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目标制定原则)
SMART原则(目标制定原则)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SMART原则目录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衡量性SMART原则三A(Achievable)——可实现性SMART原则四R(Relevant)——实际性SMART原则五T(Time-based)——时限性举例说明总结所谓SMART原则,即是:S:(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M:(Measurable) 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A:(Attainable) 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R:(Relevant)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T:(Time bound) 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
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示例:目标——“增强客户意识”。
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现在把它减低到1.5%或者1%。
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

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SMART原则是指目标设置要具备的五个特点,即具体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
下面将从这五个方面详细说明SMART原则的重要性和如何应用。
首先是具体性(Specific)。
目标要明确、具体,不应该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一个具体的目标可以让人们清晰地了解他们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去做。
具体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目标,激发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推动行动的实施。
其次是可衡量性(Measurable)。
目标必须可以被量化和测量,以便人们能够明确地知道目标的达成程度。
只有可以将目标量化,才能对目标的进展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衡量目标的进度和成果,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目标的实现。
再次是可实现性(Achievable)。
目标应该是合理和可行的,具备可实现性。
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不理想的结果。
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应该基于现实情况和可用资源来设定,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合理的目标有助于保持动力和专注,增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第四是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与个人或组织的长期愿景和战略目标相关联。
一个没有相关性的目标缺乏动力和价值。
确保目标和愿景是一致的,可以增加人们对目标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加强目标的实现力。
最后是时限性(Time-bound)。
目标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框架,以便人们知道何时达到目标。
一个没有具体时限的目标会导致拖延和缺乏紧迫感。
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限制可以帮助人们集中精力、分配资源和制定计划,推动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SMART原则在目标设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和时限性是有效的目标设定的关键要素。
遵循SMART原则可以帮助人们设定明确、有挑战性、可衡量和可实现的目标,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长远目标。
目标制定原则(Smart原则)

目标制定原则(Smart原则)Smart是英文5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汇总。
好的目标应该能够符合Smart原则。
一、S(Specific)——明确性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
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示例:目标——“增强客户意识”。
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把它减低到1.5%或者1%。
提升服务的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也是客户意识的一个方面。
有这么多增强客户意识的做法,我们所说的“增强客户意识”到底指哪一块?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
所以建议这样修改,比方说,我们将在月底前把前台收银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标准,这个正常的标准可能是两分钟,也可能是一分钟,或分时段来确定标准。
二、M(Measurable)——衡量性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
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
比如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
这就是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
原因就在于没有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数据。
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
比方说,“为所有的老员工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
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这个培训,不管谁讲,也不管效果好坏都叫“进一步”?改进一下:准确地说,在什么时间完成对所有老员工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在这个课程结束后,学员的评分在85分以上,低于85分就认为效果不理想,高于85分就是所期待的结果。
这样目标变得可以衡量。
三、A(Achievable)——可完成性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权利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有没有最终的把握,这个可不好说。
什么是SMART原则

什么是SMART原则
SMART原则,又称为SMART目标设定原则,是指具有明确的可衡量性
的目标设定原则,这一原则源于美国管理学家苏珊·莫里斯(Susan Murry)于1981年提出,它要求目标对应5个字母缩略词。
它们是:S---Specific(明确的)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的)
R---Realistic(现实的)
T---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
下面对这5个字母缩略词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S---Specific(明确的):
我们在设置目标时,要求明确,具体,不要宽泛而模糊。
一般情况下,目标设定应该遵守以下几个要素:
Who:谁是参与完成目标的人;
What:需要完成什么目标;
When:什么时间完成;
Where:在什么地点完成;
Which:哪些事需要完成;
Why:完成目标的理由是什么;
How:完成目标的方法是什么。
M---Measurable(可衡量的):
目标完成的效果需要可衡量,这样才能评估目标实现的成效,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等。
有效的可衡量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的分析问题,避免偏离原则,使解决方案更具有活力。
A---Attainable(可实现的):
目标设定要具有可实现性,要遵守一定的规律,不要提前设定过高的目标,并且要认清自身的能力,以及资源的可及性。
目标制订要求-SMART原则

SMART原则的重要性
提高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通过明确、可衡量的目标,使实 施者更清楚要做什么以及如何衡 量成功。
促进持续改进
SMART原则鼓励定期评估和调整 目标,以便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 境和需求。
提升工作效率
明确的目标和时间限制有助于集 中资源和精力,避免无效努力。
增强沟通效果
明确的SMART目标有助于团队成 员更好地理解期望,提高沟通效 率。
设定时限可以激发行动力, 让人更有紧迫感,从而更 有效地实现目标。
时限性原则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设定时限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时间过于紧迫导致压力过大,或者时间过于宽松 导致缺乏动力。
解决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时限,考虑个人能力、工作量等因素。对于较难实现的目 标,可以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并分别设定时限。同时,保持灵活性,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限或目标内容。
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衡量和评估
02
具体性的目标可以更容易地被衡量和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
题并进行调整。
增强目标可达成的信心
03
具体明确的目标能够让团队成员更有信心地认为目标是可实现
的,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具体性原则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在制订具体目标时,可能会遇到难以量化或衡量的情况,导致目标过于模糊或不够准确。
例如,一个目标如果是“提高英语水平”,那么它就是缺乏时限性的,因为它没有明确 说明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而如果目标设定为“在三个月内提高英语水平”,那么它就具
有了时限性。
时限性原则的优点
STEP 02
STEP 01
明确目标完成时间,有助 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 延。
目标制定的原则——SMART原则

目标制定的原则——SMART原则目标制定是指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成果、明确期限,为完成战略规划目标做好准备。
在目标制定过程中,SMART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确定目标的可达性、有效性和执行性。
SMART原则是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合理(Realistic)和时间性的(Timely)五个要素的首字母缩写。
下面具体分析SMART原则。
(一)具体(Specific)具体指的是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和具体,要回答以下问题:1.是什么?即目标是什么,它表示的是要达到的状态或结果。
2.为何要达到这个目标?即目标的理由和动机。
3.有哪些步骤或要素组成?即目标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
举例:假设公司制定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需要明确的是:提高的是哪个方面的客户满意度,为什么要提高这个方面的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满意度需要哪些具体的措施。
(二)可衡量(Measurable)可衡量指的是目标可以通过具体的度量指标来评估和测量,要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评估目标的完成程度?2.有哪些具体的度量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举例: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可以衡量的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得分、客户投诉数量的减少程度、客户忠诚度的提升等。
(三)可达成(Attainable)可达成指的是目标要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实现,要回答以下问题:1.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是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2.是否具备达成目标所需的能力和资源?举例: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需要评估公司是否具备改善客户服务的能力和资源,如培训员工的资金和时间等。
(四)合理(Realistic)合理指的是目标要是现实可行的,并且与组织的整体战略和资源相符,要回答以下问题:1.目标是否与组织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相一致?2.目标是否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要求相适应?3.目标是否符合组织的实际资源和能力?举例: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需要考虑目标是否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并评估目标是否符合客户的期望和竞争对手的水平。
制定目标的 SMART 原则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SMART,就是在制定目标时做到:S-具体明确的 specific;M-能够衡量的 measurable;A-可以达到的achievable;R-平衡关联的relevant;T-设定期限的time-bound。
怎样具体明确:5w2hWhat-做什么?Why-为何做?它和我的长远目标及价值观一致吗?When-何时完成?Who-除了自己,谁还可以帮助我?他们是否愿意帮助我?Where-在哪里做?那里的环境如何?How-如何做?分几个步骤和阶段?How much?程度如何?用多少资源?这些资源从何处获得?怎样能够衡量尽量用数字表示,不能用数字描述的要定义清晰,不可含糊其词。
个人发展、经济事业、兴趣爱好、和谐关系四大目标系统平衡关联目标之间彼此不冲突怎样设定期限设定达成目标的时间期限在目标执行过程中,设定中间核查点强调行动速度与反应时间依不同期限设定阶段性目标(年度、月份、周别、每日目标)行动,行动,还是行动!案例:木匠的房子(我们如何对待房子,房子也会如何对待我们)制定行动计划(梦想和目标的区别)化整为零,逐步实施案例:凭智慧战胜对手抓住现在每一天案例:卡耐基的只为今天做好你的日计划用不满足,下一个最好精彩人生的RELAX 原则怎样可以达到依据自身能力;依据内外部可用的资源;依据当前发展和未来可能的情势;区分阶段,逐步实施怎样平衡关联R:认清生命的价值 ReadjustE:反思评估检查 EvaluateL:限制工作时间 Limited and laborA:明确人生目标 ActivityX:分享精彩生活 Exchange个人目标与所在公司、部门目标相联系个人目标与家庭目标和期望相联系长、中、短期目标相互联系。
SMART原则(目标制定原则)

SMART原则目录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衡量性SMART原则三A(Achievable)——可实现性SMART原则四R(Relevant)——实际性SMART原则五T(Time-based)——时限性举例说明总结所谓SMART原则,即是:S:(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M:(Measurable) 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A:(Attainable) 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R:(Relevant)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T:(Time bound) 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
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示例:目标——“增强客户意识”。
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现在把它减低到1.5%或者1%。
提升服务的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也是客户意识的一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ART原则目录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衡量性SMART原则三A(Achievable)——可实现性SMART原则四R(Relevant)——实际性SMART原则五T(Time-based)——时限性举例说明总结所谓SMART原则,即是:S:(Specific) 目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M:(Measurable) 目标要量化,考核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准确衡量;A:(Attainable) 目标要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也就是目标不能过低和偏高,偏低了无意义,偏高了实现不了;R:(Relevant) 目标要和工作有相关性,不是被考核者的工作,别设定目标;T:(Time bound) 目标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编辑本段]SMART原则一S(Specific)——明确性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
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示例:目标——“增强客户意识”。
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现在把它减低到1.5%或者1%。
提升服务的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也是客户意识的一个方面。
有这么多增强客户意识的做法,我们所说的“增强客户意识”到底指哪一块?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
所以建议这样修改,比方说,我们将在月底前把前台收银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标准,这个正常的标准可能是两分钟,也可能是一分钟,或分时段来确定标准。
实施要求:目标设置要有项目、衡量标准、达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使考核人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部门或科室月计划要做哪些那些事情,计划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
[编辑本段]SMART原则二M(Measurable)——衡量性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
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
比如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
这就是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
原因就在于没有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数据。
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
比方说,“为所有的老员工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
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这个培训,不管谁讲,也不管效果好坏都叫“进一步”?改进一下:准确地说,在什么时间完成对所有老员工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在这个课程结束后,学员的评分在85分以上,低于85分就认为效果不理想,高于85分就是所期待的结果。
这样目标变得可以衡量。
实施要求: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
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编辑本段]SMART原则三A(Achievable)——可实现性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权利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有没有最终的把握,这个可不好说。
一旦有一天这个目标真完成不了的时候,下属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你看我早就说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
“控制式”的领导喜欢自己定目标,然后交给下属去完成,他们不在乎下属的意见和反映,这种做法越来越没有市场。
今天员工的知识层次、学历、自己本身的素质,以及他们主张的个性张扬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从前。
因此,领导者应该更多的吸纳下属来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即便是团队整体的目标。
定目标成长,就先不要想达成的困难,不然热情还没点燃就先被畏惧给打消念头了。
实施要求:目标设置要坚持员工参与、上下左右沟通,使拟定的工作目标在组织及个人之间达成一致。
既要使工作内容饱满,也要具有可达性。
可以制定出跳起来“摘桃”的目标,不能制定出跳起来“摘星星”的目标。
[编辑本段]SMART原则四R(Relevant)——实际性目标的实际性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
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方面领导者乐观地估计了当前形势,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系统信息条件、团队环境因素等,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
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示例:一位餐厅的经理定的目标是——早餐时段的销售在上月早餐销售额的基础上提升15%。
算一下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几千块钱的概念,如果把它换成利润是一个相当低的数字。
但为完成这个目标的投入要花费多少?这个投入比起利润要更高。
这就是一个不太实际的目标,就在于它花了大量的钱,最后还没有收回所投入的资本,它不是一个好目标。
有时实际性需要团队领导衡量。
因为有时可能领导说投入这么多钱,目的就是打败竞争对手,所以尽管获得的并不那么高,但打败竞争对手是主要目标。
这种情形下的目标就是实际的。
实施要求:部门工作目标要得到各位成员的通力配合,就必须让各位成员参与到部门工作目标的制定中去,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认识一致,目标一致,既要有由上到下的工作目标协调,也要有员工自下而上的工作目标的参与。
[编辑本段]SMART原则五T(Time-based)——时限性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
例如,我将在2005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
5月31日就是一个确定的时间限制。
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
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不同,上司着急,但下面不知道。
到头来上司可以暴跳如雷,而下属觉得委屈。
这种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的方式也会带来考核的不公正,伤害工作关系,伤害下属的工作热情。
实施要求:目标设置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权重、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目标项目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方便对下属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以及根据工作计划的异常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
总之,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制定的过程也是对部门或科室先期的工作掌控能力提升的过程,完成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对自己现代化管理能力历练和实践的过程。
[编辑本段]举例说明1.关于“量化”有的工作岗位,其任务很好量化,典型的就是销售人员的销售指标,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
而有的岗位,工作任务会不太好量化,比如R&D (研发部门),但是,还是要尽量量化,可以有很多量化的方式。
行政的工作很多都是很琐碎的,很难量化。
比如对前台的要求:要接听好电话——这可怎么量化、怎么具体呢?那么解决方法是:接听速度是有要求的,通常理解为“三声起接”。
就是一个电话打进来,想到第三下的时候,就要接起来。
不可以让他再响下去,以免打电话的人等的太久。
前台的一条考核指标是“礼貌专业的接待来访”,做到怎么样才算礼貌专业呢?有些员工反映,前台接待不够礼貌,有时候来访者在前台站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招呼——但是前台又觉得尽力了,这个怎么考核呢?前台有时候非常忙,她可能正在接一个三言两语打发不了的电话,送快件的又来让她签收,,这时候旁边站着的来访者可能就会出现等了几分钟还未被搭理的现象。
那么前台应该先抽空请来访者在旁边的沙发坐下稍等,然后继续处理手中的电话,而不是做完手上的事才处理下一件。
这才叫专业。
又比如什么叫礼貌?应该规定使用规范的接听用语,不可以在前台用“喂”来接听,早上要报:早上好,某某公司;下午要报下午好,某某公司;说话速度要不快不慢。
所以,没有量化,是很难衡量前台到底怎么样算接听好电话了,到底接待来访了没有。
2.关于“具体”前台的电话系统维护商告诉她,保证优质服务。
什么是优质服务?很模糊。
要具体点,比如保证对紧急情况,正常工作时间内4小时响应。
那么什么算紧急情况,又要具体定义:比如四分之一的内线分机瘫痪等。
如果不规定清楚这些,到时候大家就会吵架了。
3.关于“可达成”你让一个没有什么英语程度的初中毕业生,在一年内达到英语四级水平,这个就不太现实了,这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让他在一年内把新概念一册拿下,就有达成的可能性,他努力地跳起来后能够到的果子,才是意义所在。
4.关于“相关性”毕竟是工作目标的设定,要和岗位职责相关联,不要跑题。
比如一个前台,你让她学点英语以便接电话的时候用得上,就很好,你让她去学习六四格码,就比较跑题了。
5.关于时间限制比如你和你的下属都同意,他应该让自己的英语达到四级。
你平时问他,有没有在学呀?他说一直在学。
然后到年底,发现他还在二级三级上徘徊,就没有意思了。
一定要规定好,比如他必须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通过四级考试。
要给目标设定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合理的完成期限。
[编辑本段]总结基本上,做到这5点,人们就能知道怎么样做得好,怎么样是没有做好,怎么样算超过目标了,从而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能考核者能有认同的清晰的考核标准,可以避免很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与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