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知识点2:光的反射的相关物理名词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之前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的反射的相关物理名词。
演示实验2:
让激光手电筒发出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并板书相关物理名词。
入射点O:入射光线在介面上的投射点;
入射光线AO: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OB: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线;
如果闭上眼睛,不能看见太阳,烛焰。
答:A:有太阳光照着;
B:发生了光的反射
……
观察后回答:墙壁上有一个光斑。
答: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在教师用一种颜色的笔把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描画出来后量出∠i和∠r填在表格中。再由学生改变入射光EO,照样子用其它颜色的笔多次实验。最后同学们总结出初步的实验结论。
光的反射
项目
设计内容
备注
课题
4.2光的反射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次数
∠i
∠r
1
20°
2
35°
3
60°
4

实验3:入射光线沿原来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向反射面,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分析与论证:①实验1中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我们不能看到反射光线;②实验2中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③从实验3可发现,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设想细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摆放镜子,观察不同角度下的反射光线,从而引出反射定律的概念。
2.知识讲解: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示,结合实验结果,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定律的内涵。
-设想细节: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反射光线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反射定律的空间想象。
3.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如照相机、潜望镜等,分析其中光的反射原理,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光的反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4.2节后的习题,包括基础概念题、图形分析题和应用题。通过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回顾反射定律的基本原理,加深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理解。
-注意: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作答,特别是图形题,要准确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
接着,我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在教室里用激光笔照射到不同的物体上,让学生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光的反射现象,激发他们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光的反射现象:介绍光的反射概念,以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2.反射定律:详细讲解反射定律的内容,包括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2.观察并记录生活中至少三个光的反射现象,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光学原理。尝试用反射定律解释这些现象,并将观察和分析结果以小报告的形式呈现。
-提示:可以选择水面、镜子、玻璃等常见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注意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创作一幅关于光的反射的科普海报,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和反射定律。
-要求:讨论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做好记录,最后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学案

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学案

4.1光的直线传播预习梳理一、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请你举例,天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二、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在均匀的空气、水、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而在不均匀的介质中通常会发生弯折。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射击瞄准,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排除看齐。

②激光准直③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④小孔成像三、会正确画光线: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要用实线且带箭头。

四、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趣味资料古诗词、成语和俗语中的光沿直线传播1.坐井观天解析:在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空很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2.立竿见影解析: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影子,正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竹竿挡住光线才形成影子。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解析: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运用的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出自晚唐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解析:诗句中“浓阴”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而“楼台倒影”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5.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出自宋代苏轼的《游蒋山》)解析:“峰多巧障日”为什么太阳光会被山峰挡住,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6.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泊樟镇》)解析:诗句大意是,为什么要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

都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轻松演练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沿的道理;在①太阳、②月亮、③闪电、④蜡烛火焰、⑤萤火虫、⑥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有:(填序号)。

3、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4、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耳朵反应更灵敏5、学了光和声的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下列整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而声的传播可以转弯B、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而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快D、光和声的传播都需要介质6、光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A.增大 B.减小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7、请你设计一个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四章光现象 4.2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规律,掌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发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能区分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发射。

【课前预习】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美丽的彩虹 B.日食、月食现象 C.水中的蓝天白云 D.池水看起来变“浅”2.“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

以下对“成双”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和“你”成双 B.“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C.“我”和“你的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3.下面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食 B.山在湖水中的倒影 C.小孔成像 D.筷子在水杯中弯折4.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5.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6.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A.40°B.50°C.80°D.100°7.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8.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光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为c =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它小,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生活现象知道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3、知道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有关问题。

4、知道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生活中哪些是漫反射,哪些是镜面反射,能用它们解释有关现象。

二、知识链接: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2、一束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射来,怎样用光线表示出这束光来?请画出来。

3、我们能看见太阳等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他们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那么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什么原因呢?三、自主学习:【创设情境】爱迪生七岁那年,有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爸爸请来医生的时候,已经傍晚了。

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

”医生摇头说不行。

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跑了。

不一会儿,他捧着一面大镜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手术成功了,妈妈得救了。

在这个故事里,爱迪生利用了什么知识?【学点一】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小游戏:利用平面镜让太阳光照亮天花板。

思考一:平面镜起到了什么作用?思考二:想办法观察到光传播的路径。

我的办法是:思考三:用光线大致画出光的传播情况。

反馈练习:桌凳不发光,我们也能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_____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学点二】认识几个概念一面:一点:三线:两角:【学点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一: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白色硬纸板ENF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记录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换一种笔色记录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

4.2《光的反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及结论的得出
一、课前预习
1、举例说明我们能看到这些东西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眼睛。

2、举例说明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东西呢?
3、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疑问?
二、课内探究
1、光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按师适当示范进行探究:
(1)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
(3)光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展示交流
2.如右图所示:反射角等于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度。

3.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等于_____ 度,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_______ 。

4.在暗室的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四、学习心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

第二节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了解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常见的光现象; 4.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5.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区分。

中心任务: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设问导读一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路可逆性1、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我们为什么会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3、光的反射会遵循什么规律呢?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步骤:(1) 如图甲所示,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虚线ON 垂直于镜面; (2)(3) 让一束光贴着白色硬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

在白色硬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与反射光OF 的径迹;(4)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多做几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5)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 两侧的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6) 如图乙所示,将硬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在硬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7)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 射到O 点,观察其反射光线沿着什么方向射出。

(8) 实验分析:B如图所示,在图中找出一点、三线、两角。

一点:O 三线:ON (用虚线) AO BO 两角:∠AON ∠BONN(1)、上述步骤第一步,如果白色硬纸板没有和镜面垂直,会有什么现象? (2)、上述步骤中的第三步,为什么要多次进行实验,目的是什么? (3)(4)、用量角器量两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什么? (5)(6)、第五步是为了证明光的反射定律的什么内容? (7)(8)、最后一步是为了证明光的反射定律的什么内容? (9) 实验数据:误区警示:反射现象发生时,先有入射光,才有反射光。

反射光是随着入射光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时,先说“反射”,后说“入射”,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4、拓展光的反射作图,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的方法是:(1)由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O 表示;(2)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与反射面垂直;法线平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用虚线画出;(3)由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或反射角);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或入射角);(5)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7.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图片,如镜子、水面倒影、反光衣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
8.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如镜子、反光衣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观察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反射定律。
-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反射定律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正确区分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
-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计算特定情况下的反射光线方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汽车观后镜、潜望镜等,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2.设计一项小研究,要求学生观察家中的镜子或其他反射物体,记录并分析反射光线的特点,以及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光的传播、物体颜色等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光的反射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反射现象的认识还较为表面,对反射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尚不深入。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2《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3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对着平面镜照 射,如下图所示, 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
B.镜子比较暗,它 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例 4 看黑板时,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黑板反光,其原因是
A.减小 20°
B.减小 40°
C.增大 20°
D.增大 40°
4.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
5.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
6.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 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B.50°
C.80°
D.100°
7.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C.树下光斑﹣﹣光沿直线传播
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8.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的
(填“同侧”或“异侧”)。
3、反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9
设计实验: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NF 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如 图所示:
研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传播,光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
速度最快,大约为 c =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它小,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0.“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 C.黑板漫反射造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后练习】 1.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一个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9
A.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 B.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
C.只有相互平行的那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
7/9
8.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树荫下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浅” D.树在水中的倒影
9.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A.30°
B.60°
C.120°
D.240°
10.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例题:
例 1 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入射光线位于反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例 2.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_____的,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平行 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 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 ___ ___,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____ ____,平静水面 的反射属于_________.
一点 入射点:图中的
点;
入射光线 图中的光线

三 法线
图中与镜面垂直的辅助
线; 线
反射光线 图中的光线

两 入射角 图中的

角 反射角 图中的

互学探究
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呢?
答:

启发:观察发光的物体,白炽灯,物理课本,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是由于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由这 些物体射入我们眼睛的光的来源有什么不同?
1、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发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 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 ON 两侧的∠i 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i
∠r
1
2
3

2、 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见反射光吗?
答:

总结:

眼光射向平面镜,如果改变反射面的角度,反射光的光斑位置将发生变化,反射光线形成的光斑随入射角度 发生着改变,那么,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呢?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激光笔、量角器、笔
提出问题: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将怎样射出?
猜想: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A
A
A
60°
30°
O
O
O
反射角=
入射角=
入射角=反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镜面反射定义:

漫反射定义:
5/9
正是由于桌椅、书本等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 方向看到它们。
。 ,我们才可以从不同
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_反射.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__________定律。
【课前预习】
1.C 2.B 3.B 4.B 5.D 6.B 7.A 8.D 9.B 10.B
【课后练习】1ຫໍສະໝຸດ B 2.A 3.D 4.B 5.A 6.C 7.A 8.D 9.B 10.B
11.直线 反射 虚
8/9
12.漫反射 遵守 13.0° 0° 40 14.20° 15.75°,130°
9/9
A.美丽的彩虹
B.日食、月食现象
C.水中的蓝天白云
D.池水看起来变“浅”
2.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是《菊花台》中的一段歌词。以下对“成双”的理 解,正确的是( )
A.“我”和“你”成双
B.“我”和湖面反射的“我的影子”成双
C.“我”和“你的影子”成双
D.“我”和湖面折射的“我的影子”成双

的传播 ,
2.小孔成像,可以用
物理原理来解释。
3.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是因为有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课本图 4.2-1
进入眼睛。而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4.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9
5.认识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 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D.这是漫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定律
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 确的是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 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
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11.日食是由于光沿_____传播形成的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 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是太阳的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4.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改变,而把平面镜转动 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的夹角将改变 _______.
15.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15°角,则反射角是______,如果将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转过 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 间的夹角是______.
【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2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规律,掌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发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能区分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发射。 【课前预习】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