)不求甚解:甚解,深入理解。
不求深入理解。
原意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
今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例:这类经典著作不能~地读过了事,必须反复钻研,才能读通。
凭他这种~的作风,怎么能去从事科学研究?(贬义)不识时务:不识,不懂得,不认识。
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朝代的潮流。
有时也指不知趣。
例:这个人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还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老板正在发脾气,你还~地去要求加薪,他能有好脸色给你看吗?得过且过:得,能够。
且,暂且。
能够过得下去,就暂且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
今多形容胸无大志,不求上进,也指工作马虎,应付塞责。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例一,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
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例一,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
例二,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